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连紫华
释义

瓷城后起之秀连紫华,1970年出生于德化国宝乡格头村,是一个出生瓷器的地方。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少年时他就深深地迷上的瓷塑这门传统艺术,后来他选择了德化陶瓷职业中专学校就读。在职专学习的两年中,连紫华不但接触到许多德化瓷塑界精英,还了解到德化瓷都的制瓷历史,认识了明代何朝宗、清代苏学金、民国时期的许友义和当代许兴泰等一代代瓷雕艺术大师的作品,了解到"中国白"是德化瓷的代名词。

1989年毕业时,他的雕塑、素描均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当地许多老板都看好他的创作潜力,力邀他参与企业的产品创作。但他有自己的理想,他觉得自己不能急于挣钱,他需要提高。从中专毕业后,他先后拜数位瓷塑大师为师。经过8年的苦心学艺,他学会了拉坯、塑像、雕刻、烧窑等技术,其间他除了阅读大量的宗教、陶瓷、艺术类书籍外,还四处拜访名师,先后得到了清华美院教授以及雕塑家钱绍武助手郭东青(故宫文物的修复专家)的指导。

1997年,连紫华在一位香港客商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自己的友滨陶瓷研究所,开始了创作创业之路。

在德化陶瓷科技园区内,连紫华的友滨陶瓷研究所坐落其间。一个农村青年,白手起家,凭借自己不懈的瓷艺追求,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前行,30岁时就独自成立瓷研所,并且拥有一定的设备规模,这在当地是不多见的。在德化众多大师成立的瓷研所中,名称大都取自人名或其从事研究的瓷种领域。而连紫华"友滨瓷研所",似乎让人觉得有些特别。他介绍说,其寓意是"友谊在身边"。也就是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说话,真诚待人,广结人缘。

从大众习惯的思维来说,或许搞艺术的人都有着明显的外貌特征。但连紫华多少会让人有点"意外",这种"意外"就在于他的形象偏离了大众的"惯性"思维。他没有艺术家的"外貌特质"。个头不高的他,皮肤黝黑,话不多,一脸和气。与他的交流中,似乎能找到他所从事传统瓷塑中的那份"静"与"禅"的感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