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亮叶冬青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亮叶冬青 种拉丁名:Ilex nitidissima C. J . Tseng 科中文名:冬青科 科拉丁名:Aquifoliaceae 属中文名:冬青属 属拉丁名:Ilex 国内分布:产于江西东北部、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及南部 海 拔:960-1250 命名来源:[Bull. Bot. Res. 1(1-2): 35. 1981] 中国植物志:45(2):227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 最低海拔:1200 生 境:山坡林中或灌丛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 药理作用【药 名】:亮叶冬青 【来 源】:为冬青科植物亮叶冬青的根叶。 【功 效】:凉血解毒、通络止痛。 【主 治】:治热毒疮肿、痢疾、跌扑闪挫、瘀血作痛、风湿热痹。 【性味归经】:苦、微辛,凉。入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一15克。 【别 名】:青皮子樵、鸡子樵、大叶帽子(福建)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 【拉丁名】:原植物亮叶冬青Ilex viridis Champ.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中药化学成分】:树皮含树脂。 植物形态亮叶冬青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m。小枝绿色,四棱或具条纹,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革质,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锯齿,齿端褐色,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有褐色腺点,中脉上面深凹,下面凸起。雄花序为腋生的聚伞花序,间或有簇生者,花白色,花梗长约2mm,4数,花萼直径2-3mm,裂片宽三角形,无毛,花冠直径约7mm,花瓣倒卵形或圆形,基部稍结合,雄蕊短于花冠;雌花序仅含1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2-1.5mm,花萼直径4-5mm,裂片近圆形,全缘。花冠似雄花,子房卵形,柱头盘状。果球形,直径9-11mm,熟时黑紫色;分核4颗,近圆形背部具羽状突起的线纹,内果应木质。花期4-5月,果期6-10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