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毓芳
释义

李毓芳,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传弟子,北京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文名:李毓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5

职业:京剧演员、教师

考古学家 李毓芳

她先后参加了汉高祖长陵陪葬墓——杨家湾大汉墓、秦都咸阳遗址、唐代青龙寺、秦都栎阳城遗址、汉宣帝杜陵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重大项目的考古发掘。由她领队发掘的汉长安城陶俑官窑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参与阿房宫遗址考古项目让她深刻体会到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艰巨与不易。

阿房宫遗址考古让她“闻名世界”

李毓芳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1年调入陕西咸阳博物馆工作,1979年又调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她一直活跃在考古发掘第一线,2002年前,先后参加了汉高祖长陵陪葬墓——杨家湾大汉墓、秦都咸阳遗址、唐代青龙寺、秦都栎阳城遗址、汉宣帝杜陵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重大项目的考古发掘,其中由她领队发掘的汉长安城陶俑官窑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她和爱人刘庆柱根据考古发掘成果编撰的《汉长城未央宫》获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不过,即使早已成果累累、誉满业界,但真正让李毓芳走进大众视线、甚至“闻名世界”的却是2002年10月她主持并参加的阿房宫遗址考古项目。而这个项目,也让李毓芳深刻体会到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艰巨与不易。2002年10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保考古所组成了以李毓芳为领队的阿房宫考古队,决定以考古揭开阿房宫神秘的面纱。“我们都知道阿房宫遗址仅剩下一个前殿,所以我们的考古工作最初也是从阿房宫前殿开始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高12米。“这个高度是从秦代地面算起的。”李毓芳指出。在这个夯土台基之上,西、北、东三面已夯筑土墙,墙顶部则已铺了瓦。不过,夯土台基上面还没有建筑南墙。而已有的三面墙里面根本没有宫殿建筑,没有柱础石、壁柱、排水设施、水井等等宫殿建筑的那一套。

“这说明阿房宫前殿并没有建成。”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边沿有一条东西向壕沟,为后代所挖的防御设施。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面3米处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了一片秦汉铺瓦遗迹。据此,李毓芳判断,所谓阿房宫只是一个建设规划而已。更重要的是,考古队在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上面即东、西、北三面墙里都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仅发现有东汉—北朝时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筑遗存和墓葬。所以,种种迹象表明,阿房宫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仅建了一座前殿而已。即使是这座前殿,离建成也还远得很。事实上,很多文献,比如《水经注》,所记的‘阿房宫’也就是这座前殿而已。”

但为保万无一失,李毓芳还是做了更多工作:“除了这个前殿夯土台基,我们还一寸一寸地察看周围的建筑遗址。因为秦朝时间很短,这个土台基附近如果有跟它同一时期的建筑,应该也是阿房宫的建筑。所以从2003年直到2008年,我们队一共费时6年多,把这135平方公里的遗址区域捋了一遍,都没有再找到其它的秦代建筑,于是得出之前的结论。”

这个结论一出,不仅阿房宫三百里的神话瞬间灰飞烟灭,历史中著名的楚霸王项羽也顺便被“平反了”,卸下了头顶火烧秦朝最雄伟精美的宫殿的罪行。

时至今日,阿房宫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已为大众广泛了解并接受,“现在也没有其他人再来质疑了。”李毓芳因此声名鹊起,不仅频频出现于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发现之旅》、《走进科学》、《魅力科学》、《科技之光》等名牌栏目,而且还被海外它国,台湾等地区请去讲座,“每到一处,我都会反复强调出土资料才是还原历史的最可靠手段,这其实也是考古最让我信仰的真理”。

逾40年田野考古生涯的苦难艰辛

“我第一次参加挖掘是1964年实习时,那时看到枯骨并不害怕。我从现场挖掘出骷髅头骨没地儿保存就都拿回住处。当时住的是当地农民的破房子,条件简陋,也没有桌子、柜子等家具,我就把装着头骨的麻袋放在自己床底下。”也许职业和人之间也有某种缘分,李毓芳这番胆量,别说女性,就是男性也算少有。

毕业后几经辗转被分到咸阳博物馆工作的李毓芳,到单位报到的第二天就被派往了工地:“我一个人从咸阳坐火车到达那个工地所在的村庄,直到走到垣上。那座墓葬是刘邦的陪葬墓,墓室深24米,长10米,宽12米,墓道100多米长,比刚发现的曹操墓还长,属于汉代高规格的大墓。因为这个墓太大了,我们当时的条件又只能靠人拿着头一点一点挖,所以竟一直挖到了1976年,光墓室的土就筛了三个月。”

高强度的体力工作还不是苦难的全部内容。因为考古工作包括发掘和科研两大部分,要求考古工作者具备野外发掘和室内研究的双重能力。所以,白天发掘一天的李毓芳晚上还必须整理资料,编写考古简报。“我们的居住环境大多很差,牛马棚、农民堆放柴草的无窗窑洞、老鼠横行的破房子都住过。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毓芳执著坚持白天挖掘,晚上编写考古简报,往往一处遗址发掘完毕后不久,其研究简报也编写完成。近十年来《考古》杂志上每年都有她的发掘简报,几十年间,她在中国古代都城和帝陵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撰写论文、简报、中篇报告40多篇,独著及合著专著4部,其中《前汉皇帝陵的研究》曾获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未央宫》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处于领先水平。

为重大课题“汉代骨签研究”退而不休

1987年9月,李毓芳在未央宫西北部发掘一个遗址,一下子挖出许多小骨片,个个比柳树叶还小。回到研究室,她和老刘用醋酸配了一种溶液,把骨片放进去。等骨片上凝固的土质溶化之后,在放大镜下一看,每个骨片上都有文字!在两千年以前的文物上发现当今普通人能认出的文字,无疑是重大发现。

“我们俩的眼睛从那一次看骨片就看坏了,过去我们的眼睛可好了,从不带眼镜。现在不行了。那几个月,除了吃饭、睡觉,一睁眼,全世界仿佛都是用骨片串成的,我看老刘都是一片一片的。”

而这次发现的骨片,就是李毓芳退休后主要承担的社科院重大课题——汉代骨签研究。“我们共挖出了58000多片骨片,现在释文基本弄完了,已发表360片,主要是汉代各地工官给当时的皇室缴纳的武器记录,这对研究当时汉代的官职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史料。”下一步,李毓芳说他们的任务是精细核对释文,研究上面的刻字、分类,要出一个完整的报告。

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毓芳

李毓芳,1925年生于北京。父亲是琴师,幼年拜王瑶卿大弟子程玉菁先生学戏。新中国成立前曾演出了《武昭关》、《翠屏山》、《战宛城》等多部老戏,深受观众喜爱。1957年参加北京京剧团,曾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诸名家同台演出多年,常演《桑园会》、《胭脂宝褶》、《朱砂痣》、《南天门》、《九更天》、《战太平》、《西厢记》、《探阴山》、《能仁寺》《秦香莲》、《赵氏孤儿》等戏,在马连良主演的京剧《海瑞罢官》中,由李毓芳饰演海瑞夫人。

1956年,拜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为师,从此列入梅门,受到了梅兰芳先生的悉心传授,深得梅派艺术神韵。她的扮相俊美,表演中正平和,雍容大气,吐字行腔珠圆玉润,铿锵有力,从现在的音配相录音中依旧能感受到她当年在舞台上的神采。常演的剧目有《霸王别姬》、《宇宙锋》、《凤还巢》、《贵妃醉酒》、《穆柯寨》、《春秋配》《玉堂春》、《探母回令》、《红鬃烈马》、《女斩子》等;新编剧目《拜月记》及现代戏《青春之歌》、《党的女儿》、《芦荡火种》等。

文革时期,作为样板团战士,下放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从此患上严重的类风湿行关节炎,文革结束后,因病只能脱离舞台,从事教学工作。但她深爱京剧事业,恢复传统戏之后,她忍着巨大的病痛,每次都吃大量的止痛药,抱病坚持给戏校和北京京剧院的年轻演员上课,教授京剧传统剧目,展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心系年轻一辈,不计回报,无私奉献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现居北京,以其85岁高龄依旧在为弘扬京剧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她应邀担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的课外导师,如今众多的青年演员都曾受到过她的指导。对爱好京剧的大学生,他也是不遗余力的悉心教授,毫无保留的传播梅派艺术,可以说李毓芳先生桃李芬芳,誉满天下,深受大家的敬重。

“老师那么辛苦认真的教我,我要把梅派传播下去,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只要我还能唱。”李毓芳先生一提起梅先生眼睛就会湿,聊起梅先生就会哭,她说她很想念她的恩师。

李毓芳老师纪念恩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文章 《 恩师教诲 终身受益 》

今年是恩师梅兰芳先生110岁诞辰,回忆恩师,他那崇高的思想境界、精湛的表演艺术、与人为善的做人风范,深深的感染着我,令我受用终身。他那和蔼的面孔,慈爱的眼神,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

回忆梅师,他身教胜于言传,使我们晚辈的楷模。在表演艺术方面,也是先示范,后教导。梅师每次演出都要求我去看。他的演出,有空座的时候很少,我只好靠大墙站着看,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看完戏,梅师总是先问我:“你看我今天演的如何?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这时,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要我给他老的演出提意见,我是真提不出来,只有说一说自己看完戏后,从老师的演出中学到了什么,我以前是怎么理解的,看了老师的演出后,又得到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这样就提高了我的艺术水平。

梅师非常注意演出的细节,并把这些细节传授给我。一次在护国寺梅师家里,梅师要我先走一趟《霸王别姬》中的舞剑,然后问我:“演这出戏,舞剑前,你下场到后台都做些什么?”我回答:“到后场脱斗篷,喝口水,然后上场,”梅师这时和蔼的说:“今后再唱这出时,要注意别忘记紧头套,能系多紧就系多紧,只要你能承受。把胸前的锁摘掉。洒地下一点水,把鞋底踩湿,避免台毯上脚底下滑。”这些小地方看起来没什么,可是我以后再唱这出时就能做到古装头套不会出事,脚底下轻松。

梅师在做人方面,更是我们的楷模。记得在解放初期的一个夏天,梅师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贵妃醉酒》。那时的音乐堂还是露天剧场。临到梅师扮好戏,穿上戏装,一切停当,伸手向管服装的要扇子。关服装的张世岩、刘德均这才发现忘了带扇子,急得来回乱转。梅老师见此情景说:“是不是忘记带扇子来了?别着急,咱们想一想,看看哪位的扇子可用。不行就向前台观众中借一把。”前面观众席第二排有一位老先生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面字,一面画,大小合适,向他借用一下,这么大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早时候,演员和管服装人员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像那天管服装的人出的差错,如果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就要大发雷霆,管服装的人甚至会因此被辞退。而梅老师认为,越不批评他们,他们自己心里越感到对不起演员,以后一定会小心办事,彼此间的感情也会更深一步。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演员与其他人员如乐队、服装、后台工作人员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演员演出质量的好坏。俗话说:“一个人的人缘好”,好在哪里?这是做人的根本品质问题。这件事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文革中,我被迫离开舞台,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文革后,我回到北京京剧团,从事教戏工作。当学生来学戏的的时候,我忍着病痛,吃着止痛药给学生说戏,连唱腔带场子、舞台位置、身段以及人物感情一起教,一丝不苟,毫不保留,一脚就是二、三个小时。等到学生们演出成功,我为京剧艺术得到继承发扬感到无比高兴。

梅老师的精神给了我力量,使我克服病痛,坚持下去,为继承、传播京剧艺术发挥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梅老师的精神使我终生受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