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良渚文化遗址群
释义

简介

良渚文化遗址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群,距今5300-4000年,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范围广阔,内涵丰富,分布于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50余处。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瑶山祭坛和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遗址群发掘历程

80年代

1983年对良渚镇的河口埭、水口头、莫家里、唐家头四处地点进行试掘,均发现良渚文化堆积。朱村斗的西北部和荀山东部都发现新的遗址。1986年浙江省考古所对位于良渚长命乡雉山村的反山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在主墩西侧抢救性发掘66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大型墓葬11座,出土玉、石、陶、象牙、涂朱嵌玉、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一千二百余件。出土占随葬品多数的玉器种类丰富,制作精良,雕琢大量神人兽面纹。是浙江首次发掘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大墓,且首次发现良渚文化完整的神徽图案。反山墓地是迄今发现等级最高良渚文化显贵者墓地。1987年在瑶山首次发现良渚文化祭坛遗迹,并清理良渚文化高等级大墓11座,出土玉器数千件。反山和瑶山的发掘被评为中国「七五」期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对莫角山遗址东南部进行发掘,发现大量块状红烧土和草木灰的废弃堆积,以及一座打破堆积的良渚文化小墓,确认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大型建筑遗址,学界认为此处疑为良渚文化中心所在。

90年代

1991年对瓶窑汇观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多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墓葬四座及良渚文化的祭坛一座,墓葬出土陶、玉和石器等文物173件。证明了祭坛应是多重的分级式立体结构。被评为当年度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3年发掘浙江余杭横山村、安溪梅园里遗址。1994年发掘瓶窑花园里遗址,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石构建筑基址。 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荐为「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21世纪至今

2000年至2001年对浙江余杭瓶窑文家山遗址、杜山遗址及仲家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共计约1,300平方米。在文家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大中型墓葬18座;在仲家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墓葬四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2003年至2005年对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进行三次发掘,共计揭露面积2,6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66座、大型灰沟二条、木构埠头及码头遗迹一处、灰坑三个、房址一处,出土玉、石、陶、木、骨等各类遗物一千多件,尤其以觚为特色的漆木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保存良好。其中椭圆形筒形漆器等为首次发现。2004年对横圩里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2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26座、房址二处、大型灰沟二条,出土各类遗物四百多件,其中墓地上部已遭严重破坏。2006年至2007年

发现良渚古城墙。试掘和大面积钻探的结果初步显示,良渚古城墙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周长6,000~7,000米。良渚古城墙的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其上再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而成,底部宽度约40~60米。城墙保存较好的地段其高度约4米。如此规模和经营考究的遗址,在整个良渚文化范围内十分罕见,证明此处应是良渚文化某个时期或某个区域的中心都城所在。

遗址群目录

良渚群遗址

猪槽地:因高地中部被取土成槽而得名,位于朱村斗北部,西距巫山200米,东邻金鸡山,东西100米,南北120米。调查时利用“槽”边坡面进行考察,发现文化层厚薄不均,以灰褐土为主,含夹沙红陶、夹沙黑陶、泥质红陶片。当属居址。

姚坟:许家斗北部150米,南距荀山约1公里,东西约100米,南北100米。调查时在遗址西南部试掘,100多厘米厚的表土和晚期堆积下,发现3层良渚文化堆积,分别为灰黄土、灰色夹黄斑土和灰黑胶泥,出土鱼鳍形鼎足碎片、泥质灰陶器物口沿片等。其中灰色夹黄斑土遗物极少,似为人工有目的堆建。

荀山西坡:荀山西侧邻近老鬼坟和长坟的部分外突,面积分别约1000和1500平方米。据钻探,临近老鬼坟部分150厘米下为结实较纯净的灰黑土,210厘米下为灰土,含红烧土颗粒和陶片碎屑。临近长坟部分9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含红烧土颗粒和陶片碎块。

荀山东坡:位于荀山主墩东侧坡脚,东西约40米,南北约8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1985年省考古所布探沟3条进行试掘,发现文化堆积厚达200厘米以上,下部为马家浜文化晚期的遗存,出土筒形釜、牛鼻形器耳等典型器,上部为良渚文化遗存,遗物显示地层间有年代跨度。1999年通过钻探,大致确定了遗址的范围。

许家斗:位于许家斗北侧,北距姚坟遗址150米,南距荀山约700米,东西150米,南北50米。调查中对北侧断面进行了考察,东部70厘米下为青褐斑土,含陶片屑;西部150厘米下有一层较薄的青褐土,含夹沙红陶碎片。

巫山:一自然低丘,东距荀山700米,相对高度约7米,山体南部是塘家头村的居民区,西北部为余杭区汽车驾驶技校,文化遗存发现于巫山东北坡地。经钻探发现厚逾80厘米的灰色和灰黑色文化层,内含碳屑、红烧土颗粒和陶片。试掘中,发现75厘米的表土下揭露厚约25厘米的紫黑土和厚约30厘米的紫褐土,前者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细柄豆、圆锥足、鱼鳍形鼎足等,后者偶见陶片。属良渚中晚期遗存。

乌龟坟:由平面形状似龟而得名,位于小沈家坟西南50米,东西35米,南北3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东部100厘米下为黄斑土堆积。

天打网:位于良渚镇旧104国道南侧、新良塘公路西侧,北距庙前遗址约150米,东西65米,南北80米。出土一批良渚文化晚期遗物。钻探表明,遗存主要分布于北部。属良渚晚期居址。

沈家坟:位于朱村斗东侧100米,东南距荀山250米,东西80米,南北170米。调查时利用池塘边的断面进行考察并加以钻探,一处100厘米下为黄斑土,有陶片,230厘米下见青灰粉土。一处150厘米下为黄斑土,350厘米下为黑灰文化层,厚经50厘米。

棋盘坟:位于警察坟东南50米,东距荀山70米,西中长坟50米,东西35米,南北80米。1936年底至1937年初的发掘中出土大量陶器和残片,以双鼻壶、豆、尊居多。1999年调查时在东侧断面发现100厘米下为灰褐文化层,含较多陶片,西侧140厘米下为褐斑土。进一步在遗址西北部试掘,揭露4个良渚文化地层,堆积厚度达150厘米,出土较多遗物,陶片可辨器形有鱼鳍形鼎足、圆锥足、镂孔豆把等,石器有刀、锛、凿、钺、网坠、靴形器等。属良渚中晚期居址。

蘑菇墩:位于小沈家坟东南25米,北距三仑头40米,东西30米,南北25米。经钻探,12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

茅庵里:位于良渚镇老街北侧,西距庙前遗址200米,东西约80米,南北100米,西部残存土墩。1936年施昕更曾进行调查。1992年省考古所进行发掘,揭示出良渚时期临水生活堆积逾200厘米,发现两排护坡性质的木桩,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器形有鼎、豆、圈足盘、罐、杯、簋、纺轮、网坠等,石器数量也较多,器形为锛、镞、刀等,另有陀螺形木器发现。1994年在遗址东北部进行发掘,仅在南部发现浅薄的良渚文化堆积。属良渚中晚期居址。

老鬼坟:位于蘑菇墩东南30米,东距荀山西坡30米,东西25米,南北4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北部70—170厘米表土下为灰褐色文化层。

李家坟:又名“大家河头”,位于金鸡山东150米,东南距荀山250米,东西、南北各约120米。经钻探,50—130厘米下的褐斑土为良渚文化堆积。

警察坟:位于乌龟坟南30米,西距长坟30米,因西侧被道路切割,平面呈三角形,东西30米,南北45米。调查中对西侧断面进行了考察,发现100厘米下为灰褐斑土,厚度超过50厘米,有陶片。

金鸡山:位于朱村斗北部,猪槽地遗址东侧,东西70米,南北120米。遗存分布于南部,1991年在北部进行小规模发掘,发现有良渚文化堆积。1999年调查时在南部的农田里发现较多的陶片,经钻探,南部100—15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属良渚中、晚期遗存。

横圩里:位于良渚镇东北部的余杭良种繁殖场内,西距茅庵里遗址350米,东西约50米,南北约60米。1985年良种繁殖场在遗址北部开挖鱼塘,出土大量陶片,以黑陶碎片居多,陶质颇佳,可辨器形在T字形鼎足、竹节形镂孔豆把、镂孔圈足盘等。2002年进行钻探,大致确定了遗址范围,文化层厚约200厘米,分别为灰粘土、青灰褐斑粘土和青灰粉性土。

高墩头:位于荀山东北部50米的农田中,大致呈长方形,高出农田约2.5米,东西60米,南北45米。遗址中部进行钻探,15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含碳屑。

坟垅里:位于张村埭西南部约200米,呈不规则东西向长条形,东西100米,南北10—25米。对遗址北侧断面进行考察和钻探,发现110厘米的表土下有约100厘米的文化堆积,文化层依次为黄斑土、浅褐土、灰斑土,有陶片发现。

金霸坟:位于荀山主墩东侧坡脚,西南距庙前遗址100米,大部为农田,西侧有残墩.2000年新良塘公路穿越遗址,下水沟剖面显现沟坑状文化遗存,遂布探沟试掘,发现红烧土堆积后进一步布方发掘,揭露面积375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红烧土遗迹1处,墓葬1座,灰坑2个,柱坑9个.墓葬出土玉锥形饰,石钺,陶鼎,豆等遗物.柱坑皆呈长方形,底部铺设长方形木板.属良渚时期的居址与墓地.

庙前:位于荀山东南侧,良渚文化博物馆以东200米,西部和南部原为农田,现已被建筑物覆盖,东北部尚存土墩,遗址范围东西约150米,南北近400米.从1988—2000年省考古所对遗址进行了6次发掘.清理房址4处,墓葬68座,灰坑16个,水井或窖穴3个,灰坑3条,河沟1条.属良渚早中晚期村落.

小沈家坟:位于沈家坟东南30米,呈长条形,东西15米,南北50米。经钻探,160厘米下始见灰褐色文化堆积。

塘东村:位于良渚镇塘东村内,周围被民房包围,东西约70米,南北60米。经钻探文化层厚160厘米,分别 为灰土、青灰斑土、黑胶泥,含泥质灰陶、泥质红陶、黑皮陶、炭屑等遗物。属良渚时期居址。

山大坟:位于许家斗南150米的农田中,形状不规则,相对高度1—2米,东西约150米,南北约80米。经钻探,北部140厘米表土下有50厘米厚的黄斑土,西南部140厘米下有40厘米厚的灰褐斑土。

三仑头:位于沈家坟东40米,东西25米,南北25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北部120厘米下为褐斑土,南部100厘米下为浅灰土,含红烧土颗粒,偶见良渚文化陶片。

茅草地:位于后河村西南部,东南距观音塘遗址200米,表土已被推去,现高出农田约1米,东西20米,南北30米。文化层厚约200厘米,灰褐斑土为主,含泥质黑陶、泥质灰陶、夹砂红陶、红烧土颗粒、炭屑等遗物。属良渚时期居址。

观音塘:位于西良村西部200米,西北与茅草地相望。原为高地,因平整土地被推平为农田,东西30米,南北20米。尚存150厘米文化层,灰褐土,含较多红烧土颗粒

干家桥:位于后河村北部的农田中,东西60米,南北80米。文化层160厘米,灰褐砂质花斑土及灰黑淤泥,含夹砂红陶、泥质黑皮陶、草木灰、炭屑等。属良渚时期的居址。

长坟:位于棋盘坟西50米,南北向长条形,长200米,宽约25米。遗存分布于墩体南部和墩体东侧的水塘中。1955年当地村民在水塘中挖泥积肥,发现大量陶器和木炭。省文管会随后在水塘北侧开探沟一条,出土和采获陶器、陶片达40余筐,其中完整和可复原器逾200件。调查中对墩体进行断面考察和钻探,发现遗存仅见于南部,其中东南侧的断面显示,160厘米厚的表土下有30厘米厚的灰色文化层和150厘米厚的灰褐斑土,后者含碳屑、红烧土颗粒、陶片。灰褐斑土下为青黑粉土。

北山车:位于西良村北部,西北原与百兽坟遗址隔河浜相望,原为高地,早年被大量取土,现只在西北部尚存小块高地,余皆为农田,东西150米,南北120米。传早年取土时有玉器出土,经钻探,文化层厚180厘米,青褐土或青灰斑土,含夹砂红陶、红烧土颗粒、炭屑等。属良渚时期的居址及墓地。

百兽坟:位于北山车遗址西北部,东西80米,南北40米。文化层厚200厘米,灰褐土和青褐斑土,含夹砂红陶、夹砂黑陶、炭屑等遗物。

安溪群遗址

子母墩:位于甪窦湾西250米的农田中,北距塘山250米,东侧有小溪通往南部的苕溪,呈方锥形,相对高度11米,东西及南北皆80米。墩体有两级阶梯,南、北各有一输电铁塔。调查中对南塔基切面进行了考察和解剖,发现墩内以不同的花斑土人工有目的堆筑,堆积特征显示这是一处良渚文化大型土筑祭坛。

朱家斗:位于卢村西南150米,北距塘山180米,东西50米,南北25米。调查对遗址东北角和西北角的断面进行了考察,文化堆积较薄。

张娥地:位于三合小学东南部,西距严家桥遗址500米,东西约70,南北60米。文化层厚约100厘米,灰黑及青灰土,含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红陶、炭屑等遗物。

芸香后:位于后杨村东150米,略呈三角形,东西、南北各约40米。文化层厚约80厘米,主要为灰褐土,见夹砂红陶。

瑶山遗址:瑶山遗址位于良渚镇下溪湾村,背倚天目山余脉,面临东苕溪,相对高度约35米。瑶山遗址为良渚文化中期祭坛、墓地,发现于发现于1987年,后经多次考古发掘。该遗址主体为一座良渚文化大型祭坛,呈阶梯状覆斗形,方形顶面以不同土色构筑成内外三重。祭坛之上清理出东西向南北两排共13座显贵大墓,出土各类精美器物近800件(组),其中玉器占90%以上。瑶山遗址因高规格祭坛和高等级墓地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窑墩:位于小竹山西南100米,坐落于朝南山(扇子山)南麓坡脚,略呈倒三角形,东西50—70米,南北约150米。南侧断面120厘米下为逾60厘米的灰黄土文化层,含红烧土颗粒、灰陶及黑陶碎片。遗址中部最深的盗坑坑壁显示依次有3层良渚文化堆积,分别为带细黑斑的黄褐土、较松软的灰白斑黄土、较结实的深褐土,内有夹沙黑陶和夹沙红陶残片。

羊尾巴山:位于瑶山遗址东面约2公里,坐落于唐家山南麓坡脚,东西约100米,南北近40米。出土有琮、环、冠状饰、管、珠等大量玉器。属良渚文化中期墓地。

严家桥:位于念亩圩遗址东南1公里的严家桥村北侧,南临新港公路,大致呈长方形,东西70米,南北60米。1996年在遗址西侧试掘时,发现有良渚文化圆锥足、豆把、藤编、木桩等遗物。2000年遗址遭到取土破坏,主体被掘成深坑,北部出土多个大木桩。省考古所随即进行抢救性清理,揭露面积250平方米,确认木桩为良渚晚期遗存,并发现木桩排列有序,多数为东西向排列,其中两排为大木桩,另有数排小木桩。各排木桩开口于不同层面,自南向北紧贴地层坡状边缘排列,有的木桩与地层边界之间有一层编织物,可见木桩具有护坡性质。另据村民反映,遗址南部的“新港”在20世纪70年代开掘时也发现有大木桩,由此推测遗址四周可有都有木桩布列,遗址中部为一个人工土台,经过多次堆扩,每次扩展,北侧都设置排桩护坡。

小竹山:又名小竹园,位于瑶山遗址东面1公里,坐落于朝南山(又名扇子山)南麓坡脚,东西约100米,南北约50米。1992年在遗址南侧发现玉璧、杖端饰等良渚玉器。此后遗址被多次盗掘,调查时发现60个盗坑,坑壁显示文化堆积自南往北渐薄,西南部为纯净的黄褐土,当属良渚文化显贵墓地的堆筑土。

西斗坟:位于后河村西侧,西邻沈家场遗址,形状不规则,东西、南北跨度各约100米。文化层200厘米,黄褐粉性土及斑土,含泥质灰陶、泥质红陶、草木灰、炭屑、红烧土颗粒等。

王家庄:位于葛家村东南250米的农田中,西距姚家墩150米,东西150米,南北150米。相传民国初年曾出土大量玉器。调查时发现大量盗坑,利用遗址中部一个盗坑扩布为探沟试掘,揭示出300厘米厚、10多层不同土质土色的水平文化堆积,明显具有多次更替的建筑遗存特征。属良渚文化居址及墓地。

苏家村:安于安溪大桥西部500米的大堤南侧,苏家村北部,部分在大堤下,东西约250米,南北50—120米。1963年省博物馆在遗址西部进行小规模发掘,揭露面积300余平方米,出土一批良渚文化遗物,其中有半件残玉琮。1998年大堤加固时出土冠状饰、筒形器、镯等玉器,省考古所随后在遗址北侧开东西向长探沟5条,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基本确定了遗址的东缘,并出土一批良渚文化遗物,其中有T字形鼎足、圆锥足、竹节形豆把、缸片及权状石器、石镞、残玉锥形器等。

石前圩: 位于原安溪镇南侧的农田中,据传原为土丘,20世纪70年代被基本取平,现于东部尚存小块土丘,分布范围东西400米,南北50—150米。北部有大池塘,南临新港公路。早年曾被盗掘,相传有玉器出土。1998年对东部进行试掘,共布探沟6条,其中4条有良渚文化堆积,清理良渚墓葬2座。1999年对遗址西部进行大面积揭露,获知发掘区东部为一良渚晚期人工营建的土台,上部清理墓葬3座,其中M2尚存木质葬具的表皮。土台北部被马桥阶段或稍晚的堆积覆压,有5条并行的南北向长沟打破它和土台。发掘区西部清理了少量居址、灰坑、灰沟等遗迹,所出的部分遗物在良渚文化编年上年代极晚,具有过渡性质,部分遗物还可能有外来因素。属良渚晚期至末期的居址及墓地。

盛家村: 位于甪窦湾南侧苕溪对岸,苕溪南堤内侧,水丰时被水淹没,平时种植庄稼,因被取土破坏,表面坑坑洼洼。遗存见于相隔约100米的两外,面积分别约为3000和1500平方米。西南块60—145厘米下为灰白和灰褐色文化层,含细碎陶片。东北块于70年代出土一批玉器和石钺,经钻探,70厘米表土下为灰褐土和灰黑色粘土,结实较纯净,当为人工有目的堆建。属良渚时期墓地。

沈家场:位于西斗坟遗址西侧,略呈长方形,,东西50米,南北60米。经钻探,文化层逾100厘米,黄褐斑土和粉性灰斑土,出夹砂红陶、泥质黑皮陶、红烧土块等遗物。属良渚时期居址。

舍前: 位于梅园里西南50米,南距东苕溪150米,东西100米,南北120米。遗址中部被取土破坏,断面显示60厘米的表土下为黄褐色文化层,内含夹沙红陶鼎、缸片。属居址。

前山:位于雉山东600米,其东350米为长安公路,南600米为旧104国道。为自然小山,海拔约35米,中部主体现已被采石取平,遗存见于山体西南坡地,分布范围长约300米,宽约80米。据传遗址内出土过玉器,调查中也发现多处盗坑,坑壁显示超过100厘米的灰斑土和黄褐斑土,含零星烧土颗粒和泥质灰陶。经钻探,南侧坡底6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西侧坡底140厘米下为灰色文化层,包含物极少。

念庙圩:位于原安溪镇东北1.2公里的塘东村北侧,东苕溪在此由西往北转折,南堤穿越遗址,遗址北部被分割于河床内侧。南北200米,东西约50米。池塘断面可见100厘米厚的表土下为130厘米的黑褐色文化层,夹杂红烧土块,质地较松软,含夹沙红陶、泥质灰陶残片。

梅园里:位于官庄西200米,北部与照山相接,东西约150米,南北250米。1992至1993年省考古所进行了3次发掘,50厘米厚的表土下先后发现良渚文化堆积和马家浜文化堆积,在灰褐色良渚文化堆积内清理出23座墓葬。此后对发掘区外进行钻探,遗址中部70厘米表土下为45厘米厚的灰褐土,内含红烧土块、泥质红陶和夹沙黑陶片;遗址东南部60厘米的表土下有灰斑土、黑斑土、褐斑土3个文化层,内含泥质红陶、夹沙黑陶、夹沙红陶片。

卢村:又名“罗村”,位于葛家村西150米,东南距姚家墩200米。遗址为近方形的台地,东西、南北各200米。遗址表面已被现代村落占压,中部偏北房舍间有一突起的长方形小土台,东西60米,南北25米,相对高度约2米。1984年村民在小土台西南部建房,出土琮、璧、钺等良渚文化重要玉器。1987年,小土台因村民建房再次受到破坏。1988和1990年省考古所两度发掘小土台,共计揭露面积400平方米,初步了解了其年代和营建过程。此后对遗址北侧和南侧断面进行了考察,对遗址南部进行了钻探。调查表明遗址北部多为灰褐斑土或花斑土,土质纯净,为人工有目的的连续堆建,应是长方形小土台的基础部分。遗址南侧土色偏灰,含一定数量的遗物。属良渚中期的祭坛与墓地。

料勺柄: 因外形略呈料勺形而得名,位于王家庄南侧25米,南距东苕溪150米,东西120米,南北30米。钻探证实料勺柄与王家庄并不相连。调查时对南侧较新的两个盗坑作了清理,均发现灰褐色文化层,厚40—70厘米,含各系陶片,可辨鼎口沿、盆口沿、器圈足。其下为较纯净的黄斑土,当为墓地堆筑土。

前山:位于前山南100米,西北50米为美人地遗址,南部50米为郑村头遗址,大致呈南北向长条形,长220米,宽40—5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遗址东部100厘米下为黄褐斑土,南部80厘米下为灰白沙性土,含烧土颗粒和夹沙黑陶片。

里山:位于前山南100米,西北50米为美人地遗址,南部50米为郑村头遗址,大致呈南北向长条形,长220米,宽40—5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遗址东部100厘米下为黄褐斑土,南部80厘米下为灰白沙性土,含烧土颗粒和夹沙黑陶片。

金村:位于卢村南200米,东距姚家墩100米,东西、南北各约200米。遗址上已全部被现代村落占据,从房屋间空地的钻探来看,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北部。东北部有一名为“老虎尾巴山”的小土丘原与村庄相连,现被水沟割裂,断面显示超过70厘米的文化堆积,出土夹沙红陶、夹沙黑陶、泥质红陶、泥质黑皮灰陶片等遗物。

黄路头:位于东黄头西侧,北距塘山约150米,东西、南北各约150米。墩表大部分被民房占压,部分为茶树地。遗址西北部曾作试掘,发现一座良渚早期墓葬,出土陶器4件,分别为鱼鳍形足鼎、罐、澄滤器、纺轮。遗址中部有一条纵向的深水沟,剖面所见有青灰色文化层和黄斑土堆积。在水沟以东的茶树地内作钻探,6个探眼内40—60厘米厚的表土下有50—130厘米的文化堆积,以灰褐沙性土为主,内有红烧土块及夹沙红陶、泥质红陶碎片。属良渚时期的居址与墓地。

后杨村:位于原安溪镇南约1公里,现代后杨村坐落其上,呈南北向长条形,文化堆积见于中部和北部,东西150米,南北250米。早年某农户挖气窖时曾出土较多玉璧和其他玉器。2002年钻探获知,文化层厚120厘米,主要为黄褐斑土。属良渚时期的居址及墓地。

后河村:位于后河村西北角的高地上,西距安溪集镇约1公里,北临“荷花池”,东西约100米,南北120米,遗址上为现代村落。据了解,解放前曾出过一些玉器,但质量稍差,颜色发绿。2002年调查时进行钻探,发现文化层逾200厘米,上部为扰土,下部为黄褐斑土和灰褐土。属良渚时期的墓地。

河中桥:又名“畜牧后头”,位于子母墩西800米,北临塘山,东西约200米,南北100米。南部被民房占压,东部有池塘。调查对遗址西侧断面、西北角断面及中部池塘壁进行了考察,均发现较厚的文化堆积。其中西北角的堆积非常丰富,褐斑人工堆积之上有坡状生活堆积,内含大量陶片和较多黑石英片。属良渚时期的居址。

和尚兜:位于后杨村南侧,西距胡林庙遗址50米,东西约120米,南北80米。文化层厚约100厘米,主要为结实的黄褐土。属良渚时期墓地。

和尚地:位于西庄村西北角,北距苕溪500米,南距雉山500米,呈东西向长条形,长300米,宽10—4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遗址西部40—80厘米表土下为灰白色文化层,含夹沙红陶缸片等,东部7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较纯净。

官庄:位于钵衣山南部的农田中,北部与东山脚相接,东西200米,南北250米。遗址被取土割裂为多个小土丘,形状皆不规则。传早年出土过玉器。1997年发现盗坑,采集到一些马家浜文化的陶片,其中有双目圆锥足、腰沿釜片。后又发现多个盗坑,其中遗址东南部的盗坑中发现较厚的黑色和青灰色文化堆积,出土夹沙红陶的器平底、圆锥足和红衣泥质陶的豆盘片等遗物。2000年底布探沟2条试掘,发现有建筑遗存。

观音地:位于宗家里西南300米的农田中,呈“凸”字形,东西65米,南北50米。经钻探140厘米的表土下有30厘米以上的文化层,为结实带铁锈斑的灰褐土,含夹沙黑陶和泥质红陶碎片。

葛家村:位于百亩山西500米,北接庙山,西南距姚家墩200米。墩体150米见方,文化遗存分布于北半部。1991年在其东部上口山发掘,揭露面积292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灰坑9个、灰沟4条、墓葬6座。1998年在墩上进行试掘,加上一些断面的了解和钻探,基本掌握了良渚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并推定东部的上口山原与葛家村相连,应为同一遗址。墩西北T3的堆积情况较丰富,25—50厘米的表土下有100厘米多厚的多层文化堆积,出土较多遗物,器形有T字形鼎足、鱼鳍形鼎足、圆锥足、戳纹饰的豆宽把、缸片、器盖、石刀、砺石、石球、小石锛等。属良渚文化早期的居址与墓地。

坟山前:位于瑶山南500米的农田中,形态不规则,东西100米,南北80米。调查时发现4个盗坑,经清理判断良渚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南部。南部的盗坑翻土呈灰色,含大量陶片,陶系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有的带黑衣)、夹沙红陶,可辨器形有豆把、缸片等。属良渚文化居址。

东黄头:位于王家墩遗址西北100米,北距塘山约150米,东西100米,南北150米。墩表面高低不一,内有池塘和居宅。多处断面显示灰黑土或黄斑花土,局部有较多红烧土块。

巅子村: 位于苏家村南300米,花园村西北50米,东西20米,南北60米。中部有一南北向的小路穿越,调查时在路西进行钻探,发现100厘米表土下为灰褐色文化层。

弟地:位于后杨村北部东侧,东南距芸香后遗址约30米,长方形,东西50米,南北40米。文化层厚约80厘米,灰褐或青褐粘土,含泥质灰陶、红烧土颗粒、炭屑等。

钵衣山:俗称“牌楼头”,位于瑶山西南600米的东山脚漫坡上,东西约150米,南北约70米。传解放前曾出土大量玉器。1989年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200余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4座、灰坑9个、水井1口。2000年再次在遗址东南部发掘,将水井清理至底,深达585厘米,周围有柱坑围绕,应有地面建筑。此外清理出良渚时期大型石砌水池一口,口径500×350厘米,深约120厘米,因坡面上有砺石,初步判断为良渚时期加工石器的水池。

百亩山:位于照山西1公里,百亩山坡脚,东西约100米,南北40米。据称浙江省目前唯一的一块刻符玉璧即出于此。调查时发现多处盗坑,从断面来看,100多厘米厚的表土下有一层50厘米厚的灰褐色粗砂质土,较疏松,内含陶片,可辨鱼鳍形鼎足。另传闻百亩山南侧俗称“金银花池”的附近,解放前曾有大量玉器出土。

瓶窑遗址群

庄地:位于长安公路东侧,南距山垅地遗址100米,大部分为农田,东部局部为高地,东西60米,南北50米。钻探获知文化层厚约60厘米,以褐斑砂性土为主,含夹砂黑陶、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等遗物。属良渚时期居址。

周村:位于周村西侧的高地和农田中,西接雉山,南与马金口遗址相望,东西150米,南北180米。经多处钻探,高地60厘米下为灰褐土和黄褐斑土文化层,较纯净;农田中30—5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含红烧土颗粒和夹沙陶片。属良渚时期的居址。

仲家山:位于文家山西北部,相隔约10米,东西约80米,南北20—50米。被华兴路分割为东西两部分。2001年将西部约300平方米全部揭露,揭示厚约200厘米的人工土台,并清理良渚墓葬4座。属良渚中晚期的墓地。

钟家村:位于石安畈遗址南侧,西距莫角山遗址200米,东与金家弄遗址相望,东西150—220米,南北约300米。遗址中部被旧104国道穿越,路北为高地,路南为农田。20世纪30年代前已有玉器出土,并有盗坑发现;70年代村民曾在路南农田中翻出琮、璧、冠状饰、端饰、锥形饰等大量玉器。1988年在路北试掘,30—70厘米表土下发现结实较纯净的灰褐色和黄褐色文化层。1996年又在北部某厂区试掘,发现红烧土堆积。1999年在路北高地多处钻探,发现10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其下局部为青褐色花斑土。属良渚时期的居址及墓地。

雉山垅:位于雉山南侧坡地,东邻周村遗址,南与龙里遗址相望,东西150米,南北180米。经多处钻探,东南角90厘米下为灰色文化层,西侧7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

郑村头:位于郑村北部的高地上,北距里山遗址50米,南距旧104国道400米,东西75米,南北100米,因受取土破坏,表面高低不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北部165厘米下为黄褐色文化层,南部70—100厘米下为灰白色或灰褐色文化层,含烧土颗粒和陶片碎末。

张家山:位于东杨家村北部,西距凤山200米并与洪家山遗址相望,呈不规则形,东西100米,南北120米。经钻探,90厘米下为灰褐土,含夹沙红陶片,厚逾80厘米。

张家墩:位于凤山西北部350米,瓶窑镇华兴路西侧,南距文家山遗址250米,东西约200米,南北120米。遗址大部分被现代村落占压,西部一小块尚无建筑。经钻探,东北部表土下有厚达80厘米的黄褐土,纯净致密,疑为夯土。东南部也有黄褐土,厚约30厘米,其下为灰土,较松软,含泥质红陶和夹沙红陶片,疑为灰坑。西部表土已被推去,直接暴露灰褐色文化层,厚达110厘米,含零星陶片。其下有近100厘米的灰黄花斑土,再下为薄薄的黑褐色胶泥,生土为黄色粉土。属良渚时期的居址。

张家地:位于长安公路南端东侧的水田中,东西100米,南北80米。经钻探,文化层厚约100厘米,主要为灰白花斑土和青褐砂性土,含夹砂红陶、草木灰、红烧土颗粒、酸枣核、木炭等。属良渚时期的居址。

张墩山:位于白元畈遗址南75米,西距大地遗址40米,略呈长方形,东西25米,南北35米。考察西北角断面,130厘米下为灰褐土,含红烧土块.

野猫山:位于朱村西北部200米,北距莫角山遗址700米,东南与西头山遗址相望,东西60米,南北110米。调查中首先在遗址西侧断面发现黄褐色文化堆积,然后在遗址东南部试掘,表土下揭露出6个良渚时期的文化层,总厚度超过100厘米,出土少量夹沙红陶和泥质灰陶,未发现遗迹现象。

西头山:位于朱村西北部,东距公家山遗址80米,东西80米,南北50米。调查中首先在遗址西北部断面的底部发现灰色文化层,随后在遗址中部偏西作试掘,15—30厘米的表土下有6个良渚时期的文化层,总厚度约250厘米,出土鱼鳍形鼎足、T字形鼎足、圆锥足、罐腹片、簋口沿、器平底等遗物。

西边山:位于费家头遗址东北100米,东邻沈家头遗址,北临“大河池”,遗存部分见于池边高地,部分呈“刀”字形土丘在农田中隆起,合计面积约3000平方米。经钻探,池边高地160厘米下见灰褐色文化层,200厘米深时发现有机质腐泥和泥质灰陶器物,疑为墓葬。土丘内80厘米下见黄褐色文化层。

吴家埠:位于前头山及旧104国道南侧,东南距瓶窑镇窑山500米。遗址以高约18米的自然低丘为依托,呈扇面状向西南部扩展,面积约20000平方米。1973年煤炭地质队在山顶建房时,曾有大批璧、琮、玉饰件和石钺出土,表明遗址上有良渚文化显贵者墓地。1981年再次出土玉琮等,省考古所随后在遗址西南部大面积发掘,揭露面积1300平方米,在良渚遗址中首次发现马家浜文化堆积,其上的良渚文化堆积具有重要的分期意义。发掘中清理了马家浜文化墓葬8座、良渚文化墓葬20座。

文家山:位于凤山西侧50米,瓶窑镇华兴路东侧,东北距莫角山遗址约1公里,东西150米,南北80米。遗址依托自然山体,文化堆积自中部向四周倾斜增厚,东南部被民房占压。1999年调查时发现遗址。2000年在遗址西南部进行发掘,发现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良渚文化墓地,清理包括显贵墓葬在内、不同规格的良渚文化墓葬16座。M1随葬各类器物106件,其中石钺34把。墓地之上叠压一层内涵较新颖的文化堆积,墓地之下似有良渚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随后经过钻探初步了解了遗址的总体面貌和分布范围。在对原发掘区域进行解剖和清理并往在东北部往东扩方,再次发现2座良渚文化小墓。塘山遗址:塘山遗址别名“龙山”、“黄山”,因整条塘山有9个缺口(通道),又称“九条埂”。位于良渚遗址西北部,东西向长条形,西起毛元岭,东至卢村,长4.3公里,宽20—50米。遗址上散落一些农户,有些地段被取土破坏,留有不少剖面。1996年以来省考古所对塘山金村段和猫耳弄缺口进行多次试掘,其中金村段出土一批玉料和玉器半成品,并清理良渚文化晚期偏早的显贵墓葬2座。此后利用取土造成的断面进行考察,并作一定数量的钻探。通过调查得知,这一遗址依托几处自然低丘,人工连接营筑为一体。各段堆筑的情形有所不同,有的分层夯筑,有的以沙砾土堆积;自然山体上则有良渚文化灰坑等生活遗存。塘山西端南折,与长约700米的自然土岗相接,构成一条角尺形的长堤。其外侧至今仍有多段长长的沟池,加上塘山与大遮山余脉间不见任何文化遗存,推测防洪是其一项重要功能。2002年4—7月在金村段再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458平方米,出土玉石制品460余件和一批陶片;发现与制玉有关的石砌遗迹3处;发现“塘山”营建过程是一个连续堆土加高,并在南部斜坡处用大量块石筑成护坡。前头山:又称“对面山”,位于子母墩西2.5公里,北接塘山,遗存发现了山体的东北坡面,东西150米,南北约100米。调查时对坡底和坡腰的断面进行了考察,发现有灰褐色文化层,局部有草木灰遗存,出土夹沙红陶和泥质红陶残片。小马山:又称“大山”,位于马金口遗址南80米,西距莫角山遗址200米,东西170米,南北70米。调查中在遗址中部试掘,揭露深度约200厘米,剖面显示100厘米厚的表土下为较疏松的灰褐土和较结实的褐斑土,包含物极少。

石安畈: 位于小马山南侧、西侧、东侧约100米外,呈“U”字形土垅状隆起,断断续续,宽5—20米,总长约800米,高于外侧农田1.5—2米,高于内侧农田约1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东段70厘米下为青灰土,170厘米下为灰褐土;南段90厘米下为深褐色文化层,含夹沙红陶、泥质灰陶碎片;西段70—10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局部有沙层、红烧土层。疑为良渚时期的墙体。

师姑山:位于莫角山遗址东南700米,旧104国道北侧,西北200米为金家弄遗址,东北300米为郑村头遗址,东西170米,南北约100米。东部较高,西南部为池塘。经钻探,遗址中部90厘米下为褐斑土,遗址北侧10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

沈塘山:位于庙桥头西侧,西距凤山300米,北距莫角山遗址500米,东西30—40米,南北110米。经钻探,北部40—90厘米下为灰土,含泥质红陶片,厚逾100厘米。南部120厘米下见浅黄土,含陶片。南部地表采集到圆锥足。

沈家头:位于沈家村北部的高墩及附近的农田中,南部200米为莫角山遗址,东西、南北各约150米。传北侧农田中出土过玉璧。经钻探和试掘,墩体内含较多红烧土遗存,墩北侧农田中出土鱼鳍形鼎足等大量陶片。属良渚时期的居址。

山垅地: 位于长安公路东侧,南距张家地遗址400米,方形,东西、南北各约100米。周缘为土垅,中部为低地,仍高出周围农田约0.5米。经钻探,文化层厚约200厘米,主要为结实的灰褐斑土和青灰斑土,含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炭屑、红烧土颗粒等。属良渚时期居址。

桑树头:又名“双池头”,位于莫角山遗址西南部的罗家山西北侧,西与沈家山遗址相望,东西40—80米,南北约300米。1973年一村民在遗址北部建房时出土璧、锥形饰、管等玉器。调查中首先对该处进行勘查,发现多个已被回填的盗坑。经钻探,70厘米下为黄褐斑土,结实纯净,明显是墓地堆土。南部经多处钻探,发现30—110厘米不等的表土下有灰褐土、灰白土、黄褐土等文化堆积。

南墩:位于西杨家村西北部,北距凤山50米,大致呈南北向长条形,长110米,宽20—4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东侧中部110厘米下见灰褐色文化层,东侧南部150厘米下为黄褐色文化层,含泥质红陶。2000年在其东侧农田里钻探,发现125厘米下有一层厚约35厘米的红壤,其下为青淤泥,内含碳屑、红烧土颗粒、粗沙粒、碎陶片,当为良渚时期的生活废弃堆积。

莫角山:俗称“古上顶”,位于瓶窑镇东部大观山果园内。长方形土台,东西670米,南北450米。遗址的东北和东南围角清晰,南缘不太规则,西缘中部大面积向外鼓突。遗址西北450米为东苕溪,旧104国道在遗址东南部斜穿而过。遗址中部偏北伫立着三个略呈“品”字形分布的土丘:西北为小莫角山,东西100米,南北60米,相对高度约3米;东北为大莫角山,长方而规则,东西180米,南北110米,相对高度约6米;西南为乌龟山,东西80米,南北60米,相对高度约4.5米。据了解1958年在大莫角山西南坡1米深下的土中发现过带榫卯的木构件。1987年在遗址东南部进行发掘,发现大面积坑状烧土堆积,并清理随葬鼎、豆、罐的良渚小墓一座。1992至1993年又在遗址中部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大面积考究的夯土建筑基址,并推定这一基址的总面积可达3万平方米。夯土层用沙层和粘土层间隔筑成,夯窝密集,夯层多达13层,最厚处达50厘米。基址上还发现了数排大型柱坑,表明基址上矗立过大型建筑。此外还发现了排列规整的沟埂遗迹、堆积大量石块的积石坑、填埋纯净土的灰坑等遗迹。莫角山规整的形态、巨大的体量、丰富的内涵显示了它不同于其他任何良渚文化遗址的崇高地位,它是良渚遗址的中心遗址。庙家山:位于雉山村西侧,北与湖寺地遗址隔“大河池”相望,南距莫角山300米,东西80米,南北50米。在遗址南部试掘,表土下发现灰褐色沙性土和结实的黄褐斑土。

美人地:位于周村南侧,西距马金口遗址约100米,东北100米为前山遗址,东南50米为里山遗址,呈东西向长条形,长270米,宽30—60米,局部被取土破坏。经钻探,130—140厘米的表土下,均有灰褐色文化层,局部为灰土和褐斑花土。

毛竹山:位于沈家村南侧,西与反山遗址相望,南接莫角山遗址,东西200米,南北100米。北侧断面可见逾100厘米的浅褐土和灰土文化层,含红烧土块和泥质黑陶残片。试掘表明42—112厘米表土下为5—100厘米厚的浅灰土,由南往北增厚,出土一批陶片和少量残石器、残玉器,陶片以夹沙陶居多,泥质陶次之,另有少量夹碳陶,可辨鼎、缸、罐、盉、异形鬶、器盖等器形。通过钻探进一步确认,遗存依托红壤土丘并分布于其北侧。

馒头山:位于瑶山南侧,依托馒头状的自然低丘,遗存见于山顶,东西约100米,南北经30米。盗洞显示有良渚文化堆积。1998年在山顶试掘,发现有良渚时期的石质建筑遗存。

馒头墩:位于金家头南侧,西邻黄泥山遗址,东近湖寺地遗址,南临“大河池”,角尺形外貌,东西100米,南北80米,遗存见于东侧和西侧坡地。经钻探,东部120厘米下为灰褐斑土,厚80厘米,含夹沙陶片,其下为青灰胶泥;西部90厘米下为黄褐色文化层,较纯净。

马后山:位于瓶窑镇城隍山西侧,长方形,有三级台地,东西150米,南北100米。传解放初曾出土大量玉璧、玉管、石钺等遗物。2001年调查时证实文化堆积厚逾200厘米。疑为良渚时期的墓地与祭坛。

马金口:位于龙里遗址东南侧30米,西距莫角山遗址300米,南距小马山遗址80米,东西180米,南北80米。1989年因取土制砖在遗址东北角发现陶片和兽骨,省考古所赴现场采集到鼎、豆等残片,其中有鸟蛇形刻纹的黑皮陶片,并在距墩表4米以下的青黑淤土中清理出一根平置的方形木构件,宽45厘米,厚16厘米,长680厘米未尽头,旁有一根树立的小方木,上尖下粗。经钻探遗址中部20厘米下即为褐色文化层。遗址西部经试掘发现40厘米下为灰褐色斑土和夹沙石的黄土,包含物极少,灰褐色斑土下发现东西向排列的柱洞3个。属良渚中晚期居址。

甪窦湾:位于黄路头南150米,南临苕溪,遗存见于村北墩边和农田中,东西100米,南北约70米。经钻探和剖面了解,文化层较贫乏,可能已受到较大破坏。

龙里: 位于莫角山遗址东北角外侧100米,雉山垅南侧70米,呈“U”字形分布,口朝西,宽约40米,总长46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北段30—5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局部有红烧土堆积,东段135厘米下为灰白斑褐土,南段中部稍低处2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疑为良渚时期的墙体。

矩形山:位于凤山东北部300米,南距张家山遗址60米,长方形,东北部被取土破坏缺一角,东西60米,南北35米。经钻探,60厘米下为灰白夹黄斑土,含陶片。

金地:位于金家头和黄泥口之间,东距扁担山70米,西北有“放生池”西为“黄泥山”(表土下即为红壤),其余周边为农田和池塘。因受后人取土破坏,遗址形状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平,东西30—90米,南北约200米。通过断面考察、钻探和试掘,证知金地遗址的内涵非常丰富,堆积厚度达200厘米,不但有大量生活堆积,还有夯土、红烧土等居住遗存。探沟内所出的遗物中有鱼鳍形鼎足、T字形鼎足、圆锥足、缸片、豆把、器圈足等,另有较多数量的石器,器形有石锛、石刀、石镞等。

汇观山遗址:位于瓶窑窑山东北部400米,西北距吴家埠800米。遗址发现于自然山顶,海拔23米,东西80米,南北70米。1990年春在遗址西南部建房时发现玉璧、玉镯、石钺等一批重要遗物。1991年初余杭县文管会对暴露的两座残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随后省考古所进行正式发掘,共计揭露面积1500平方米,发现一座良渚时期的覆斗状方形祭坛,祭坛呈三级台阶状,顶面以灰土围沟分割成内外三重。祭坛东西两侧各发现两条南北向的小沟。祭坛西南部清理显贵墓葬4座,其中M4墓坑较大,棺椁齐备,玉器器种较全,石钺达48件。2000年又对祭坛开展复原展示工程,同时揭露其外围部分,发现祭坛东、西、北的第三级台面较窄,南面较开阔,应为活动场地。祭坛北侧发现三道阶梯状石块护坎,推测汇观山北侧可能有通往山巅祭坛的石阶通道。汇观山遗址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黄泥山:又名“王家山”,位于阿太坟遗址南150米,东邻馒头墩遗址,主体为红壤土包,东西约40米,南北80米,遗存见于西部和南部。传20世纪70年代曾出土玉镯、珠、管、石钺等遗物。经断面考察,遗址西部75厘米表土下为黄褐色和紫褐色文化层,厚逾100厘米;南部100厘米表土下为灰褐色文化层,遗物极少。

黄泥口:又称“黄泥墈”,位于盛家村南部的苕溪转弯角,西侧有大池,东部为农田,黄泥口村坐落其上,东西约100米,南北150米。1978年该村建造仓库时曾出土一批玉器,内有璧、镯、佩、管、珠等。池塘边50厘米的表土下有厚约110厘米的黄褐色文化层,内含夹沙、泥质黑皮陶片。

皇坟山:位于大观山果园场部,北接莫角山遗址,东临花园进而遗址。遗址依托自然低丘,东西200米,南北100米。1999年钻探时发现大面积人工夯筑土。

花园里:位于莫角山遗址东南部,西临大观山果园场部所在的“皇坟山”,北距旧104国道100米,东西100米,南北120米,西部为墩体,东部为农田。1992年在遗址中部农田试掘,在距表土约100厘米深处发现石砌建筑遗存。1994年在遗址偏西部发掘,发现有红烧土建筑遗存。属良渚时期的居址。

胡寺地:位于雉山村西北角,东距雉山300米,南距莫角山450米,东西180米,南北60—80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东部70厘米表土下为灰色或褐斑土文化层,中部20厘米表土下为灰色文化层,厚70厘米,含零星碎陶片,其下为灰褐斑土,较纯净。属良渚时期居址。

胡林庙:位于瓶窑镇胡林村北部,东北距后杨村150米。由两块相连的高地构成。文化层厚约200厘米,主要为灰褐斑土和青灰斑土,含夹砂红陶、泥质黑皮陶、酸枣核、炭屑等遗物。属良渚时期居址。

后头山:位于周村北部约150米的农田中,西南距雉山250米,东西70米,南北60米,中部因被取土破坏现与农田平。经钻探,东部50厘米表土下为灰褐色文化层,中部低地20厘米表土下为灰白色文化层,均较纯净。

洪家山:位于凤山东侧50米,南距东杨家村250米,略呈长方形,东西80米,南北65米。经断面考察和钻探,90—100厘米下为浅黄土,含碎小陶片。

公家山:位于朱村北部,西与西头山遗址相望,略呈三角形,东西、南北各120米。据传遗址北部出土过玉璧等重要器物。经钻探,遗址北部的堆积土色偏黄,土质纯净;南部则以灰土为主,局部含较多陶片。属良渚时期的居址及墓地。

高北山:位于莫角山遗址北侧100米,西南距朱村坟遗址50米,长方形,东西100米,南北50米。1995年在东南角试掘时发现厚60—110厘米的表土和晚期堆积下有厚约200厘米的良渚文化堆积,可分9个地层,以灰白土和灰褐土为主,出土鼎、豆、石镞等残片。

凤山脚:位于凤山坡脚,东北距莫角山遗址约1公里,西侧与文家山遗址相望,南侧与南墩遗址相望。凤山主体已被采石取平,遗存见于山体西部、南部、东部坡面和坡底,宽50—100米,总长约900米。调查中首先在南侧坡底的高地上发现含有陶片的浅褐和灰褐色文化堆积,局部厚达2米。随后在西部坡地发现40—190厘米的文化层。2000年对东坡进行钻探,又发现大面积文化遗存,局部堆积超过200厘米,并有墓地存有的迹象。属良渚时期的居址与墓地。

凤凰山脚:位于瑶山西南200米,馒头山西侧,坐落于凤凰山南麓坡脚,东西约200米,南北约70米。遗址南部被辟为预制场,南侧有一东西向的水渠。调查时在预制场北面发现三个盗坑,均有良渚文化遗存发现。随后在遗址中部高处开探沟2条试掘,揭露良渚文化堆积20—50厘米,出土泥质灰陶、夹沙红陶碎片等遗物。

费家头:位于费家村所在墩体的北部东侧,南距反山100米,遗存部分在坡脚,部分呈规则长方形土丘在农田中隆起,合计面积约1000平方米。经钻探,坡脚210厘米下始见文化层,土丘内8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含红烧土颗粒和夹沙陶片。

反山:位于费家村南部,东南距莫角山遗址150米,略呈椭圆形,东西150米,南北75米。据传1969年“深挖洞”时,在南部的防空洞中出土过不少玉璧和玉琮。1986年省考古所在主墩西侧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66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显贵者大墓11座,出土玉、石、陶、象牙、涂朱嵌玉、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占随葬品多数的玉器种类丰富,制作精良,雕琢大量神人兽面纹。反山墓地是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显贵者墓地。

杜山:位于文家山遗址南部100米,瓶窑镇华兴路东侧,东西30米,南北约20米。1999年调查时发现遗址。2000年对遗址进行试掘和全面揭露,确认遗址为一人工熟土台,包含物极少(局部含陶片较多),属良渚中晚期遗存。

大地:位于白元畈遗址西南100米的农田中,东距反山遗址180米,外表呈方形,边长50米。经北侧断面观察和钻探,100厘米下为黄褐土,含红烧土块。

长山:位于山垅地遗址东南部,长条形高地,分三段,总长约380米,宽15—50米。文化层逾100厘米,主要为灰褐土,含泥质红陶、夹砂褐陶、黑石英片等。

卞家山:又名“卞家舍”,位于卞家村西侧,北距朱村500米,南临新104国道,呈东西向长条形,长约200米,宽30—50米。遗址上有一些民房。相传解放前出土这玉璧等玉器。调查时在遗址西部发现若干盗坑,经清理40—50厘米下为灰土或黄褐土文化层,含夹沙红陶和泥质红陶片。属良渚时期的居址及墓地。

扁担山:位于金地东70米的农田中,北距苕溪500米,呈东西向长条形,长近300米,宽20—30米。解放前曾出土大量玉器,其中有琮、璧、镯等。调查时在北侧水沟边断面上发现80厘米的表土下为灰白色文化层,随后在遗址中部试掘,探沟内发现多个盗坑,残存的文化层为灰绿色和灰黑色,含少量陶片,似为良渚时期的生活遗存。

白元畈:又名“西边头”,位于费家村和反山遗址西侧100米的苕溪旁,东西,南北各约50米。从南侧断面观察和钻探,100厘米下为灰褐色文化层。

阿太坟:位于金家头西侧,东北距金地遗址150米,因受取土破坏,形状极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平,东西70米,南北约80米。经钻探,遗址东部和南部40—80厘米下为灰白色文化层。遗址西侧经试掘发现厚约100厘米的白絮斑褐土和灰褐土,均含少量陶片,有鱼鳍形鼎足、缸片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