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永倩 |
释义 | 李永倩,男,1958年8月生,河北省新乐市人,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1982年1月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4月毕业于天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9月毕业于日本群马大学电子情报工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11月至1992年11月和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期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和群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82年2月至1985年8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子技术教研室任教;1988年4月至今,在华北电力大学通信教研室任教。现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华北电力大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传感与测量技术、信息传输网技术、现代电磁测量技术。 主要教学研究领域包括光纤通信、微波理论及应用等。担任的主要教学工作有:主讲本科生课程“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双语)”、“数字微波通信”、“微波工程”、“微波技术基础”、“卫星通信”,研究生课程“光纤通信系统”、“现代微波工程”、“微波理论及应用”;指导本科生专业实习和教学实验、本专科和函授生毕业设计等;两次主持“光纤通信实验室”建设。主持完成“教育部资助聘请外籍教师重点项目”2项。目前正在从事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和“《光纤通信原理》课程产学研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等项目的研究。近五年发表教改论文6篇,教职工年度考核结果4次为优秀,并获“南瑞继保奖教金”。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光纤通信与传感、微波工程与传感、无线通信、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等,作为负责人先后完成和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和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三期校内面上项目等7个纵向和横向项目的研究;作为主研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预研项目等6个纵向和横向项目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华北电力大学与日本群马大学合作研究项目“关于新型光纤布里渊散射传感技术的合作研究”(日本文部省基础研究(C)(2),课题编号:11695039)课题的研究。在“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Applied Optics”、“光子学报”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性期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25篇。三次被评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指导的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华北电力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光纤温度链及测量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06AA09Z141,2007.1-2009.12,50万元,项目负责人; [2]新型光纤布里渊温度与应变分布同时测量方法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5]383号,2005.9-2008.8,3万元,项目负责人; [3]基于光纤布里渊散射的温度与应变分布同时测量技术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041401,2004.6-2007.5,5万元,项目负责人; [4]“光纤传感技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三期校内面上项目,课题编号:3,2008.10-2011.10,19万元,项目负责人; [5]山西电网基于四纤自愈环的继电保护通道的研究,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008.10-2009.10,7.3万元,项目负责人。 [6]基于光纤传感网和无线传感网的智能电网技术,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编号:SYG201013,2010.7-2012.6,15万元 主持和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光纤通信原理》课程河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冀教高[2005]53号,2005~2010,项目负责人; [2]“《光纤通信原理》课程产学研互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0年~2011年,项目负责人; [3]“《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0年~2011年,项目负责人; [4]“通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0年~2011年,第三参加人; [5]“通信工程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华北电力大学本科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5年~2007年,第六参加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