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丽水苦竹 |
释义 | 简介秆高6.5m,径2-3cm,节间长40cm,薄被白粉,节下有细柔毛,节略隆起,箨环极绒毛。箨鞘初绿色,具棕蓝色斑点与褐棕色疣基刺毛,边缘具棕色纤毛,略被白粉,基部具棕色绒毛;箨耳缺如或微弱,略在两肩隆起,表面被谒色糙毛,边缘无遂毛或偶见少数短遂毛直立;箨舌高smm,近三角形,先端具白色细纤毛;箨叶狭披针形至带状,反转,边缘秃净内卷,内表面基部有棕色细毛。每节分枝3-5枚,每小枝具叶3-5,通常无叶耳及遂毛,偶见发达,叶舌三角形,高3-4mm, 叶片阔披针形,长12-19cm.宽1.7-2.3cm。 命名丽水苦竹:P. maculosoides Wen 命 名来源:[Journ. Bamb. Res. 3(2): 33.f.9. 1984] 中国植物志:9(1):605 组中文名:苦竹组 组拉丁名:Sect.Amaris.L Chen et G.Y.Sheng 亚属中文名:川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Nipponocalamus(Nakai) Murata 亚族中文名:北美箭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ARUNDINARIINAE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6.5米,粗2—3厘米;节间长约40厘米,略被白粉,节下方有细柔毛;节略隆起;箨环初被绒毛。箨鞘嫩时绿色,背部具棕褐色斑点与褐色疣基刺毛,边缘生棕色纤毛,略被白粉,基部无毛,先端收缩钝圆;箨耳缺或微弱,仅在箨鞘的两肩隆起,外表面被褐色糙毛,边缘无缝毛或偶见短而直立的缝毛少数条;箨舌高约8毫米,近三助形,质薄,表面无毛,先端具白色细纤毛;箨片狭披针形至带状,外翻,腹面的基部小有棕色细毛,边缘秃净,内卷。竿每节分3—5枝,末级小枝具3—5叶;叶鞘长5—9厘米,光滑无毛;通常无叶耳与缝毛,罕可有叶耳;叶舌三角形,高3—4毫米,质薄,无毛;叶片广披针形,长12—19厘米,宽17—23毫米,基部钝圆收缩为长约5毫米的叶柄,先端急尖,并呈尾状延伸,上表面绿色而无毛,下表面被细柔毛,次脉7或8对,具小横脉。花枝未见。 用 途:竹材宜作旗竿、帐竿、棚架等。 产地分布:特产浙江丽水。模式标本采自丽水县峰源。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