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雯 |
释义 | 1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李雯,原名李小文,广东信宜人。中共党员。 1948年毕业于广东省艺术专得学校美术专业。 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及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秘书、科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编审。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 明末清初诗人◎ 人物简介李雯(1607—1647),字舒章,江南青浦(今上海)人。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被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三年(1646)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京途中染病,后不治而亡。著有《蓼斋集》四十七卷、《蓼斋后集》五卷。 ◎ 文学创作李雯才华过人,年轻时就享有诗名。他与陈子龙、宋征舆是交情极深的挚友,并且共同创立了云间诗派,并与陈子龙、宋征舆互相倡和,共同创立了云间词派。同时又和彭宾、夏允彝、周立勋、徐孚远等人因才结交,平日以诗文唱和为乐,声满天下,当时被人称为“云间六子”,其中以李雯、陈子龙、宋征舆三人是云间诗派的中坚力量,而陈子龙、李雯才名尤甚,被时人并称为“陈李”。顺治元年,龚鼎孳曾经上疏当朝推荐李雯,称赞他“文妙当世,学追古人之李雯,国士无双,名满江左。石录天禄,实罕其俦”。在仔细品读这部《蓼斋后集》之后,发现龚鼎孳之语实非虚言。关于李雯才高学深的传闻很多。例如,相传清开朝的摄政王多尔衮那篇传诵于海内外的《致史阁部》劝降书,以及顺治初年许多的诏诰书檄,都多出自于李雯手笔。 李雯像云间派的其他成员一样,在诗歌理论上,基本接受了明朝“七子”的复古主张。他的诗作中,有一部分作品模拟前人的痕迹非常严重,比如他的诗集中有多达六卷的乐府诗,就其大体而言未脱“七子”习气。 清人吴骐在读李雯的诗文以后,曾经作了一首七绝:“胡笳曲就声多怨,破镜诗成意自惭。庾信文章真健笔,可怜江北望江南。”吴骐在诗中把李雯与庾信相媲美,颇为赏识李雯的诗文风采。究竟李雯是否真的具有庾信那种“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般的清才,有些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这自有待讨论,这里不多赘言。但是,从《蓼斋后集》作品哀怨的基调看,确实与庾信屈节于敌国后的诗歌作品有某些相似之处。究其原因,可能与两人同时背国屈节于敌国(朝)的人生经历有关。 李雯作为一个明朝的秀才,却在故朝覆灭不久,就在当时被汉人称为夷族的清廷作了官,这无论是从他自小所接受的儒家“忠君报国”的传统教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他自身的良知上来说,这种悖离与背叛都不能不是一个异常沉重的精神负担。所以,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抒写身处乱世的悒郁和失节仕清的愧疚。他的作品中,处处都是自责自怨的诗句,处处都显现出一种压抑沉痛的负罪感,同时也处处洋溢着对故国的思恋与怀念之情。这不仅表现在如《旅思》、《卧病射陂喜逢万内景有赠》等一些直接倾诉内心苦闷、忧郁的诗歌之中,而且在部分描写景物、记录时事的作品,如《太平奇闻子规》、《感秋》之中也有所流露。从而,决定了李雯诗歌哀怨、悲凉的基调。 “双关丽天衢,皋门平旦启。市朝犹未移,玉步方更始。难忘故国思,已食新君饵。……俯仰神自伤,泪落垂丹隆。”清晨,在上早朝的路,作者看到大路两旁繁闹的贸易集市与旧时(明朝)情景没有什么改变,不由从此联想到自身的境遇,念及自己虽然深受故国养育重用之恩,而今却失节开始投效异主,食新君之禄,不禁黯然神伤,滴落伤心之泪。字字伤怀,句句自悔,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作者感叹唏嘘之态,在感其文采之时,也予其无奈。 “忆我亲生存,爱子不能已。昔为席上珍,今为路旁李。名节一朝尽,何颜对君子!”狂怒的北风大作,将路旁的李树刮倒,如此之小的一个景象,也让诗人独自唏嘘不已,因为它使诗人联想到自身的命运,勾起了诗人的沦落之感。其中“名节一朝尽,何颜对君子”一句,将诗人痛悔前尘,自愧于人间的苦痛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虽怒其失节,却怜其自怨。 忠与孝是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两大支柱,甚至是他们生活的准则。为人可嘉可劣,但不能失忠孝大节。而李雯在投效清朝政府之后,他的父亲死了,由于当时南方仍然属于明朝政府,所以他无法将父亲的遗骸送返丘园。此情此境,让李雯想起君子关于“忠孝”的明训,深感自己出仕清廷,是背君背父,苟活于人世。所以他曾作诗:“君子有明训,忠孝义所敦。岂曰无君父,背之苟自存。念我亲遗骸,不能返丘园。偷食在人世,庶以奉魂归。” “红雪堆高柯”的阳春三月,应好友之邀去赏花饮酒赋诗。花间饮酒、好友相伴,这本该是最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事了,然而对此良辰美景李雯吟出来的却是:“丧乱以来泪洗面,一朝一夕春风见”,“谁说花开不看来?看花正是伤心伴。家国兴亡若海田,新花还发故时妍”这样惆怅凄婉。于无奈中又显露沮丧的诗句。 更何况,若在行旅跋涉途中,见到鹧鸪南飞等最能诱发诗思、最能引发联想的情景,诗人就会更加伤感。故国难忘、故土难离,这本是人之常情。如若国破家亡之际,又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自己无国可思、无家可归,其时其事的感怀与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相信如非历经其事之人,恐怕是难以理解他们那种自心灵深处迸发的痛苦与自我责难。正如李雯诗中所写:“家国今何在?飘零事日非。依人羁马肆,乡梦忆牛衣。有泪吟庄舄,无书寄陆机。鹧鸪真羡尔,羽翼向南飞。”所有的泪与痛都在诗句中挥洒而尽。当时弘光小朝廷偏安江南,诗人家乡亦在南方,这首诗表现对故国乡土的怀念是不言而喻的。 自然界的景物所引起的诗人对故国故土的思恋已经很深刻了,但更让诗人不能忍受的是,当他出仕清廷事奉新朝之时,他年少时的好友陈子龙等人却正在誓师抗清。如此消息传来,两相比较,直令诗人觉得无地自容。他感到不仅愧对故朝,而且愧对朋友、愧对亲人。他非但不能与挚友一同为复兴故国而奔走,反而先屈身任职清廷,因而只能从遥远的地方为他们的努力祸福,并默默为自己的屈节而忏悔。 在诗《东门行寄陈氏》中写:“出东门,草萋萋。行入门,泪交颐。在山玉与石,在水鹤与鹈。与君为兄弟,各各相分携。南风何飂飂,君在高山头;北风何烈烈,余沉海水底。高山流云自卷舒,海水扬泥不可履。乔松亦有枝,落叶亦有秦。结交金石固,不知浮与沉。君奉鲐背老母,余悲父骨三年尘。君顾黄口小儿,余羞三尺章子今成人。闻君誓天,余愧无颜,愿复善保南山南;闻君恸哭,余声不读,愿复善保北山北。悲哉复悲哉,不附青云生。死当同蒿莱。知君未忍相决绝,呼天叩地明所怀。”如此泣血成诗,无数的悲、痛、悔、恨层层交织在一起。 诗人还在诗后附书信一封,信上写:“三年契阔,千秋变常。失身以来,不敢复通故人书札者,知大义已绝于君子也。然而侧身思念,心绪百端,语及良朋,泪如波涌。侧闻故人,颇多眷旧之言,欲诉鄙怀,难于尺幅,遂中意斯篇,用代自序。三春心泪,亦近于斯。风雨读之,或兴哀侧。时弟已决奉柩之计,买舟将南,执手不远,先生驰慰。”短短几句,却让人读之心酸,阅之不忍。行文之中随处可见作者的怨悔摧抑之情。一是玉,一是石;一是鹤,一是鹈;一是高山流云,一是海底沉泥;如此高下之分所显现出的诗人那种自哀自怨、自悔自怒的无奈是这么清晰,仿佛一个沉溺于伤悲痛苦的人的抑郁面庞就在我们眼前。震撼着我们的心。 诗文中蕴含深情是李雯所长,这些作品也是《蓼斋后集》中的精品。 李雯文采卓著。在艺术上,七古最足以显示李雯的才情,《醉月滩怀李白》、《大涤山行上黄石斋先生》、《烧香曲》都是令人赞叹的佳作,既具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气势,又具李商隐诗歌缠绵婉转而浓艳的色彩,同时又兼之“小李”诗浏亮的音调。近体诗于李雯笔下也别具一番风貌。邓之诚在《清诗纪事初编》中评价李雯的近体诗“极才情思致之妙。”他的五、七言诗也颇多佳作,如《感秋》:“晚花浓刺目,病叶堕先霜。”《晚意》:“杂霞停瞑色,清吹入高桐。”《秋尽》中:“水薄平霞连画角,风高枯柳散城乌。”这些描写景致的诗作都可以见出李雯观境体物的细微,以及其文笔的清丽俊爽。 但是这么一部充斥着才情文采的诗文集,却只是因为李雯在作品中表现得过于直露的自责忏悔而遭到禁毁。 任何统治者基于国政稳定的考虑,都不会希望他的臣民中有不利于自己王朝统治的思想感情。在清朝政府看来,李雯既然已经归顺大清并出仕清廷,就应当忠心一意地报效清政府,斩断自己同过去的一切,包括那千丝万缕的感情纠葛,一心为大清的稳固繁茂而奔走效命。然而,李雯却在他的诗文集《蓼斋后集》中如此眷恋故国明朝,哀叹自己的身世遭遇,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将自己接受清政府赐予的官衔称作为“失身”行为,认为自己是屈节叛变作了见不得人的事。同时,又为了朋友之间的私人感情,为那些今为抗清之士的昔日挚友忠心祝福,而完全将大清的基业与利益置之不顾。这对于清政府是无法容忍的,也是不可原谅的。因而,这本《蓼斋后集》在乾隆时期就被禁毁了。 出于安民定邦、稳定国政的原因,清政府禁止再勘刻《蓼斋后集》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部诗文集所展示的是一个“清朝官员”对明王朝的无限眷恋以及他自身为“清人”而耻的自哀自怨。但是,这样一部才情溢采的诗文集就此被禁,确实又是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憾事。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 个人履历李雯,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毕业于1999年7月。 ◎ 医疗专长从事医学基础研究19年,早期从事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视网膜神经元神经递质的分布和共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研究。EMORY 大学药理系博士后工作期间研究RNA结合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分子机理。近年来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调控多种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分子机制以及与癌基因、抑癌基因、多耐药基因和细胞调亡的关系。 ◎ 主要研究小RNA干扰抑制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消化系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广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商会健康促进会理事 ◎ 获奖情况.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视网膜神经元神经递质的分布和共存系列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视网膜神经元神经递质的分布和共存系列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视网膜神经元神经递质的分布和共存研究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视网膜神经元神经递质的分布和共存研究 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 论著.Develepmentally-programmed FMRP expression in oligodendrocytes: a potential role of FMRP in regulating translation in oligodendroglia progenitors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The fragile X protein controls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B translation and microtubule stability in beain neuron developmentPANSOctobe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high-dose montelukast in an animal model of acute asthma Clin Exp Allergy .H- and Wortmannin 对霍乱毒素促进受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H- and Wortmannin 对霍乱毒素促进受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 霍乱毒素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再生影响解剖学报 .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NPY-免疫反应神经节细胞的再生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 专著人体结构学 科学出版社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编委 组织学和胚胎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丛书编委 4 平面设计师◎ 个人履历李雯 1982年出生在哈尔滨 早期从事漫画创作,作品多次在国内杂志刊登。 毕业后转行为平面设计,现生活在北京。 创建自己的设计品牌:66-shop (六六工坊) 曾为多家知名公司进行VI,CI及各种平面类设计工作。作品几次参加比赛取得优秀成绩。 ◎ 从业经历李雯1996年9月——2000年6月 浙江大学新闻系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7月——2002年11月 浙江万里学院文传系教师2002年12月——2004年8月 恒发(香港)商贸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2004年9月——2006年6月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6月——至今 上海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5 长沙星雅医疗美容医院整形专家◎ 个人履历李雯 性 别:男 学 历: 所属医院:长沙星雅医疗美容医院 职 称:教授 擅长项目:隆胸术,巨乳缩小术,乳头肥大缩小术,臀部吸脂,面部吸脂, ◎ 技术简介现任长沙星雅医疗美容医院业务院长,曾任亚韩医疗美容医院整形部主任,医学美学设计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全国临床研发培训中心首席专家,韩国PSMecca整形外科医院客座教授,湖南省第一批获得美容主诊医师证成员之一。熟练掌握了日韩美容技术,并将此融入我国的美容技术。特别擅长于美学设计、创伤美容、面部美容、隆胸、吸脂塑形等方面。曾在国内知名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均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6 泰安市岱岳区广播电视局副总编辑李雯 ,女 ,汉族, 1974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广播电视局副总编辑兼新闻部主任。1992年至1999年,在泰安市新泰电视台工作。1999年在泰安市岱岳区广播电视局工作。历任局专题部主任、新闻部主任、副总编辑等职。她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和军人妻子,支持丈夫安心服役,还深入部队宣传涌现的先进典型,为双拥共建作出了积极贡献。2002年和2004年相继被评为区市两级十佳军嫂,2005年荣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和省十佳军人妻子光荣称号。 7 海南大学教授李雯,女,1967年10月13日生于新疆阿克苏,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海南大学园艺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民革党员。 2006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采后科学专业,主要从事《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植物生理学》、《园艺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17年,具备坚实而全面的园艺基础理论知识,对热带果蔬采后生理和贮运保鲜具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倡个性化教学,力争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启迪思想、引导行为;注重科研促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其科研意识,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中,二年内有9名考取研究生;主动关心学生思想动态。曾获海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十佳”、海南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等。近5年主持及完成教研课题4项,撰写教研论文5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国家级课题(含子课题)4项,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园艺植物采后生理、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 硕士招生专业:果树学、植物学 8 江西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人物简介李雯,女,汉族,1957年9月出生,福建人,教授,现任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77年考入江西大学(即现在的南昌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82年1月毕业分配到江西有色冶金研究所工作,1988年调入江西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 所授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据库系统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导论、网络系统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专业外语、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 研究方向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应用技术 ◎ 科研项目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某铜矿物资供应微机管理系统》、《某卫生学校校园网络系统开发》、《建筑物防雷装置验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某市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规划》、《某集团公司信息分类编码》、《网上考试及题库管理信息系统》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 ◎ 学术成果先后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其中有《架构基于INTERNET网络结构的备件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措施》、《设备图纸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网络化》、《网络化的图纸管理信息系统》、《基于B/S模式的备件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充分利用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的多层次安全管理》、《数据建模的XML应用研究》、《UML在商业门户开发平台系统中的研究》、《SERVLET过滤器及其在用户角色验证中的应用》、《XML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面向信息共享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与实施过程研究》等。 ◎ 获奖情况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9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简介性别 女 职称 副教授 ◎ 教育背景1988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4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2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于美国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 ◎ 工作经历1976年11月至1981年5月石油部管道局工作 1981年5月至1984年9月西北民族学院工作 1988年7月至1991年9月西北师大经济系任教 199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 学术和社会兼职1990年5月至今中国价格教学研究会理事 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华康信托投资公司研究部顾问 2002年6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 讲授课程投资学 证券投资学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 ◎ 教学成果和荣誉1995年11月荣获中国人民大学银事达奖教金 ◎ 科研方向资本市场理论与实务 制度经济学 ◎ 代表性学术成果◎ 著作2008,《证券投资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证券投资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投资银行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投资学》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 ◎ 论文2009,《沪深股票市场基本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沪深股票市场基本分析》,《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股东利益与股东行为:基于股权分裂的分析》,《中国软科学》第12期 2004,《股权分裂基础上的股东利益机制研究》,《生产力研究》第11期 2004,《基于股权结构的融资结构研究》,《经济问题》第1期 2003,《人民币凭什么升值?》,《经济月刊》第5期 2003,《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动因及影响》,《现代财经》第7期 2003,《2000-2002年美国创业资本市场的分析与思考》,《证券市场导报》第9期 2003,《从斯蒂格勒到佩兹曼》,《经济纵横》第5期 2003,《人民币凭什么升值》,《经济月刊》第5期 2003,《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转换》,《改革内参》第12期 2003,《对制度变迁理论的互补性思考》,《人文杂志》第4期 2002,《西方规制理论及其演进》,《教学与研究》第7期 2002,《西方规制理论述评》,《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 学术奖励1996,《市场发育不足已成为深化价格改革的主要障碍》,作为“八五”期间的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入选《中国“八 五”科技技术成果》一书 2003-2009,参与撰写的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每年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年度报告》,获得过北京市的一等奖和二等奖 2009,《证券投资学》,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10 元朝将领李雯,李进子,保定曲阳人。袭授武德将军、左翼屯田万户,佩虎符。皇庆二年,加宣武将军。延祐六年,仁宗念其父进尝北征被掠,特赐雯中统钞五百锭以恤之。泰定元年春,以疾辞。子朵耳只袭。 11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教授◎ 人物简介李雯,女,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教授、制药工程系副主任。从事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和药物合成的科研工作。 ◎ 开设课程《药物化学》、《药剂学》。 ◎ 研究领域药物设计、合成。 ◎ 研究项目1、氟代福莫卡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2、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研究 ◎ 在研课题1、头孢替唑钠的工艺研究 2、烷基磺酰氯的工艺研究 ◎ 论文专著1、《药物化学教程》,第七、八、九三章,分别为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2006年4月,化工出版社,参编10万字 2、《精细有机合成反应及工艺》,第十四章,酯化反应;第十五章,缩合反应;2001年8月,化工出版社,参编6万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