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连江鸡 |
释义 | “连江鸡”是流行在福州地区的俗语。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1996年1月再版的《福州方言词典》187页“连江鸡”条目这样解释:“对郊县连江人的蔑称。这一说法可能是由于福州市场上的鸡一大部分产自连江,例‘连江鸡筑胲’(俗)。 误解其实,“连江鸡”从来就不是贬义词,或“蔑称”。许多旅居海外的连江籍人士,尤其是旅居日本、东南亚及台湾的连江人,每听到朋友戏呼连江籍乡亲为“连江鸡”时,不仅不认为是轻蔑,反而引以为荣。 鸡自古为祥瑞之物,古文字学家说:“鸡者,吉也;雄鸡,乃大吉也!”鸡因“吉”而谐音,由音而成名。《韩诗外传》载:早在春秋战国时,齐国名士田饶曾全面地论述鸡的品德。他对哀公说:“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信,信也。鸡有此五德。”文、武、勇、仁、信,五德兼备。所以鸡被人们称为“德禽”、“义禽”、“灵禽”、“禽圣”。鸡在典籍中雅号就有好多,如“司晨鸟”、“知时禽”、“报晓禽”、“烛夜”等。 历史连江人历来以“文、武、仁、勇、信”自许,台北市连江县同乡会创会,便以“鸡”为主题,设计了金鸡雄踞群山之顶,朝向晨曦啼鸣,红日初升,光芒四射,照耀着清山绿水的图案为会徽,制成徽章分赠乡亲及会友,与乡亲共勉,同时以此会徽作为会旗图案。原台北市连江县同乡会理事长游开亨先生曾自豪地说:“吾闻人称‘连江鸡’,非但不以为辱,且引以为荣,同时并盼我连江同乡皆能允文、允武、存仁、尚勇、守信,以发扬‘鸡’的精神。” 典故为什么连江人闻人称“连江鸡”,非但不以为辱,反而引以为荣呢?说来,还有一段连江人引以自豪的佳话。 根据民国版《连江县志》卷十四·选举篇、新编《连江县志》、《连江教育志》以及有关的史料记载:我国封建时代科举考试,分为童子试(县试)、乡试(省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省试)是最难过的关卡。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由皇帝钦定的“主考”主持,在省城举行,关防甚严,秀才应试须考明经、策论等。一科乡试,一县之中能有两三名见榜者已属罕见,可不知怎的,每逢酉年,福建省乡试,连江县学子常有4人以上中举。据统计,清朝自顺治八年(1651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福建省乡试前后共举行79科,连江县秀才中举者达168人。有人说:其中酉年开科15次。如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科及十八年(1753)癸酉科,连江县各中举人4人。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科5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巳酉科6人等。连江县学子独占酉年福建省乡试鳌头,风光无限,当时在福州地区传为佳话,人们纷纷赞扬连江人的聪明才智,说鸡年是属于连江人的。于是“连江鸡”的雅称,就这样渐渐地传开来,成为了福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口头语。据说,这种现象,不仅在清代,明朝时就是这样,如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廷试第二的榜眼赵恢,以及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第进士的兵部尚书吴文华,他们乡试得中举人时也是酉年。这种现象一直衍传到现代。1993年(农历癸酉年),连江一中高考升学率比往年高出2.8个百分点,录取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名牌学府的人数也超出了往年!所以“鸡”(酉年)对连江人来说意味着吉祥好运!意味着自豪和骄傲!更意味着连江人聪明智慧,奋发进取,允文、允武、存仁、尚勇、守信的精神。 由来所以,“连江鸡”这一福州俗语的由来,绝不是因为什么“可能是由于福州市场上的鸡一大部分产自连江”,更不是因为什么“连江鸡筑胲”。早在1992年,我曾在《福州文化》第2期上发表过《‘连江鸡’探源》。今天,我再次提出为福州俗语“连江鸡”正名,请前辈方家指教,使“连江鸡”这一福州俗语更实事求是,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