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延年 |
释义 | 1 西汉音乐家李延年,西汉音乐家,生年不详。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武帝喜爱。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入宫,称李夫人。后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极得武帝宠幸,“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李夫人去世后,爱弛,太初年间,因弟弟李季奸乱后宫,汉武帝下诏灭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 人物生平◎ 简介李延年,男,生年不详,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年—前101年)去世。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代表作《佳人曲》。 李延年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在宫里主管皇帝的猎犬的地方做事,其“性知音,善歌舞”,按《汉书》说法,在李夫人得宠前,他的歌声便颇受武帝喜爱,而按《史记》的说法,李延年是李夫人得宠后才引起汉武帝的注意。但可以明确的是,李延年的妹妹受封为夫人后,李延年荣宠一时,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佩两千石印授,而与上卧起”。后其妹病去,逐渐爱驰,因其弟李季奸乱后宫所连,被族诛。 ◎ 一时荣李夫人由平阳公主引荐给武帝。李延年的歌唱得很好,“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汉书》记载,元封年间(前110年—前105年),李延年在武帝前演唱《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完后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说:“延年有女弟(女弟即妹妹)”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平阳公主说这位佳人就是延年的妹妹,于是武帝便召见延年的妹妹,果真“妙丽善舞”,其妹因此歌得幸,后来被武帝立为夫人,李夫人所生之子便是昌邑哀王(刘髆)。因其妹受宠,李延年被封做协律都尉,负责乐府的管理工作,每年二千石的俸禄,与上卧起。荣宠一时。 ◎ 家族灭《史记》记载“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给事狗中。而平阳公主言延年女弟善舞,上见,心说之,及入永巷,而召贵延年。延年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延年善承意,弦次初诗。其女弟亦幸,有子男。延年佩二千石印,号协声律。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也。久之,浸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后,爱弛,则禽诛延年昆弟也” “李夫人蚤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 太初年间(前104年—前101年),李夫人早卒,李家渐渐失宠,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奸乱后宫,汉武帝下诏族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当时其兄李广利正在攻打大宛未归,未受李季牵连。但李广利第一次出征没有粮草无功而返,汉武帝令其不得入玉门关,第二年重整装备攻下大宛,太初四年归来后被武帝封为海西侯。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被人告发,汉武帝勃然大怒,腰斩刘屈髦,刘妻枭首于市,族尽李广利家族。李广利投降匈奴,后被杀。 就这样,李家被族两次,尽灭。 ◎ 外戚与佞幸“中山素女,抚流徴于堂上”,刘彻虽然军国大事缠身,和李夫人的蜜月进行得却相当和谐通畅,不久他们有了骨肉结晶,生下一个儿子。而李延年跟刘彻的关系由此更加亲密,《史记·佞幸列传》说他“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久之,寝于中人乱。” 李延年因有李夫人这层关系,有了显赫的外戚身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也”。帝王家对外戚眷顾与倚重属情理之中———在世俗社会,普通百姓跟内亲之间同样走得亲近,又何况普通百姓眼里的皇亲国戚呢。 汉朝处于封建社会早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并不完善,大多为赀选、举孝廉、外戚等等,刘彻在位时赫赫有名的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二人都以战功封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李夫人入宫、李家得宠之时早已亡故,卫青也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去世,而李夫人正是元封年间入宫。卫青去世,同年,汉武帝因感到国中人才匮乏下诏求贤。两年后,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延年的兄弟李广利于被命为贰师将军攻打大腕。 刘彻对李延年的音乐才华本来就青睐有加,对李家其他人也寄予厚望。李延年的哥哥李广利和弟弟李季,都很快成为刘彻预备重用的人选。可是卫霍的奇迹并未在李家身上重新上演。 《史记.佞幸列传》开篇写: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明确地指以男色来谄媚获得皇上宠幸的男子。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嫣,宦者则李延年。” “李延年…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 。 所以现代历史学的普遍观点肯定了李延年被归入佞幸传因其是汉武帝的男宠,汉代男风盛行,先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有闳孺,文帝有邓通,哀帝与董贤的断袖之癖更成为了男风的代名词。而李延年,韩嫣,史记中“与上卧起”,明确了男宠身份,对于强调礼法的司马迁来说已经是相当直白了。 李延年这样的歌者,现在我们谓之音乐家,在汉朝则称为“倡”。 “王者不私人以官”,被列入佞幸列传的汉朝外戚,李延年排在第一个,大抵也是历史上惟一的一个倡出身列入佞幸当中的外戚。李延年本身并无太多劣迹记载,其死亡也是因受李季牵连,至于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音乐贡献李延年不但善歌,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 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代表作品《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相关史料《史记·佞幸列传》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 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给事狗中。而平阳公主言延年女弟善舞,上见,心说之,及入永巷,而召贵延年。延年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延年善承意,弦次初诗。其女弟亦幸,有子男。延年佩二千石印,号协声律。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也。久之,浸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后,爱弛,则禽诛延年昆弟也。 《史记·外戚世家》 王夫人蚤卒。而中山李夫人有宠,有男一人,为昌邑王。李夫人蚤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 《汉书·佞幸传》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女弟得幸于上,号李夫人,列《外戚传》。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而李夫人产昌邑王,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韩嫣。久之,延年弟季(李季)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李夫人卒后,其爱弛,上遂诛延年兄弟宗族。 《汉书·外戚传》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2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人物简介李延年,字吉甫。1904年3月11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广饶县大王镇王西村(原乐安县大王桥镇大王桥村)一个富裕的耕读家庭。国民党著名将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李延年举人出身,6岁入本村私塾,14岁考入刘集村振华高小,17岁考入济南省立商业专门学校,20岁经邓天一等人介绍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同年11月毕业后,任教导团排长。1925年跟随蒋介石参加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22岁的李延年已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五团团长。 ◎ 人物事迹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所进行的北伐已失去了革命的意义,成了新旧军阀权力之争。这年8月,北伐军主力沿长江而下,打垮五省联军孙传芳的部队,南京转危为安。在龙潭与孙的嫡系部队决战中,李延年因作战不力,受撤职留任处分。 1928年初,北伐军受阻于临淮关,因数攻不下,总部正欲命部队转移,但李延年坚不撤离,自告奋勇,包打守军,即率全团发起猛攻。战前,师长徐庭瑶曾电示李延年:如果战斗吃力,部队宜早撤退。李延年回答说:“要我撤回广州吗?打仗可不能婆婆妈妈。”随之与守军奋战多时,守军不支,弃城而逃,临淮关为北伐军占领。此役因李延年攻城有功,被撤销处分,官复原职,并记功一次。 同年4月底,北伐军各路军队取齐,向济南发起总攻。奉系山东督办张宗昌弃城而逃,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在济日侨,又派重兵由青岛登陆,乘机抢占济南普利门外商埠地区,构筑工事,架设电网,断绝交通,蓄意挑衅,企图阻挠蒋军北进。5月1日拂晓,北伐第一集团军第四军方振武部和四十军贺耀祖部,首先进入济南。后续蒋军在向城内集结时,不断遭到日军的杀害和留难,特别是5月3日一天之内,日军就杀害我军民40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5月7日,蒋介石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议决继续“北伐”,并命李延年和邓殷藩两个团留守济南西门南北两段,狙击和牵制日军,以掩护北伐军北进。李延年受命后,立誓决一死战。战争打得十分残酷,血战48个小时,终于按蒋的部署完成了狙击和牵制任务,使李宗仁部顺利渡过黄河。对此,蒋大为赞赏,曾当众说道:李延年见危受命,临难不惧,令人钦佩。 1929年,李延年被升任为国民党军少将旅长,驻军汉口;1930年在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时,李延年以一旅的兵力,抵挡住了冯部一个师的强攻,随后被调升为八十八师副师长,驻军杭州。此后经徐州整编,奉命征讨白崇禧、李宗仁,转战于河南民权一带。 1931年李延年奉调徐州任第九师师长兼徐州警备司令。不久即奉命率师参加了对江西中共苏区的三、四次“围剿”。国民党军从鹰潭沿南城、南丰南下,在广昌、宁都—线与红军展开运动战。红军集中兵力以袋鼠战术接连吃掉国民党军三个多师。最后黄陂一战,国民党军死伤惨重,被迫撤离战场。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原在上海抗击日军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因对国民党政府与日本 签订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不满,与蒋介石分裂,向浙闽方向开拔。蒋介石即急调李延年、李玉堂两师星夜疾驰闽北,沿建瓯、古田公路追击、堵截蔡廷锴部。结果十九路军团以上官员及其家属从厦门乘船去香港,余皆四散。李延年部驻漳州待命。 1933年夏、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于是集中主力组建四路“剿共”总部。李延年任东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官兼九师师长,指挥四纵所属第九、三十六、三十九、八十、八十三共5个师,为东路军主力,参加对中共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是年冬,四纵奉命从漳州西进,分兵两路,在华安以西与工农红军拉开战幕。龙岩州之战,红军顽强苦战,予来犯之敌以有力回击,坚持到最后,因寡不敌众,始作战略撤退。国民党军占领龙岩城后,李延年命三十六师防守,其他部队在四围清查和“扫荡”。随之又率部向古田镇进逼。该镇四面环山,不宜防守,红军再作战略撤退。文房大战,红军在山岭陡坡处筑有坚固地堡、掩体,阵前坡地里设有路障,暗埋地雷,居高临下,防守严密。国民党军三师师长李玉堂率3个团几经冲杀,死伤惨重,所剩无几,便向李延年告急。李延年即命第九师增援,用俄制直射山炮轰击红军阵地。红军暂时放弃了文房和长汀,向瑞金作战略转移。 1934年12月,“四纵”建制撤销,东路“剿总”改为绥靖公署,李延年改任第三绥区司令兼九师师长,驻军闽南泉州。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时李延年已升任第二军军长,奉命参加上海的八一三抗战。日寇仗其海陆空优势,气焰十分嚣张。中国军队以拉锯式战术与敌激战3个多月,达到预期目的,遂作战略转移。李部奉命到武汉略事整编,归属二二集团军。 1938年5月,李部奉命日夜兼程,赶赴徐州第五战区,增援台儿庄会战。李部的任务是截击日军由海州、鲁南调来参战的两支援军。此战连克强敌,全歼日军两个号称王牌的师团,名震中外。战后,李延年所属第二军集体立功受奖,李延年升任第十一军团长兼第二军军长。同年夏秋,李部又参加了保卫徐州、武汉等战役,战事皆不力。李延年因部署欠当,被撤军团长职务,后经湖南衡阳整编,部队取消了军团制,李延年仍任第二军军长。 1939年李延年奉命移防四川秀山,一方面整补,一方面剿灭地方张少卿、陈国良等小股土匪。同年秋,李延年部奉调广西南宁,与第五军合编为三十四集团军,徐庭瑶任总司令,李延年任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参加昆仑关抗日战役,并打前锋。战斗自始至终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副军长兼九师师长郑作民壮烈阵亡。战后的柳州追悼会上,蒋特对李部颁发嘉奖令,表扬该部虽主将阵亡,阵容不乱,集结迅速,且能继续坚守阵地。 1940年李部进驻湖南省常德稍事整编,先后参加了湖北省宜昌江防守备战和宜昌攻坚战。此战李部与日军交战四五个月之久,双方互有伤亡损失,但直到日本投降,该地日军终未能前进一步。 同年8月李军在湖北建始县整补月余,扩编为加强军,李仍为军长。并配备了特务、通讯、搜索、战防炮等兵种,增加了工兵、辎重、山炮、重炮等兵团,还配备了3个步兵师、5个步兵团的兵员。二军军力之大,为抗战三大加强军之一。 同年12月,李军开往四川璧山、永川一带驻扎。1941年3月,李军进军泸州,驱逐了地方武装周成虎部。8月李延年脱离二军,去西安升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为该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所左右,被安置在陕东河防指挥部。1942年镇守前沿的第一军军长李铁军无视李延年的领导,私自离开前沿,李延年上书蒋介石,要求按军法处置李铁军。蒋便乘机飞往西北战场调解人事关系,命胡宗南接任朱少良的第一战区司令官,李延年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司令官。李延年接任后,即对河防大军另行整编。 1944年,日寇兵临李延年所辖的潼关,企图由关入蜀,先夺成都,后占重庆。李延年识破日寇的阴谋,利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采取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经多次激烈较量,虽伤亡惨重,但潼关仍坚如磐石。战后,李延年受到蒋介石嘉奖。 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在重庆的一次紧急军事会议上,李延年被升任为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山东挺进军总司令。同年8月李延年为山东地区受降长官,负责受理该区日本侵略军的投降事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破坏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革命进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间,李延年又参加了国共之战。 1946年2月,战区撤销,李延年调徐州绥靖公署任副主任兼第九绥区司令。1947年徐州绥署改为徐州“剿总”,李延年改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1948年刘峙总司令去职,李延年为代总司令。淮海战役前夕,代总一职由杜聿明接任,李仍为副总司令兼第六兵团司令,驻军蚌埠,负责预备队任务。淮海战役开始,李延年在蚌埠l小时内接到蒋3次电报:第一次前进,第二次后退,第三次整装待命。结果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一败涂地。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便以和谈为缓兵之计,趁机商定迁都台湾,委亲信汤恩伯以守江重任,命李延年为京沪杭警备司令。1949年4月21日一声令下,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势如破竹,国民党军全线崩溃,李延年率其残兵败将向福建省逃窜,途中接到台北军事当局电报:命李延年为泉州、福州两绥区司令,指挥所有福建境内的国民党军,死守平潭岛。同年8月末解放军解放福州,进军平潭。李延年指挥失灵,便把兵权交给参谋长任同堂,慌忙带领绥靖公署主任朱少良、副司令梁栋新等人飞往台湾。 任同堂未及平潭岛,就在福清县率部投降。李延年抵台后,蒋介石以无令撤退问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经国民党元老蒋鼎文、刘峙及山东老乡刘安琪等作保,念其有病,服刑 1年出狱。后郁郁成疾,于1974年11月17日病逝,终年70岁。 3 河北省战斗英雄李延年,河北省昌黎县人,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出生,一九四五年十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四十七军第一四0师第四一八团第七连政治指导员。一九五一年十月,在上浦防反击346.6高地的战斗中,他针对全连伤亡严重的情况,先后5次整顿部队,进行政治鼓动工作,指挥连队连续攻占敌阵地,打退敌数次反扑,歼敌63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 4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务英语系教授李延年,男,广西贵港市人。李教授于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65年至1972年任山西省大同市三中英语教师、教导处主任;1972年8月至1978年12月任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教师;1978年12月至1989年7月任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讲师、英语副教授、系副主任;1989年8月至今任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1994年被评为英语教授。李延年教授于2000年7月始任涉外经济学院系主任,现任专职英语教授。 李教授曾主编湖南省成人高校英语教材《英语》1、2、3册。省科技出版社出版,《成人实用英语语法》。成都出版社出版等著作3部;任《大学英语通用系列读物》1、2、3、4册天津出版社??的副主编;独译《阳极糊的焙烧与混控》中国《轻金属》发表,并发表《不是否定词的否定用法》载于《大学英语》、《要考研究生,如何过英语关》载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等论文4篇。 5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个人简介教授。男,1949年12月生,甘肃省兰州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78年考入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霍松林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陈美林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近几年来,已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另参编学术著作近10部。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提要》、《明清小说观止》等。 ◎ 著作、论文目录◎ 主要研究论著1、《战争文学鉴赏辞典》(合著),长征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 3、《中国历代笔记小说故事丛书·宋代卷》(合著),江苏少儿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清近》(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合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 5、《明清小说观止》(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6、《诸子百家金言辞典》(合著),巴蜀书社1999年8月版。 7、《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8、《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古代卷)》(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版。 9、《中国旅游名胜诗话:园》(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0、《中国旅游名胜诗话:居》(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1、《中国旅游名胜诗话:寺》(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2、《中国序跋鉴赏辞典》(合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3、《中国文言小说家评传》(合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14、《<歧路灯>研究》(独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 专业研究论文1、 《对<萨都拉集版本考>的几点补正》,《扬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 2、 《雄浑清雅:萨都拉诗歌创作阳刚美、阴柔美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3、 《揭傒斯族别辩证》,《河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 4、 《刘姥姥性格发展“三步曲说”质疑:与关四平同志商榷》,《河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 5、 《非嫣红姹紫徒矜姿媚者所可比:为揭溪斯诗歌创作思想价值一辩》,《河北师大学报》 1993年第2期。 6、 《虚荒诞幻,境奇语新:读李贺<梦天>》,《中文自修》1993年第6期。 7、 《对<也说“毕月乌”>的两点补正》,《河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8、 《论萨都剌的交游与个性》,《河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 9、 《论萨都剌别开生面的妇女题材诗》,《河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 10、 《平生梦想金陵道,此日偶然身自来:南京与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诗词创作》,《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2期。 11、 《<略论清代小说艺术上的进展>吹求》, 《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12、 《题材创新与题材融合的和谐统一:论<歧路灯>中的公案片断与案情故事》,《河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13、 《〈醒世姻缘传〉教育思想管窥》,《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版)1998年第4期。 14、 《论叙事时间视野中的〈歧路灯〉美学特色》,《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5、 《应运而生:社会生活为<歧路灯>的产生提供了沃土》,《河北学刊》1999年第4期。 16、 《中国古典小说的百科全书》,《河北日报》1999年8月17日第11版。 17、 《补缺草创,博引特识:简评<中国尺牍学史>》,河北日报2000年9月1日第6版 18、 《论〈歧路灯〉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学校教育思想》,《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版)2000年第4期。 19、 《提携指导恩情深,关爱教诲益终生:记恩师霍松林先生二三事》,《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20、 《个案研究与阐释普及》, 《文艺报》2002年8月6日第3版。 21、 《理论阐释与实证考辩结合,宏观勾勒与个案剖析相辅——评徐子方教授的新著<明杂剧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2、 《<歧路灯>叙事纰漏举隅与订误》, 《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 23、 《试论传播接受视野中的萨都剌诗歌创作》, 《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4、《是捍卫人性尊严 ,并非低级趣味——<聊斋志异· 犬奸>》新解(第一作者),《蒲松龄研究》2006年第4期。 25、 《宋元教育小说初探》(第一作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6、 《提携指导恩情深,关爱教诲益终生:记恩师霍松林先生二三事》, 《河北教育》2007年第3期。 27、 《明代前期教育小说的概况与分类及特点》(第一作者), 《文学前沿》第12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学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8、《试论清初至清中叶教育小说主题的演变》(第一作者),《燕赵学术》(2007年秋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29、《<红楼梦>作者不是吴梅村——与<《红楼梦》作者新探>一文作者商榷》(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0、《明代后期教育小说的概况与分类及特点》(第一作者), 《文学前沿》第14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31、《近代教育小说初探》(第一作者),《重读经典:中国传统小说与戏曲的多重透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32、《引用古典文献,不可忽视版本与校勘:以对许有壬<圭塘乐府>的引用为例》, 《燕赵学术》(2009年秋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6 山西省清徐县党团书记李延年(1913—1942),又名李石清,清徐县高花乡南尹村人。自幼勤奋好学,初中毕业后即任教,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在校主办进步刊物《学生新闻》,从事学生运动,被校方开除。后考入新民中学,继续从事学生运动。1932年加入“左联”、“社联”,曾集资14块银洋买了一台油印机,翻印进步刊物,传播革命理论,并在家乡办起有50名教师参加的进步组织“耕心斋读书社”。组织了徐沟地区的“社联”小组和支部。1933年春,参加“反帝大同盟”。当年12月,经李宝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山西省“社联”执委、党团书记及武装自卫队党团书记。1935年后长期患病,先后在北京、延安等地治疗。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太行区工作,1942年春,于左权县下口村病故。 7 唐淮南王李延年,徐康王李元礼曾孙,淮南王李茂孙,嗣。拔汗那王入朝,延年将以女嫁之,为右相李林甫劾奏,贬文安郡别驾,终馀杭司马,国除。永泰初,延年婿黔中观察使赵国珍言诸朝,诏以其子讽嗣王。 8 社联创始人李延年◎ 人物生平李延年(1913—1942),字寿轩、石青,笔名铁骑,山西省清徐县南尹村人。李延年自幼颖异,勤奋好学,在徐沟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短时间任小学教师。 ◎ 相关事件民国16年(1927)考入太谷铭贤中学读书。入学后,发现校方崇洋媚外,迷信宗教十分严重,他表现出不满情绪,被学校发觉,借故除名。离开铭贤中学他并不后悔,当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又考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入学后,因他主编宣传马列的进步刊物《学生新闻》,又被学校开除。 民国17年报考太原新民中学被录取。入学后,他仍坚持革命活动。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先后参加了“山西省社会科学者联盟”(简称“社联”)、“左派联盟”、“反帝大同盟”等进步组织。其兄弟彭年,是个教员,经他启发帮助后,参加“读书会”,走上革命道路。其亲属在他教育影响下,同情革命。他的家一度时期成为进步人士聚会处,嫂嫂侯二转经常给他们站岗、放哨、传递资料。民国22年夏,他回到徐沟,在徐西地区发起“耕心斋”读书社,广泛团结知识界人士,先后有侯相周、李大鸿、马行健、杨逸青、高跃、侯星南等50多人参加。他发动社会集资买书,轮换阅读。经两年活动,深入了解,他将社中先进分子组成党的外围组织“左翼联盟”。不久共产党组织吸收李延年及其他核心人物参加党组织,并组成党支部。人党后,他曾代表党秘密领导一家报纸的副刊,这个副刊在山西很有影响,主编王中青,经常在副刊上发表文章的有赵树理、卢梦、亚马、郝力群等人。 他组织南尹小学师生十多人,拆毁寺庙神像,破除迷信,反对封建。 民国23年李延年在太原时起草了一篇宣传材料,城里一时找不到安全印刷的地方,就把油印机藏在手提箱里和几位同志假装郊外春游,到城外永祚寺双塔最高层迅速印齐,再带回城内散发。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民国24年,徐沟县警察五次到李搜捕,李延年兄弟在群众掩护下脱险。迫于形势,李延年带病转移,到省城继续从事共产党的工作。民国25年春,因病到北平治疗。 民国26年抗战开始,由北平返回太原,他回到家乡月余便赶赴临汾,带病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后因病重,到延安疗养。 民国28年,他一再向组织要求到前方工作,组织上派他到太行区党委宣传部工作,驻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区党委所在地。 民国30年冬,因病到辽县麻旧镇下口村疗养,于民国31年病故。区党委为他召开千人追悼会,李雪峰同志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 ◎ 历史评价另外,据晋剧票友口传,李延年通晓戏剧音乐,颇多贡献。《晋剧音乐》作者郭少先原序(195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晋剧音乐》时未采用郭氏原序)可资佐证:“庚午辛未(1930、1931)之间,交徐沟李延年君,间接从某乐工借得丝乐谱一帙,星夜抄写,始稍得其端倪。”上述“原序”,见卢润杰编著《昭馀春秋》,山西古籍出版社,第322页。郭少先(1911一1954)名维芝,少先其字也。祁县夏家堡人,上世纪30年代任教于徐沟县王答村,常与任焕章、马步龙、赵年助、杨守光等票发研讨戏曲,他积累有晋剧音乐资料一箱子,因此有人说他“不务正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