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前串讲
释义

本书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编写,紧扣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学科考试大纲,通过对大纲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合作者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总结提炼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考试指南、数据结构篇、计算机组成原理篇、操作系统篇和计算机网络篇。

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前串讲

作 者: 施游,朱云翔 主编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

版 次: 1

页 数: 401

开 本: 大16开

印 次: 1

I S B N : 9787121085833

编辑推荐

三大绝招 助您顺利通关

2009年试题分析首次披露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表格分析法,科学地研究了每个知识点的难度及重点程度情况,准确把握每个出题点的深浅;详细解析了每一个考点,并科学编写了相应的冲刺强化训练习题,结构科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本书可以保证既不漏掉考试必需的知识点,又不加重考生的备考负担,使考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点并领悟计算机学科考研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真谛——“一书在手,过关无忧”。

本书可以作为计算机学科考研专业基础综合全国联考的复习用书,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丛书阅读指南

本套丛书是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等院校的名师团队,倾其多年培训与辅导的经验精心编写而成的。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专业从事IT教育、教育产品开发、教育书籍编写,在IT教育方面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特别是在IT在线教育方面,稳居国内首位。根据多年的考试辅导经验,希赛教育专家建议您将整个备考过程分为“打好基础”、“强化练习”、“快速总结”三个阶段,也是组成本套丛书的三大主线,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复习体系:

(1)打好基础(45天)

研究生入学考试知识面广、考查点深。因此,如果您有足够的备考时间,或者基础知识稍显薄弱,则必须先夯实基础。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教程(上下册)》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而编写的。由于该教程严格按照考试大纲,重视体系性,与具体的考题关联性并不直接,因此建议采用泛读的方式,以便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立感性的认识。

(2)强化练习(25天)

俗语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当您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将复习的成果巩固下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习题集与解答》根据考试大纲,把可能要考的知识点采用习题、习题分析与解答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希赛教育的专家们把多年面授、网上辅导、阅卷总结的易错、易混、难懂的要点,汇聚成习题与解答,可以让您消除盲点,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

(3)快速总结(10天)

知识要梳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书要读薄才能够更好地记忆。

在自己的脑子中建立完整的考点体系是突破考试的关键一步。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前串讲》则是为此量身定做的。考前串讲紧扣考试大纲,采用表格分析法,科学地研究了每个知识点的难度及重点程度情况,准确把握每个出题点的深浅。在这个阶段,您应结合考前串讲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逐一巩固、逐一检验。 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的博士团队还将通过希赛教育网平台,提供丰富实用的视频资料、及时的问题解答,量身定做个性化辅导。在希赛教育网论坛“计算机考研”版块,您可以和所有考生进行在线交流,讨论有关学习和考试的问题,讨论人生和职业规划的话题。

前 言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全国联考,初试科目调整为4门,分别是政治理论(100分)、外语(100分)、数学一(150分)、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150分)。其中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4个学科专业基础课,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目的

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中,所规定要考查的4个学科知识范围比较广。根据希赛教育网的调查,考生希望得到一本“精装”书——该书既能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同时又很精炼——以便在短时间内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进行快速的回顾和掌握,轻松考出高分。鉴于此,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编写和出版了本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考前串讲用书。

内容

本书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了有重点的串讲,利用表格分析法给出了每个知识点的难度及重点程度。章节中的知识点解析深浅程度根据难度及重点程度的情况而定。这种辅导方式保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为考生打造一条通向考研终点的捷径。

由于编写组成员均为研究生考试第一线的辅导专家,负责和参与了考试培训与辅导、教程编写、考试阅卷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本书凝聚了专家们的知识、经验、心得和体会,也集成了专家们的精力和心血。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又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考生来说,阅读本书就是一个“温故”的过程,必定会从中获取到新知识。同时,通过阅读本书,考生可以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掌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非常轻松地找到考试的最后冲刺状态,做到稳拿高分。

作者

本书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编,由施游、朱云翔主编,由希赛顾问团首席顾问张友生博士负责统稿。参加编写的人员有胡平、黄建新、钟经伟、张健、陈宇、刘华谱、王湘谕、易卫、曲向丽、李培潮、王功明、吴名星。

致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高水平的资料和书籍,在此,我们对这些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孙学瑛老师,她在本书的策划、选题的申报、写作大纲的确定,以及编辑、出版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希赛教育的计算机专业考研培训的学员,他们的想法是汇成本书的源动力,他们的意见使本书更加贴近读者。

交流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且本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我们诚恳地期望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教和帮助,对此,我们将深表感激。

有关本书的反馈意见,读者可在希赛教育网论坛“书评在线”版块中的“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栏目与我们交流,我们会及时地在线解答读者的疑问。

本书体例

难度系数★:数字越大,难度越高。

重点系数◎:数字越大,越重点。

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

2009年3月

目录

第1章 考试指南

1.1 考试题型分析

1.2 考试知识点分析

1.2.1 数据结构

1.2.2 计算机组成原理

1.2.3 操作系统

1.2.4 计算机网络

1.3 备考指南

1.3.1 专业课学习

1.3.2 学习效果检测

1.3.3 辅导和培训

第1篇 数据结构篇

第2章 线性表

2.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2.2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3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4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2.5 静态链表

2.6 双向链表

2.7 循环链表

第3章 栈、队列和数组

3.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3.2 栈的基本概念

3.3 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3.4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3.5 队列的基本概念

3.6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3.7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3.8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第4章 树与二叉树

4.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4.2 树的概念

4.3 二叉树

4.4 树、森林

4.5 树的应用

第5章 图

5.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5.2 图的概念

5.3 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5.4 图的遍历

5.5 最小(代价)生成树

5.6 最短路径

5.7 拓扑排序

5.8 关键路径

第6章 查找

6.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6.2 查找的基本概念

6.3 顺序查找法

6.4 折半查找法

6.5 二叉排序树

6.6 平衡二叉树(AVL树)

6.7 B-树

6.8 哈希表及其查找

第7章 排序

7.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7.2 排序的基本概念

7.3 插入排序

7.4 冒泡排序

7.5 简单选择排序

7.6 希尔排序

7.7 快速排序

7.8 堆排序

7.9 二路归并排序

7.10 基数排序

7.11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第2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篇

第8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8.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8.2 计算机发展历程

8.3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8.4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8.5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8.6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8.7 计算机性能指标

第9章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9.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9.2 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9.3 真值和机器数

9.4 BCD码

9.5 字符与字符串

9.6 校验码

9.7 定点数的表示

9.8 定点数的运算

9.9 浮点数的表示

9.10 浮点数运算

9.11 算术逻辑单元ALU

第10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

10.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10.2 存储器的分类

10.3 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10.4 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0.5 只读存储器

10.6 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10.7 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10.8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0.9 虚拟存储器

第11章 指令系统

11.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11.2 指令格式

11.3 指令的寻址方式

11.4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第12章 中央处理器

12.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12.2 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12.3 指令执行过程

12.4 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12.5 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2.6 指令流水线

第13章 总线

13.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13.2 总线概述

13.3 总线仲裁

13.4 总线操作和定时

13.5 总线标准

第14章 输入/输出(I/O)系统

14.1 考点归纳与考点分析

14.2 I/O系统基本概念

14.3 外部设备

14.3.1 输入设备

14.3.2 输出设备

14.4 I/O接口(I/O控制器)

14.4.1 I/O接口的功能

14.3.2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14.3.3 I/O端口及其编址

14.5 I/O方式

14.5.1 程序查询方式

14.5.2 中断方式

14.5.3 DMA方式

14.5.4 通道方式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