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友元
释义

人名,著名人物为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女,1955年2月26日出生,1993年2009年2月,担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商学院财金系)财政教研室(系)主任,负责专业和学科建设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税收。讲授的课程有:《财政学》、《国家税收》、《税收理论》、《国际税收》、《国家预算》、《税收筹划》、《政府预算管理与预算改革》(研究生课程)、《税收理论与税制改革》(研究生课程)。另有华东理工大学讲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

近年来,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辞典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8项,其中,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有资产重组相关问题与政策的研究》(两个子课题负责人)、《财政或有负债与财政风险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总报告执笔人)。主持和负责省部级课题3项:《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研究》、《中国保险税收制度研究》、《〈财政学〉课程内容、结构与体系改革研究》。

课题

现在研的省部级课题有:《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研究》(北京市教委财政金融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北京市财政支出效率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流通业税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和谐社会框架下企业责任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代表作为《税收经济学》、《财政学》、《论结构性财政政策》、《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等。主编的《财政学》教材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获北京工商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近年来

多次获北京市和学校“优秀”称号和表彰。2001年、2005年学校年度考核“优秀”,2003年获学校“本科教学骨干教师”称号,2004年获北京工商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2007年获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首都统战系统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先进个人、北京工商大学优秀教师。

1998年起任北京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2年至2008年任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监督委员会委员。2008年起任北京市政法系统、北京市高级人民检察院特约监督员。

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经济委员会主任;九三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九三中央参政议政研究中心研究员。

华东理工大学教师

简介

李友元,1977年2月生,安徽枞阳人,博士生,讲师。2002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实验室(生物工程系), 从事发酵过程优化与微生物代谢调控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2004年9月聘为讲师。

2001年以来共发表科研论文11篇。在中文核心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负责或主要参与科研课题5项。3项已完成,2项正在进行中。

TOP

教育科研背景

1.教育背景

1995.9-1999.7 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9.9-2002.3 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获发酵工程硕士学位

2002.4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工程系 工作

2004.9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工程系 在读博士学位

2.科研项目

①螺旋霉素代谢研究及工艺优化 16万元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完成人

主要承担基础理论研究及发酵小试工作。该项目已完成,使企业年增利税1300万以上,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受到企业嘉奖。该成果获得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②红霉素发酵杂质分析与降低 4万元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完成人

主要承担红霉素发酵杂质在线分离及定性分析工作,并指导工艺优化。该项目已完成,对红霉素产品质量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丙酮酸生物代谢调控 自选课题 项目负责人

运用代谢工程理论研究丙酮酸生物合成,通过相关酶及代谢途径的研究,以期提高丙酮酸产量、产率和生产强度。该项目正在进行中。

④参与“欧典螺旋霉素组分优化”和“脂肪酶抑制剂发酵生产”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3.研修经历

2002年11月和2003年3月分别参加了由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和华大基因中心举办的的生物信息学研修班,系统的学习了生物信息学的知识,掌握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技术。

TOP

教学教育情况

教学: 1)协助指导研究生

2)《发酵工程实验》、30学时

3) 双语课程《BioInformatics》、16学时

4)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USRP项目

5) 带队下厂实习

教育:担任生工02级班导师、理工优秀生部062班导师

TOP

计算机特长

大学期间辅修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系统学习了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并获得国家二级C语言、FORTRAN语言优秀证书。硕士期间,又自学了VB、网络编程、数据库编程等技术,在业余时间内先后完成“生物工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生物工程系综合实验远程选课系统”、“华东理工大学会议室在线预定系统”、“生物工程系实验室管理系统”和“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进一步将计算机技术和科研结合起来,编程进行质谱数据分析工作,编制程序机器人(Oligo-Masker)控制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大批量计算,并自动提取、汇总目的数据,极大的提高了科研效率。

TOP

科研论文

第一作者:

1、李友元、陈长华、李永动、李东红:“酰基激酶和酰基CoA合成酶对螺旋霉素合成的影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7(3):251-254,2001

2、李友元、陈长华、陶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螺旋霉素发酵液中的有机酸”,《色谱》, 20(1):46-48,2002

3、李友元、陈长华:“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代谢流量分析“,《中国抗生素杂志》,27(2):101-103,2002

4、李友元、陈长华、陶萍:“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中间代谢物的LC—ESI—MS定性分析”,《分析测试学报》21(3):40-43,2002

5、李友元、陈长华、顾熠峰等:“基于液质联用技术解析和优化螺旋霉素发酵杂质”,《生物工程学报》21(2):275-278,2005

通讯作者:

6、王翠华、李友元、陈长华、李啸。温度对丙酮酸生物合成动力学、能荷和氧化-还原度的影响。《生物工程学报》22(2): 316-321,2006,

7、王翠华、李友元、陈长华、李啸。Torulopsis glabrata在丙酮酸生产过程中的能荷变化和氧化还原度趋势。《华东理工大学学报》32(2),2006.

其他作者:

8、王恒伟、陈长华、付水林、李友元:“腺苷发酵液中有机酸的代谢规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30(2):223-226,2004

9、李啸、陈长华、朱凤、李友元:“红霉素生产及其有效组分转化的优化”,《中国抗生素杂志》,30(2):65-69,2005

10、李啸、陈长华、李友元:红霉素发酵生产后期的调控研究。《三峡大学学报》,27(6):555-558,2005

11、李啸、陈长华、李友元:生物合成过程中红霉素有效组分转化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已接收。

TOP

获奖情况

大学 1995.9-1999.7 共获七次一、二等奖学金,三次“优秀团员”和“三好学生”称号

研究生 2000.9 获“三好学生”称号

2000.10 获“研究生三助工作奖”

2001.6 获“江苏华昌”奖学金

2002.4 获“二○○二届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称号

论文 2000.9 获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1.8 获上海化学化工青年科技论坛论文三等奖

2004.6 获校优秀硕士论文奖

2004.11 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奖

TOP

成果鉴定和奖励

2002.4 “应用酰基激酶和酰基CoA合成酶激活剂提高螺旋霉素产量”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第三完成人

2003.1 “应用酰基激酶和酰基CoA合成酶激活剂提高螺旋霉素产量”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第三完成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