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远刚
释义

李远刚花旗数据中国区域总经理。 1993年从四川省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在毕业前一年,他就已经开始在大连一家美资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2000-2001年,在该公司的美国总部从事技术工作。2002年回到大连。2003年,他加入到日本最大独立软件商CSK建立CSK大连外包中心,从事BPO业务,2年后公司达到300人规模。2005年,加入花旗,筹备运营中心成立的大小事宜,从2006年开业时的不足百人,现在,花旗大连运营中心已经有近700名员工,从事集团的软件开发、测试和数据处理工作。2009年,他被任命为花旗数据中国区域总经理,范围从大连延伸到广州、珠海、上海等地,成为大连本土经理人中第一位全球500强企业的区域总经理。

2004年,美国花旗集团日本区的一位高管来到大连考察投资环境,时任CSK大连外包中心总经理的李远刚作为企业代表为其介绍情况。当时的他还并没有想到,短暂的接触已经让这位花旗高管确定,李远刚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大连运营中心总经理的最佳人选。

学生时代就对软件业充满*,从一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到花旗数据中国区总经理,李远刚用理想升腾自己事业的同时,也将热爱进行到底。

“一定要回国创业”。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是李远刚迈入软件业的起点。1993年,当李远刚走进大工校门的时候,“Internet网络”还没有问世。但他已经执着地觉得,自己所选择的这个专业,一定会成为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很多同学在教科书中埋头钻研的时候,李远刚却选择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大学三年级,李远刚就进入美国一家软件公司在大连的分公司,成为这里员工中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

2000年,李远刚远赴重洋,来到这家软件公司的美国总部,继续从事和钻研技术工作。“在美国的工作其实更重要的是学习,”多年以后,当李远刚重新回忆起当年的美国之行,他仍然把其看成是自己职业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里,我不仅看到,更亲身体验到美国软件业的管理、运作和开发模式。”在李远刚看来,美国是计算机业的发源地,这里世界领先的企业运作模式,最大程度地为自己开阔了视野。

2000年的中国软件业,只是几家中小型公司零星运作,外包更是没有整体规模和概念。但李远刚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国际软件业发展的趋势是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中国就是首当其冲的目标转移地。“一定要回国创业!”审时度势之后,李远刚做出了这样的判断。2002年,他毫不犹豫回到国内,开始了自己的软件理想之路。

不断铺就更高事业平台。

2001年,通用公司正式在大连建设后台运营中心。这让大连看到了承接国际软件业转移和产业本身的巨大潜力,并正在筹备大手笔发展软件业。一切都令从美国归来的李远刚如鱼得水。从通信、网络等技术工作的监管,到协助大连软件园成立其旗下第一个对日软件外包公司,李远刚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此前在美国软件业积累的心得。辛勤和智慧自然也令李远刚收获了行业的瞩目。2003年,日本最大的独立软件商CSK计划建立CSK大连外包中心,从事BPO业务。他们辗转找到了在业内已经颇有影响的李远刚。这个事业平台让李远刚兴奋不已,李远刚欣然应邀。短短两年后之后,CSK大连外包中心就达到300人规模。

2004年,美国花旗集团日本区的一位高管来到大连考察投资环境。短暂的接触,却让这位高管对作为企业代表介绍情况的李远刚印象深刻。这个年轻人虽然刚刚30出头,却拥有软件业发展的远见卓识,更有与花旗集团非常匹配的发展思路。于是这位高管在回日本之前就非常确定:李远刚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大连运营中心的总经理的最佳人选。其实,后来花旗集团高层才透露,在此之前,花旗集团曾就运营中心的选址问题考察过日本冲绳、马来西亚、菲律宾、巴西等多个地方,大连的对日人才丰富固然是一个胜出理由,但对于李远刚的发现,也是其选择大连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远刚希望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在花旗的事业平台上得到更大的体现。这就是他最终走进花旗的原因。从2005年加入花旗,筹备运营中心成立的大小事宜,到2006年开业时的不足百人,现在,花旗大连运营中心已经拥有近700名员工,从事集团的软件开发、测试和数据处理工作。

他经常面对面地与员工进行交流,真诚地指出每位员工需要加强的能力,并经常亲自为员工做职业规划,这让李远刚领导的团队愈加融合,也愈加优秀,同时也为他带来了更大的成功。2009年,他被任命为花旗数据中国区域总经理,范围从大连延伸到广州、珠海、上海等地,李远刚则成为大连本土经理人中全球500强企业的区域总经理第一人。

致力提升产业人才素质。

因为热爱,李远刚总是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点时间进行他所钟爱的体育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都不在话下;因为热爱,他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给了妻子和孩子,陪2岁的儿子到农村玩儿,回家后听儿子滔滔不绝地讲述一天的经历,以至于儿子一不高兴,李远刚就“可以感觉到”;同样,也是因为热爱,李远刚还愿意为大连的软件业做更多自己份外的努力。

员工们都知道,经常辗转于全球各地的李总,却一有时间就乐于到各大高校讲课。大连外国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甚至哈尔滨师范大学、广州外语学院等高校的讲台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花旗数据大连分公司60%以上的员工,是以应届大学生的身份被招聘来的。”李远刚表示,在大连乃至全国软件业,这都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在大连,金融领域的软件服务人才非常少,因为这不仅需要软件专业非常扎实的功底,同时也需要从业者系统地理解金融领域的很多专业知识。而一般的高校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设置,大连要打造东北亚金融中心,软件配套服务能力跟不上,一定是有发展短板的,“花旗希望能够为大连金融软件服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李远刚说,花旗数据愿意引导一个技术型员工成为领域内的专家。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要具备实干的精神,和较强的学习、感悟能力,花旗就愿意培养。

“但这需要多年的积蓄,而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完成的。”李远刚说,现在的软件从业人员往往比较急功近利,两三年就跳一次槽,是很难做成行业专家的。“对于软件业来说,耐不住寂寞,发展的机会就很小。”。

同时,李远刚也表示,大连软件业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起点,并形成一定规模。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大连软件业正进入一个行业转折点,抓住机会,大连软件业将会走得更远。没有高附加值业务,软件业就会失去新的发展机会。因此,大连软件业应在培育金融、物流、通信、制造业软件服务的重点企业上下大气力。

在很多人看来,李远刚似乎再幸运不过。刚一毕业就进入美国软件公司,并赴美深造;回国之后就成为日本最大独立软件商CSK大连外包中心的创始人;受到花旗集团垂青,四年成为花旗数据中国区总经理。但从李远刚对自己职业生涯简短而凝炼的叙述中,记者不难发现,前瞻的视野和高远的志向才是其成功的真正原因。

正因如此,李远刚总能从危机中看到机会。对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的金融危机,虽然花旗数据的母公司是一家国际著名金融机构,但目前大连公司的运行状况除个别软件开发类项目外基本平稳。并且,花旗为应对金融危机,从降低经营成本的角度出发,肯定会加大对外发包量。此前,花期数据在日本的几大客户方的高层几乎全部来到大连,探讨承接新增业务的对策。而目前,花旗集团也确实有大量数据业务转入中国的区域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说,花旗数据中国公司还收获了大量机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