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良渚镇
释义

良渚镇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辖镇,是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位于余杭中部,南邻仓前、余杭两镇,北与湖州隔溪相望,西连瓶窑镇,东接杭州市区,104国道、杭州绕城高速、杭宁高速、宣杭铁路贯穿其中,东苕溪与东西大道横贯全境,东部京杭大运河南北穿行而过,东西南北形成的公路、铁路、水路的交通体系对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成为杭州北大门一颗兴起的新星。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

区域概况

良渚镇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辖镇,是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位于余杭中部,南邻仓前、余杭两镇,北与湖州隔溪相望,西连瓶窑镇,东接杭州市区,104国道、杭州绕城高速、杭宁高速、宣杭铁路贯穿其中,东苕溪与东西大道横贯全境,东部京杭大运河南北穿行而过,东西南北形成的公路、铁路、水路的交通体系对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成为杭州北大门一颗兴起的新星。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由考古学家施昕更先生首先发掘于良渚并以良渚文化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良渚镇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距杭州市区中心约10公里,是余杭区中部中心城镇、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总体规划中“良渚组团”的核心。全镇区域面积103.1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9个社区,常住人口9.1万人。

近年来,良渚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财政收入稳中有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攀升,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现代产业体系逐步确立;民生工程深入实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良渚镇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乡镇党委”、“浙江省平安乡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等荣誉称号。

2009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三产增加值14.1亿元,增长18%。农村经济总收入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3639万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13565元,增长15.5%。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10.27亿元,其中地方性收入5.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33.2%。

历史沿革

据方志记记载,“良渚”一名最早见于宋代,称“梁渚里”。“梁渚”转而为"良渚"应在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具体时间不可考。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的各种《杭州府志》均已称“良渚”。“良”,在《说文》里被解释为“善也”,即美好之意;“渚”,在《尔雅·释水》这部文献里说:“水中可居者味曰‘洲’,小洲曰‘渚’。”“良”与“渚”的组合,即是“美好的 水中之洲”的意思,这与河港密布的良渚镇地理环境相符。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9242

男 19779

女 19463

家庭户户数 1005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7673

家庭户男 18821

家庭户女 18852

0-14岁(总) 6100

0-14岁男 3088

0-14岁女 3012

15-64岁(总) 29213

15-64岁男 14783

15-64岁女 14430

65岁及以上(总) 3929

65岁及以上男 1908

65岁及以上女 202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648

经济建设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良渚镇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园区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人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处理好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有中国良渚文化村,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汽车广场,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浙江亿丰建材装饰广场,商贸区块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把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

农业经济

近年来,良渚镇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建设不断得到加强。200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17.3%。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3639万元,增长18%。

农业产业化方面,09年,我镇完成浙江恒乐粮食有限公司等4个区级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410万元。杭州良加米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命名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品牌建设方面,杭州玉渚园艺有限公司的“玉渚”蜜梨通过有机认证,春溢联合蔬菜专业合作社等4家单位通过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春溢”、“农香”等两个以新鲜蔬菜为主要产品的商标通过注册认证。

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90万元完成港南村西片、石桥村陈胡圩和春溢专业合作社基地三个低产田改造项目,完成石桥村白马塘、大陆村立新畈2个市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2009年新增流转面积12783亩,累计达到23025亩。

工业经济

近年来,良渚镇不断探索和完善现代工业体系,重点瞄准发展都市工业,工业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至2009年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1007家,其中规模企业235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完成产值74.6亿元,分别为上年同期的108.12%和111.63%。出口创汇19.1亿元,技改投入5.4亿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17.43%;实现工业利润6.57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53.73%,工业增加值完成43.01亿元,为上年同期的126.95%,完成计划的165.44%。全年完成区外内资21584万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196.22%;市外内资24915万元,完成区下达计划的289.71%。现有国家级高新企业15家,市高新企业3家。全年专利申报量为120余件,授权量为80多件,全镇专利拥有量已超过500件。名牌产品省级3个、市级8个、区级8个。

完善工业园区基础环境方面,2009年,我镇破解管线上改下的瓶颈,全面完成勾运路拓宽工程建设。完成良渚新材料工业功能区块内道路管网埋设和基础层浇筑。

强化企业属地管理方面,通过积极走访、加强协调,意博高科、人民复合包装等7家企业于09年纳入我镇管理。

不断促进优质企业成长方面,通过政策扶持、真情服务,2009年我镇优质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同时积极促进银企合作,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困难。华光焊料、兴源过滤机、胜利锅炉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为行业领军企业。“长相知”品牌继获得杭州市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后,又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

第三产业

近年来,通过大项目的引领和推动,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逐渐在良渚集聚成型,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奠定了良渚作为全区现代服务业重镇的地位。

大型物流集聚区基本形成。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九大交易市场全部对外营业,累计总交易额达157.82亿元,2009年当年为106.03亿元。浙江金恒德国际物流基地一期顺利开业,并成功举办2009中国汽车后产业高峰论坛暨国际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博览会,已具备成为杭州及华东地区“汽贸板块”核心区域的条件。麦德龙杭州金家渡商场于2009年12月9日正式开业,作为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在浙江的第四家门店,其独创的现购自运制经营模式,填补了余杭仓储式批发业态的空白,对整个余杭商贸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亿丰家居建材城一期经营形势良好,二期已开工建设。康汽品牌一条街项目已建成八家品牌4s店并对外营业。

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大美丽洲旅游综合体建设成效显著。良渚博物院成功入选全国十大博物馆精品。大美丽洲公园创建5A级景区工作有力推进。东明山旅游项目完成相关规划。杭州良渚野芦湾生态休闲农业园等农耕文化板块项目正抓紧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

五千年良渚文化的底蕴为奠定了良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优势,在打造“杭州模式”亮点,将杭州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良渚镇特别重视自身挖潜,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各项成果逐渐凸显。

大力传承良渚文化,打造“创意良渚”基地。基地以良渚文化遗址为依托,以良渚文化深厚内涵和自然环境优势为基础,致力于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和时尚消费业。基地总面积约17.59平方公里,是杭州市十大创意产业基地之一。“2009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于此成功举办。

加强文创产业发展导向,推动文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玉鸟流苏创意街区一期正式对外开放。大禹影视、杨珺艺术沙龙等入驻创意良渚基地。玉文化市场开工建设。开源图文成为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千年舟家居文化创意港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杭州北郊的良渚古镇 从浙江杭州市中心出发,沿着杭宁公路(即104国道)向西北驱车约15公里,便可见到一座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良渚镇。这里属天目山余脉与杭嘉湖平原的接壤地带,港汊纵横交错,沃野阡陌绵延,村落星罗棋布。由时任总书江泽民记题写馆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镇西150米处的荀山(新良渚博物院现已迁至良渚文化村于2008年9月29建成并对外开放)。良渚镇东、南、北三面均为平原地带,这里港汊罗布,人烟稠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代的考古新发现也向人们昭示,早在距今4000-6000年前,良渚镇至瓶窑镇吴家埠一带,便已是文化昌盛的原始聚落所在。

良渚文化的发现

每当人们说到“良渚”,自然就会联想到“良渚古玉”。它以质地坚韧、年代古老、造型奇特、纹饰神秘而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早在清朝的时候,嗜玉成性的乾隆皇帝,就命人广为搜集江浙代出土或传世的玉琮、玉璧、玉璜等玉器,而后亲自赋诗题辞,或作考证文字,并命玉工锲刻其上,珍藏于皇宫宝库之中。有些珍贵的良渚玉器,则又辗转流传到国外,成为某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令国人至今仍感到十分的痛心。

随着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迅即在国内掀起了崭新的考古浪潮。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安阳殷墟和山东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等相继被发现,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而曾为“化外之地”的江南,自然成为被考古学界“遗忘的角落”。尽管良渚古玉早已露端倪,然却往往被视为“汉玉”或“周末时期”,向来未被引起应有的重视。然而,江浙的一些有识之士并不气馁,他们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访古探“玉”,以追寻先民活动的踪迹。

1906年夏天,慎微之先生曾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捡到一些石器,1934年干旱之时,先生趋湖水下降之机,再次采集到不少石器,从而发现了钱山漾遗址。1935年,杭州的何天行先生也在良渚镇的荀山和长命桥等地采集到一些陶器与石器。但由于这些都属于零星发现的采集品,数量又少,尚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翌年7月,当时供职于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乡良渚镇的荀山附近发现了古代文明的遗址和遗物,并在1937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及地表遗存,后来根据这些发现编写成《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初步报告》,于1938年8月正式出版,"良渚"之名因此轰动了全国。

良渚文化的命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由于江、浙、沪等地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良渚遗址内涵相同的文化遗址及遗物在太湖流域有普遍发现,而且地方特色十分显著。因此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师生在1958年8月编写《中国考古学》教材初稿时,于《新石器时代考古》部分,把环太湖流域出土的遗存的文化内涵,单独命名为“良渚文化”。1959年12月,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便将环太湖流域的同类遗存,因其率先的发现地良渚而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以代表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为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来,随着江苏吴县草鞋山、武进土墩和上海青浦福泉山等遗址的发掘,尤其是1983年以后浙江余杭(今为杭州市的一个区)瓶窑的反山、汇观山和安溪瑶山等显贵者大型墓葬、祭坛或大型建筑基址以及江苏昆山赵陵山墓地等一系列重大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良渚文化考古有了重大突破。学术界开始对良渚文化刮目相看,掀起了研究良渚文化和探讨中华文明起 源的热潮,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1994年,国务院将良渚遗址群入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 单;良渚遗址群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同时被国家文物局向国务院上报推荐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从30年代的初露端倪,到8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良渚文化被视为本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良渚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良渚文化所涵盖的空间范围非常广阔,包括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3650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大致的范围是:北至黄河流域以北的苏北鲁南地区,南至浙江的宁绍平原,东及太平洋西海岸的舟山群岛,西达皖赣境内。良渚文化颁布面虽然如此之广,但是它有一个中心地区,那就是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的一个良渚镇(良渚文化的最早发现地)瓶窑镇的区域,我们把它称为良渚遗址群。它是良渚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古代良渚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

良渚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就如我们后代的朝代一样,一代接一代。良渚文化根植于距今7000——6000年的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经由距今6000——5300年的崧泽文化发展而来,其后发现的马桥文化,是否为良渚文化的继承者,目前还缺乏考古依据,无法定论。良渚文化的确切时间我们也通过科学的测定方法——C14测定法测定出来了,为距今5300——4000年。

因此,良渚文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间,生活在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区的先民们,在1000多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一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在史前文化序列中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阶段。

良渚文化以其精湛的玉雕及所表征的礼制文化,以连续作业的稻作犁耕生产方式,以营建大型工程和进行大规模社会生产的组织系统,以丝绸、玉器和黑陶制作为主的手工业或商业的著称于世。其中特别是玉文化所显露出来的与凝结于物质的文化相分立的精神形态的文化,成为后来中国文明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

何天行与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的功臣

何天行先生(1913年——1986年),字摩什,生于浙江杭州。其父何公旦,精于医学这,擅诗词,及浙江近代名医,育有三子四女,何天行排行老三。他的几位兄弟姐妹也颇有名望,二姐何文如是原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一代画师潘天寿的夫人,胞弟何任也是名医,曾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

何天行在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何天行先生自幼便熟读古文,背诵诗词,为此后进行文化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1935年以前,当时叫杭县的良渚一带盗挖文物之风盛行,而许多石器和黑陶却少有人注意。当时人们还看不出它们的巨大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往往随挖随弃,因此在盗坑附近常常散落着许多石器与黑陶。

1935年,风华正茂的何天行先生正在复旦大学就读中国文学系四年级,在开设的课程中,有一门就是考古学课,他极有兴趣。因此,他经常利用假期到民间探访,这其中就包括了良渚,采集到了各种古器物。

凭着自己掌握的古文化学识、浓厚的考古学兴趣有和才之士特有的敏感,他敏锐地意识到了那些散落在杭县良渚民间的石器、玉器和陶器决非一般器物,良渚一带是一个优秀的古文化遗址。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间,以施昕更先生为主的省立西湖博物馆对良渚一带进行了正式发掘,正式确立了浙江远古文化----良渚文化的存在,从而也证实了何天行先生的重大发现。

1935年冬,何天行先生在良渚踏看遗址时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的黑陶盘,上面刻有十几个符号,经过与甲骨文、金文中的符号对照分析发现,其中有七个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又有三个在金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因而断定这些符号为初期象形文字,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把这些刻符定性为文字而非图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胆量和学识,何天行先生慧眼识珠,成为发现良渚黑陶文字的第一人。

发现良渚的石器与黑陶并意识到其重要价值后,何天行先生又经过反复地调查研究,多处于探考征集,于1937年4月完成出版了《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书,被作为吴越史地研究会丛书之第一种,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高度评价,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可想而知,这是何等的殊荣。该书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发行,1939年就流传到了海外,是较早将良渚文化介绍于海外的一本著作,也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

何天行的著作

《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书出版后,何天行先生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像一位劳苦耕作的老家,对良渚文化痴情不已,长期默默地坚持着对良渚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并不断地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直至去世,从而为良渚文化的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施昕更先生(1912——1939年),出生于杭州余杭良渚镇一户家道中落的人家。他自幼聪颖,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省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浙大前身)学习绘图,虽因家境贫困。系半工半读,但却为今后到博物馆工作及考古发掘工作打下了基础。

施昕更1936年5月,西湖博物馆对杭州一个叫古荡的遗址进行发掘,当时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在整理出土器物过程中,有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别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这种石斧在他的家乡良渚一带盗挖文物之风盛行,尤其是盗挖玉器,因此,在盗坑附件常散落着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行政管理从小生长在良渚,对当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这两地的石斧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良渚为什么也有这种石斧出土呢?这些疑问诱发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调查的想法。

经过多次的调查,施昕更先生采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良渚似乎有一个古遗址的存在。将这些情况和想法向当时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先生汇报后,在馆里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施昕更先生开始主持对良渚遗址进行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从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由此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

有了第一手考古发掘资料后,施昕更先生便着手撰写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报告完成,题为《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下称《良渚》)。书中施昕更先生充分认识到了良渚遗址古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当时认为这支古文化是龙山文化的一支而与后来认定的事实有背,但是应该说,一个年仅25岁,非专业考古工作者的年青人,能作出这样的学术判断,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事实上,他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还想继续发掘考证。但是,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变爆发,粉碎了他的计划。同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施昕青先生所撰写的《良渚》一书的印刷被迫中断,他携带原稿,随西湖博物馆迁往浙南,不久即投笔从戎,在瑞安县抗日自卫会工作。1938年,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依靠了好心人的帮助,几经周折,《良渚》一书才得以在上海勉强出版,而被视为珍宝的许多出土器物则因来不及搬迁而毁于战火了。更不幸的是,这位本来还应该能够在良渚遗址发掘研究上大有作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红热而英年早逝。

施昕更的考古发掘报告

何天行与施昕更两位先生对良渚文化发掘研究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发现才会有今天的,他们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的两位先驱。

良渚先民——“良渚人”

良渚人的渊源

 一定的考古学文化是指史前某支人类群体活动的遗存,良渚文化就是良渚文化社会群体活动的遗存,这里,我们把这支群体――良渚先民叫作“良渚人”,即良渚文化是由良渚人创造的,良渚人是良渚文化的主角。

那么,良渚人属于什么部族,是土著的还是迁入的?

从古史传说中考证“良渚人”

古史传说中大致与良渚文化时期在时间与空间上吻合的部族有蚩尤、防风氏、羽民国等部族,因此,学术界主张良请人属于上述任何一个部族的都有。但是良渚人究竟是古史传说中的哪一支部族或方国,到底可不可以与某一方国、部落或部落联盟对上号、挂上钩呢?我们也来考证一下吧。

在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图案不断地反复出现,这个图案的形态特别像一尊英武的战神,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好战的蚩尤。古史传说中的蚩尤是中国东南方的蛮夷,非常英勇好战,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地与其它的部族发生地盘争夺战,屡战屡胜,被尊为战神。但是当他与中原南下的黄帝部族开战时,终于被更为强大的黄帝部族打败,成为一位勇猛善战的失败的英雄。这一则传说与良渚文化的族属、地望和传说极其吻合:良渚文化中石钺非常发达,表明良渚人也好勇强悍;蚩尤战争节节胜利之时,也正是良渚文化非常发达之时;而蚩尤最终被黄帝打败的时候,又正是良渚文化衰败的时候;传说中的蚩尤其它的几个部落联盟同属东夷集团,居于山东和长江三角洲一带,而蚩尤部族中有一支首领叫九黎的大部落联盟,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了良渚文化的所有地域,因此,强悍的良渚人应该就是九黎族中的一支。九黎族中有一支叫羽人或羽民的,他们信奉鸟、兽,把它们当作祖先,因而信仰、崇拜鸟、兽图腾,而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的神秘图案下部分似乎也象鸟、兽,也是良港人崇拜的一种图腾。所以良渚人可能就是羽人或羽民。

综上所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良渚方国为古史传说中的东夷集团之——蚩尤部落集团中的九黎部落联盟,良渚人就是九黎族中的羽人或羽民。

从历史记载中寻找“良渚人”

良渚文化距今为5300--4000年,处于没有历史记载阶段。到了良渚文化的下限起,不到1000年,这个地区的历史记载就开始了。记载有越人和吴人,这两支部族在良渚文化以后不久,就在良渚文化地域范围之上登上了历史舞台。良渚人与吴人、越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后来吴地古老文化的母体,是吴文化的基石,而吴和越是属于同一个部族的两个中心。其大致的分析是这样的:

浙江省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础地,在距今2万——10万年间,自然界的变迁频繁而剧烈,越族人的祖先就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宁绍平原繁衍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距今15万年左右,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在距今1万年以后的一次迁徙中,有一支越过了钱塘江进入了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地带,从此在这个地区生息繁衍,逐渐地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族人。正式进入历史时代的吴越应该就是良渚人与吴越人有着某种关联的一种印证。

良渚人的生活环境

良渚文化如此的辉煌灿烂,它肯定是在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那么良渚人当时有着怎样的一种自然环境,他们又是如何不断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呢?通过对大量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及对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和孢粉资料的分析,我们来对古代良渚人的生活环境作一个轮廓的描述。

在距今1万年左右,良渚人生活的地区是一片海水,但有两列群岛分列于今天的良渚遗址群南北两翼,此外还有许多孤岛。良渚人的祖先当时就已聚居在上述两列群岛上。当时,岛上森林茂密,溪泉充沛,良渚人的祖先在燃料和饮水方面不愁短缺,而渔猎所获的食物也非常丰富。在这些群岛上的若干山间盆地和咸潮不及的山坡地上,仍可经营小规模的农业,因为水稻种植技术在此时的良渚人的祖先身上已掌握得非常娴熟。

到了距今7000年以后,海水开始退却,大大小小的丘陵开始绵延不断,丘陵间开始形成沼泽平原,平原上则分布着许多孤丘,这些孤丘较高的在海水没有退却之前就有,有些较矮的则是在海水退却以后才露出来的。此外还形成了湖泊和河流,湖泊当然是咸的,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洪水期是湖泊,枯水季则是沼泽。总的说来,此时的良渚生活地区具有一种丘陵、孤丘、河湖相间的沼泽平原和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的自然环境。

海退是一个持续上千年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平面逐渐下降,丘陵和孤丘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不断出现新的孤丘,良渚人祖先的活动地域随之不断增加。在沼泽平原最初出现之时,这些地并没有利用价值,但是随着海岸的不断外退、河流的经年冲积,沼泽地面的高度不断增高,沼泽地的咸性程度不断给冲淡降低,沼泽平原上的植物和淡水生物开始增加,自然环境渐趋好转。

良渚人祖先在这个过程中也开始了对这片沼泽平原的利用改造。起初他们仍居住在南北两列丘陵中,后来,无数的孤丘成为他们开拓沼泽平原的跳板。通过这 些孤丘,他们逐渐下达到平原,从平原上比较干燥的地段渐渐向外围发展。在开拓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咸潮和洪水的威胁,但是由于他们有孤丘作为后盾,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可以向孤丘退却,所以他们对沼泽平原的利用改造有恃无恐。他们凭借孤丘的地势,居高临下,选择有利的地形围堤筑塘,拒咸蓄淡,种植水稻,并且逐渐排干沼泽,把聚居地从丘陵、孤立移人平原,在平原上建立聚落。

就这样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前人的艰苦开拓,到了良渚文化的良渚人时期,即距今5000年左右,气候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暖湿阶段,气候温暖,沼泽平原上开始出现了樟树、桑树、棕榈、麻铄等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河网密布,那时候水域面积还相当大。良渚人在高于地面的土坡或土墩上生活,他们种植水稻,制作着精美的玉器、石器与陶器。他们还养蚕织丝,用树木制作成小舟,在清澈的河面上捕鱼与相互往来。

良渚人就这样一代一代地生息繁衍,他们的生活似乎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气温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气候的凉爽与干燥使河水也在向下退去,许多小河干涸了:原先被淹没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来;沼泽明显减少了。良渚人好高兴,他们迁到了地势相对低洼、濒临水源又适宜稻作农业的地带定居。他们在土地上扩大了种植水稻的面积,又在平地上筑起了干栏式的新家,他们周围的植被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常绿阔叶林已不多见,针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明显增多,开始出现柳树、松树、样树、柏树等。水生植物也越来越少了,他们没有太在意,倒是随着许多河流的消失,他们取水越来越不方便,于是,他们又学会了打井,部落的范围因此而更加扩大了。此时的良渚人意气风发,他们在适应着大自然的同时,还在积极地改造着大自然,并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先创精神创造和发展了良渚文化。

岁月仍在流逝,良渚人似乎丝毫也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到了良渚文化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气候再一次显示了它操纵一切的威力,气候又一次转暖,海平面逐渐上升,良渚人大部分的生活地区又重新陷入一片汪洋。受海水的顶托,下江水因下泻不能而四处泛滥,良渚人突然发现,和自然界相比,他们是何等的脆弱。面对着周围白花花的一片,良渚人悲哀地发现,他们要么在洪水围困下束手待毙,要么背井离乡,重新找寻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

良渚人的去向

良渚先民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心灵创造了辉煌,把良渚文化引向了文明时代。然而,就这一支在当时可称为相当发达的古文化,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后,像一颗绚丽多彩的流星,在令人目眩神迷了一阵后突然神秘地“失踪”了,给世人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为此,人们多方收集资料和论据,希望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是海侵摧毁了良渚社会吗?

在公元前3000年(距今6000年)前后,全球性气候变迁,良给文化晚期,气候变暧,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人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这次海侵对于良渚文化来说是毁灭性的,经历了千余年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毁于一旦。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没,设施被摧毁,良渚先民赖于生存的农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没在水中,良渚人就这样没有了家园.没有了生存之地,或迁移或死亡,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也就这样给海侵摧毁了。所以今天我们在良港文化遗址之上还普遍发现有水灾痕迹--淤泥、泥炭和沼泽层。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遗址,如今还深深地埋在太湖湖底呢!

是洪涝灾害击败了良渚人吗?

 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平均温度比现在高摄氏2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雨量明显增多,加之当时的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于内陆的水宣泄不畅,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水患。因此当山洪暴发,江河水涨,洪水泛滥,陆地被淹,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逃奔外地。原有发达的良渚文化各种设施,顷刻间被摧毁,而其农耕地更是常年淹没,再也无法以农为生了。特大洪水灾难延续了若干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只有背井离乡,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长途跋涉,辗转漂流去寻求、创造第二家园。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

南下的一支到达粤北(今广东省北部)后融入了石硖文化,而其主体则渡江北上到达了中原,与中原的龙山文化先民发生了一场生存空间的生死搏斗。良渚人部族虽然是一个强悍的部族,可是到达中原后,受到当地部落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战争。然而良渚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最终在中原部族的联合抵抗下,被打败了,未能在中原取得一块立足之地重建本族的文化,最后不得不被胜利者吸收、同化和融合,因此才会有如此多良清文化因素出现在龙山文化之中。

战争导致了良渚社会的衰竭吗?

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类似的部落方国为数不少。随着各古国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神权于一体的统治者,对内实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外曲了聚敛更多的财富,扩大地盘和人口,同周邻部落古国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族本来在当时是最发达、最强悍的一支,但是由于贵族首领的日渐奢靡,普遍追求享乐型的社会生活,非生产性的劳动支出占有相当大的社会比重,社会基层越来越不堪重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越来越不相适应,导致社会矛盾激烈,内讧和各痒痒山头的局面产生,危机四伏。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控制力,国力日益削弱,这种情况下在频繁的战争中也就逐渐失去了取胜的优势,抵挡不了外敌的入侵,内忧外患,最终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良渚文化真的消失了吗?

受到海侵、洪涝灾害或是战争重创的良渚人,除了大部分迁移外,还有部分残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几百年后气候转为干凉,积水消退,另外一支部族马桥文化的人们逐渐来此定居。他们的生活也似乎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气温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气候的凉爽与干燥使河水也逐渐向下退去,原先被淹没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来、沼泽也明显减少。马桥文化的人们从残存的良渚人那里吸收了良渚文化的成份并想把它发扬光大,但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入侵,先后又兼容并蓄地吸收了其他的外来文化,使得良渚文化最终没有在马桥文化的人们手上得到充分发展,因而马桥时期陶器制作欠精,造型比较简朴;而玉器不仅品种少,而且质量差、雕工粗劣简陋,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不及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并没有突然神秘失踪,马桥文化先民正是她的主要继承者。

一方名村

吴家埭村紧靠良渚集镇,距集镇中心仅0.5公里,良塘公路横穿全村,交通便利,下分2个村民小组,1998年末总人口1684人,农民人均收入4353元,集体可支配收入7万元,为市级小康村。1999年被列入余杭市农田改造优秀村,总投资8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配电设施和用电条件。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面积77.8公顷,拥有面积34公顷的一个省市四级丰产示范点。已发展为农业示范园区,630米、4.5米宽的水泥机耕路贯通其中,沟渠、绿化、农电、农机配套,已列入余杭市唯一的粮食高产领导工程,在栽培技术,品种布局等方面为农业高产、稳步起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被誉为永不散场的现场会。蚕桑生产也是久负盛名,解放后一直是外宾参观的必到之处,现仍有面积10公顷,产量2.4吨。

一方闻人

李晓云,女,1941年9月生,江苏铜山人。中共党员,1963年8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93年起在良渚化肥厂生产技术科工作,同时兼任良渚化肥总厂三墩分厂党支部书记。李晓云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固体燃烧催化剂的研究和推广应用。1985年,李晓云的“红箭—8”及坦克导弹陀螺仪燃气发生器用671火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大事记

1978年5月2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17人到良渚公社考察沼气;至8月,良渚公社75%以上农户使用沼气,为全县最早普及沼气使用的公社。1983年3月22日~25日,余杭县农村科技交流会在良渚举行。1985年8月,良渚改为建制镇。1990年5月8日,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工业卫星镇。1990年12月27日,良渚镇旅居香港同胞李云华女士捐赠人民币50万元,帮助家乡发展教育事业。1994年5月28日,良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曾参观该馆。1995年3月,良渚文化博物馆被列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20日,良渚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良渚工业城开发公司成立。该公司由余杭市良渚工业总公司、余杭市华夏经济投资开发公司、余杭市财务开发公司3家单位共同组建,于3月正式挂牌,是余杭市3个民营开发区之一,并与原工业经济开发区衔接,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优惠政策、统一项目审批。劳资管理、工商税收、金融支持、土地出让等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11家企业落户投产,累计投入资金2.18亿元,1998年实现产值9180万元,占全镇的14.5%,在良渚工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1998年,旧城改造初见成效。良渚因建镇较迟,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较多,与中心城镇地位极不相符,从“三线”迁移开始,随着以总建筑10000平方米的良渚大酒店、杭五建中心花园商住楼、良渚中心商业街已具雏形,金融、房产、餐饮、客房、超市等第三产服务以旧城改造为载体迅速兴起,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城镇品位和城镇档次有了较大提高,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8: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