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铎 |
释义 | 李铎,将军,男,号青槐,字仕龙,湖南省醴陵市人,研究馆员,毕业于信阳步兵学院。文职将军,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全国著名书法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业大学书画学会顾问、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艺术顾问等。 中文名:李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省醴陵市 出生日期:1930年4月生 职业:将军 毕业院校:信阳步兵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书法入门》 1.解放军将军个人简介李铎(音:li duo)将军 1930年4月生,男,号青槐,字仕龙,湖南省醴陵市人,研究馆员,毕业于信阳步兵学院。文职将军,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全国著名书法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业大学书画学会顾问、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艺术顾问等。 艺术生涯自幼习书,曾遍临颜、柳、欧、赵、二王等字帖。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广集博采、兼收并蓄,脱旧出新,独树一帜。近十几年来,他的墨宝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并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在国内,其作品常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风景名胜制匾刻石,供游人欣赏。李铎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1995年7月,李铎第二次完成《孙子兵法》的书写任务,总长220余米,高70厘米,按原大一一刻制成碑。此碑拓已于1995年7月4日,在军事博物馆正式向观众展出,气热雄浑,效果极佳。尤令国内外为之瞩目的是,7月2日晚江泽民主席、乔石委员长,在于永波、高占祥同志陪同下,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展览,对李铎的壮举予以很高评价和鼓励。首都各新闻单位都作了专题报导。其事迹广泛刊载于国内外数十家大型辞书典籍。近年来,李铎不仅在书艺上刻意求新,而且在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曾多次率书法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书展和书艺交流,探讨书法理论和讲学。 书法大家作品鉴赏李铎的书法艺术,陶古铸今,融会贯通而一枝独秀,在现代中国书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李铎自幼习书,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及至颜、柳、欧阳、赵、二王等字帖,他把古人的用笔、结字、章法等艺术特点熟记于心,运用自如,从而形成了他博大沉雄、气势恢宏、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既有古人的神韵和笔意,更有他自己的风貌,笔墨精巧、特色鲜明、魅力无穷、雅俗共赏,欣赏后能使人产生一种美的愉悦和高雅舒适的享受。清代杨守敬讲过“未有胸无点墨而成为书家者”,一个真正的书法家首先应是一个学问家,书法的最终成就是看学问高低。李铎是诗人,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又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他不仅书法艺术精湛,而且更注重人品修养,所以才对书法艺术有着独特的悟性、深刻的理解和杰出的贡献。出版刊物著有《书法入门》,出版有《李铎书前后出师表》《李铎书新校〈孙子兵法〉字帖》《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全集》《笔伴戎马行》《李铎和他的艺术》《李铎行书千字文》《李铎诗词书法集》《李铎书画集》《李铎论书断语》等字帖和专 集。 职业生涯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李铎军大毕业后,分配至四十一军做青年和宣传工作 。1953年选送信阳步校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 。 1959年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北京硬笔书法研究会会长 。擅书法,尤喜擘窠大书,兼及写意花鸟 。 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被黄河碑林、翰园碑林收藏刻石 。1988年应邀访日,后由日方出版《孙子兵法新校字帖》。 另出版有字帖《李铎书前后出师表》,《书法入门》连载于《中国青年报》。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现为中国书协顾问。中国书协副主席。 个人成就自幼习书,曾遍临颜、柳、欧、赵、二王等字帖。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广集博采、兼收并蓄,脱旧出新,独树一帜。从1995年以后,李铎的墨宝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并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在国内,其作品常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风景名胜制匾刻石。李铎不仅在书艺上刻意求新,而且在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其作品常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风景名胜制匾刻石,供游人欣赏。 李铎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 李铎 1995年7月,李铎第二次完成《孙子兵法》的书写任务,总长220余米,高70厘米,按原大一一刻制成碑。此碑拓已于1995年7月4日,在军事博物馆正式向观众展出,气热雄浑,效果极佳。 尤令国内外为之瞩目的是,1995年7月2日晚江泽民主席、乔石委员长,在于永波、高占祥同志陪同下,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展览,对李铎的壮举予以很高评价和鼓励。首都各新闻单位都作了专题报导。 其事迹广泛刊载于国内外数十家大型辞书典籍。李铎不仅在书艺上刻意求新,而且在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曾多次率书法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书展和书艺交流,探讨书法理论和讲学。 著有《书法入门》,出版有《李铎书前后出师表》、《李铎书新校〈孙子兵法〉字帖》、《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全集》、《笔伴戎马行》、《李铎和他的艺术》、《李铎行书千字文》、《李铎诗词书法集》、《李铎书画集》、《李铎论书断语》等字帖和专集。 个人荣誉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人物系列之一李铎李铎先生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李铎谦虚地说了三点:说兰亭奖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奖,感谢党和人民、感谢中国书协和文联给了他最高的荣誉;说自己做得不够,还要向能者学习,向贤者学习,向年轻人学习;说要继往开来,为书法事业多作贡献。 榜书家李铎——善写擘窠大字的榜书家 榜书,古曰署书,今称擘窠书。康有为曾说写榜书“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这段话明确地阐明了榜书书写的难度所在。在当代书坛,李铎跻身于著名书法家行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写擘窠大字——榜书。李铎书就的榜书,多半是激情达到高潮的产物。观其写榜书,简直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李铎那超人的气魄和气力,决胜千里的风度,举重若轻的神态,矫健的动作,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至少小20岁。 李铎善写榜书,除其天赋外,无疑是勤奋的结果。在李铎的学书历程上,曾尝试过多种写榜书的方法。为了掌握驾驭写榜书的能力,李铎在条件不太具备的年代里,曾坚持多年拿着大笤帚在雪地上练写两米见方的大字。外出游览名山大川,每每遇到摩崖刻石,李铎总是驻足细观,流连忘返。这一切,最终造就了善写擘窠大字的榜书家李铎。 外界评价李铎的榜书,写得多、写得好、影响大,许多风景胜地、名山摩崖、亭台楼阁、古刹梵寺、闹市商厦的标名均出自于李铎之手。李铎不仅善写榜书,亦喜欢写榜书。由于李铎写榜书出名,求李铎写字的单位或个人也往往特意请求李铎书写大幅的作品。据他回忆,到目前,李铎应邀书写的丈二匹以上的大幅巨作已不下百幅,幅大字也大,许多均属榜书之列。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政协、中宣部、总政组织部、北京大学以及中国驻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乃至若干星级宾馆、饭店都珍藏有李铎的榜书巨作。李铎应邀为军队一座办公大厦会议厅创作的毛泽东词《沁园春·雪》,高2米,长8米,字大径尺,写得大气磅礴,非常夺目。 通观李铎的榜书,给人的感受是:气势宏阔,庄严凝重,雄强豪迈,震撼人心。李铎的榜书多以行书为主,偶也参合篆隶笔意,更显凝重自然,古穆雄浑。其榜书无论写得大小,都不失形体、不失笔法、不失神韵、不失自然。稳,就是起笔、行笔、收笔都沉着不浮,庄重稳健,方圆兼备,以方为主,提按分明。活,就是章法不墨守成规,欹不倒、正不呆,偃仰顾盼,阴阳起伏,首尾相应,上下衔接,平中寓奇,和谐统一。 2.北大教授李铎个人履历李铎,生于1960年,河南新郑人。1977年,考入开封地区师范学校。1979年10月,被分配到新郑教育局教研室,负责全县英语教研工作。1980年9月,调至新郑第五高级中学任英语教研组长,担任高中毕业班英语课程。1984年参 加成人高考,考入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1988毕业,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美学专业,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河南教育学院工作。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8年获博士学位。留校系工作至今。 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国家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学术成果编著 中国古代文论史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 论王国维的古雅说 论文 国学研究 2004 《〈红楼梦〉评论》中的小说批评方法 论文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 论王国维境界说的周边概念 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 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论文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4 论王国维的“气象” 论文 济南大学学报 2005 关于古代文献信息化工程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互动关系的对话 论文 《文学遗产》2005 论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观 论文 中国文化研究2005 数据分析时代与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性空间-中国文化研究 2006 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其文学批评 论文 求是学刊 2008 从分析到检索——计算机知识服务的时代 文学遗产 2009 电子出版物 全宋诗分析系统 电子出版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全唐诗分析系统 电子出版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古籍善本导航系统 国家图书馆2007 资治通鉴分析系统 中华书局2009 中国文学史研习平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中国古代典籍总目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专业领域 1、古代文学 2、文艺学 3、中文信息处理 担任过的课程 1、编程与古籍整理 2、汉字数字化研究 3、《人间词》与《人间词话》研究 科研项目 1、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九五211项目,1998(北京大学标志性成果) 2、全宋诗诗歌模型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2000 3、计算机辅助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平台,十五211项目,2006(北京大学标志性成果) 4、全球华人寻根网(家谱总录),澳门基金会项目,2009 5、古籍纵向校对系统,自筹,2005 6、二十五史习系统,自筹,2009 7、古代文献自动标点系统,自筹,在研 8、中国史籍分析平台,自筹,2010 9、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文化分析平台,在研 3.国际营养学家-----李铎教授个人简介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亚太临床营养学杂志《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主编 国际营养科学联盟亚太临床营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中心主任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和营养专家组成员、 亚太临床营养学会后任主席 亚洲素食联盟副主席 中国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高级顾问 国际营养科学联盟会员 国际脂肪酸和油脂研究协会会员 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会员 澳大利亚营养学会会员 亚太临床营养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浙江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 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功能性食品评审委员会委员 回国前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健康科学院研究员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食品科学系高级研究员。 从事学科食品营养学。研究领域:营养与食品安全。 研究方向功能性和全新食品的研究及功能与安全性评价,人体营养评价,饮食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营养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营养素、功能性成分以及天然产物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英文科技论文170多篇,著作6部/章,共辅导过和正在辅导研究生、访问学者和国际交流学生50多人九度被美国Who 's Who(世界名人录)收录、被亚太临床营养学会授予2007年度奖;被国务院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授予学生营养与健康工作贡献奖(2004)、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选为2005年度世界顶尖科学家(LEADING SCIENTISTS of the WORLD 2005)、被科技部研究中心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出版的《世纪战略与展望-人才资源》收录、连续三年获澳大利亚国家研究生奖(1995、1996、1997)。 《Mahasarakham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ngklanakari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chnology》、《健康博览》、《中国食品安全导报》等杂志编委、另任国际多种英文SCI杂志审稿人。《中国食品与营养》理事会理事、《健康博 览》编委、泰国Mahasarakham大学兼职教授、江南大学兼职教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客座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University)兼职博导。 组织过多次 国际会议如“国际营养科学联盟第八届临床营养学大会”暨“第五届亚太临床营养学会大会”(杭州2006)、FAO/WHO食品和营养专家会议(杭州2006)、FAO/WHO食品和营养专家会议(Metung,澳大利亚2001)。 教育背景1978-1982-------医学士,药学,兰州大学药学系(原兰州医学院药学系)。 1982-1984-------药理学教师,中国甘肃省武都卫生学校药理学教研室。 1985-1986-------工程师,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 1986-1988-------药理学讲师,北京职工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989-1991-------药理学访问学者,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药学院 1992-1994-------理学硕士,海洋药物化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化学学院 1995-1998-------博士,食品营养科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1998-2000-------研究员,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健康科学院 2000-2001-------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2002-2003-------特聘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系。 2004-至今-------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4.革命先烈(1914—1944)原名李唯一。莱芜县南埠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县城南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任教。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先后任中共博山县委宣传部长、沂蒙地委组织科科长。1940年12月,任中共沂南县委书记,领导群众 开展反“扫荡” ,进行“减租减息”试点。1944年8月16日,在沂南县朱家店子村(今属蒙阴县)阻击战斗中牺牲。 5.敦煌市人民武装部部长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九六二年八月生,大专文化程度。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参加工作,一九八四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敦煌市委常委、市人民武装部部长。 1979.12-1983.03 陆军第六师十八团战士、副班长 1983.03-1984.07 南疆军区军备第十一团代理排长 1984.07-1985.04 乌鲁木齐军区陆军学院学习 1985.04-1986.06 陆军第四师十二团排长 1986.06-1992.03 敦煌市人民武装部科员 1992.03-1995.03 敦煌市人民武装部副科长 1995.03-1999.03 敦煌市人民武装部科长 1999.03-2003.03 敦煌市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2003.03-2004.08 中共金塔县委常委、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2004.08-今 中共敦煌市委常委、市人民武装部部长 6.安徽寿县李铎李铎(1878-1962) 安徽寿县人。中将。国民党员。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 后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咨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