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仲如 |
释义 | 人物简介李仲如,1973年出生于济南,祖籍福建省惠安县。2003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 李仲如博士对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特定范畴的专题研究,弥补了中国当代雕塑史论上这一领域的空白。她通过对当代雕塑家的创作梳理与研究,更加清醒地认识了雕塑创作的规律,也在对当代雕塑家的采访接触中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她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创作理念:用雕塑表达“境外之境”即雕塑的意境应当延伸到雕塑之外,有更广阔的外延。 个人雕塑作品创作参展及获奖:雕塑《听风》参加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美展; 雕塑《万事起头难》获北京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展银奖; 雕塑《状态》《宿命》《海滩》参加香港文楼金属雕塑作品展; 雕塑《万事起头难》入选全国九届美展; 雕塑《中国窗子》参加美国《川西和他的雕塑课题》雕塑作品展; 雕塑《天使》《河马》《祈》参加德国汉生铸铜及材料雕塑展; 雕塑《状态》《生活》入选《新艺术后援》画册(人民画报社); 雕塑《月光》、《蟾宫》参加国粹雕塑提名展。 出版专著:《踏着时代的步伐走来:叶毓山雕塑》.雕塑杂志社2009.3 《何鄂的雕塑人生》.雕塑杂志社2010.3 《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3 发表艺术评论文章:论文《二十世纪中西彩塑艺术形式之比较》.《雕塑》2002.12;《饶有趣味的功能性室内雕塑》.《北京纪事》2003.9;《雕塑照亮你的家》.《北京纪事》2003.11;《雕塑——城市坐标系》.《中国建筑》杂志2003.11;《北京寻年》.《美术观察》.2005.3;《为兰则熏 为圭则温:纪念雕塑家张德华》.《艺术》 2005.8;我眼中的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艺术》杂志 2006.3;《表现情感与情感表现——张得蒂雕塑创作解读之一》.《美术观察》2006.3;《钱绍武访谈——解读罗丹》.《美术观点》2007雕塑特刊;《向京访谈》.《美术观点》2007雕塑特刊;《郑于鹤访谈》.《美术观察》2007.1;《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中的女性视角》.《美术馆》2008.1;《融贯中西 竹韵琴心——曾竹韶访谈》.《美术观察》2009.2;《法素朴,致玄同——叶毓山雕塑》.《雕塑》2009.3;《行吟诗人——雕塑家蒋铁骊的雕塑创作》.《雕塑》2009.4;《禅与道的现代生存:观中国台湾陶艺家李茂宗陶艺创作》.《雕塑》2009.4;《百年中国女雕塑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雕塑》2010.3;《莆田木雕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 2010雕塑论坛论文集;《修行.雕塑:高瑛石的<直指系列>》.《雕塑》2010.5。 社会评价顾森研究员:《慧眼兰心——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一书作者李仲如为女性,受过良好的、系统的雕塑创作训练(本科、硕士均为雕塑专业)。这就形成她更贴近雕塑艺术本身观察问题的角度。後又经过博士阶段的学习,艺术理论上更上一层楼,能将一些我们常见的、纷杂的雕塑艺术现象梳理出来并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和阐述。此书以大量的调查为基础来开展20世纪中国有学院背景的女雕塑家的研究。故书中对这些雕塑家的历史追述、生存现状、创作活动与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和结论,有根有据、切合实际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讨论了女性雕塑家创作中的女性视角,通过理性思考与作品分析相结合,较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女性雕塑家创作中的特殊性(女性意识和女性特征),同时还讨论了女性雕塑家成长的社会环境和艺术环境。全书材料丰富,文风朴实而有逻辑性。相信此书的写出,定会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和思路。 荒林教授:《新生代女性主义学术论丛》这套丛书,推出了年轻的、新的女性主义学者阵营,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研究博士李仲如......李仲如的《慧眼兰心——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一书,以专题研究的精深,对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深厚艺术修养和精湛艺术技艺进行了细致展示,分专题进行的个案研讨,呈现出中国女雕塑家成长成才的性别特色。其中的重要作品细读,也可说是当代中国女性生活细读,既表现了研究者自身良好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性别解读所具有的力度。当代女艺术批评家正在成长成熟之中,她们对于中外艺术的研读审视越来越有自己的眼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