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利库德集团
释义

以色列主要政党。1973年9月由哈加尔集团、自由中心、拉姆党和国土完整运动、人民党等组成。1977年和1981年两次大选获胜后执政。1984年、1988年同工党组成联合政府,1990年6月与其他一些宗教党组成新政府。主要代表来自中东地区犹太人的利益。1992年在大选中失败,成为在野党。利库德集团主张约旦河西岸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首都”;拒绝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谈判。对内鼓励私人资本,发展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目的是建立自由、公正和消灭贫困为基础的社会。

英文名称

利库德集团(Likud)

利库德集团简介

利库德集团在议会外设有统一的组织和中央领导机构,其成员组织均保持一定的独立性。1995年6月,利库德集团领导人之一戴维·利维宣布退出该党,另行组建新党。随后,约20名利库德集团各地区的负责人表示将加入利维组建的新党。利库德集团分裂。

利库德集团执政

利库德集团又称全国自由联盟,是以色列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自成立以来,数度执掌以色列政权。1977年,利库德集团首次赢得以色列大选,获权组阁,打破了工党执政29年的局面。此后,利库德集团多次单独执政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执政。1992年,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失利,成为在野党。1995年6月,利库德集团领导人之一戴维·利维宣布退出该党,另行组建新党。随后,约20名利库德集团各地区的负责人表示将加入利维组建的新党。利库德集团分裂。1996年,利库德集团再度赢得大选,内塔尼亚胡出任总理。后因内塔尼亚胡奉行强硬的和谈政策引发利库德集团内部分裂,以色列于1999年提前举行大选。由于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失利,内塔尼亚胡辞去党主席职务,沙龙继任。2001年2月,沙龙在大选中获胜,出任政府总理。同年3月,利库德集团联合工党等7个党组成民族团结政府。2003年1月28日,利库德集团在第16届议会选举中再次获胜,沙龙连任总理。

利库德集团执政分歧

利库德集团长期以来以强硬著称,一直主张吞并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领土,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主张“以安全换和平”。以沙龙为首的利库德集团执政以后,一直对巴勒斯坦采取强硬政策,巴以流血冲突不断。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利库德集团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有所变化。2002年12月,沙龙首次提出一项巴勒斯坦建国方案,同意巴有条件建国。2003年底,沙龙提出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离的“单边行动计划”。但该计划遭到国内极右势力的强烈反对。在沙龙倡导实施单边行动计划过程中,利库德集团内部部分议员多次利用党、议会和内阁投票的机会给沙龙制造了一系列障碍,试图阻止单边行动计划实施。

面对利库德集团内部难以弥合的分歧,加上工党退出联合政府,沙龙于2005年11月21日正式决定退出利库德集团,并另组建新党“前进党”。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后,利库德集团40名议员中有14人加入前进党。此后,利库德集团临时主席哈内戈比、以国防部长莫法兹等也先后退出利库德集团。利库德集团陷入分裂状态。同年11月24日,利库德集团中央委员会举行沙龙退党后的首次会议,决定12月19日举行党魁选举。12月19日以色列前财政部长内塔尼亚胡在选举中战胜主要竞争对手,当选该党主席。2007年8月,内塔尼亚胡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 。

与前进党组建联合政府

2012年5月8日,以色列总理、利库德集团主席本雅明.内塔尼亚胡5月8日出人意料地取消了提前大选的决定,并同主要反对党前进党达成组阁协议,两党将组建联合政府。

5月8日,内塔尼亚胡与前进党领导人沙乌勒·莫法兹共同出席了记者会。二人表示,他们之间的联盟将为以色列政坛带来稳定局面,他们承诺在伊朗问题上展开合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