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礼林镇 |
释义 | 礼林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境西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市区13.5公里。乐平矿务局桥头丘煤矿、水电局勤俭水库、供电局3.5万伏变电站均坐落在镇境内,礼林水电站、供电站、程控电话等电力、通讯设施完备,皖赣铁路入境斜穿而过,设有甘棠站。境东南双峰寺巍峨高耸,境西北安沙河穿境流淌。 乡镇概况辖23个村委会(黄家、朱桥、牌楼、圈渡、刘家、老屋、前鲍、戴家、礼林、九甲、洲上、陈家埠、杨桥、白土、新庄、董家、石坑、坞泥畈、铺里、鲍畈、新村、塔背、甘棠)1个居委会,1个全民分场,1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341人。 省属桥头丘煤矿和万山煤矿在境内。境北端有清顺治间翥山庙旧址及新古器时代文化遗址。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4903 男 18404 女 16499 家庭户户数 8499 家庭户总人口(总) 30706 家庭户男 16009 家庭户女 14697 0-14岁(总) 10093 0-14岁男 5619 0-14岁女 4474 15-64岁(总) 23182 15-64岁男 11957 15-64岁女 11225 65岁及以上(总) 1628 65岁及以上男 828 65岁及以上女 80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4024 沿革1950年设礼林乡,1958年设礼林公社,1984年设乡,1997年设镇。 自然地理皖赣铁路从境西缘通过,设有甘棠站。渡洄公路过境。全境总面积15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767亩,山林面积139900亩,水域面积4706亩。主要矿产资源为石英石、高岭土、煤炭,木竹资源也比较丰富,主要有毛竹、湿地松、杉木等。 经济建设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企业以煤炭和瓷土加工为主,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 党务建设礼林镇共有党支部38个,其中:村级党支部26个(含白土峰、石坑林场党支部),党员总数966名,其中:农村党员756名,35岁以下的137名,60岁以上的269名。镇机关现有干部总数126人,其中:国编干部91人(离休干部1人、退休干部19人、退养干部5人),各条线事业编10人。 文化建设2008年来,礼林镇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多风文明的突破口,镇财政安排3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好一个文化活动室、组建一支宣传队、兴建一个文化集会场所。同时大力培养文艺骨干,引导农民自主创办文艺宣传队伍,发挥他们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的作用。截止到2009年3月,除了朱桥村外,该镇洄田、牌楼、前鲍等村也都组建了自己的舞龙灯游艺队伍。由当地农民自编自演的《婆媳情深》话剧,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计生故事教育了村民。 “养儿防老不如计生奖励扶助好”等一批贴近群众的快板、小品,使村民在观看身边事、身边人表演的愉悦中感受到婚育文明新风扑面。截止到2009年3月,礼林镇已组建了农民乐队、腰鼓队、民间文艺演出队等由农民充当主体的文化队伍46个,充分利用民间文化队伍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以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思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造林绿化工程乐平市礼林镇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视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加强领导,强化责任,镇村联动,发动群众,攻坚破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宣传发动到位。召开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党政班子专题会议,制发工作方案。召开了全镇三级干部会议,各村又召开了党员、本小组会议。下发了动员令,充分利用标语、墙报、宣传栏进行宣传。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各村(居)委会、林场成立了相应的机制。镇村、组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实行“挂村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村,村小组长、理事长包自然村,造林大户包山头”的“四包”制度。根据属地原则,采取 “谁家的孩子谁家管,谁家的闲地谁家造”的方法,推行“包栽、包管、包成林”的“三包”模式。 三是任务分解到位。该镇2008年总任务是13740亩,镇党委、政府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山头、到人,该镇的村干部人人有指标、户户有指标。镇林办根据任务落实情况制定总体规划,将任务、完成时间明晰化。 四是政策措施到位。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助等优惠政策。该镇九林、洲上、白土等村多方式、多渠道引进公司承包联营,面积达2000亩。 五是科学管护到位。采取“以补代管、以罚代管”的措施,对人为破坏林木的行为在经济上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法律责任。严防森林火灾,严控制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按照“一村一品”的战略,打造新农村示范点。提倡“沟边路旁共栽敬老林,房前屋后齐种受幼树”的风范,并将集体场所造林植树的受益权交于镇村老年协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