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雅非 |
释义 | 李雅非,一个以6000元资金投入证券市场、18年间增值至6000万元,目前掌管着深国投·红山1期、2期两只信托私募基金,在男人垄断的阳光私募圈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传奇女掌门。 人物简介现年45岁的李雅非为人比较低调,早年曾当过教师,目前正在人大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她上世纪80年末期就开始进入股市,是一个有近20年股龄的老股民,在深圳股市圈内有一定知名度。“曾为江苏悦达、中西药业(12.98,0.46,3.67%)等10多家公司进行过上市前期总策划、改制、重组和资本运作。” 红山投资的宣传资料这样介绍李雅非:“1989年以6000元资金投资证券市场,总体投资业绩增长超过万倍。”据此计算,李雅非投入的6000元,18年间已经增值至6000万元以上。 成就与荣誉李雅非执掌的红山投资今年刚刚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为李雅非等8个自然人。该公司投资团队共有12人,平均股龄有15年。李雅非还兼任红山投资投资总监,该公司总经理钟铤是该团队中唯一有券商背景的,曾任西南证券研究部经理、西北证券蛇口营业部总经理。其他10人都来自与公募基金或券商无关的行业,但共同特点是均有丰富的股票投资经验。此次发行信托私募基金为红山投资与深国投首次合作,其中红山投资担任投资顾问。据了解,深国投-红山1期、2期最低认购额为起点金额100万元,推介期为2007年8月15日至8月31日,预计将于2007年9月3日成立。 人物事迹尽管李雅非行事低调,但在股市上却非常活跃。2005年以来,她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健特生物(11.87,-0.13,-1.08%)(000416)、三联商社(600898)、航天通信(27.37,2.39,9.57%)(600677)和厦工股份(12.82,-0.04,-0.31%)(600815)等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 其中,健特生物是李雅非长期重仓持有的一只股票。从健特生物2005年第三季报到2007年一季报,李雅非均保持前十大流通股东身份。持股数由最低时的89万股逐渐增长至300多万股。2006年末,李雅非持有该股321.25万股,当时市值为857.74万元。而今1月初到3月末,健特生物股价由2.66元涨至7.71元。到今年一季度末,持股数虽然降到309.25万股,但市值却增加了180%。 三联商社是李雅非自去年就开始持有的另一只股票,去年底持股为33万股,到今年一季度末,持股数基本没有变化。但持股市值在此期间增长71%。据相关资料推测,李雅非还在今年一季期间增仓了航天通信,到该季度末总持有该股144.79万股。 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都未出现李雅非的身影。显然,伴随着红山投资的成立,李雅非正从“单兵作战”转向领导团队的“大兵团作战”。 相关事件深圳红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山投资)股东给《每日经济新闻》去电,指控红山投资存在欺骗客户、李雅非大权独揽、一人掌管多个账户等数个问题。 问题一:股东变动1年半才通知客户“其实信托刚刚开始运作两个月,也就是在2007年11月,红山投资股东就发生重大变化,但这些信息都没有告知客户,直到今年4月26日客户见面会上,公司客户才知晓这个事情。”这位股东告诉记者,“这是在欺骗客户”。 当时李雅非找到了远在上海的朋友黄复兴、钟铤等7名股东,于2007年5月16日发起成立红山投资。资料显示,红山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为500万元,李雅非和黄复兴分别持有该公司46%和15%的股份,钟铤和李清河均持股8%,其余股东持股均不到8%。2007年8月18日,红山公司在深国投召开客户见面会,当时李雅非和黄复兴分别任董事长和名誉董事长,钟铤任总经理,李清河任监事,胡根保为红山公司财务总监。9月初,深国投·红山1期和红山2期基金同时成立,两期产品共募集近1亿元。 而在信托产品运作不到2个月,红山投资8位股东中的5位,在2007年11月底集体退出。资料显示,2007年11月22日,包括黄复兴、钟铤、胡根保、李清河、秦廷照5人将名下所有股份转让给李雅非,转让后李雅非共持红山公司89%的股份。此外,王宇和温洪持有红山股份保持不变,总经理钟铤、财务总监胡根保、监事李清河和研究员秦廷照辞职。同月,红山公司召开股东会,选举李雅非为执行董事,任命李雅非和温洪分别为总经理和监事。不过如此重要的股东变更情况,却没有在深国投网站或者红山公司网站见到披露。一位持有红山1期客户,他证实,在2007年4月26日召开客户见面会之前,没有收到任何深国投或者红山公司对此的说明。 问题二:管理混乱 一个人大权独揽除了公司高管重大变更没有及时通知客户外,这位股东还指出,红山管理比较混乱,特别是股东变更后,李雅非就是一个人说了算,公司管理非常混乱。 “在红山1期和红山2期进行推介的时候,她向客户承诺,公司有完整风险控制体系、投资决策流程,总经理、财务总监、监事等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一人一票,投资是集体智慧做出的。但这些原本规范化体系设置现在都变成一纸空文。”在他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当时的宣传册上,记者也的确看到上述话语,现在红山投资网站上也有这样的描述。 “自从2007年11月底5位股东集体出走,到2007年12月李雅非的哥哥李永林加入到红山任职为交易总监,2008年10月李永林也离开红山公司,交易下单都由李雅非一人完成,这与公司成立之初完整的投资决策流程承诺并不符合,可以说公司的管理非常混乱。” 问题三:管理多个账户 难保不产生老鼠仓该股东还指出,李雅非自己管理着很多投资账户。“李雅非一人管理着好几个账户,除了信托基金账户之外,她手里还有自己的账户、亲戚的账户、委托理财的账户,红山公司的账户,都归她管。当她看好某只股票时,到底是用哪个账户交易,是信托产品账户,还是自己账户,这肯定是存在利益冲突的,难保没有老鼠仓嫌疑。” 在这位股东提供的一份委托理财合同显示,受托方李雅非管理着上海名龙国有资产经营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合同内容显示,客户将一个总资产为133.84万元的账户交由李雅非管理的上海名龙深圳分公司“运作”,并且在合同中约定了盈利分配方法, (盈利-资本金×10%×投资天数/365)×10%归乙方,也就是上海名龙国有资产经营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所有,属于典型的委托理财合同。 不过双方约定的合作期限是2007年4月4日至2008年4月4日,而这段时间与红山管理两只信托存在“重叠”,红山1、2期于2007年9月6日正式成立。 其他另外,李雅非本人在A股也是“赫赫有名”的,在信托正式运作以后,她的个人账户也比较活跃。2007年半年报她成为了ST夏新第一大个人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高达428万股,一直到2008年一季报持股数量都未变化,一直到2008第二季度李雅非账户才减持了135万股,到去年第三季度时她就没有出现在前十大股东中,显然在这段时间中,李雅非管理的红山1期、2期都处于运作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