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聊城剪纸艺术 |
释义 |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对猴团花)。 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称为“刻纸”。就剪纸艺术而言,它就地取材,质料便宜,不需精雕细琢自有其淳厚古拙或纤巧天成之风趣,令人百观不厌,永为人民喜爱。它的工具和原料极其简单而易得,无论是民间剪纸艺人或广大农村妇女,他们随时随地拿出剪刀和几张纸片,即时就能发挥他们内心蕴藏着的艺术创作才能,其技艺之精,堪称巧夺天工。剪纸的传承多数靠口传心授,小姑娘小的时候就在大人的熏陶下学习模仿,剪出心中的愿望。 聊城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何时?很难考证其源流。但是目前聊城的居民大多数明代初期从外地迁入。元末明初的战争,聊城作为主要战场,居民流离,成了一片废墟。“当时居民十亡八九”。后来明王朝统一天下,推行“移民垦荒”政策,聊城来了大批移民。多数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其余的一部分是从山东东三府(登、菜、青)迁来,一少部分是从河南、河北、江南迁来。大规模移民建村,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聊城的社会史、文化史和经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极其丰富地铸就了聊城剪纸艺术的斑斓多姿,既具有本土悠久历史的积淀,又具有来自东西南北不同特色的融会。 针对广大群众的爱好和习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聊城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开始重视民间剪纸的挖掘工作,大力复兴民间剪纸艺术。1979年春,茌平县文化馆首先通过各文化站进行摸底并重点查访,发现了200多名技艺娴熟的老艺人,搜集到各种形式的剪纸作品千余件。通过整理,从中挑选出了80多件优秀作品,于1980年“七·一”举办了“茌平县首届民间剪纸艺术展览”,展出后,产生了很大轰动。此次活动引起了广大人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并激发起了一部分青年人学习剪纸的热情,新人不断出现,作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在省和国家乃至国际上展览比赛中获得大奖。 聊城剪纸品种和风格十分丰富。眼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思都可以通过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它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作用于民俗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礼仪生辰、装饰环境、装点衣物等等,人们(特别是劳动妇女)总是用神奇的双手剪出自己最心爱的剪纸图案来。 剪纸种类聊城剪纸以花卉为多,除了一大批刺绣花样以外,团花(包括抱角类)也叫窗花,民间俗称“剪月亮”,达上百种之多。过去民间嫁娶,没有哪一家不贴大红“月亮”的,白底红花,给人一种清新和喜悦的感觉。除花卉之外,虫鱼禽兽、风景人物之类的作品也很多,具有寓意性和喻意性特征,例如寓意男女之间相爱与结合的“鱼戏莲”、“喜鹊登梅”、“凤凰戏牡丹”、“扣碗”、“鸳鸯戏水”、“双鸡”、“双鱼”等。过去人们崇尚多子多福,剪纸中,喻意这方面内容的纹样也很多,如“鲤鱼莲花”、“老鼠偷葡萄”等。用以表现富贵平安、吉祥如意及福与寿的纹样更是不胜枚举。聊城剪纸的艺术风格,有粗犷与精细之分。都很注意物象的外轮廓,多是不打草稿,动剪成形,颇似剪影。在造型方法上,不论是古拙之作,还是精细之品,都是“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既随心所欲,又不粗制滥造,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给人一种自由的完整的美感。 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了生活的美好,也剪出了理想和追求。目前,聊城成立了各级剪纸协会,通过协会,联络会员,切磋技艺,提高水平,剪纸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