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练 |
释义 | “练”:读音liàn。一是指白绢;二是指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三是指反复学习,多次操作;四是指经验多,精熟。五是练姓,是我国人口比较少的姓氏。 汉字:练基本信息拼音:liàn;注音:ㄌㄧㄢˋ 部首:纟部外笔画:5总笔画:8 五笔86:XANW五笔98:XANW仓颉:VMKVC 笔顺编号:55115534 四角号码:2519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EC3 基本字义1.白绢:素~。江平如~。 2.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漂(“漂”,漂白)。 3.反复学习,多次操作:~习。~笔。~操。训~。~功。 4.经验多,精熟:老~。熟~。干(gàn )~。~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5.姓。 详细字义〈动〉 1.(形声。繁体字从糸( mì),,从柬,柬亦声。“柬”意为“分类挑选”。“糸”指“丝帛”。“糸”与“柬”联合起来表示“在原料加工过程中,把丝帛再三地分类挑选后投入下一道工序”。本义:再三提纯丝帛半成品。逐道工序提纯丝帛半成品。辨析:练与湅。“湅”是指把生丝煮熟以除去丝胶。丝胶一旦除净,黄硬的生丝就变成了柔软洁白的熟丝了。“练”除了包含“湅”这一道最基本的工序,也包括后续工序的提纯操作) 2.同本义 [boil and scour raw silk] 练,湅缯也。——《说文》 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墨子·辞过》 凡染,春暴练。——《周礼·染人》 主练染,作采色。——《后汉书》 3.又如:练丝(未染色的熟丝) 4.练习;操演 [practice;drain] 练之禾定。——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又如:练阅(训练检阅);练句(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也作炼句);练字(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也作炼字) 6.漂洗;洗涤 [wash]。如:练衲(漂染过的僧衣);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即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7.熔炼 [melt]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8.又如:练丹(炼丹) 9.通“拣”。选择 [select]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礼记·月令》。又如:练日(选择日期);练材(精选的优质材料);练择(精选) 10.染 [dye]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王充《论衡》 11.又如:练肆(染坊) 12.通“柬”。选择 [select] 既不能昭练贤鄙。——《潜夫论·本政》 〈名〉 1.洁白的熟绢 [white silk]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左传·襄公三年》 文绣素练。——《墨子·节葬下》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 2.又如:江白如练;练文(形容澄澈的波纹。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3.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an ancient sacrificial name] 鲁大夫练而床,礼邪?——《荀子·子道》 4.又如:练主(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藏于祖庙以供奏祀);练冠(丧祭所戴的冠);练衣(丧祭时所穿的衣) 5.水名 [Lian River]。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6.通“链”。链子 [chain] 如锁上练。——明· 魏禧《大铁椎传》 7.姓 〈形〉 1.白,素色 [white]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淮南子·说林训》 2.又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3.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experienced]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又如: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练才(文才练达);练甲(精兵) 常用词组1.练笔 liànbǐ (1)[practise writing]∶锻练手笔;练习写作 (2)[practise calligraphy]∶练习写字 2.练兵 liànbīng (1)[train troop]∶训练军队 (2)[sharp knife]∶磨练武器 3.练操 liàncāo [(of troops,etc.) drill] 训练队列,操练队列,包括立正、稍息、转体及行进间步法等科目 上午练操 4.练达 liàndá [be experienced and worldly-wise] 干练通达;熟悉人情世故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练达事体。——《后汉书·胡广传》 老成练达 5.练达老成 liàndá-lǎochéng [experienced,sincere and honest] 老练稳重。指阅历多而通晓人情世故 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何况于你。——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6.练队 liànduì [drill in formation;drill for a parade] 为某种需要而练习排列或变换队形 7.练功 liàngōng [carry on professional training;practise one's skills; learn stunts; take exercise] 练习功夫、技巧、本领等 8.练声 liànshēng [vocalism] 以歌曲或讲演练习嗓音器官 9.练武 liànwǔ (1)[practise martial arts;do combat training; train in combat skills]∶操练武功 (2)[do weapon practice]∶学习或练习军事技术 10.练习 liànxí [practice;practise] 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 练习大刀 练习射击 11.练习 liànxí [exercise] 习题或作业(如一篇作文) 拼音练习 亦作“湅”。把丝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 《周礼·天宫·染人》:“凡染,春暴练。”郑玄注:“暴练,练其素而暴之。”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唐杜甫《画鹰》诗:“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练,有时泛指白色熟绸或作丝绸解释。 清任大椿《释缯》:“熟帛曰练,生帛曰缟。” 唐代有《捣练图》,描绘了妇女制作练的场景。 字形结构繁体字:练 汉字首尾分解:纟柬汉字部件分解:纟柬 笔顺编号:55115534 笔顺读写:折折横横折折撇捺 英文翻译1. to practice; to drill 2. experienced 姓氏:练史料记载练姓是中国人口稀少的姓氏,未编入宋代编纂的《百家姓》 。嘉定区封浜镇的侯家湾及邻近村庄里居住的百余名练姓居民,是全市唯一的练氏聚居地,占嘉定全区练姓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嘉定其他各乡镇的练姓居民大多数原籍侯家湾。上海市其余各区县的练姓居民数量极少,据新编《宝山县志》和《上海县志》记载:练姓居民宝山全县1户,上海全县5名。1989年夏江西省新淦县博物馆的杨馆长来沪曾对笔者讲过,在全国范围内练氏聚居地目前仅发现在江西省峡江县水边乡的黎民村(原归属新淦县)和上海市嘉定区的侯家湾两处(在广东省兴宁市亦有很大一部分)。原籍侯家湾的美籍华商练伟康先生来信告诉笔者,他在海外已闯荡了数十年,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仅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岛各见过1户练姓人。 侯家湾练姓人编纂的清代《练氏宗谱》和清光绪《嘉定县志》、民国《嘉定县续志》内曾记载了练姓的来历和练姓人在历代的部分经历。据记述,练氏始祖乃唐代一员武将,原来姓东,因从李勣将军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中为朝廷立下战功而被唐皇晋升官职并恩赐改姓练。练氏后裔在唐、宋直至明初的各个朝代中,都有人任官职。至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在聚居江西新淦的练氏后裔中,有官至御史大夫的练子宁和时任嘉定县令的练达(字大亨,乃练子宁侄儿)。因练子宁与方孝孺(时任侍讲学士)等人在“靖难之变”中极力反对燕王朱棣入京师夺帝位自立为明成祖,被断舌磷死,并诛灭九族(方孝孺被诛灭十族)。当时练、方两姓人被到处追杀,少数侥幸逃避者也被迫隐居改姓。 单说嘉定县令练达遭叔父株连被迫与妻沈氏投浏河自杀前夕,曾将已怀孕的妾黄氏托付给部属郭元宗照顾,隐居于今嘉定区封浜镇纪家村北境。后来黄氏生了儿子,改姓侯名居练。之后,侯居练的后代人丁兴旺,逐渐形成了侯氏大族,居住的村庄因地处河流湾角而被称为侯家湾。侯居练曾对后代有过读书后不要当官的教诲,所以从“靖难之变”到清朝前期的三百余年期间,虽然练达的后裔中出了不少的举人、秀才,甚至考取进士,都未当官,除了在家务农外,大多从事行医、教书等生涯。至清代乾隆中期,朝廷曾为“靖难之变”中被明成祖迫害者进行平反,其中练达被追封为“节愍公”,练氏后裔纷纷恢复姓练,但侯家湾的村名仍保留至今。 姓氏源流练(Liàn 练)姓源出有一: 出自东姓,为唐代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因功赐姓练。据《姓苑》记载,唐代总管府录事参军练何,本姓东,跟从李勣将军征伐高句丽,献火攻战术,破南苏罗城有功,于贞观年间被赐姓练,其后代相传姓练,称为练氏。★★★得姓始祖:东何。据《百家姓》中记载,练氏的始祖姓东名何,世居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东何智勇超群,唐贞观年间,任总管府录事参军,奉诏协助大将军李勣出征高句丽。征战中,东何献火攻计,大破南苏罗城。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东何为岐山侯,赐姓练氏,就这样,东何改名叫了练何。这样一算,练姓距今已有1359年了。练先生的老家福建武平县洋背村,在《百家姓》中也有记载:“练氏东何公得姓后,其孙友明从河南第一次入闽建宁(唐称建州府)。传至第22代诏嘉公时,迁到江西新淦县三洲;传至第28代渊文公,字豪,任宁化教谕,再次从江西入闽,适值赣寇蔡五九作乱,攻陷宁化,豪公率眷属沿山区走避,迁居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今洋背村)开基繁衍。”故练氏后人奉东何为练姓的得姓始祖。 后练氏豪公后裔练宜财又从福建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今洋背村)迁移至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梅坑村,繁衍至今约有一千余人。 迁徙分布练氏源出伏羲之后,始自东不訾第96代嗣孙东何公。于唐初贞观年间,东何任总管府录事参军,奉诏助李勣将军出征高句丽,东何献火攻战术,破南苏罗城有功,赐姓练,并封岐山侯,世居河南省河内县。故东何为练氏的受姓始祖。练氏东何得姓后,其孙练友明从河南第一次入闽建宁(唐称建州府)。传至第22代诏嘉公迁江西新淦县三洲。传至第28代练渊文,字豪,授宁化教谕,再次从江西入闽。适值赣寇蔡五九作乱,攻陷宁化,练豪率眷属沿山区走避,迁居武平县象洞乡洋贝开基蕃衍。至明洪武初年,练氏后裔逐渐迁往广东,有的落居在兴宁龙归洞,有的在广东惠阳等地。清乾隆年间49代练庆廷,字芳飞,翻越丛山峻岭,渡汪洋大海登陆台湾台中迁居苗栗头份,披荆斩棘,耕耘斯土。庆廷公生集泰、良泰、享泰、兰泰、求泰。练良泰生端云、生云、辛云、增云、根云。辛云公生盛干、盛立、盛玉。练盛玉生官保。官保公生春皇、春富、春贵、春祥、春发、春华。练春贵公生金兰、荣枢。练金兰生锡九、锡铭、正沼、锡麟。锡铭公生智文、颜任、兆钦、兆铭、兆国。练兆钦生龙斌、晓帆。练庆廷至今有数百年之久,子孙繁衍已十余代,遍及台、闽、粤、港、美洲及澳洲等地。氏族繁众,如星之耀,祖德宗功,先后辉映。从练何之孙练友明迁福建建州(今建瓯)始,传二十二世孙,迁江西新淦县(今新干);又传二十八世孙练渊文,迁福建武平县;又传至三十二世孙练元龙,明初间迁广东梅县,后迁兴宁甘专。练元龙为入粤兴宁的始祖,历经600年,嗣裔分布广东兴宁、紫金、惠阳、惠东、陆河、河源、博罗、增城、信宜、高州、郁南、云浮、新兴、阳春、阳江、阳东、四会、广宁、鹤山、中山、广州等四十多个市县,人口将近七万人迁入深圳龙岗区坪山镇的练姓人,就是入粤兴宁练元龙的第五子练思宁的后裔。由于何公世居河南河内县(现为沁阳县)故练氏立“河内郡”。在福建省聚居有“河内郡”、“丹阳郡”、“建安郡”三支系练氏。依据“丹阳郡”和“建安郡”两支系提供的现存谱料,存疑终于解开,此两郡均是何公后裔,只不过是因遗失迁入“丹阳郡”和“建安郡”以前的具体世系谱料,而以“丹阳郡”、“建安郡”立谱而已。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唐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唐伐高句丽,贞观十九年(645年)五月甲申日攻破南苏罗城。由此推算,练氏至今已有1359年历史,练氏已分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近千个练氏聚居地,现已出现练何公后裔57代,人口约13万至18万。(余略) 历史名人练何练何,字子俊,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上以“精练军戎”封岐山侯,赐姓练。摘自《中国人名大辞典》 (1525 页) 练何,河内人,本东姓,贞观中为总管府录事参军,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功策南苏罗城遂破之,上以精练军戎之故,赐姓练,封岐山侯。(摘自957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二六三957----449页钦定四库全书万姓流卷一百二) 练 定练定:字公权,北宋人。嘉佑年间进士,历官乌江尉、福州司理、信州通判、湖南转运判官,官至朝请大夫。著有《青丘集》等。 练 寓练 寓:又名隽,五代时浦城人,时称练氏夫人。其夫章仔钧为闽王王审知属下将领,据《建宁府志》述:五代后唐天佑年间(约公元907年),王审知任命章仔钧为西北营招讨使。领兵卒五千戍卫浦城,驻屯西岩。仔钧一度被南唐军队包围,乃派遣二校兵向建州求援。但是,二校兵失误了期限,按军法贻误期限者当斩。夫人出面挽救说:“时危奈何杀壮士”,遂释放了二校兵。二校兵即边镐与王建封。此二人以后投奔南唐当了将领。章仔钧死后,夫人则迁居建州(今建瓯)。公元944年闽国发生:内乱,第二年王延政为闽王,改大殷曰闽,帝都仍在建州。此时南唐查文徽率兵进攻建州,边镐接应围困建州,王建封为先锋,首先登城攻克,建州城破,王延政投降,闽国灭亡。南唐破建州、灭闽国时,边镐、王建封二将破城有功,奉命歼城。二将念及夫人活命之恩,知夫人迁居建州,特谒见夫人拜曰:“吾辈曾蒙夫人恩活,岂敢忘报!夫人亲戚内外,乞录示姓名,当保全之。且使植旗于门为号。”夫人把旗还给二将,并曰:“城中居民不下六七万口,妾不先死而贪生可乎?氏愿杀一身,以死免城中老幼。……君等若记旧德,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杀,则妾愿与城具亡。”边、王二将闻夫人之言,深为感动,止杀戮,城得保全。练氏夫人死后,邑人念其全城大德,破历代城治中不许建墓之禁例,将夫人墓建于府治后衙,题为“芝城之母”。惜“文革”之时,夫人墓被挖掘,千年古墓遭到破坏。1981年,练夫人的事迹和传说,由浦城县赣剧团搬上舞台,在省内外上演,并由中央和省电视台转播。 练 子宁练子宁(1350~1403),名安,祖籍三洲(今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黄家村)人。子宁英迈超群,洪武十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1390~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己任,政声斐然。1403年,燕王临政,定号永乐,子宁因对朱棣夺侄皇位有异议,遂被诛并族全家。弘治年间(1498- 1505)王佑搜其遗文,取名《金川玉屑集》刊刻传世。《明史》有传,载《中国名人大辞典》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练蕃榜练蕃榜:字在君,清嘉庆年间在武平象洞的练氏后裔。练蕃榜率儿一子兆科,二个孙子和族亲四十余人渡海,去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乾华村开基发展。至公元1971年,因该村建核能电站征用,遂分道他迁台湾各地。为纪念他们在台开基,练氏族人特于原乡茂林社区建一座两层钢筋水泥宗祠,以供子孙祭祀和怀念祖德。 郡望堂号1、①郡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②丹阳郡: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 。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③ 建安郡:今福建省建瓯,东汉末分侯官县置。孙吴分会稽郡置建安郡,以建安县为治所。福建与浙江分治始此。以后建安郡渐缩小为今福建省西北部。隋唐以闽州、建州为建安郡。 2、堂号 河内堂:是练氏的堂号,河内即是今河南省河内县,为练氏的发源地。此外,练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丹阳堂”等。 练姓宗祠通用对联〖练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河内家声远; 岐山世泽长。 ——佚名撰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练氏宗祠通用堂联。 〖练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青丘集表忠传世; 金川院立祀妥灵。 ——佚名撰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人练定,字公权,嘉佑年间进士,历官乌江尉、福州司理、信州通判、湖南转运判官,官至朝请大夫。著有《青丘集》 。 下联典指明代江西新淦人练子宁,名安,字子宁,洪武年间进士,历官修撰、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惠帝时官御史大夫,与方孝孺并受重用。燕王朱棣攻人京城抢夺帝位,他被捕,不愿屈服,与全家人一起被杀。遗文被编为《金川玉屑集》 ,文学家李梦阳又立金川书院来纪念他。 台山连接岐山业; 淡水长流淦水风。 ——佚名撰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茂林社区练氏宗祠联(1) 祠祀此支练氏开基始祖练蕃榜,字在君,率儿一子兆科,二个孙子和族亲四十余人渡海,去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乾华村开基发展。至公元1971年,因该村建核能电站征用,遂分道他迁台湾各地。为纪念他们在台开基,练氏族人特于原乡茂林社区建一座两层钢筋水泥宗祠,以供子孙祭祀和怀念祖德。 〖练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思我祖别井离乡,由汀武而适台湾,辟土开疆,克俭克勤新世泽; 嘱尔曹守成创业,自士农以及工贾,继志述事,毋忘岐淦旧家风。 ——佚名撰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茂林社区练氏宗祠联(2) 全联典指练氏始祖东何,世居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智勇超常,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将军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有功,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公为岐山侯,赐姓练氏,故易“东”为“练”。受姓始祖练何公,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练氏由来,特将李勣将军的赞词:“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作为子孙辈行诗。在族谱上可以看到:何生舜、舜生友、友生贤、贤生裔、裔生岐、岐生山、山生侯、侯生第……的记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