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玉奎
释义

原北京电信局局长

李玉奎(1917-1998.10.1),湖北大悟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电话队区队长。参加了长征。后任中央军委警卫团通信连副连长,中央军委三局科长、三局办公室主任。建国后,历任北京电信局局长,邮电部部长助理、基建总局局长、邮电科技委员会主任,邮电部副部长,中国通信学会第二届理事长。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

宁夏日报记者 李东梅 实习生 张娟娟 文/图 发布时间: 2008-11-20 17:15:51

李玉奎:领舞干细胞医学

今年53岁的李玉奎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2007年来到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人类胎盘干细胞研究,是宁夏第一位领取百万年薪的博士。一直专注于研究的李玉奎很少面对媒体,11月18日,宁夏人类胎盘干细胞库的揭牌将他推到了聚光灯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李玉奎博士向记者介绍人类胎盘干细胞培植设备。

“对我来说,博士和学士没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一个学位,而不是称呼”

11月18日和19日的两天里,记者见到了两个风格不同的李玉奎。

第一个李玉奎穿西装打领带,站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向世人介绍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二个李玉奎穿风衣牛仔裤,接受记者采访时,神色稍显拘谨,逻辑思维缜密严谨。

今年53岁的李玉奎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2007年来到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人类胎盘干细胞研究,是宁夏第一位领取百万年薪的博士。

生活中的李玉奎很低调,是骨子里的低调。

一年里,李玉奎很少有几个场合会选择穿西装、打领带。

11月18日,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人类胎盘干细胞库在银川揭牌,这是国内第一个临床应用标准的人类胎盘干细胞库,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应用于临床的公共胎盘干细胞库。

这一天,是李玉奎来到宁夏一年多来第一次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与医院的职工代表见面。

因为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李玉奎很少应酬。揭牌仪式前,医院的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他,却很少见到。李玉奎说:“附属医院的几千名职工里,我认识的人寥寥无几。”

刚刚来到医院时,熟悉的人称呼李玉奎为李博士,李玉奎说:“叫我李博士我很不习惯,对我来说,博士和学士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多读了几年书而已,它们都是一个学位,而不是称呼,我更愿意听到别人直接叫我的名字,或者叫我李老师。

海归博士“牵手”宁夏  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后学位之后,李玉奎留在学校里工作了几年,随后来到美国一家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研究。由于一直对干细胞研究很感兴趣,而在美国从事人类胎盘干细胞比较受限制,李玉奎开始考虑回国进行研究。2007年1月,李玉奎在朋友的介绍下,分别与福州、上海、宁夏的三所医院进行了接洽,并最终选择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总会有人用智慧的手破译不解的谜。

世界上研究人类胎盘干细胞的国家有很多,但是一直处于研究的状态。为了使研究成果能适用于临床,无数人为之前赴后继。从这个意义上说,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类胎盘干细胞库的揭牌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2007年9月开始,李玉奎来到宁医附院致力于胎盘干细胞研究,医院为他专门成立了宁夏人类干细胞研究所,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了国际水准的细胞实验室。

在这个技术顶尖的实验室里,李玉奎向记者介绍了干细胞研究的详细步骤:

首先,要到妇产科进行胎盘取样,然后把单个的细胞从胎盘中分离出来,到实验室里培养。干细胞有自我更生的能力,一个细胞每次可以分离出两个,目前的技术可以将一个细胞培养到19代,大体上说,一个细胞能够分离出它自身的50万倍。

其次,要建立一个能够适用于临床的细胞培养系统。国内外很多研究都是用动物血清来培养细胞,但是目前的技术不能测定出这种做法的潜在危险。“我们选择人的脐带血代替动物血清,并加入不同的生长因子,最终证明结果很乐观。”

第三,要看这个培育体系生成的细胞能不能用于临床使用,会不会发生遗传变异。经过研究表明,结果也比较乐观。

再次,培养出来的干细胞需要在液氮罐里冷冻存放,要进一步验证它们重新复苏之后是否安全,结果也是成功的。

“步骤的成功推理出结果的成功,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组织进行干细胞配型分析,并尽快使实验结果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治疗疾病。”

说起这项工作的难度,李玉奎淡淡一笑。

“我们在着手做这件事情之前就已经预期到会有今天的结果,成功与否只是时间的问题。做这件事情如同推理一个数学公式,需要一步一步来解题,只要把每一步的基础工作做好了,赢得成功是必然的结果。”

人类胎盘干细胞库作为临床材料符合标准,还不表示可以治愈疾病

胎盘干细胞的保存简单科学,加入冷冻液存放在-170℃的液氮罐里。据估算,一个人保存胎盘干细胞50年的花费在10万元左右。每一个细胞都存放在一个1.5毫升的小瓶子里,宁夏干细胞研究所购买了超低温条件下适用的自动数码标志机,为每个瓶子贴上对应的条码,然后将条码输入电脑,根据条码识别它的型号,建立一个社会性公共资源库,通过电脑查找相互匹配的型号。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适于临床应用的人胎盘间质细胞库的建立方法”的发明专利已获国际专利机构受理,“建立临床用人胎盘间质干细胞库的实验研究”已通过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宁夏人类胎盘干细胞库是一个社会性公共资源库,任何再生医学临床的患者都可在这一资源库检索并获得治疗用的干细胞,除了白血病、糖尿病,还适用于脊髓损伤、帕金森、皮肤深度烧伤等病症。

李玉奎解释说:“人类胎盘干细胞库的建立说明,它作为临床材料符合标准,但并不表示已经可以治愈疾病。有一些疾病,我们在老鼠、兔子等动物身上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但还不能完全放心地应用于人体。虽然有很多患者主动要求我们实验,也不用我们承担任何后果,但是在学术上没有足够把握,在医学伦理上不符合伦理准则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作为干细胞医学领域的领舞者,李玉奎认为一件事情成功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可以直接达到预期的目标;另外一个就是所做的事情能够为后人研究做好铺垫。他说:“希望我的研究,可以对学术领域有所贡献。”

责任编辑:夏欣

来源:SRC-2501

成都数学名师

人物简介

成都数学名师,目前任教于成都实外。

教学成果

2011年中考,班上的学生,全部过了555的分数线。45个学生中,32人直升本校高中。成外直升考试的前5名当中,两人是李老师的学生。

2011所带班级被评为金牛区先进班集体。

与李老师的对话

问:回忆一下刚刚走上讲台时的经历。

李玉奎:刚开始时,嫩一点。为了尽快地进入角色,我谦虚地向老教师学习,在备课、教法等方面取经。

问:你怎么得到学生的认同?

李玉奎:走进学生的心灵。

问:你的数学课,怎样吸引学生?

李玉奎:我的教学风格是,不沉闷,幽默风趣。知识点阐述清晰,不啰嗦。课后,对学生的学业压力进行缓解和疏导,告诉他们,“胜不骄,败不馁”。

李老师与心灵鸡汤

李玉奎很和气,作为一个教书先生,他也有江湖大哥一般的豪气,学生们都习惯了称呼他为“奎哥”。

奎哥不想让孩子们再应试教育体系中成为得分机器,他总是想法让孩子们乐呵起来。

《心灵鸡汤》,是他常用的一本书。每天上课前,他会安排学生学一篇文章,增进大家的修养,和情感升华。他建立了一个小型的班级文库,收集了一些哲理和励志的书籍,用于实现他的素质教学计划。

在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塑造过程中,做人的道理,成长过程中的处世方法,逐步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过渡到能够自我纠偏,自我激励,一步步走进社会。

奎哥说事不空泛。

教导孩子们,他时时用现实中发生的活生生的人和事,包括一些残酷的、令人悲伤的事例,来告诫孩子们认知自我,尊重生命和自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7: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