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栗领翡翠 |
释义 | 名称类别【中文名称】栗领翡翠 【拉丁学名】Actenoides concretus 【命名时间】Temminck, 1825 【英文名称】Chestnut-collar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栗领翡翠属 外形特征栗领翡翠身长24 cm,体重70-90 。雄鸟有深绿色帽子。黑色的前额,枕绿色,在两侧从腮到脖子有一大块深蓝色的长斑。眼眉毛红棕色。面颊,下巴和喉咙有一个浅黄橙色。薄须的蓝紫色一直扩大到翕。颈部和胸部是红色,上背部是漂亮的黑色外套,翅膀蓝紫色。腰部和臀部是美丽的亮蓝色。尾巴蓝紫色。两翼,尾缘和翼缘是红色。嘴黄色 。虹膜是深棕色,腿黄绿色。 雌鸟不同于雄鸟,眼纹略大。上背部,肩胛骨,翅膀的颜色深橄榄绿色。翅膀和背羽鳞片状纹。幼鸟类似于成鸟。具有很强的鸟喙,色彩斑驳的灰棕色。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嘴红色。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栗领翡翠生活在亚洲大陆,活动从海平面到800米高度。然而在婆罗洲,海拔1700米的高度也曾经发现它们,它们通常定居在茂密的森林和近水处。 这些健壮的翠鸟在狩猎时,一般单独或情侣共同捕食。同大多数森林猎翠鸟一样,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如蟋蟀、蜘蛛、蝎子、和蜗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 生长繁殖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10厘米,宽20厘米,直径60厘米长的椭圆形。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每次产2枚卵,繁殖时间4月、5月至6月在马来西亚,从12月到3月在婆罗洲,苏门答腊在3月份。雏鸟留巢约22天。 亚种分布(3个亚种) 1.Actenoides concretus peristephes 分布于缅甸南部泰国半岛。 2.Actenoides concretus concretus 分布于泰国半岛、苏门答腊。 3.Actenoides concretus borneanus 分布于婆罗洲。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