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利率平价说 |
释义 | 利率平价说(TheoryofInterestRateParity)由英国经济学家凯因斯(JohnKeynes)於1923年首先提出,解释了利率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化。投资者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把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资金的流入将使利率较高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凯因斯的学说解释了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差异同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远期汇率的推导过程就是应用了利率平价的理论。虽然该理论的前提假设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利率平价说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收支、物价水平的范畴,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研究汇率的变化,奠定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 如果两国利率存在差异,则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即套利。 按套利是否与远期业务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可分为: ①抛补的利率平价(CIP) ②非抛补的利率平价(UIP)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