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小宁 |
释义 | 1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基本资料姓名:李小宁 出生年月:1957.02 职称:教授 一级主学科名称:机械工程 二级主学科名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主学科研究方向1、先进制造系统建模及仿真 研究运用柔性、敏捷、计算机集成等先进理念的制造系统的建模、仿真理论和方法及其相关的支撑技术。 2、制造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系统理论和现代机电集成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控制技术。 3、计算机辅助工程 研究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和虚拟制造过程的理论和技术。 一级辅学科名称:机械工程 二级辅学科名称:机械电子工程 ◎ 辅学科研究方向1、机电控制理论及技术 综合运用计算机控制和机、电、液、气的最新技术、研究新型气动机器人、气动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控制理论和技术方法。 2、先进气动元件及系统的设计理论及方法 研究采用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和流体控制理论、研究新型先进气动元件及其系统的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 ◎ 学术任职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科技厅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 江苏省经贸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专家组专家 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兵工自动化》、《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杂志编委兼任国际产学研机构SMC南京(气动)技术中心主任 ◎ 学术成就1.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an FMS by improving the tool schedul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96.8 Vol.61 No.1-2:pp 213-218., SCI和EI收录 2.A new FMS simulatror with object-programming technique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nology, 1998.3, Vol.76 No.1-3, pp238-245, SCI和EI收录 3.球面配流副的力学模型研究,机床与液压,1996.1 4.虚拟加工过程中快速模拟与分析技术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4.8,Vol.15, No.15,EI收录 5.《液压噪声控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4 6.《柔性制造系统建模及仿真》,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5 7.《自动化制造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6 8.柔性制造系统专用仿真器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9.柔性制造系统通用仿真器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0.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及平台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目前的研究内容、项目、经费等气动伺服技术研究 国际合作 20万 气动节能技术研究 国际合作 18万 新型气动真空元件研究 国际合作 20万 磁流变-气动控制技术研究 国际合作 30万 压电致动气动数字控制元件研究 国际合作 25万 ◎ 国内外学术经历、荣誉、合作等1978.2-1982.2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2.3-1984.9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攻读硕士,获硕士学位 1986.2-1989.9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1993.8-1994.8 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学系担任访问学者 1995.10-1996.4 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学系任客座研究员 1997到韩国、1998年到台湾地区进行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学术交流。2005年到日本进行气动技术方面的学术交流。 江苏省科委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 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江苏省“三三三”工程培养对象 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职称:副教授 个人简历: 复旦大学法学学士(1992),复旦大学法学硕士(1995),香港大学普通法硕士(2001),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以优等成绩获法学博士(2006)。 1995年8月至2002年8月、2007年3月至今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任教。主要教授公司法、商法、民法等课程。 代表著作有“A Comparative Study of Shareholders’ Derivative Actions”,由荷兰Kluwer出版社出版。另外,还在《法学》、《法商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参加上海市政府课题研究等。 多次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如2001年6月23日至8月4日在波士顿学院参加美国政府富布莱特美国研究项目“美国历史和法律沿革”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