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释义

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政治系、经法系、经法学院、政法学院。2008年1月与马列部合并,组建为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学院简介

目前,学院下设政治系、哲学系和5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哲学3个本科专业;

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5个硕士点和课程与教学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思想政治教育)3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研究基地”和“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基地”;

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世界共运研究所教学团队”;

3门校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博士18人,硕士2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770人,研究生70人。

学院始终视教育教学质量为自己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按照“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综合素质和事业素质培养,重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生四、六级英语考试一次及格率、计算机一次通过率、考研率、考博率、一次性就业率均名列前茅。

学院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工作方针,注重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学术梯队的培养。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8项,出版专著32部,主编、参编教材8部,发表论文600余篇,并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二.学院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该专业是聊城大学最早的6个本科师范教育专业之一。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备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教师职业技能,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学、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十几门专业主干课程。该专业学制四年,修完学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选调生等。

哲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开设哲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哲学原著等十几门专业主干课程。该专业学制四年,修完学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哲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大中专院校、事业单位公务员、选调生、企业从业人员等。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开设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共组织学、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政治社会学等十几门专业主干课程。该专业学制四年,修完学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企事业单位等。

三.学院师资

学院拥有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

程玉海:男,1954年4月出生于山东聊城,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现为聊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会长、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副主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顾问,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著作有:《共产国际历史新编》、《青年共产国际史》、《独联体各国概览》,《20世纪的世界革命》、《共产国际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若干问题研究》等,在《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动态》、《教学与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他主持的《高师宏观调控型教学管理模式》于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共产国际历史新编》、《青年共产国际史》、《20世纪的世界革命》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董泉增:男,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郭庆堂:1953年生,聊城大学统战部部长。1979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20多年来,郭教授精心从事欧洲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承担了两项国家级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哲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六部,参编主编教材八部,多次获省社科、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奖。代表作是《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在中国》。

林建华:教授,聊城大学教务处处长,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论纲》、《社会党国际论纲》等,两次获省社会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系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国际共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科社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杂志副主编

张祥云:聊城大学学科处处长兼思政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苏联民族问题与联盟解体》、《走进冷战:战后苏联对外关系的演变》等,曾多次获山东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奖,系山东省国际共运学会理事。

王昭风:1964年11月生,哲学博士,聊城大学组织部部长。近年来,先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福建论坛》、《毛泽东思想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齐鲁学刊》、《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社会主义本质、进程与与使命》专著一部,参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现代政治学》及《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个案概论》等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参加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教委课题、两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题等多项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高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项目获2000年度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魏宪朝:1961年生,山东莘县人,中共党员,现为思政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前沿》《理论与改革》《社会科学》《毛泽东思想研究》《北京党史》《上海党史》等10多种期刊上发表文章40多篇。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多篇论文的观点被权威杂志的文章引用、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等刊物全文转载10余篇。专著有:《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乡政村治”民主的考察》等。

丁祖豪:1953年生,山东阳谷人,中共党员,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系。20多年来,丁教授精心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了两项国家级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主编教材6部,代表作是《论邓小平思想》。

徐梅荣:女,1947年生,教授,社会实践教研室主任,山东省阳谷人,197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现聊城大学政法学院任教。任职来,先后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核心期刊上及其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思想政治课教学通论》和《素质教育新论》两部专著。并获省文明五好家庭、校级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田保国:博士,政法学院国际共运史教研室主任,主要论著有《民国时期(1917-1949)中苏关系》,《青年国际史》等,曾多次获山东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奖,系聊城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跨世纪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戴明玺:1959年生,山东冠县人,教授。1983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2000年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访学一年,师从方克立教授研修中国哲学。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研究。先后主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法制史、中国哲学史等课程。在《山东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十几篇,部分篇目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摘,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

姜爱凤:女,1962年11月出生,聊城大学世界共运研究所教授。多年来专门从事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研究,著有《周恩来与共产主义》《红色工会国际寻踪》两本专著,并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杂志上发表30篇文章.

杨思基:1958年生,山东临沂人,现为山东省聊城大学政法学院哲学所教授,哲学博士。1987年后在《齐鲁学刊》《理论前沿》等多种期刊上发表文章88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方面成果突出,近年来发表成果60余项,2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学术研究动态》、人大报刊资料复印等刊物摘编或全文转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黄富峰:男,1968年12月生,山东冠县人。1992年、1995年和2002年分别在曲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伦理学)学位。主要学术任职有:湖南师范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创新学会理事、山东省政治学会理事、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客作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中国环境哲学学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传播与道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德育思维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课题:2004年12月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追寻生命之善——道德认识论研究”(批准号为J03Z04)、2005年10月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大众传媒伦理研究”(批准号为4BZJ06)、2006年6月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道德思维在德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批准号为DEA03/09)、

已获得的主要科研奖励:专著《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获第十九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大众传播者的德行”(《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获聊城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道德概念”(《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聊城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本科招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是聊城大学最早的6个本科师范教育专业之一。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备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教师职业技能,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学、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十几门专业主干课程。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为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选调生等。

哲学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哲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哲学原著等十几门专业主干课程。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为大中专院校、事业单位公务员、选调生、企业从业人员等。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共组织学、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政治社会学等十几门专业主干课程。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主要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企事业单位等。

五.研究生招生

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程玉海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现为聊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副主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顾问,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著作有:《共产国际历史新编》、《青年共产国际史》、《独联体各国概览》,《20世纪的世界革命》、《共产国际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若干问题研究》等,在《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动态》、《教学与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他主持的《高师宏观调控型教学管理模式》于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共产国际历史新编》、《青年共产国际史》、《20世纪的世界革命》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董泉增教授:山东利津人,1975年于山东师范学院政史系毕业。1975年到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聊城师范学院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处长等职务。1992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10月任聊城师范学院副院长,2002年6月任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林建华教授: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获硕士学位。1995年,获聘副教授;1997年,获聘教授。现任聊城大学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所所长、教务处处长、山东省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教学团队——世界共运研究所学科带头人,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副会长。2006年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被授予“山东青年五四奖章”,两次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

张祥云教授:博士、教授,聊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硕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苏联民族问题与联盟解体》、《走进冷战:战后苏联对外关系的演变》等,曾多次获山东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奖,系山东省国际共运学会理事。

郭庆堂教授: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1969年2月考入聊城二中,1972年12月毕业。1973年2月参加工作,任山东省聊城县城镇公社通信员。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0月通过推荐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198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助教进修班进修。1983年7月调中共聊城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1984年12月回聊城师范学院(聊城大学)任教。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任政治系党总支委员和教工党支部书记。 1997年任政治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2000年任经法学院党总支书记。2004年任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2008年任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郭庆堂教授在上大学期间钟情于哲学,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期间,主攻西方哲学。20多年来,每年都讲授欧洲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两门课程。曾主编、参编《现代西方哲学》、《欧洲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等教材多部。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哲学通论”,主研山东省社科八五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出版《西方哲学在中国》、《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等专著6部。在《哲学动态》、《学海》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被评为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年)。《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郭庆堂教授任党总支书记以来,一方面做教学科研工作,一方面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任经法学院书记期间,经法学院快速健康发展,在任政法学院书记期间,政法学院快速健康发展。郭庆堂曾获得许多荣誉称号,1990年被评为聊城师范学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聊城师范学院优秀党员。1991年被聊城师范学院给予记功奖励。2000年被评为聊城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聊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聊城大学防治非典先进个人。2003年获聊城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2004年被评为聊城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聊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所领导的经法学院、政法学院也曾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党总支曾多次被山东省高校工委、学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6年,政法学院党总支又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些成就都与郭庆堂的努力工作密切相关。郭庆堂教授从事教育教学和哲学研究20多年,兼任党务工作10多年,工作认真,学术造诣较深,成就突出,为教育事业和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曹胜强教授(兼):山东省乳山人,1981年9月至1985年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任历史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后任历史系党总支成员,1995年4月任历史系政治辅导员(副处级),1996年12月任科研处副处长,1998年8月任科研处处长,2002年1月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兼任科研处处长至当年3月,2003年兼任机关党总支书记,2003年11月当选学校党委常委。2004年9月调任枣庄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该同志1998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处级干部,2001年被学校授予“三等功”奖励,2002年在防非典和筹办省大运会的工作中先后两次被学校记“二等功”。该同志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五年来,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教学方面,曾获学校首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主讲的“世界现代史”课程被评为学校重点课程,承担的“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课题,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高校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创新体系建构(教材)”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的高等院校通用教材《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成为许多高校考研指定参考书,现已修订再版。在科研方面,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的世界革命》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世纪国际关系史论》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这两部著作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内权威报刊《世界历史》、《中华读书报》先后发表了重要书评。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美国外交思想史),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冷战对东欧国家共产党的影响)。现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学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校级重点学科“专门史”的学术带头人,学校第二层次优秀人才,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成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

王昭风教授:山东省茌平县人,1983年9月考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政治系学习,1987年7月毕业后留政治系任教。1990年9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6月毕业后回校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元月任聊城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2000年10月任聊城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9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张一兵教授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回校任政法学院副书记、副院长,2004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5年元月任政法学院院长,2008年2月人人事处处长。现为任山东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政治学学会理事,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近20年来,王昭风同志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修养过硬。1987年毕业至今,一直在聊城大学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先后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逻辑学课的教学工作,注重总结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评教成绩名列前茅。作为主研人员参加的“高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研项目获山东省2001年度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现状与走势等。近年来先后在《教学与研究》、《现代哲学》、《毛泽东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湖南社会科学》、《福建论坛》、《山东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已出版《社会主义的本质、进程与使命》专著1部,《景观社会》译著一部,参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政治学》1部,目前主持“哲学教学与当代大学全面素质培养”教改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意识形态与国家软权力”1项,“景观社会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拓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2006年3月《从景观空间突围——一种心理地理学的批判》一文获山东省社科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丁祖豪教授:山东省阳谷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孔子学会常务理事。自2002年以来,主持全国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哲学前沿问题研究论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哲学通论课程的探索》等。《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2002年完成阶段性成果,出版《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著(合著)四部,计100万字。其最终成果《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被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为优秀,2006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近90万字。此外,还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摘编,在国内产生较大反响。2008年6月,被评为聊城大学教师名师。

魏宪朝教授:山东莘县人,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199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原国际政治系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10月晋升为讲师。199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晋升副教授。2005年1月任政法学院副院长,2006年7月晋升教授。现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国际政治与国际共运学会常务理事。魏宪朝博士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当代中国政治和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其成果颇丰。近年来,在《社会科学》《理论前沿》《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理论与改革》《国史研究参阅资料》等10多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有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国际政治》《毛泽东思想》等全文转载,其观点被许多学者的文章引用、综述,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著有《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乡政村治”民主的考察》。目前,魏宪朝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完成了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并参与完成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了“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的两个子课题。

田保国教授:山东省冠县人,1964年考入聊城一中,1968年分配到自来水公司工作,1975年调到聊城地区生资站,197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任教师至今。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989年赴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一年,199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毕业后复回聊城师范学院工作,2000年被评为教授。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山东省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学会理事,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在大学学习期间,深受姜琦、张月明、周尚文等老师的影响,致力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苏联问题的研究。工作之后担任国际共运史的教学工作,参与了共产国际研究所的创办和《共产国际研究资料》的编辑工作,参与了学校硕士点的建设,为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田保国在二十多年教学工作中,先后担任了战后国际共运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政治学、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史等多门本专科课程,担任了国际组织学、苏东政党政治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参与了本、专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教学实践活动,参与了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受到同事和学生的好评。田保国二十多年来撰写了多部著作和学术论文,主要著作有:《青年共产国际史》(获省社联二等奖、省教委二等奖、聊城师院一等奖);《转轨中的俄罗斯经济》(获省社联二等奖);《民国时期中苏关系史》(获省教委二等奖);《不该忘记的红色历史》(获聊城大学一等奖)。参编的教材和文集有:《当代国际共运史简论》(副主编)、《宋庆龄文集》、《国情与方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作家文摘》转载。田保国同志工作认真,团结同志,教书育人,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为聊城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姜爱凤教授: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1977年考入福山一中,1979年高中毕业。1979年9月考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政治系,1983年9月毕业留校在政治系工作。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调入共产国际研究所(1995年更名为世界共运研究所)工作,具体负责研究所的资料工作,并担任《共产国际研究》的编辑部主任,具体负责由省委宣传部资助、指导下出版的《苏联东欧动态通报》(半月刊)和《共产国际研究》(1995年更名为《世界共运研究》)两份刊物的编辑工作。 2002年晋升为研究馆员。2006年被聘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硕士生导师。姜爱凤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先是主攻“共产国际”这个研究方向,后扩展到对整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发表专著2部,参编4部,1998年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巧解矛盾——周恩来与共产国际》,是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一本专门研究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著作,被评为聊城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1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不该忘记的红色历史———共产国际外围组织寻踪》,是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深化和拓展了共产国际研究领域,被评为聊城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回顾与前瞻研究综述》获聊城市社科三等奖,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她一直致力于共产国际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世界共运研究所拥有《共产国际杂志》英文版和《国际新闻通讯》英、俄文版等珍贵资料,使聊城大学世界共运研究所成为国内共产国际研究、资料、信息交流中心之一。此外,她负责编辑出版的《世界共运研究》杂志,曾在山东省学术期刊排名中名列第八,受到同行专家学者的好评。姜爱凤从事史料研究20多年,工作认真,作风踏实,学术造诣较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聊城大学的发展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做出了贡献。

赵常伟教授:1984年聊城师专英语系毕业,1993年曲阜师范大学教科所硕士毕业,2000年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博士毕业。现为聊城大学世界共运所教授,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审,学报编辑部主任,山东省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学会理事。自参加工作以来,参编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山东省和聊城大学科研项目4项,获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大学等科研奖项十余项。

张有军副教授:山东东阿县人,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现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政法学院副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导师。多年来,张老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进行科学研究,先后在《社会主义研究》、《北方论丛》、《山东社会科学》等国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其代表作有《人类新文明的演进——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恩格斯晚年的战略转变》、《筑起反腐的三道防线:列宁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等,其多篇作品先后获得聊城大学科研奖。此外,张有军老师还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黄富峰教授:山东冠县人,1992年、1995年和2002年分别在曲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伦理学)学位。主要学术任职有:湖南师范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创新学会理事、山东省政治学会理事、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客作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中国环境哲学学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传播与道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德育思维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课题:2004年12月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追寻生命之善——道德认识论研究”(批准号为J03Z04)、2005年10月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大众传媒伦理研究”(批准号为4BZJ06)、2006年6月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道德思维在德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批准号为DEA03/09)、已获得的主要科研奖励:专著《道德思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获第十九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大众传播者的德行”(《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获聊城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道德概念”(《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聊城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兴堂博士:聊城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1995年毕业于人民大学国政系,获法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

孔繁军教授:1989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现任聊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法律顾问室主任、山东省聊城仲裁委员会委员、仲裁员、中国卫生法制网专家顾问。曾在《理论前沿》、《南京社会科学》、《南方周末》、《法制日报》、《东岳论丛》、《理论与改革》、《中外医学哲学》、《医学与哲学》、《中国卫生法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等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等六十余篇。著有《宪法原理》、《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著作两部。

李合亮博士:山东泰安人,1991年考入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1995年留校工作;1999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入南开大学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现任聊城大学团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为本科生主讲“伦理学”,为硕士研究生主讲“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专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等课程。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07JDB006)”,参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演进及比较研究” (02BMJ03)、“意识形态与国家软权力”(05BZJ10)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演进及对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参编教育部全国统编教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在《理论前沿》、《理论与改革》、《中国图书评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发表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其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理论前沿》等报刊均对专著《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进行了专门评介,所发文章中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等全文转载,被《政治文摘》等杂志摘录,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齐鲁晚报》等媒体转载15篇余次。获得教育部全国征文二等奖1次,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1次,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聊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

唐明贵博士:山东省临清市人,1989年入临清一中学习,三年后考入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学习。1996年9月,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师从李景明先生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师范学院经法系工作。2001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师从赵伯雄先生问学,获博士学位后回校工作。2005年9月,通过申请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为王育济教授。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系山东省逻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孔子学会理事。自参加高校工作以来,在教学方面,唐明贵先后承担了本专科和研究生的《逻辑学》、《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法律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的讲授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他精研教材、精选教法,精心备课上课,所教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扩大了课容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学校有关部门、院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2004年在聊城大学第六届教师教学观摩赛中荣获观摩奖,2005年《普通逻辑学》课程教案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案。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唐明贵也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注重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期间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20世纪的中国儒学研究》和省社科重点项目《聊城通史》的撰写工作,主持申报了省教育厅项目《宋元明清时期的<论语>学研究》和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塑造论哲学与中国哲学的重新解读》。2006年以来,又先后被邀请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藏>精华本》和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家哲学与现代文明》的编撰及研究工作。7年来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20世纪的儒道比较研究》、《20世纪的儒释比较研究》、《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专著四部,在《孔子研究》、《国际儒学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月刊》、《齐鲁学刊》、《清州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儒学年鉴》转载。曾先后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次,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一次,聊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唐明贵还担任了本学院的新生军训工作。由于表现突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带队老师,并记团嘉奖一次。唐明贵虽然从教时间不长,但他注重学习,工作认真,成就较为突出,为聊城大学的发展和中国经学史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戴明玺教授:山东冠县人,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今聊城大学)政治系,学制四年,198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到聊城第三中学,任高中部思想政治教师,从 1988至1996年,曾连续八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 1994年,被评为聊城市教学能手; 1994年,破格晋升高级教师。1996年,调入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先后讲授中教法、社会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法制史、中国哲学史、宗教学概论等课程。1999年至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访学一年,师从著名学者方克立教授,研治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同年,受邀参加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宣读论文《王国维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哲学》,受到与会学者称赞。并成为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2003年1月晋升教授。2005年,政法学院哲学系成立,由政治系转入哲学系。戴明玺教学上恪守一个信念:教师负有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学上的成功其实就是人生的成功,反之亦然。为此,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挑战未知领域,从不固步自封。主讲课程受到历届学生的普遍欢迎,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戴明玺科研上,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迄今为止,已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折柳’的历史演变、文化意蕴和宗教情感” ;“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的悖论和困局”;“和谐精神的典范——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的并立、相融和共处”;“三代新儒家文化观的嬗变历程——从熊十力到杜维明”;“章太炎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裂变”;它们或以观点新颖见长,或以思路别致可观,有的被《新华文摘》编摘,有的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戴明玺是国家级课题《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历程》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与哲学所其他教师合著《二十世纪中国的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哲学》一书,撰写了其中八个哲学家的生平与哲学思想。此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获聊城大学科研一等奖。从教治学二十余载,最服膺的是禅宗的四句话:“出源便遇打头风,不与寻常逝水同,浩浩狂澜翻到底,更无一点肯朝东”。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王敬华博士:山东高唐县人,1976年9月毕业于高唐县固河中学。1980年9月入高唐县第一中学高三文科班,1981年9月考入曲阜师范学院(今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1985年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聊城师范专科学校任政治教师。1997年被评为聊城教育学院(原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先进工作者,1998年9月任聊城教育学院政治系主任,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任聊城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理事。200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伦理学专业),同年7月调入聊城大学政法学院。王敬华酷爱哲学,伦理学,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伦理学界国内知名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女士。在导师指导下,刻苦研读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西方伦理名著。得益于导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严谨之学的精神,其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王敬华从教20余年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参与并完成各类科研课题2项,参加撰写学术著作2部,在《理论前沿》、《山东社会科学》、《政治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20篇。王敬华工作认真,为人正直,学术造诣较深,其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同行专家认可,为聊城的教育事业和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孟伟博士:山东东阿人,1995年于兰州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同年到聊城大学政法学院(原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工作。1997年至200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原哲学系)就读,并获硕士学位,2000年回聊城大学工作。2004年至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攻读并获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讲师,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目前学术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科学哲学。已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并与他人合作出版《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20世纪西方哲学在中国》等学术著作。并曾经参与“20世纪中国哲学历程”、“认知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