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释义

食用菌研究所是院党组于2002年研究决定将原土壤肥料研究所、农村能源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单位的食用菌研究合并成立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现有在职职工15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 人。2005年底,时任所长张伟春。

一、方向任务

从事食用菌菌种保藏、鉴定、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开展食用菌新品种引进、野生菌驯化和选育,工厂化栽培和无公害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工作,制定食用菌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进行食用菌保鲜加工、保健食品和药用菌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开展星火技术培训等。

二、机构设置

下设办公室、菌种开发室、工厂化研究室、遗传育种研究室、药用真菌研究室、基地部和培训部。研究所是沈阳市食用菌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和东北三省食用药用真菌协会的挂靠单位。

三、科研条件

科研办公试验楼面积450平方米,食用菌实验室(工厂化生产选育车间)占地面积1196平方米,半地下立体栽培温室550平方米,冷棚温室900平方米。食用菌实验室(工厂化生产选育车间),拥有工厂化生产成套设备、大型的灭菌设备、先进的接种、培养设备及常规的镜检、测试仪器等。北宁基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2003年沈阳市科委在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组建沈阳市食用菌研发中心。

四、科技成果

食用菌研究所承担国家、省级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取得省部级科技各类奖励6项,其中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获国家星火二等奖1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在品种引进及选育工作中,先后引进食、药用菌品种100余个,还有灵芝、杏鲍菇、白灵菇、北虫草等多种珍惜品种。对引入的菌种经鉴定、扩繁、试验,分别在辽宁及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组建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开展了辽宁野生食用菌羊肚菌、美味牛肝菌等人工驯化研究。2000年从彰武县的野生槟榔菇提取菌丝,进行菌种生产试验研究,并在小面积人工栽培试验成功。该菌已经获得中国农科院微生物所检测和鉴定,属于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属、烟色离褶伞。该项成果已获得专利。

栽培技术方面,在“平菇优良菌株适应性评价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葡萄立体栽培食用菌技术”,“利用闲置冷藏库和防空洞内反季金针菇生产”,“推广杏鲍菇、白灵菇保护地层架式栽培技术”,“杏鲍菇、白灵菇泥墙式栽培技术”,“鸡腿菇小荫棚栽培技术”,“鸡腿菇单袋覆土栽培技术”,“平菇开放式生产三级种”,“香菇无床架立体栽培技术”,“滑子菇反季生产及出菇技术”,“短周期木段木耳生产技术”等技术上取得良好突破。制定“块栽滑菇生产技术规程”、“滑菇产品标准”,为种植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保障和产品质量依据。

先后开展了“食用菌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珍稀食用菌工厂化及深加工技术研究”项目,多次赴韩国京畿道农业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学习掌握了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栽培的相关技术,引进了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平菇、杏鲍菇、小姬菇、金针菇等10余个品种,建设年生产能力14.4万公斤的800m2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车间。

五、科技开发

进行食用菌、药用菌菌种和菌需物质的生产销售,食用、药用菌的深加工制品(与之相关的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及农副产品等生产和经营,联合办菌种厂(加工厂),食用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转让等业务。提供平菇、香菇、滑菇、金针、木耳、双孢、灵芝、虫草、猴头、竹茹、羊肚、姬松茸等二十几类食、药用菌种及菌袋、药品、机械设备用具等菌需物资。研制出杀虫剂、杀菌剂、营养剂十几种产品,每年接待省内外菇农数以千计,每年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达2000多人次。在省内建立食用菌产业化基地13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