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湾村
释义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姜店乡李湾村

1、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顾县镇李湾村

李湾村位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顾县镇西部,该村原浏涧河下游的河湾处,李姓人家较多,故名李湾。辖3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500余亩,人口3578人,党员82名,两委干部8名,交叉任职2名。 李湾村多次被上级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先进行政村”、“土地管理工作先进行政村”、“税收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增强发展信心。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要求全村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党章、十七大报告等上级新政策和新精神等内容,观看全国优秀村支部书记李连成、杨岳等先进事迹电教片。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科学致富知识等,使两委干部通过学习,触动其思想,通过对比,谈谈自己的工作干得好不好、思想作风正不正,并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自身找原因,尽弃前嫌,统一思想,增强发展的信心。

打造干部队伍,提高支部战斗力。从整顿村两委干部作风入手,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村两委干部行为。在制度的落实上,支部书记率先垂范,要求每个村两委干部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此外,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内经济能人到外地外出参观,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理念,致富经验,使他们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为村内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支部战斗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李湾村近年来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依托耐火材料行业优势,高标准规划了金丰工业集聚区,耐火材料正逐步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同时,该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投资200余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一辆,建设垃圾池、垃圾填埋场,多方筹资新建高标准现代化中学教学楼,投资40余万元,对小学进行了全面整修,极大发送了教学条件,修建了伊河便桥,彻底解决了群众过河种地交通不便等问题。

2、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小屯镇李湾村

李湾村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西南部杜晓凯的家就在那里.

李湾村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西南部,全村7个村民组,1802口人,2750亩土地,可耕地面积1700亩。李湾村“两委会”在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王天照的带领下,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和全体村民一道发展经济、整修道路,在短短几年内,使李湾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7年,该村被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全村485户村民99%已搬进新居,村里的7条主干道已全部硬化,52条次干道也已硬化了99%。目前,该村已发展规模养殖场3座、年产值2500万元的新型墙体砖厂2座、年产值2亿元的选煤厂3座,发展食品批零站点30余家、个体运输业主30余户。2008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8.2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7600元。同时,村里还培植各种花木4万余株,目前,450亩核桃园已开始挖坑栽培。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李湾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村风采:团结奋进的李湾村“两委会”领导班子: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王天照,党总支委员、村党支部副书记宋伟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书安,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王字,村委委员杜劳宝,村委委员王法子,村委委员王军平。

平顶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恩东曾到李湾村检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汝州市委书记李全胜曾到李湾村调研。

3、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河棚乡李湾村

位于光山县晏河乡西部,毗邻文殊乡。

4、河南省社旗县唐庄乡李湾村

李湾村辖李湾、三岔口、博士桥3个自然村,人口1498人,耕地2737亩。全村以棉花、玉为为主,各有1000多亩,今年出外务工人经商人员增多,村人均收入2200元左右,通往方枣路水泥路已修通。

5、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乡李湾村

李湾村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乡,一条小河将27个自然村呈镰刀形分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就出生在这里。

6、河南省桐柏县安棚乡李湾村

李湾村位于安棚乡政府东南8公里处,是一个山区村,自然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257公倾,下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1550人。历史上该村与外界联系由于鸿雁河的阻断一直比较困难,2005年我乡投资10万元修建了两座钢铁结构便民桥,结束了群众常年赤足过河的历史。村内缊藏着丰富的钾长石资源,由于交通原因还没有开采。同时该村还享有“樱花之乡”的美称,群众自发种植樱桃数千棵,年产樱桃10000公斤,每到樱桃成熟季节,漫山遍野叶碧果红,引得四方客商前来抢购。

云南省楚雄大姚县金碧镇李湾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大姚县金碧镇,地处金碧镇东边,距 金碧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金碧镇道路为弹石路面,交通方便,距县1公里。东邻厂房,南邻泗溪 ,西邻县城,北邻平山。辖莲花坝、附郭屯、赵家坝、徐家凹、李湾、阮屯等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1128户,有乡村人口4496人,其中农业人口 4442人,劳动力24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26人。

全村国土面积5.34平方公里,海拔 1860 米,年平均气温 15.8 ℃,年降水量 750 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豆麦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2287.5 亩,人均耕地 0.27亩,林地 998.95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247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00元。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84.7亩(其中:田1547亩,地 437.7 亩),人均耕地 0.27亩,主要种植水稻、豆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拥有林地 998.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4.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2亩,主要种植桃树、李树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104亩,其中养殖面积 16亩;荒山荒地 652.2亩,其他面积 3936.3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157户通自来水。有1157户通电,有 83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9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74.06%和96.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07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26户(分别占总数的62.88%和53.39%)。

该村到金碧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4辆,农用运输车23辆,拖拉机 8辆,摩托车47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49.8 亩,有效灌溉率为8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849.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8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10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47户;建有小水窖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4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5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6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47.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415.00万元,占总收入的19.14%;畜牧业收入683.00万元,占总收入的30.9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4741头,肉牛 173 头,肉羊304头);渔业收入29.5万元,占总收入的1.13%;林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0.27%;第二、三产业收入1191.7万元,占总收入的47.21%;工资性收入 218.6万元,占总收入的8.59%。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218.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42人(占劳动力的32.47%),在省内务工 446人,到省外务工196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