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新岗 |
释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男,1963年10月出生,教授(研究员),硕士学位(在读博士),森林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点硕士生导师,森林保护和经济林专家。现为林学院林业研究所所长,林学系副主任;兼任国家林业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红枣研究中心主任。 教学方面先后承担《昆虫生理与生物化学》、《昆虫生理学》等研究生课程;先后培养研究生4名;合作出版了《昆虫生物化学》研究生教材,陕西省科技出版社(1998);2005年主要参加的本科生课程——《森林昆虫学》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精品课程。 科研方面先后主持课题18项,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主要论著有: ① 《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 ② 《枣树丰产栽培》(第一作者),陕西科技出版社,1998年; ③ 《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森林灾害防治技术》(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主持或参加的课题获奖情况①国家七·五攻关子专题——油松种实害虫及其防治技术研究,1991年组织鉴定,其成果达国际先进;1993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②国家七·五攻关专题——油松种实害虫防治技术研究,1991年组织鉴定,其成果达国际先进;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③陕西省攻关课题——主要造林树种害虫—松黄叶蜂防治技术研究,1996年课题鉴定,国内领先;1997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④陕西省农业推广课题——大荔县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1998年课题鉴定;1999年获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排名第一); ⑤陕西省农业推广课题——红枣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2000年课题鉴定;2001年获陕西省农业推广三等奖(排名第一); ⑥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课题——陕北红枣良种选育及优生区研究,2001年课题鉴定,国内领先;2003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⑦1997年和2000年分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 ⑧主持选育抗逆性红枣新品种3个(佳县油枣、延川狗头枣和阎良相枣),并于2001年通过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审定。 目前主持或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①陕西省十·五科技项目——陕北红枣优果工程示范,主持人,(2001-2005); ②陕西省农业攻关课题——油松种实害虫控制技术研究,主持人,(2003-2005); ③国家林业局推广课题([2001]25号)——陕北红枣良种丰产示范,主持人,(2001-2005); ④国家林业局课题([2004]26-1号)——退耕还林综合配套技术示范,第二持人,(2004-2006); ⑤国家林业局课题([2005]44-1号)——核桃优良品种示范与推广,第二持人,(2005-2007); ⑥国家林业局课题([2004]44-1号)——枣品种DUS测试指南与已知品种数据库,第二持人,(2004-2006); 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 1、虫害诱导的植物防御 主要研究虫害诱导植物在酶学和抗性物质基础上的防御反应, 如蛋白酶抑制剂(PI)、多酚氧化酶(PPO),以及一些抗性物质的变化;同时,研究虫害诱导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 2、化学生态学 研究植物与植物、植物与昆虫间的化学信息及其生态学功能。通过虫害植物挥发物的采集、分析和鉴定,研究健康植物对临近虫害植物挥发物的感受和诱导防御机制;研究虫害诱导挥发物对害虫或天敌的作用。 主要研究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林业局项目3项、陕西省13115科技专项课题1项、陕西省农业攻关课题1项、农业部行业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 奖励与荣誉1.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二层次)(2007年); 2.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4年); 3.陕西省农业推广三等奖2项(2001年和1999年); 4.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 5.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 6.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7.审定抗逆性红枣新品种4个(佳县油枣、延川狗头枣、阎良相枣和蜜罐新1号); 8.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先进个人”(2000年); 9.国家科技部“先进工作者”(1997年)。 主要论文与论著虫害诱导的防御与化学生态方面: 松果梢斑螟成虫的寄主选择. 林业科学,2009, 45 (2): 75~81. 虫害诱导植物防御的分子机理.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4):897-900. 油松球果对外源MeJA和虫害诱导的生化反应.林业科学,2007, 43(3). 66~72.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球果挥发成分研究. 林业科学,2006,42(6).71~78. 华山松球果萜类挥发成分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5,25(10):2072~76. 油松球果害虫的危害机理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0(2):78~82. 《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昆虫生物化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植物保护与利用方面: 我国枣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2007,24(5):637~678. 我国制干枣优生区研究. 果树学报, 2005, 22(6):620~625. 枣制干新品种“佳县油枣”.园艺学报,2003,30(3);373. 枣新品种“延川狗头枣”.园艺学报,2003,30(2);247. 抗裂制干枣新品种“阎良相枣”.园艺学报,2004,31(3):418 陕北枣区鲜食枣适应性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2005, 25(11):2319~232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