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连环画报 |
释义 | 连环画报,一种刊登连环画的期刊,创刊于1951年,从1999年1月起,在新组建的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下,由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连环画报》和由原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连环画》两本月刊,合刊为新版的《连环画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连环画报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扶植和造就了众多连环画艺术家。 详细介绍中国的传统绘画源远流长,炉火纯青,而世界各国的绘画风格与技法更是异彩纷呈,中国的连环画则是博采众家之长,集各类特色精华于一身的通俗艺术。做为中国惟一的一本传统风格的连环画月刊《连环画报》充分发挥了这一特点,无论传统线描、水墨淡彩、油画水粉、卡通漫画,无论写实、浪漫、夸张,都将在这里一展风采。《连环画报》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中国最具影响的通俗美术刊物,是中国连环画百花齐放的园地、精英荟萃的窗口。 栏目版块主要版块栏目: 百姓故事 沧桑史画 精品欣赏 典藏故事 世象大千 民间故事 画报讲堂 新书讯息 连坛动态 创刊1951年5月,第一期《连环画报》正式出版发行。20开的小方本,10页彩页,20页黑白页,半月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挥手的油画成为创刊号的封面,茅盾先生为封面题写“连环画报”四个字。事实上,《连环画报》的诞生的确与毛主席有着直接的关系。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关于改造旧连环画的指示,在《1950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1951年计划要点》中提出:“出版连环图画定期刊物与较好的新连环画五十种……”在这样的要求下,由萨空了和朱丹同志组织筹办而酝酿诞生了《连环画报》。 从《连环画报》第一期刊印发行150000册开始,《连环画报》就已经参与到社会当中,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发刊的话》中,有这样的句子:“现在,我们想出这么一本定期的连环图画小书,想要用大家喜欢看的连环图画这种东西专讲新道理。不论是新社会里的新事情和从前的老事情,我们都从人民的观点来讲来画,希望大家能在这本小书上得到点益处。”可以看到,开始的《连环画报》是要在人民立场上讲新道理,教育大家的,是一种宣教意义的宣传品。 连环画的受众群“连环图画从前叫‘小人书’,现在却不光是小人爱看它,就连大人也爱看它了。”读者从小孩扩展到大人,读者实际上是“非形式化”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无结构的社会群体。“什么原因呢?第一,这种书里面印的,不光是字,大部分是图画,容易看得懂;第二,里面画的事情,有头有尾,清清楚楚,越看越有趣味。中国人民从前在旧社会受压迫,没有钱也没有机会念书,不识字的很多……这种连环图画既是容易看,又好看,所以大家就都喜欢它了。”一是因为读者不识多少字,看图容易懂;二是讲的故事有趣,能懂道理,受教育。 刊登作品2010年8月号刊载了郑万林作品《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黎明》。因为作者艺术学院的教育背景,整套作品采用了炭笔素描的手法,朴素的写实风格,造型严谨,人物表情刻画生动,细节处理到位,对不同物体的质感也有较深入的表现,构图有松有紧,传达出很好的视觉节奏感。因为作者涉猎动画教学与创作,整套作品在视角上的变化呈现出很强的镜头感,近焦、远焦、特写、大场景等镜头语言的借鉴,使画面的丰富性增强。俯视、仰视等一些大透视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每幅画面都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但画面之间的连续性却相对较弱。这在短篇的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对于连环画创作是一个更高标准的要求。 连环画作品的画面连续性,是连环画艺术的艺术特点,是连环画区别于其它绘画艺术门类的特性。这一特性的发挥,在一些连环画大家的作品里能看到很好的范例。如贺友直先生的《山乡巨变》里人物对话连续画面的处理,室内场景多角度转换却不失真实,人物表情与动作的变化一气呵成,引人入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连续性,是连环画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元素,即使在去除掉脚本文字叙事因素的条件下,图画的连续性依然可以引导观者产生“往下看”的心理动机。而这个“往下看”,正是连环画艺术审美和其它绘画艺术门类最大的不同,它是连环画独特的“叙事方式”,使连环画作品的完整性在连续性的基础上得到体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