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恋爱资本主义 |
释义 | 恋爱资本主义是肉欲化和资本主义商业化的虚伪爱情观和情爱文化,这种爱情只是为了玩乐而出现的,仅仅是为了追求肉欲,刺激,快感,享乐。一般表现为虚假爱情,用情不专,爱做秀。如为金钱权利利益而交往、滥交花心、不负责任的X行为、当第三者等。 论述现今社会的情爱文化跟资本主义的经济型态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越多人谈恋爱,自然可能会有越多人花钱去购买情人节礼品,或是去灯光好、气份佳的餐厅与情人共进烛光晚餐,或着一起去看电影、逛街、购物,甚至是为了从事某些活动而上宾馆、或购买保险套、避孕药。总之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可能充斥着各种消费活动,而越多人谈恋爱也意味着消费活动越频繁。所以商人会透过媒体刺激或暗示我们要多去追求爱情,因为如果我们谈越多恋爱,他们就有越多赚钱的机会。 马克思认为社会组织生活的方式最终决定了人们的态度和信仰,由此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爱情是如何被异化。媒体鼓舞着我们自由恋爱,种种如"想爱就爱,不要受到传统教条的搏束″"顺从你的渴望,不要过度压抑情欲″的现代爱情观,其存在并非意味着自由平等的恋爱环境真的来临了,脱去媒体冠冕堂皇的包装,它只是顺应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已。 因为对商家而言"恋爱越多,商机越多″,他们不但希望谈恋爱的人越多越好,还希望一个人的恋爱次数也越多越好,所以如"不对味就换一个″"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爱情观也因应而生。这种文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人会担心",很多人都谈过恋爱了或已经有男女朋友了,我没有谈过恋爱或没有男女朋友,会不会跟不上时代、被视?异类″有不少人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去交男女朋友的,并非真的为了"爱″,如同被这个社会硬赶鸭子上架、半推半就的演一出虚伪的爱情戏。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已被工业化、量产化,我们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自由,只是这个社会用了更巧妙的方式控制了我们,让我们不自觉。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被灌输并相信"人人都有恋爱的机会,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找的到相爱的人″,再加上媒体对爱情的渲染及吹捧,使得情侣头顶上的光环越来越大,相形之下那些没有爱情的人经常被视为无能而低下。 因为"如今这已是一个不分阶级,自由平等的恋爱环境了,你还交不到男女朋友,显然你自己应该检讨,不应该责怪这个社会″,但事实并非如此。自由平等在这个社会尚有很多进步的空间,没有爱情的人也并非就是无能或不值得被爱。而当我们长期的受到这种强势文化的压迫与异化、人性遭受扭曲、情爱沦为表像或象征人存在价值的符号,其反抗势力的产生也是必然的。 1 第 1 节 相亲结婚之崩溃与女性地位之上升1945 年日本战败投降,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 (GHQ) 将美国式民主主义思想,及自由平等思想导入日本,进行对一般平民阶级及女性的解放。「男女平等」促进了对女性的「性解放」,可以自由选择恋爱、结婚对象。「恋爱结婚」的比率自 1960 年代晚期超越了「相亲结婚」,往后成为了主流 (参照图 1)。另外,GHQ 倡导的「教育平等」让女性亦能登入大学之门,拥有高程度学历,在职场上有所作为。 第 2 节 从泡沫经济崩溃透视出男性的弱点1990 年 10 月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日经平均指数,由 1989 年末之绝顶期的三万八千九百多点,狂泻至二万零二百多点,日本的经济奇迹亦正式拉上帷幕。无数的公司倒闭,不少大企业亦不时大幅裁员,度过了「迷失的十年」。不单是男性,婚后依然渴求丰裕生活的女性亦为之恐慌。2003 年 4 月,因不良债权问题及金融危机,日经平均指数更下挫至七千六百多点的 1981 年水平,长期连续萧条令日本经济受到二战后最严重的打击。 著名经济学者森永卓郎认为「当失去了长期的人生保证,许多女性都将人生的战略转换成追求短期性的享乐生活。她们认为反正没有保证,倒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结果,她们变成只渴望跟帅哥和有钱人这两类男性交往。」[8] 最后,她们对于不属此两类的男性不予关心,连朋友也交不成,令超过半数的男性没有异性作伴 第 3 节 都市中的性与爱分离分析1帅哥同时跟众多的女性交往,她们之间的竞争亦趋于表面化与白热化,结果使她们转而认为金钱更见可靠。但是在此经济不景气时期,她们有一部分人觉得「男生已不行,靠自己赚钱」;不过赚取金钱的最快方法毕竟还是性的买卖,特别是从乡下走出都市圈寻梦的年轻女子,即使干了糗事也可以辩称「认错人」而瞒混过去。结果,日本成人影视业有迅速的发展,新宿歌舞伎町等红灯区满是「风俗营业」之所。此外,一部分的高中生以至初中生也满不在乎地通过「援助交际」、「唾尿?内衣贩卖」等获取金钱,以购买名牌商品及追求一时间的富足生活。「性」和「爱」在 1990 年代初起似乎在大都会中分道扬镳。 分析2另一方面,到了没有太多青春可以再耗费,为了生活的保障而不得不找结婚对象的女子又怎么办呢?心理学家小仓千加子曾访问 52 名 31-35 岁,泡沫经济时期进入公司的短期大学女性 (现在可引申为现在的大学毕业女性),婚后即使辞职,仍然渴求丈夫能提供原本自己单身生活时期相对富裕写意的生活水平。小仓千加子用 3C (「Communicative」「Cooperative」「Comfortable」) 来分析该等条件。 分析3其实,男女皆是贪心的动物,特别是从少就过惯了富足生活的人,破坏了本来男女不得不交换互相拥有的资源的婚姻制度,在自己吝啬自己的资源的同时却严格要求对方贡献的话,则永远也找不到「适合的另一半」。男女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的结果,是产生晚婚、非婚化以至少子化等社会问题。但是,女性作为「性供应者的存在」,亦即是市场中的卖方,若然所有卖方皆联合提升市场价格的话,作为买家的男性 (少数受欢迎男性除外) 自然处于相当不利的位置。结果,少数有钱人及受欢迎男性的「胜方」拥有复数的女人作为对象,其它大部分的男性则难以得到女伴。萌系评论家?本田透命名这个差距、供求关系为「恋爱资本主义」。 分析4若清晰阐述的话,「恋爱资本主义」的重点为:如商业世界的资本主义一般「根据自由竞争的原理,恋爱这项商品逐渐演变成似是仅由极少数人独占。」[20] 的情况。结果,「根据恋爱资本主义,人类将会被二极化地分为『围绕着熊熊爱火的人类』和『完全未尝恋爱的人类』,从而形成受欢迎与不受欢迎的人之间的残酷差距。」[21] 这种隔阂将愈来愈大。最终,到了 50 岁仍然从未结婚 ── 即所谓「终生未婚」的男性自泡沫经济时期开始激增起来,但女性则只是微升 (参照图 5)。换句话说,一部分的男性陷入终生不能结婚的严酷状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