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作安 |
释义 | 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科学研究所 高级农艺师 2005年仲春时节,由黑龙江省委组织开展的“小康建设红旗标兵”评选活动终于揭晓。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科研所大麦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李作安名列荣榜。喜讯传来,全所干部员工无不为欢欣鼓舞。然而,作为获奖者的李作安却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兴奋。在他看来荣誉只不过是奔跑过程中所听到的一声鼓励,攀登时无意间拾到的一束花絮而已。他真正追求的那就是要尽自己的努力育好品种,让北大荒的每一年都展现出春华秋实,让所有同父辈一样的农民都有一个好收成。为了这个追求、这个梦,他经历了风雨人生…… 1982年,一个暖风微拂的季节,一直靠汤泡饭度过四年大学学习生活的李作安,以各科全优的成绩从“八一”农垦大学来到红兴隆垦区。时值人才紧缺、农业待兴的垦区,一听说有大学生分来,所属农场的领导纷纷登门求贤。他抛弃了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十分执薯地把关系落到了没有任何优待的红兴隆科研所,并执意要求搞育种研究。报到那天,连床铺还是同事们帮助张罗,用木板现搭起来的。 对于李作安的这种选择,当时有人表示不解,并好心劝说:“搞作物育种不同于搞其它研究,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不说,最让人揪心的是它的不确定性。搞好了十年八年出一两个成果,搞不好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一个品种。一旦如此,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白白的埋在了土里”。对此李作安的回答是:“不怕不出成果,就怕埋不下自己,只要埋得住,肯扎根,总有一天能发芽。”他忘不了四年前的那一天,在宝清县一个贫困乡村,全乡人象送状元一样欢送他上学的情景,更忘不了父辈们箴言:“学点真本事,让咱种田人年年都有个好收成”的重托。李作安就把父辈们这种愿望重托当成自己追求的梦。 最初李作安在我国著名大豆育专家冯紫琅带领下从事大豆育种研究。在工作中,他起早贪黑,清晨与露珠亲吻,夜晚与蚊虫相伴,无论刮风下雨,几乎天天都泡在地里。看到这位年青人如此执着认真,老专家冯紫琅深深感动。几年间,她言传身教,没有一丝保留地把将近一生的育种经验和技法全部传授给了李作安。李作安先后参与或承担了10余个大豆品种的选育工作。尤其是1986年以后,他作为骨干,主要承担了国家“七五” “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 攻关课题,并成功的选育出了红丰8号和红丰9号两个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后来成为我省“大豆振兴计划”的入选品种。目前上述品种已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创社会效益7亿多元。 1993年初,国家为解决啤酒大麦原料自给问题,决定在黑龙江省建立啤酒大麦基地。为适合这一机遇,充实大麦的研究力量,李作安被调到大麦研究室工作。当时大麦研究室穷的“尿血”,对此,李作安并不发怵,而是按照“面对市场搞科研,与企业对接”的新思路,使科室走出了困境,科研绽放着曙光。1997年他正式主持大麦研究室工作后,效益连续5年创科室之首,共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先后有12个大麦新品种通过审定推广。其中垦啤麦2号、垦啤麦3号因其产量高、品质优,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2001年占到全省大麦播种面积的99.01%。借助优质品种以及充足的原料优势,近年来农垦总局分别在红兴隆和哈尔滨建立了年产5万吨和20万吨的麦芽厂。其中仅北大荒麦芽集团4年就与3000多个农户签订种植合同570多万亩,给农户带来近4亿元的效益。目前除哈尔滨啤酒厂外,北京燕京、山东青岛等国内知名啤酒生产企业,每年也分别采购相当数量的垦字号大麦芽原料,从而使我国优质啤酒大麦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也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 2000年被黑龙江农垦总局授予“劳动模范”,2001年被红兴隆分局授予十大科技标兵,2002年被黑龙江农垦总局授予“职工科技创新能手”,2003年5月,又荣获黑龙江垦区“十杰青年职工创新创效奖”……面对如此多的荣誉和奖励,他曾说过这样一番话:任何荣誉都不是我的追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每一个种田人都能有个好收”。他坚信,只有北大荒才是他的生长的沃土,他愿以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焕起北大荒的繁荣富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