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两性化合物 |
释义 | 两性化合物 amphoteric compound 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能表现出碱性的化合物。 两性化合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作用生成盐,如: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3H2O─→2NaAl(OH)4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H)4 铝、镓、锌、铜()、铬()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是两性化合物。 一些元素能生成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其特点是:元素氧化数适中,一般为+2~+4,个别是+5;最外层电子数为8~18个,如Zn(OH)2的最外层电子为18个;少数是8电子结构,如Al(OH)3;个别是2电子结构,如Be(OH)2。两性的非金属氢氧化物有亚砷酸H3AsO3、亚碲酸H2TeO3及次碘酸HOI。 根据两性氢氧化物以酸性或碱性为主,而命名为某酸或氢氧化物。如亚砷酸、氢氧化铝。金属的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难溶于水。 按不同的酸、碱定义,两性化合物所指的范围不尽相同:①酸碱质子理论认为水、氨分子也是两性化合物,因为它们既能释放质子,又能接受质子。②路易斯酸碱理论认为氯化氢和三氧化硫也是两性化合物,因为HCl中H是电子对接受体(酸),Cl是电子对给予体(碱)。 因酸、碱定义的不同,两性化合物所指的化合物范围不尽相同。①按酸碱质子理论(见酸碱理论),水、氨等也是两性化合物,它们既能释放质子(酸),又能接受质子(碱)。 接受质子 H++H2O─→H3O+ H++NH3─→NH4+ 释放质子 H2O+CO娫─→HCO婣+OH- NH3+H-─→NH娱+H2 按照这个理论,氨基酸也是两性化合物,如甘氨酸NH2CH2COOH的羧基能释放质子(酸),氨基能接受质子(碱)。②按路易斯酸碱理论,氯化氢和三氧化硫也是两性化合物。 HCl中的H是电子对接受体(酸),Cl是电子对给予体(碱);SO3中的S是电子对接受体(酸),O是电子对给予体(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