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文楷 |
释义 | 1 清末民主革命者◎ 人物简介李文楷(1887—1911)广东清远人。名芬。早年随叔父在广州经商。后家道中落,改操印刷业。1909年(宣统元年)供职于《星洲晨报》。1910年冬知广州将有大举,乃束装回国。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时,与清军奋勇巷战,中弹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附录: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文楷在黄花岗起义时并未阵亡 ◎ 死亡存疑2002年12月,黄花岗公园收到了一封来自西安的信,信中称: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文楷在黄花岗起义时并未阵亡。信是李文楷的后人李庭选寄来的。原来: 1911年黄兴等人在香港成立了广州起义“统筹部”。李文楷于3月11日到达广州后,被编入在起义中主攻总督署的第一路,但此后李文楷因得重病被送往香港治疗,由于内奸告密,黄兴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提前在广州发动起义。当时,李文楷仍在香港。1922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立石记名时,由于起义时的情况无法查清,李文楷被列入其中。当时,李文楷在报纸上看到此事后,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先后给冯玉祥和时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写信说明情况,得到回答称七十二烈士已经驰名中外,不便更改。李文楷在1959年病逝于山西省万荣县,享年78岁。 黄花岗公园接到信后,经仔细核查确认了这一史实。现在黄花岗公园的讲解员在介绍辛亥革命历史时,会专门提到这一史实。至于“七十二烈士”之称,由于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远远超过七十二个,“七十二”是因为当时善堂殓收死难者遗骸72具,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没有必要改动。
2 中共革命烈士李文楷(1909-1942),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12军、红一军团从事政治工作。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政委,陕甘支队后勤部政委,西方野战军后勤部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政委兼第一、二、四方面军兵站部政委,参加了东征、西征战役。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任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政委,总后勤部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前方总部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2年5月在山西武乡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