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萧 |
释义 | 武侠人物梁萧梁萧,凤歌的经典武侠小说《昆仑》的男主角。 他的命运可谓是极度悲惨的,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孩童之时,上天便假手萧千绝,拆散他与爹娘;在天机宫中苦学算数,破解天机十算,却又解不出最后一算;而后一场大战,害死了阿雪;先让他母子重逢,偏又让他亲手杀死了母亲;现如今,竟让他失去了所有的爱人;即便到此地步,老天爷还不肯罢休,当他痛苦失意之时,天地间偏偏生机勃发,鼓舞欢欣,便似一群无耻的看客,幸灾乐祸,弹冠相庆。”梁萧的一生是十分悲壮的,他的人生中有许多的大起大落,但到最后他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留下什么“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而我的平生功业,却又在哪里?是天机宫,是襄阳,还是茫茫大海,是天王寺?”梁萧聪明绝顶,在他父亲与萧千绝赌斗之时他就曾经想出了破解萧千绝“画地为牢”的好方法,只不过梁文靖为人老实不肯用罢了。后来他去了天机宫,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自学,便从一个不知道算学是什么的小孩,变成了一个旷古烁今的算学第一人,并在接连破解了“天机十算”中的九算,其中的艰辛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梁萧本性善良,讲义气,对恩怨看的很重,别人对他好一分他便会感激一辈子,便如同开始的秦伯符和花晓霜等等,花晓霜曾经就说过“……萧哥哥最重情义,别人对他好一分,他便会对那人好一辈子……”但别人若是惹了他的话便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梁萧自己也曾经说过“你让我难过,我自有法子,让你双倍难过!”曾经也就是因为云殊的一次偷袭蒙古的粮草部队,使得赵三狗惨死,俘虏了阿雪并鞭笞,导致了梁萧折弓为誓,最后倾城亡国。梁萧破解了“天机十算”中的九算,在天机宫中学到了不少的于后来有用的知识,他的算术之强为他后来的很多的事情都做了铺垫,就好像他看破了两仪幻尘阵中的武功,纯阳铁盒中的秘密,和后来打战所用的阵法等等。梁萧性格中略带轻狂,梁萧曾经道:“……我学算学就是这般,假若我来出题,考一考那些古代的算学大家,他们十有八九要交白卷……” 梁萧的命运之所以悲惨前半部分是由于《铁血》中的一些情况所造成的,但后半部分却是由于自己所造成的,他之所以痛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的目光和领悟远超于那个时代,他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他不在拘泥于世俗的见解,不在沉沦于战争的悲欢,不在计较武功和胜负的得失,“武功又如何?算学又如何?纵然武功冠盖古今,也救不了亲友爱人,纵然算尽天地的奥妙,也算不清自己的命运。”他能看的到数百年后所出现的东西“……或许过不了多久,这黄河之上,一个船夫便能驾驭小山一样的巨舰,再大的风浪也无法撼动世人再也不用驱牛赶马,可用‘火’力驱赶大车;大鹏一样的机械也会制造出来,载了人畜,扶摇天……”他在那个时候就能想到百年后我们生活中的轮船、火车、飞机,真是让人佩服。他作为这个时代的先驱者,他是孤独的,书中令我最伤感不是他与柳莺莺的离别,不是他脸上的刀痕,不是阿雪的惨死,而是在天机宫的最后一个夜晚“不到片时,人已散尽,偌大的木台剩下梁萧一人,太阳早已落山,暮霭沉沉,湖水凄清,空中弥漫着渗人心腹的冷意。”当人们散尽后竟然只剩下了梁萧一人,爱人走了,徒弟走了,兄弟也走了……叹息啊! 梁萧的命运虽然悲惨,但正是因为他不平凡的经历才使他成为一代宗师,虽然他所做的事别人不能理解,受到别人的辱骂、嘲讽,但是梁萧始终坚守着、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梦。他那份坚贞不屈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当看到他的父亲被狼分尸的时候,谁又能体会到他内心的凄凉,当他的义妹阿雪被乱箭穿死的时候,谁又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当他的母亲死在自己的掌下,谁又能知道他对人生的绝望,即使他有些事情做错了,但是他仍然是我们所敬佩的英雄。 梁萧之情——人老沧海,心在天山《昆仑》一书中,最使动心的除了主角复杂经历,艰苦的战斗外,最牵动人心的就是男主人公梁萧与两位女主角--花晓霜和柳莺莺的复杂的感情纠葛了。在蚩尤林,梁萧深中五行散剧毒,痛苦不堪,而仍然不受威胁放弃柳莺莺娶花晓霜可以看出梁萧对柳莺莺也却有真情谊。至于最后的梁萧选择了花晓霜的结局,也是诸多因素造成的,除了梁萧,柳莺莺选择放手以及花晓霜太过善良让人放不下心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也是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 花晓霜是梁萧最早结识的女孩,虽然她最后和梁萧在一起,但梁萧对她更多的是“兄妹般的情爱”。她不及莺莺美貌,没有心机,没有城府。莺莺后来百般害她,她也毫不在意。梁萧怜其孤弱,再加之她身患重病,幼年对梁萧有救命之恩。梁萧就更不忍心撇下她,让她孤单一生。她见不到梁萧就想哭,她自己也说:“没了萧哥哥,我也活不下去了。”足见她爱之深,就像林黛玉一样。但梁萧与她相处时正值年幼,相处时间也短,所以并未对她产生过其它的感情。阿雪死后,他心中无所寄托,便把对阿雪的爱全都压在她的身上。他忘不了与莺莺的誓言,纵然在误会之中,也难以忘情。他与莺莺失散两年之中,他一直担心晓霜的病情。他自己也说过,他爱过莺莺,后因误会而移情阿雪,但碍于誓言礼法而始终没有接受阿雪,至于晓霜,他没说。十多年后,他和晓霜在天机宫再次相会,虽然梁萧许誓要陪她一生,不只因为对她的爱,更担心她那比阿雪更加善良的性格,对她重逢的喜悦,悲极而喜,他们深深的拥抱。 阿雪是一个无意进入梁萧感情世界的人。在梁萧重伤之际,柳莺莺在外为他打水时,她无意中抓了梁萧,以至于后来梁、柳二人分离两年,这甚至是梁、柳二人悲剧的根源。阿雪虽然奉师命抓他,但一路上对他照顾甚多,故而梁萧感恩在心,日渐生情。但此时他正陷入对莺莺深深的误会之中,自己根本无法摆脱与莺莺的感情,加上情急救人,与阿雪许下誓言,结为兄妹。阿雪知他心中之痛,直到死时才向梁萧说出了心语。梁萧对她也无微不至,虽心中有情,但难了旧爱,虽在天柱峰有一段浪漫经历,但固守于当初结为兄妹的誓言,一直不敢表露真心,直至阿雪死在怀中,悔恨终生。所以阿雪死后他会发了疯一般,自怨对她照顾太少,每次提及阿雪,心中疼痛异常。阿雪虽不是梁萧最爱的人,却是他亏欠最多的人,她得到了梁萧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她改变了整个梁萧那如火般的性情。梁萧最爱的人莫过于柳莺莺了吧!她貌若天仙的容颜、潇洒豪爽的性格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二人见面时倒是一场好玩的戏,莺莺以为梁萧去嫖妓,故而偷了他的钱袋,进而两人打了起来。当然,梁萧此时还打不赢她。一日之内,莺莺的仇家找上门来,正值她喝的酩酊大醉,梁萧背着她四处逃命,不离不弃。由此而人产生了感情。后来二人同时被关在铜钟之内,却在铜钟向心力的作用下拥抱在一起,在无意中接吻,使二人感情更加深厚。莺莺本来只想逗他玩玩,没想到这下子却玩出了感情。不出两日,两个人从仇人变成了恋人,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莺莺是梁萧最爱的人,也是待遇最差的人。莺莺对梁萧一心一意,她可以为了救梁萧,而对云殊虚与委蛇,求他搭救梁萧。而柳、云二人的谈话正好被梁萧听到,他顿时气昏了过去,没有听到后半句莺莺的真心话,从此对莺莺产生了怀疑,以至于脱险后也未去寻找莺莺,而莺莺为了救他吃尽了苦头,后来被骗入天香山庄,被囚禁了一年多,梁萧才得知消息赶来救她。直到莺莺讲述了当年往事,梁萧悔恨不已,后来面对花、柳二人之择,虽然他爱极莺莺,但终究对晓霜放心不下,不得不任其离去。莺莺纵马离去之时,他竟未追去,呆呆的噙着泪水站着,给莺莺留下无尽的伤痛,所以才有后来的那一句:“死梁萧,小色鬼,我恨你八辈子”的哭叫,令人好生惆怅。而后十年,天山重回,莺莺虽表面上待他有些冷淡,但心中却既爱且恨,二人依偎在湖畔,还似少年时的温情。梁萧离开天山时,回望树林,那道绿影便是莺莺泪影摩挲。莺莺能够做到了让步离开,让梁萧自己都感到惭愧。 但梁萧对莺莺的爱未曾减少。从一开始的一片深情到后来陷入误会而由爱生恨。因为用情至深,还是心中思念,所以他常常因为某些话而勾起对莺莺爱恨交织的思念。后来真相大白,他悔恨万分,暗誓一定要补偿他的罪过,所以在毒林老妪的威逼之下,他也断然拒绝了与晓霜的婚事,下定决心要与莺莺同生共死。因为爱她,所以在这大难临头他才会从容不迫,心中释然。后来无奈分别,因为心中情伤至深,要面对难以再见的离别,所以梁萧泪光闪闪,心如刀绞。即使是晓霜要走时,他也未有过,直到她的泪水滴在他的脸上,才选择了晓霜。因为心中乱如麻,所以送给莺莺最后的纪念物——柳笠,却是编了又拆,拆了又编。看着莺莺远去的身影,他早已泪眼朦胧,不知是否追去,但他还是选择了放弃,尽管心中有无尽的牵挂。所以莺莺突然停下,哭喊道:“死梁萧,小色鬼,我恨你八辈子!”(人家要走了,这是玩真的,你追都不追,唉!)莺莺爱人可以用尽一生一世,可以奋不顾身,由爱生恨亦可以恨极八辈子。梁萧失去了最爱的人,心中伤痛,所以面对着偌大的湖面,茫然不知所为,茕茕孑立,孤寂无倚。那道淡绿色的倩影曾无数次从他心中驰过,他也在心中喊过无数次,但终究是既定之事实,难以奈何。所以后来,他每次看见风怜(他的徒弟)骑马飞奔,看着她的背影,都会使他想起莺莺离去的身影,总会心中一阵剧痛,只因心中还爱着她。所以他不与捷苏比武,只因心有所属。十年后的重逢,梁萧嗓中一阵苦涩,叹道:“你该明白,我至死也不会忘了你的。”虽然莺莺淡然说相见不如不见,但她希望梁萧是个聪明人,不要拖泥带水,明白她的一片心意。纵使二人见面有些争执,但二人都心中悔恨,相互怜悯悲哀的命运,不然梁萧怎会用“我明白她,就如她也明白我一般”来形容二人的感情?不然莺莺见风怜扑入梁萧怀中大哭而大生醋意?不然梁萧又怎会想向莺莺一吐为快?“曾是故人”只不过是在外人面前说得委婉罢了!其实又怎会是“曾是”? “倘若叙旧,你不妨进去坐坐,若是告辞,那就不必了。”面对再一次选择,他还是选择回中原去见晓霜。这坐一坐又怎会仅仅是叙旧,这必定又是难舍难分,而后又是离别之苦。正要走时,想到当年的情形,又想到不知多久才会再见,恐怕再无相见之日,心中茫然,终究忍不住再回头望一望小禽村,但见山中树林里有一道绿影闪过,他不知站了多久才回过神来。若是他无情,又怎会呆望了那么久,只因他心中那道永远抹不去的绿影。为什么莺莺会一闪而过,或许她不忍见他离去一如当年自己狠心离去一般,抑或心中怨恨由生,恨自己命运太苦,恨他太重感情,若是他狠心一点,或许不会是如此结局。事隔十年,莺莺离去,梁萧没追;十年后,梁萧离去,莺莺也没追。或许沉默是最好的道别方式。既然相爱相知,相见与不见又有何分别,又何须寸步不离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夕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飞,行路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既然彼此深知心中痛处,又何不把他埋起,作为美好的回忆。谁又知这不是一尊旧醅,愈酌愚浓?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当下流行的一首歌——千里之外: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 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看不清对白 你听不出来风声不存在是我在感慨 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两鬓斑白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等你来 …… 词中所唱的恰似梁柳的爱情,两人可能真是陌路人,正如莺莺所说:“我是我,你我本就不相干。”生不能相守,死不能相倚,此大悲者。梁柳的爱情正如我的一首诗中所说:“我们正如两条莫名的直线,偶然中相遇,仅仅是弹指一瞬,便头也不回的离去。”相爱的人总是幸福的,既然已经相遇了,又何须重合,生死相倚,只要有曾经,即便分开也是一样。晓霜倒是如渐近线一般,梁萧无论怎么待她好,他都不可能用对莺莺的感情之深来对她。 梁萧一生算遍古今,但他最后却没有算到自己爱情是如此悲苦,倒不如其父获得了十年幸福,死亦足矣! 《沧海》之中,我们知道梁萧最终是和花晓霜偕老沧海,可是,百年后,当梁思禽驾舟而来,我们方知,即使身在沧海,即使终其一生也未能与莺莺厮守,他的心却始终在柳莺莺身上。六十年后,当岁月的年轮苍老了当年意气风发的俊朗少年,那颗曾为倾国倾城的柳莺莺而跳动的心却始终不变。思禽,思禽……柳莺莺当初决心退出梁萧的感情世界,愿意隐忍自己一生的情动,来看梁花二人修得圆满。她回到天山,用她卓越的领导能力创立“天山十二禽”,又合梁萧之力杀死天狼子,梁萧为自己的孙子取名思禽,正是说明即使时光辗转流过了六十年,他对柳莺莺的情谊却是一如当初。 那首冷香,更是毫无保留地诉说他的思念之情,每每读起,都令我唏嘘不已。 梁萧死后,骨灰一分为二,一半留在海外陪伴妻子花晓霜,另一半由梁思禽带回天山与柳莺莺合葬。生前不能同寝,死后也算是同穴而眠了。这份跨越生死的爱情,纵使未能相濡以沫地厮守,却更加委婉动人。也许相忘于江湖,才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吧。 冷香 梁萧 那日少年薄春衫,明月照银簪。燕子分别时候,恨风疾云乱。 志未筹,鬓先斑,梦已残。今生休去,人老沧海,心在天山。 梁萧其人——矛盾的一生说起《昆仑》,却发现小说的前大部分与“昆仑”毫不相干,只是读到最后,才知“昆仑”的深意。昆仑山,提起它,大家无不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巍巍高山绵延起伏、雄壮绮丽的浩瀚场面。“昆仑”,取其象征的意义,便是一广无垠、旷达坦荡之意,这也许既是小说主旨的寓意,也是主角梁萧性格是影射。 梁萧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也是一个矛盾的人,因而,也有着矛盾的一生。他天生古怪机灵、聪明异常,常常将大人们都捉弄得无可奈何。自幼被父母呵护备至,因而在一天内同时失去父母的他,难免会怨天尤人、心生叛逆,以为苍天都与他作对。他这一点上,与杨过的遭遇有着相似之处,于是便有了杨过那样的倜傥不羁、睥睨天下的乖张性格。失去双亲的他孑孑一人漂泊在外,饿了就去偷抢。“白日里,他面对世人冷眼,从不服软,只有午夜梦回之时,仰望那冷月孤星,方才想起父母,悲苦难禁,抱着大石枯树痛哭一场。”因此,在年幼的晓霜发现他哭泣时,他也竭力做出很样来吓唬她。话说三岁看老,这时的他,那孤傲不屈,不愿在人前示弱而只把伤心往肚里咽的性格,便已隐隐昭示了他的一生。他如一个受了伤却只会在最黑暗处舔舐伤口的野兽,只会在孤独的时候露出脆弱。所以在被秦伯符当做小叫花时,他恼羞成怒。 可他同样也是个爱憎分明、敢爱敢恨的人,如晓霜所说,“萧哥哥最重情义,别人对他好一分,他便会对那人好一辈子。”而如他自己说的,“你让我难过,我自有法子,让你双倍难过!”花清渊和秦伯符对他好,他便一辈子铭记,花无媸欺骗他,他便一直耿耿于怀。他快意恩仇,也冲动易怒,爱凭自己喜好判断世事。因此,他多舛的一生一半来自于父母,而另一半,却是由于他性格的缘故。 阿雪的出现,他的参军,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极重义气,为了朋友兄弟的安全参军,又因朋友的死和阿雪的伤而折箭为誓,誓灭大宋。他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遗悔终生,都说性格决定一生,确实不假。 很多人因此说梁萧是汉奸,但那时的梁萧或许对民族和国家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他的祖父空怀报国之志,带着儿子远避朝廷,因此父亲梁文靖也厌弃战争,在合州一役后便携妻归隐。正因为如此,梁萧从小便对这些没有清楚的认识,因为母亲是蒙古人,便对蒙古王爷心生亲近。在那时,或许只是报复心在作怪,抑或是由云殊而迁怒大宋。所以,当他见到襄阳城中人吃人的惨象时,他开始心生疑惑:“我发誓灭宋,难道错了么……” 兰娅在那时对他说:“梁萧,襄阳炮是魔鬼的手臂,木霹雳是地狱的烈火。你已让魔鬼从烈火中复生,若还继续征战,将来即便死去,灵魂也难得安宁。”他笃定的信念开始动摇,却孰料骑虎难下,眼看着兄弟一个个被战争夺去生命,他心中的仇恨怒火也日益膨胀。当听到王可的死讯时,他一口鲜血喷出,痴痴地瞧着灰蒙蒙的天空,喃喃念着:“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他一边受着仇恨的煎熬,一边又一遍遍地追问:“这世上为何会有战争?” 伯颜回答他:“只要数国并存,便免不得战争。弱肉强食,天经地义!你见过不吃绵羊的老虎么?我们厉害,可打汉人,汉人强了,不会打我们么?那汉将霍去病不是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吗?大汉雄强了,北击匈奴;大唐昌盛了,征服突厥,攻打高丽;大宋太宗,不也打过契丹么?嘿,只怪他不自量力,打不过人家罢了。只愿此次一统天下,千秋万代,永无战争。”也许最后这句话对他的触动是最深的,“‘千秋万代,永无战争……’梁萧反复念着,不胜向往,凝视远方旷野,一时痴了。” 九如回答他:“但凡人有善恶之心,无餍之欲,便不免战争。自古征伐,不外有道伐无道,无道伐有道。所谓有道无道,那便是善恶之心;两国交锋,斗来斗去,终不离攻城略地,夺人子女,便如始皇帝,汉武帝,乃至近代的成吉思汗,个个都是征讨不休,永无餍足,这就是无餍之欲了。”然而善恶之心、无餍之欲却又无法摒除,他便也渐渐迷惑。 攻破常州后,当听到元军屠城的消息时,他发疯一般冲进了伯颜的帅帐,将伯颜制住厉声诘问。他听到土土哈等人打仗的原因和愿望后,颓然叹道:“杀人眷属,破人家族,夺人所爱,淫人妻女,这便是你们的志向么?” 他浑浑噩噩随着元军入了临安,原本以为万事俱休时,却又来了西北方的战事。“他只觉心头一空,微觉恍惚:‘又要让我打仗?打完大宋又打蒙古,这战争何时是个尽头?天下一统,再无战争,岂不是一句空话?’”当天夜里,他便带着阿雪悄然离去。 我一直在想,梁萧为了救赵星、赵呙为何一定要大张旗鼓反出元廷呢?将人马引开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细细想来,他或许更多的是在泄愤吧。他恨元人欺骗了他,当他杀死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以为愿望就将实现时,却彻底毁灭了它。 有人说,“梁萧之所以痛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的目光和领悟远超于那个时代,他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他不在拘泥于世俗的见解,不在沉沦于战争的悲欢,不在计较武功和胜负的得失。”他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看到了亲人的别离,看到了蒙古人和汉人同样的泪水。他是一个先觉者,就必定会有着先觉者的孤独和痛苦。在他眼中没有蒙古人和汉人的区别,他只知道,他们都是平等的、无辜的百姓,失去亲人都会痛苦,连连战火也会思乡,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夺去他们生的权利。 所以他恨,他痛恨元廷的残暴,同时也痛恨自己因为愚昧无知而害死了那么多人。他冲荡在元军中,笑道:“去吧!告诉脱欢,我梁萧反啦。”他享受着杀戮和发泄的快意,想道:“这回惊动三军,只怕伯颜也来了,嘿,比起老子,那姓赵的小娃儿算什么?”然而命运弄人,本打算同归于尽,长眠于此时,阿雪却又回来了。面对阿雪的死,原本的恨便是雪上加霜。那歇斯底里的疯狂,是对元军的挑衅,也是对命运的诘问,更是,对自己的厌弃。 阿雪临终前道:“人都说哥哥厉害,其实……只有阿雪明白,哥哥就像一团火,会烧着别人……也……也会烧着自己……哥哥像一团火……而……阿雪么……就像一只扑火的小蛾子……喜欢……哥哥……好……喜……欢……” 的确,梁萧就像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肆无顾忌地蔓延着,一意孤行。死了,都死了……当他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在身边倒下时,余下的只有无限的黑暗与绝望。他把所有伤痛憋在心中,所以,醒来时,他已是崩溃的边缘。他大喊着:“你打不倒我!我不怕你……”,又抱住一个村女叫“阿雪”。 梁萧其实是个很脆弱的人。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便已浪迹江湖。人人对他冷眼相待,缺少关爱的他,哪怕对方给他只是一点点温暖,他也会感激不已。一本小说下来,已数不清他到底哭过多少次,只是,每一次的哭泣,每一次的孤独无助,都会让人心中隐隐作痛。这让我不禁想起《倚天》里武当七侠中的殷六侠,他也是个易感动爱哭泣的人,或许他不及其余几人坚强,却深受读者的喜爱。梁萧也一样,他的每一分坚强,都似乎在刻意隐藏着内心的哀痛,正因为如此,才更能牵动读者的心。所以我想,他其实是个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的人。故而他失去阿雪,醒来遇到释天风后,才会因为对方的一句“乖宝宝”而扑入老头怀中,如小孩般哀哀痛哭起来。 外表刚强内心脆弱的男人是很有魅力的,在他孤寂无依的时候,在他因悲伤而哭泣的时候,往往会牵动女人的心。在梁萧遇见风怜后的宴会上,他喝得烂醉如泥。醒来后,风怜对他说:“你哭得好厉害,每个人都听见啦。爷爷亲自把你扶到这里来。他说,你是有大本事的人,不比我这个小丫头,在众人面前哭,会很难堪。他还说,你……你有许多伤心事,你的眼中,那忧郁比草原上最大的海子还深。”风怜就这样深深的迷恋上了他,这个孤独脆弱却刚强不屈的男人。 说起性格,梁萧与杨过类似,而谈及爱情,他便有了张无忌的优柔寡断。他在花晓霜与柳莺莺之间徘徊,最终总不免有一个受到伤害,但最后却是柳莺莺选择了黯然离去。她一句:“死梁萧,小色鬼,我恨你八辈子。”带着无限伤感和留恋独老天山,成全了晓霜的幸福。梁萧或许在别的事情前勇决果断、毫不含糊,而在感情方面,却是软弱难决、优柔寡断。有时会想,梁萧就像是一剂毒药,女人一旦碰上,就永远摆脱不掉,会跟着他沉沦,跟着他痛苦,却心甘情愿地付出着一切。那么,他是否是个不该爱的男人呢? 他的一生我行我素,少有人解,而却又偏偏害怕孤独,渴望温暖。他始终在这极端的两面矛盾徘徊,其实究其缘由,终是心结难解。为此,他不止一次的涌起死念。在公羊羽高骂“小畜生”迎面袭来却合上眼时的引颈就戮,在花清渊、秦伯符偷袭众叛亲离时的惨笑与绝望,在十年后偌大的木台上众人都散去时只剩他一人时的孤独。每一幕画面,都是矛盾的他的拼死挣扎。 “我统帅大军,杀人如麻,是为不仁;连累义妹惨死,自己苟且偷生,是为不义;我本爱莺莺,却又怜你孤弱,将她迫走,是为不忠于情;错手杀死母亲,不能为爹报仇,是为不孝。我这般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苟活世间,真是天地之羞!” “他对镜自照,脸上刀疤宛然,心知这疤痕太深,恐是除不去了,即便除去了脸上的伤痕,心上的伤痕却是一生一世也除不去的。想着备感凄凉,又行数步,忽见壁上墨迹斑斑,题了数行字:‘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平生功业何处,黄州惠州詹州。’ 梁萧将这诗默念数遍,心道:‘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而我平生功业,却又在哪里?是天机宫,是襄阳,还是茫茫大海,天王寺中?’蓦然间,只觉此生于国于家,一事无成,顿生出茫然之感。” 当天地都厌弃了自己,当所有的亲人都抛弃了自己时,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茫然立于天地之间,天地之大,却没有丝毫容身之地,辛苦二十年,却终落个一事无成,又是何等的凄凉?无人理解,留下的只是万人唾骂的臭名,更是几多绝望? 至此,他那颗心早已是千疮百孔,鲜血淋漓,他急需一个安宁的地方平复这颗心。因而他开始了西行之旅,那旷大绮丽、动人心魄的巍巍昆仑之旅! 他曾与郭守敬约定修历法、利万民,曾与兰娅有约向她的老师讨论算学,也曾答应阿雪今后去埃及一游,如今也算是还了是阿雪的遗愿。 令我感触颇深的是纳速拉丁留给梁萧的题目。万物生命为重,而人命关天。家国易亡,财富易逝,一代王者也会成为家中枯骨,唯有人口滋繁,永无穷尽。只有尊重生命的人,才配得上学习这些奥妙。至此,与其说是对战争的探索,倒不如说是生命与人性的探索。 一朝飞去如电,十年过往云烟。十年后的梁萧,已是风尘满面,然而命运的折磨却未就此停歇。听闻晓霜的死讯后,仿佛心中唯一的光芒也被扑灭。他疯了般地狂奔,最终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孩童之时,上天便假手萧千绝,拆散他的爹娘;在天机宫苦学算数,破解天机十算,却又解不出最后一算;而后一场大战,害死阿雪;先让他母子重逢,偏又让他亲手杀死母亲;现如今,竟让他失去了所有的爱人;即便到此地步,老天爷还不肯罢休,当他痛苦失意之时,天地间偏偏生机勃发,鼓舞欢欣,便似一群无耻的看客,幸灾乐祸,弹冠相庆。” “武功又如何?算学又如何?纵然武功冠盖古今,也救不了亲友爱人,纵然算尽天地的奥妙,也算不清自己的命运。” 而也恰恰在此时,他才真正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命运和人生。“和谐之道”,即是万物和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之行无知无觉,溶溶泄泄,和谐自然,何论什么善恶?你梁萧不过一介微残之躯,立身于天地之间,与微尘无异,所谓半生坎坷,不过是天地运行之一瞬,你自以为苍天弄人,也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 “倘若容我胡说,我倒有四个心愿。叫世上怨恨烟消,要天下再无恶人,令黄河不再泛滥,让人间永无战争。” 或许谁都没有料到,梁萧最后竟会与一生中最大的劲敌云殊并肩而战。很多人问,梁萧到底能否称之为大侠呢?可大侠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有言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么云殊在汉人看来确是当之无愧的大侠。那梁萧又算什么呢?难道侠定然要为国么?孔庆东老师说得好,武侠之中,有武也有侠,而侠为先。武,操戈亦止戈,当为武侠之道。自古文人尚有侠客梦,只要心中有侠,为何梁萧不能称之为侠呢?自古侠者亦是惺惺相惜,虽然云殊的性格,处事的方式不够好,但也不失侠者风范。他对靳文道:“文儿,你记住了。他虽是强仇大敌,却不是奸险小人,这等卑鄙之事,别人纵然会做,但他却做不出来。” 最后那场惨烈的战争,梁萧与云殊背靠背地退回密道前,仿佛最亲密的战友。而他那句“云殊,放闸!”却留下了几多哀伤几多泪。云殊望着梁萧,脸色惨白;风怜大声嚷着,不顾性命地要冲出去;花生叫嚷着“梁萧俺来帮你!”;却是晓霜一手搭上了花生的肩部,她望着梁萧,双颊白得近乎透明,她的身子蓦地晃了一下,艰难地转过头,哑声道:“姑父,请放闸。” 偌大的闸门缓缓放下,将最后的一丝希望压灭,却也将生机留给了门外的人们。那时,众人会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厉声唾骂、竭力声讨的人,那个被他们称为魔头畜生的人,却为了他们,选择了死亡…… 或许,那时的梁萧才是真正实现了他人生的光辉。也许之前他因为年少轻狂犯下了罪恶,但如今,经过十年的磨砺,却已造就了崭新的他。他勘破了生死,也勘破了仇恨,面对中箭将逝的萧千绝,他放下了所有的恩怨,坦坦荡荡地面向元军。 “草木青青,远来友人,山花绽笑,明月开怀;春光过眼,只是一瞬,你我情谊,可传万载;白云悠悠,只是须臾,你我情谊,千秋如恒;草木青青,远来佳宾,心如金玉,振振有声,佳人绽笑,少年开怀,友人是谁,说与你听,西方巍巍,大哉昆仑!” 面对着重伤垂死的梁萧,谁还恨得起来呢? 梁萧,矛盾的人,矛盾的一生,却如那高耸入云的昆仑山,跌宕起伏、险峻莫测。正如歌中所颂,“西方巍巍,大哉昆仑!” 根据凤歌既《昆仑》之后的力作《沧海》侧面描写,重伤垂死的梁萧被花晓霜治好,共同前往灵鳌岛,并将六大奇劲等诸多武功传授给“镜天”花镜圆与“风后”风怜。为报家仇国耻制造了“潜龙”利器,但梁萧夫妇又觉得生灵涂炭,因此携“潜龙”出走海外,并终老余生。梁萧命名利器为“潜龙”取自《周易》中的“潜龙勿用”,可见其一生都处在矛盾与自省之中。 梁萧武功列表学自他人 :三才归元掌 归藏剑 九九归元步 碧微针 (公羊羽) 如意幻魔手 立地生根 弓弦劲 修罗灭世刀 转轮剑 疯魔舞 (萧千绝) 乘风蹈海 无法无相 (释天风) 大贤心经 幻尘身法(两仪幻尘阵——天机宫) 紫府元宗(纯阳铁盒) 大逆诛心掌(伯颜) 霜谭剑谱中的穿心七式(韩凝紫) 自创:谐之道 十方步 鲸息功 天行剑法 碧海惊涛掌 汇涓成河 星罗散手 天弧指力 人剑相御 周流六虚功 亲属爷爷:梁天德(原名:梁慕唐) 父亲:梁文靖 母亲:萧玉翎 妻子:花晓霜 儿子:梁饮霜 孙子:梁思禽 岳父:花清渊 岳母:凌霜君 “姑父”:云殊……这个确实很令人无奈 义妹:阿雪 义弟:花生 初恋:柳莺莺 知己:郭守敬 红颜知己:兰娅 好友:楚仙流、九如、明三秋、李庭、赵山、杨榷、王可、土土哈、囊古歹、楚婉 徒弟:风怜 后世传人:应该说他后世传人无数,毕竟西城是因他而来,西城中人应该都算是他的传人!正牌徒弟是风怜,代表性的是万归藏,八部之主,姚晴和谷缜!但又可以说他没有传人,因为后世之中没有一个人学全他平生所学。 仇人:云殊 贺陀罗 萧千绝 梁萧一生对武学,兵法,机关,算学颇有研究。其穷一生之力研究出“潜龙”,号称灭世之器。“潜龙”可控制海洋洋流,使海水暴涨,也可使水患平息,当真天下第一控水利器。 梁萧与花晓霜之孙梁思禽,绝世武学周流六虚功,号称周流六虚,法用万物。可运天 地 水 火 风 雷 山 泽八劲,堪称天下无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