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廉政专柜 |
释义 | 社会背景每年的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商家们一早打出了礼品牌,除了惯例的月饼、螃蟹,各大商场和超市的购物卡、礼品卡也渐成主流。但是,2010年9月,江苏徐州启动了一个购物卡(券)廉政专柜:公职人员在收受购物卡(券)后,可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到廉政专柜上交,也可交至所在单位纪检部门,由纪检部门上交廉政专柜。公职人员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但主动上交购物卡(券)到廉政专柜的,不是违纪。 “廉政专柜”与“廉政账户”这个所谓的“廉政专柜”与此前全国多个地方实行的“廉政账户”并无本质区别,前者特指购物卡(券),后者则指公职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收受的礼金、有价证券等非法所得。但目的都是给予官员一个自救的机会,“廉政专柜”的办法说明,主动上交者不违纪,而“廉政账户”宣传,主动上交者可视同拒贿,当事人可被从宽免于处理。 现在,很多地方的“廉政账户”基本上名存实亡。当年,我在某银行工作的时候,当地的廉政账户就开设在这家银行,基本上没有什么“进账”。江苏省徐州搞的“廉政专柜”又能走多远呢?在我看来,同样会行而不远。因为,无论“廉政专柜”,还是“廉政账户”于法于理都讲不通。从法律上讲,“两高”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 ”刑法上也没有哪一条规定,在收受钱物后上交某个部门或是偷偷处理掉,就可以免于追究法律责任。 效果于道理上讲,如果一个官员主动上交礼金、有价证券等非法所得,那不是明确地告诉纪检、监察等部门,我是一个潜在的腐败分子,要引起相关部门的特别“重视”,这无异于自曝身份并将自己的手脚捆绑起来;退一步讲,如果是在被调查之后主动上交财物,难道就能否定掉自己的犯罪事实吗?那只能说承认犯罪的态度较好,可以从轻从宽处理,但绝不能等同于“不是违纪”或“免于处理”。 而问题的另一个严重性是,这种各地方不依法行政,自行弄出一套看似有效的“土办法”,实际是在法律明确的规定之外,制造了一个法律界限模糊的地带——本来违法违纪,界限清晰的,却因地方的权宜之计,变得不违法违纪,这就制造了一个灰色地带,地方主导这个灰色地带的裁判权。法律本来可管的、该管的,却被地方“代管”了,而地方“代管”本身是以违法为前提的,这样,腐败分子本身违了法,地方也违了法,双重违法,却能堂而皇之地施行,岂不怪哉? 实际上,从“廉政账户”的实施效果看,根本就没有达到减少工作量,降低反腐败成本的目的,却很有可能滋长官员腐败行为,因为他们会想到,“廉政专柜”、“廉政账户”的设立,又给他们增设了一道保护墙,增长了侥幸心理,更加肆无忌惮地腐败。 自救绿色通道9月10日开完会启用这个专柜当天,就有人上缴了。不过现在刚刚开始,具体数字还没来得及统计。(我们为什么选9月10号?因为“910”谐音是“就要廉”) 大家都知道,中纪委一直要求公职人员不能利用身份和权力收受礼金礼品、有价证券等,这是违法违纪的。但在现实中,有公职人员有时候确实碍于情面,一些别人送的礼金、购物卡没能当场退回。我们就借鉴“510”廉政账户的方式,设立了这个廉政专柜,目的是让收了这些购物卡(券)的公职人员,有一个自查自纠的机会,给他们建立一个自救的“绿色通道”。 需要强调的一点,这个上缴必须是及时主动的。如果是为了掩盖自己违纪事实才来交的,那该怎么办还怎么办。打个比方说,张三是个官员,李四是个开发商,李四给张三送过礼,李四被查了,张三觉得有可能会查到自己,才来上缴,这是不会改变他违纪违法性质认定的。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购物卡和银行卡不同,收缴的时候没办法当场查验卡内金额是否和面值相符,所以,交卡时的上缴单上要填售卡企业名称、交卡时间、面值和实际金额等内容;随后进行密封,定期到售卡企业一张张核对实际金额,有已经消费的,就打印出明细单据,以实际金额为准。 教授观点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徐州这个做法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很多地方都设立过廉政账户,有的地方甚至在十年前就搞过这个,但目前来看,效果都不大,这种做法已经被现实多次证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对反腐无效,所以,我可以预言,徐州这个购物卡廉政制度也不会有什么显著效果。 之前两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份就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要求副处以上的领导干部要报告房产、投资、工资、奖金、补贴,配偶和共同生活的儿女的房产等财产也在报告范围之内,这个财产申报制度已经是非常完善而先进的了,也是被很多国家证明过非常有效的反腐措施了,7月份的时候,很多媒体、群众都非常关注,社会舆论是一片叫好。(当时我记得你也采访过我,咱们还提出财产申报能否公示给群众看看的补充建议)可是迄今为止,我却没有听到什么动静,说哪个单位着手进行申报了,或者着手做申报前的准备工作。我私下里也跟很多官员了解过,地方上也没有动手推进这个措施。这么好的制度,难道就是社会上热闹一阵,然后就无声无息地消亡了? 现在正是反腐的关键时刻,出台了财产申报制度却不执行,让人觉得这就是在舆论和现实压力下,出台个政策应付一下社会,这样能在根本上解决反腐问题的措施都不能够执行,那些所谓的廉政账户、购物卡上交之类的形式要来何用? 所以说,咱们国家各种反腐法规、廉政措施已经非常完备了,措施有了,关键在于执行,徐州要是想带头搞好廉政,真是也不必想什么新招了,按照现有的法规、章程办就很好了,他们要是能有勇气带头搞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我才为他们鼓掌叫好呢。 反腐倡廉招招“鲜”练习“廉洁操” 广东省龙门县在11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中推行“廉洁自律保健操”,官员们在做操时,要大声说:“面对10万元的贿款,我可能毫不犹豫地拒绝,那100万甚至1000万贿款呢?面对牢狱的煎熬,我的身体状况能否抵挡得住?” 安装“廉政屏保”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纪委要求各级各部门办公电脑须装廉政屏保和壁纸,全区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的家用电脑也要安装,以屏保的字幕提醒公务人员廉洁自律。东坡区某部门一把手说,家里装上廉政屏保后,一些送礼的来了,她就把电脑打开,“送礼的会不好意思,就离开了。” 培训“贤内助” 广东(东莞)莞城纪委、妇联联合举办“廉政课”,100名领导干部的配偶参与培训,学习如何当好一个“贤内助”。 公选“廉内助” 安徽省铜陵市对副处以上领导干部配偶进行“廉内助”评选活动,并鼓励市民推荐,其中要求“事迹具体生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