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里加
释义

里加(Riga Riga cathedral and St. Peter's Church)拉脱维亚首都,经济、文化中心,波罗的海里加湾的大海港,渔港。位于道加瓦河注入里加湾的交汇处,距海约15千米,面积302.8平方千米,人口约92万。

地理位置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Riga) 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经纬度: 北纬56度58分0秒,东经24度8分0秒56.9666濒临里加湾,市区跨道加瓦河两岸,北距波罗的海15公里。里加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处于欧洲西部和东部、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和“北方巴黎”。由于里加濒河临湖,所以又有三河一湖之称,三河指道加瓦河、列鲁巴河、城市运河,一湖指吉士湖。面积307平方公里。

气候状况

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16.9℃。人口逾74万,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该港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最高约30℃,最低约-26℃。沿海冰冻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需破冰船协助开航。全年平均降雨量约700mm。河口水位平均高0.9~1.8m。

基本信息

总人口: (2010) 70.6万

都会区: 1148003 (Metro pop of 2003 )

时区: (UTC+2)

夏令时间: (UTC+3)

最早为利弗人的居民点。公元1201年建为要塞。1282年参加汉萨同盟,成为波罗的海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历史上曾受德国和瑞典统治,18世纪前期并入俄国。此后成为俄国西北部重要港口和贸易中心之18十八世纪发展为海港。1919年拉脱维亚独立,成为首都。1940年并入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再度成为独立的拉脱维亚首都。

历史沿革

里加在古时是利弗人的居民点,1201年建为要塞城市。1282年参加汉撒同盟,成为波罗的海最重要的贸易中心。1709-1710年被俄国人占领。1918年拉脱维亚独立,里加成为首都。1940年并入苏联,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里加又成为首都。

经济发展

里加是拉脱维亚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生产电气化铁路车辆、电车、内燃机车、船舶和摩托车等,电器、仪表、化工、纺织和食品工业亦较发达。重要商港和渔船队的基地。铁路通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塔林等地。航空线与全国各地相连。有拉脱维亚大学、拉脱维亚科学院等多所大学。多十三至十九世纪古迹。海滨为有名的疗养地。

里加(拉脱维亚语: Rīga)是拉脱维亚的首都,3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中最大的一个城市。位于波罗的海岸边,道加瓦河口。 北纬56度58分,东经24度8分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里加又是波罗的海国家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工商业中心。

人口概况

根据2003年人口统计,里加市人口为739,232人,其中拉脱维亚人占45%,俄罗斯人占45%。(拉脱维亚全国居民中,拉脱维亚人占60%多一点,29%是俄罗斯人,3.9%是白俄罗斯人, 2.6%是乌克兰人,2.5%是,1.4%是)大部分是更正教路德会信徒,而大部分俄罗斯人属于东正教。

里加古城建于公元1201年,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里加历史中心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该市特别以extensive (Jugendstil) 建筑著称,与其类似的只有维也纳、布拉格和巴塞罗那。

基础教育

里加拥有一大批学术机构,斯德哥尔摩经济学校里加分校。有拉脱维亚大学和拉脱维亚科学院等多所大学、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城市沿西德维纳河岸延伸30公里,共分6个区。旧城位于西德维纳河与城市运河之间,街道狭窄,保存着罗马式、哥特式和巴罗克式建筑物,并有骑士团城堡、教堂等古迹。东北部为重要工业区,有火电站和许多机器制造厂。东郊有化工、轻工业企业。介于里加湾和利耶卢佩河之间的滨海区,散布着不少海滨疗养院。

老城新城

古都里加分老城和新城。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面积不大,有运河环绕。老城具有中古时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屋顶多用红瓦,每座屋顶上有一只闪光的金属制的公鸡──风信鸡。相传13世纪末叶起风信鸡就被当地居民认为是避邪之物,后来人们把鸡身两侧分别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别风向,现在风信鸡只是作为城市的特有标志。里加虽历经战争破坏,但老城区的许多古老建筑仍然保存下来,它们构造奇巧、外观精美。一只只闪闪发光的金属公鸡矗立在在几座13世纪大教堂的尖顶上。在造型各异的教堂中,多姆教堂以其内部庞大的管风琴闻名于世,圣彼得大教堂是里加最高的教堂,其他有名的建筑还包括骑士团城堡、大行会会所和小行会会所等。市内还保留着中世纪的商人住宅和仓库。新城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城市运河河湾处,全市绿荫覆盖,花丛处处,素有“欧洲美人”之称,里加人喜欢称其为“花城”。新城区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街道宽敞整齐,建筑壮观,喷泉、纪念像和雕刻随处可见。吉士湖畔有著名的梅沙公园,其中的歌咏场可容纳3万名观众,并可供1万人演唱。尤格湖畔的露天民俗博物馆是拉脱维亚民族的缩影,这里有葱郁的树木、柔软的草坪、矮小的农舍、古老的风力磨坊。里加的公园多而美。面积最大的是文化休息公园,米耶斯都拉公园以历史悠久著称。离市区25公里是滨海疗养区,绵延20英里细沙的海滨非常值得一去,那里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大小别墅,还有几家豪华宾馆,如里加湾宾馆和里加海滨宾馆。在这些宾馆里,游客可以进行矿泉水按摩和泥浴。

生活环境

曾在30年代游览里加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写下了“里加,北方巴黎”这句话。在人行道两侧,遍布着现代化的咖啡馆和饭馆,城市的商业娱乐活动及其繁荣。拉迪森-斯拉维扬斯卡馆店坐落在道加瓦河上,拥有全国最完备的会议设施,从这里可以俯瞰旧城区的美景。里加的食品与北欧其它国家类似,油腻而且丰盛,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菜,例如奶油大麦汤和牛奶鱼汤,夹着腊肉和洋葱的馅饼以及黑面包布丁。当地人喜欢喝啤酒。 市内设有科学院、大学、工业学院、音乐学院及其他高等院校,建有人种学博物馆和8所剧院。

交通状况

港区主要有2个港池,共33个泊位,其中有散、杂货专用码头,最大水深达10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浮吊、卷扬机及拖船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能力为45吨,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100吨,还有仓库及冷冻库等设施。大船锚地水深达35m。主要进口货物为机器、食品、纺织品、糖、金属制品、鱼及化工产品等,出口货物主要有煤、焦炭、机械设备、铁矿、水泥、生铁、木材、棉花、羊毛、粮谷及亚麻等,在节假日中如果需要,可以安排作业,但应付加班费。拉脱维亚政府还打算将里加发展成为北欧的高科技中心。

美食

拉脱维亚饮食与北欧各国饮食相近,多以海味为主,如各种鱼类、海鲜等,在北欧经常可以品尝到丰盛异常的海鲜大餐,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的油腻。拉脱维亚的美食也是如此,丰盛、美味却油脂太多。

拉脱维亚的美食有奶油大麦汤、牛奶鱼汤、腊肉洋葱馅饼和黑面包布丁。在品尝这些称得上拉脱维亚美食代表的食物时,应搭配着当地的啤酒才算够味儿。和北欧其他国家一样,拉脱维亚人好饮啤酒,并有着醇正的欧洲啤酒可以品尝

里加人口

年度 人口

1767年 19,500

1800年 29,500

1840年 60,000

1867年 102,600

1881年 169,300

1897年 282,200

1913年 517,500

1920年 ¹185,100

1930年 377,900

1940年 353,800

年度 人口

1941年 335,200

1945年 ²228,200

1950年 482,300

1955年 566,900

1959年 580,400

1965年 665,200

1970年 731,800

1975年 795,600

1979年 835,500

1987年 900,300

年度 人口

1990年 909,135

1991年 900,455

1992年 889,741

1993年 863,657

1994年 843,552

1995年 824,988

1996年 810,172

1997年 797,947

1998年 786,612

1999年 776,008

年度 人口

2000年 764,329

2001年 756,627

2002年 747,157

2003年 739,232

2004年 735,241

2005年 731,762

2010年 70.6万

『注释』: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急剧减少。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清洗以后人口减少。

历史

1918年11月18日,拉脱维亚在经历了700多年的外国统治之后,宣布独立,定都里加。(详见拉脱维亚历史)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年-1940年),拉脱维亚将注意力从俄国转向西欧国家,建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制政府。拉脱维亚语成为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

1991年9月6日,俄罗斯承认拉脱维亚独立。1991年9月17日,拉脱维亚作为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1992年到1994年,所有俄国军队撤离。2004年 3月29日,拉脱维亚加入北约。 2004年 5月1日,拉脱维亚加入欧盟。

风景名胜

主要景点

拉脱维亚历史博物馆和外国艺术博物馆。

圣彼得教堂,有72米高的塔楼.。

圣约翰教堂,一个13世纪小教堂,在圣彼得教堂的后面.

Powder 塔(Pulvertornis),城墙上惟一保留下来的塔楼,里面是拉脱维亚战争博物馆。

里加广播电视塔,高达368.5米,为本国最高建筑。全欧洲第三高建筑及电视塔。

景区概况

里加是汉萨同盟的一个主要中心,它同中欧和东欧的贸易在13-15世纪达到繁荣。尽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筑受到火灾

"祖国与自由"纪念碑

和战争的破坏,它中世纪中心的城市建筑仍然反映了这种繁荣。19世纪里加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中世纪城镇的市郊已经建成,风格从开始的古典木制建筑转入“新艺术”风格。里加被看作是欧洲最精美的“新艺术”建筑风格的中心。

里加历史纪念区包括六个著名的遗址。遗址包括古老的里加、里加的中心地区、砖制圆顶屋、圣彼得教堂、圣雅可比教堂、圣约翰教堂、火药塔、瑞典门、里加城堡、以及许多博物馆和艺术画廊。

景点介绍

1.多姆教堂:

多姆教堂是一个主教大教堂。这个著名的历史性纪念物成为了古老的里加镇的象征。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它几次被重建,因此现在的建筑包含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艾伯特主教于1211年开始修建新的大教堂和修道院,1270年第一期建筑工程结束。多姆教堂的尖顶一度是这个城市中最高的尖顶,高140米。1776年重建之后,尖塔被改建成现在的样子,高90米。多姆教堂的著名的管风琴制于1884年,至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有6718管子。

2.圣约翰教堂:

这个教堂建筑于多米尼加人修道院建筑群中,最初作为一个礼拜堂。在多米尼加人被驱逐后,教会改革期间曾经成为私有财产。它被用作马厩,1587-1589年之间,祭坛东面的部分修建完成,当地的传说讲,15世纪的时候,两个修道士自愿被围在封闭的房子里,与外界只有一个穿的食物和水的小窗户相联系。

他们希望成为圣人,但没有坚持多久,并因此而丧命。罗马教皇没有将它们封为圣人,因为他认为这两个人仅仅是在个人的野心驱动下做这件事的。这两个修道士修行和埋葬的地方至今还很容易地看见,因为墙上的一个十字形的隔绝孔标明了原来的地方。

3.里加市政厅广场:

建于13世纪,广场中心的“罗兰德”塑像代表中世纪司法机关、城市自由和独立,被视为商业保护神。

市政厅广场,最特出的自然是建于1313年的市政厅,它是一座哥德式建筑物,尖塔高65公尺,必须走到广场对面角落,才能拍摄到市政厅全景。广场四周还有许多著名建筑物,部份古老大屋已被改建为餐厅,例如市政厅后面的olde hansa。

广场有多达8条街道由此伸展,可分两部份游览,先游北部,大部份景点集中于pikk和lai两条大街上,包括教堂、博物馆、古旧建筑物等,无论是大街小巷,地板均以小石块堆砌而成,保持传统形式。

返回市政厅广场,转向西南方向而行,小径转而向上,这里是城堡区,仍可见古城墙遗迹,在山丘上有亚历山大·纳夫斯基教堂,建于1888年,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可容纳1500名信徒同时礼拜,教堂对面是邮政局,有各种纪念邮票出售,不妨作为纪念品。

名人

米凯亚·巴瑞辛尼科夫(Mikhail Baryshnikov) - 著名芭蕾舞蹈家。

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 著名俄罗斯电影导演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 - 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瓦尔特·扎普(Valter Capp)密诺斯微型相机的发明人

马里斯·杨松斯(Mariss Jansons) 著名指挥大师

友好城市

奥尔堡, 丹麦佛罗伦萨, 意大利

阿拉木图, 哈萨克斯坦加莱, 法国

阿姆斯特丹, 荷兰

凯恩斯(昆士兰省), 澳大利亚

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

基辅, 乌克兰

波尔多, 法国

神户, 日本

不来梅, 德国

莫斯科, 俄罗斯

达拉斯, 美国

明斯克, 白俄罗斯

北雪平, 瑞典

北京, 中国

罗斯托克, 德国

圣彼得堡, 俄罗斯

圣地亚哥, 智利

斯德哥尔摩, 瑞典

苏州, 中国

中国台北

塔林, 爱沙尼亚

维尔纽斯, 立陶宛

华沙, 波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