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梁书孙谦传
释义

原文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宋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历仕大司马、太宰二府。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床施蘧除屏风,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诏赙钱三万、布五十匹。高祖为举哀,甚悼惜之。

——《梁书》卷五三

译文

孙谦,宇长逊,是东莞莒县人。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就暂时寄居在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宋江夏王刘义恭听说后,任用他为行参军,以后,孙谦又连续在大司马、太宰二府中任僚佐。他又出任句容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

宋明帝秦始初,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大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主要居住着蛮、擦等少数民族,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来进行镇压。孙谦将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去节制。孙谦说:“蛮夷等少数民族,大概是因为对待他们失去了节制罢了,不必麻烦役使兵车,以耗费国家资财。”他坚决推辞不受。到郡后,他广施恩惠,推行教化,蛮人与撩人十分感动,争相献上黄金与珍宝,孙谦加以抚慰劝喻,让他们回去安居乐业,所献的东西一无所受。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孙谦也都将他们释放回家。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

齐高帝建元初,他担任宁朔将军、钱唐令,他以简便的方法处理烦杂的事务,以至狱中没有等待判决的囚犯。到他离职时,百姓以他在职时不受百姓的礼物,装载嫌帛等物追着要送给他,但他一无所受。每次离职时,因为自己没有私宅,就借官府空着的车棚居住。

孙谦自少至老,历任二县、五郡的长官,所到之处,廉洁奉公。他生活俭素,床边使用苇或竹编的粗席作屏风,冬天则使用布被与莞草编制的席子。夏天没有蚊帐,但晚上睡觉却没有蚊虫来骚扰,别人都很惊奇。他年过九十,但身体强壮,与五十岁的人相仿,每次朝会,他都比众人先到公门。他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作的超过一般人很多。他的从兄孙灵庆曾在他家养病,他外出前及归来后都要去探问孙灵庆的起居情况。一次,孙灵庆说:“先前喝的水冷热不调,现在还口渴。”孙谦退出后,便将妻子送回娘家。彭城人刘融乞讨要饭,病重后无处收留,他的朋友用车把他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以接待刘融。刘融去世后,孙谦又以礼进行殡葬。众人都佩服孙谦的仁义作风。天监十五年,他死于任上,当时已九十二岁。梁武帝下诏赐给钱三万,布五十匹。梁武帝亲自为孙谦举哀,十分悲痛可惜。

背景

孙谦 (425—516),字长逊,东莞莒县人。他任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不用武力镇压境内的蛮人与獠人,而以恩惠进行感化,不接受他们送来的黄金珍宝,并放还先前抢掠来的蛮人,使得郡中安定。历任二县、五郡长官,皆廉洁奉公,不受礼物,每次离职从官府搬出后,因没有私宅,就只得借官府的空车棚居住。他身体强壮,直到八、九十岁,仍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以为国家效力,最后,死于光禄大夫任上。

人物简介

孙谦

(425—516)字长逊,莒县东莞镇人。孙谦自17岁为官历仕宋齐梁三朝,直被朝廷召为光禄大夫,他廉洁奉公,为民谋利,留下了良政廉迹,成为诸葛亮之后的又一位鞠躬尽瘁的官员楷模。

为官一地 造福一方

孙谦自17岁就任左军行参军,以处事得当著称。后因父病去世,他便离职寄居在历阳。那时,他的弟弟妹妹尚年幼,孙谦便成了家中的台柱子,外耕作,内持家,乡邻父老都被他的忠厚朴实,吃苦耐劳所感动。

宋朝江夏王刘义恭,听到孙谦的为人为官之德才,启用他为行参军。后来让其出任过句容令,以谨慎清廉,博闻强记响誉内外,被县里百姓称为神明。

宋明帝时,因建安王的推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守。此二郡地处长江三峡,深山密林里居住着蛮獠等少数民族,对不服从管制的少数民族,从前的地方长官是以镇压为王牌,致使此区民心不稳,危机四伏。孙谦的上任却出人意料,他坚辞了明帝让带的一千兵士,几乎是单枪匹马前去赴任。上任后的孙谦,大有孔明之风,一改前任的镇压法,他以攻心为上广施恩惠,在闭塞之区推行教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使得剽悍的蛮人獠人心服口服十分感动。纷纷争献黄金和珍宝与孙太守,而他婉辞礼物,劝慰他们回去安居乐业,且又释放了旧任官员掳掠的蛮人。一时二郡安宁,三年风平浪静。

梁武帝天监六年,已80多岁的孙谦,仍负以辅国将军,零陵太守的重任。年老且衰的他,仍勤于政事。连郡中有虎伤人,他也认真去研究对待,直至虎无迹,百姓平安无事方休。

孙谦到任一地,便劝农桑,施教化,使人人安居,家家乐业。地亦尽其力,收成也比邻境收得多。

廉洁自律 拒腐不沾

任巴建二郡的孙太守,轻车简从,赴任所不役千兵,甘冒风险,为国节约多少开支,那是要开到遥远的蛮夷区的西部边境地带呀。就是在这个任上,他免除了自己俸禄中收取本地的部分,尽力减轻郡内百姓的负担。

不贪不占严格自律的孙谦,在钱塘令任上,政绩显著。但他从不接受官员百姓的礼物。为感其功,当他离任时,百姓赠送的礼物就有几马车,他都坚辞不受。

孙谦的廉洁,在他一生的任所上,那是有口皆碑的。生活俭朴的他,床边只用苇子或竹编的粗席子当屏风。冬天盖的是平民百姓的布被,铺的是莞草席子,在蚊蝇肆虐的夏季,他也舍不得用架帐子来御蚊。可怜的孙谦,每当离职,自己并无私院豪宅入住,便只好栖身在官府不用的空车棚子里。

官德政声 民赞帝褒

官德如孔明的孙谦,从小知民情。为官三朝,从基层直升迁到殿前高官,每至一地,抚慰百姓,勤政为民,发展经济,功果显明,众民赞口不绝。其为官之赫赫政绩,也展示于三朝同僚之前,并不愚蠢的梁武帝皇上,也对忠心耿耿的臣子,说出了心里的嘉奖:光禄大夫孙谦,清廉谨慎,名声卓著,始终不怠,是高年老臣,应加以优待。可赠他亲信20人。并许之专人扶之上朝。

当92岁的孙谦去世后,武帝下诏赐钱三万,布50匹,并亲自为这位廉吏举哀,悲惜之状可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