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炼字 |
释义 | 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中文名:炼字 别称:炼词 用途:修辞方法 目的:以恰当字词,贴切表现人或事物 概述又称“炼词”。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炼字的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据说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初作“到”,又改为“过”“入”“满”等十余字,最后才定稿。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炼字的意义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相关典故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关于"推敲"的典故: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关于于“一字师”的典故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炼字题如何设问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炼字题的解答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 第一种类型<<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 (描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第二种类型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点作用) 第三种类型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本诗的诗眼,用得最妙,如若把它改成“看”“望”等就大失其趣,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巩固练习: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技巧建议多读诗歌,增加积累 掌握技巧,规范答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