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连云港保卫战 |
释义 | 基本简介【连云港保卫战】1938年,从5月至7月,东北军第57军第112师第667团在孙家山进行了阵地防御和反突击战。并与第672团一起进行了大桅尖战斗。两次战斗击退了日军的进攻,给日军以极大打击,阵地失而复得,保卫了连云港,使港城免受了日军的涂炭。 战史回忆我们亲历了连云港保卫战———— 1938年8月大桅尖争夺战之后不久,57军112师奉命撤出连云港,准备参加武汉会战。自1938年5月20日日军进攻连云港至1939年3月4日占领整个连云地区,保卫连云港的战斗历时289天,正如刻在宿城万寿山上的抗日石刻中所言:“赖我将士忠勇抵抗,誓保河山,顽敌迄未得逞!”李欣将军认为连云港保卫战有着重大的意义,驻守在连云港的官兵拒敌于海上,解除了第五战区右侧的威胁,使日军企图把连云港作为“徐州会战”补给线的计划没有得逞,对徐州会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支援了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在徐州的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反侵略意志。 国民党军队坚守一个地方达这么长的时间,使日寇的军事行动没有多大进展,这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即使不是惟一的,也是少有的、罕见的。表现出东北军抗日的坚决顽强,万毅将军的《六六七团团歌》充分体现这种精神:“神圣的自卫战争,是民族的最后生路,大家向前!……为争生存而战,为复失土而战,勇敢前进,到东北去。青年的六六七团!” 第二天,笔者又采访了张翼将军。张翼将军原名张维桢,生于1918年,今年正月里过了90大寿。山东诸城人。 张翼将军回忆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他说,1935年秋在诸城第十三中学毕业后,考入了济南师范学校。在济南师范求学中,学习了一些革命理论,思想上有了革命的萌芽,奠定了他革命一生的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翼参加了有党领导的高密县游击队,后来被国民党驱逐,108人有组织地流亡到徐州。1938年春经华中局军委批准,他们数十人参加了东北军,进行友军的争取和改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参加了连云港保卫战,以及为保卫武汉而进行的对合肥敌机场破袭战等战役。1940年冬,分配到山东纵队保卫部工作。1942年参加了八路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政委、顾问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翼将军特别回忆了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过。李欣是张翼的入党介绍人,他们秘密地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李欣在当时的报纸上剪下了一张列宁像,用针扎在郊野的一棵树上,他们就在那里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1938年3月,他们来到了连云港。 张翼将军热情地拿出了地图,地图上明确地标示着他们在连云港的战斗部署和行军路线。第一站是新县,从新县再到北云台山南麓的老君堂。笔者向其介绍了老君堂属于今连云区云山乡。张老深情地回忆说,老君堂那儿风景真漂亮,林木葱茏,流水潺潺,一座小庙隐于其中。笔者接着说:《海州志》上早就说这里是苏北第一胜境。张老他们从老君堂又到大桅尖,从大桅尖到孙家山,从孙家山到墟沟北崮山。张翼回忆他住在北崮山上的一块像屋子似的石头下面,一觉醒来,被子掉到了山下。平时,他们常到白宝山的大楼里面找书看,那里有很多书。 两位老人对连云港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都多次来过连云港,回忆了重返连云港的许多趣事,并表示有再来连云港的意愿。他们在北京还接待过很多连云港人。 去年李欣的《携笔从戎》一书由我市为其出版,该书的封面上,印有李欣的一首诗:《重返连云港》: 一九三八年五月曾亲与保卫连云港抗登陆作战,一九八七年五月重返旧地,感而书此。 伫立孙家山,敌舰指顾间。重型炮轰鸣,探照灯回旋。敌机更肆虐,到处逞疯狂。扫射兼轰炸,人民遭祸殃。掏沙作深坑,滩涂成天堑。倭奴时上来,陈尸不顾返。伊谁守海隅,曰六六七团。豪情与天齐,阵地若金汤。今我来凭吊,港湾换新装。码头深入海,成我输煤场。阵地今不见,连岛故无恙。精卫方填海,岛岸行相连。滔滔黄海陬,巨港史无前。抚今更思昔,焉得不开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