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石樵
释义

李石樵七次入选帝展与文展的成绩,“免审查”的展出资格,是为台籍画家的先锋,

中文名:李石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95年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台北第二师范学校

主要成就:台籍画家的先锋

代表作品:《初夏》、《暮色》、《茶花》

简介

李石樵(1908年-1995年),出生于台北县泰山乡。1923年进入台北师范学校,受教于石川钦一郎,1927年以「台北桥」入选第一回台展,1931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1933年以「林本源庭园」入选帝展。1935年毕业后继续留在东京创作,至1941年,累积七次入选帝展与文展的成绩,“免审查”的展出资格,是为台籍画家的先锋。自1938年起,每年一半的时间在当地为乡绅制作肖像,所得收入支持他在东京的下半年生活费。战争末期则完全定居台中,至1948年才搬回台北。战后,他开放个人画室,除了自己日夜作画以外,也吸收了许多有志投考美术系,甚或科班毕业的青年共同研习。训练的重点从石膏素描开始,强调严谨的学院式技巧。1960年起任教师大美术系,1974年退休,改在文化学院及国立艺专兼课,并经常往来台北、美国之间旅游、创作。

活动年表

1908年,7月13日出生于台北州新庄郡新庄街(今台北泰山乡)为李本与胡杏夫妇三子。上有长兄李丁照、二哥李云水、大姊李伴,下有四弟李堆锻、五弟李国栋、二妹李蕊、么妹李勉。李家务农,李本并兼营碾米场,家道小康。

1916年(8岁),新庄琼林童养媳周来富过门

1917年(9岁),进入山脚公学校(新庄第二公学校,今台北县立泰山国小),喜爱绘画,课业成绩优异

1920年(12岁),长于算术,而被师长所发掘喻为天才

1922年(14岁),因天资聪敏,家族会议推介继续求学之决定

1923年(15岁),自山脚公学校毕业。考入台北师范学校就读,受教于石川钦一郎,开始接触正规美术教育

1924年(16岁),“七星画坛”成立。参加“台湾水彩画会”及台北师范学校之“暑期美术讲习会”

1925年(17岁),作《后街》

1926年(18岁),作《二师范学校》、《秋》

1927年(19岁),以《台北桥》入选第一回台展。原台北师范学校另于台北市大安区芳兰之丘新设“台北第二师范学校”(即台北市和平东路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前身),原台北师范学校(位于台北市爱国东路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前身)改称为“台北第一师范学校”,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因此李石樵也转至“台北第二师范学校”就读。

1928年(20岁),台北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入演习科。以油画《都市的后巷》入选第二回台展。与自幼定有婚约的周来富女士结婚。因热爱美术,即由石川钦一郎推荐及协助,赴日投考东京美术学校。11月20日,女儿李森出生

1929年(21岁),1月3日抵日本东京,在学长兼好友陈澄波、陈植棋的照顾下,进入为考生设置的绘画研究所,与李梅树同租宿舍。第一次考东京美术学校落榜。依台北第二师范学校校规理应返台义务任教五年,经石川先生协助,赔偿四百元公费后免除返台任教义务,取得台北第二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得以继续留日追求未完成心愿。入“川端画学校”、“本乡洋画研究所”及位于新宿的“同舟社”等三个绘画研究所钻研画技,也曾到吉村芳松的画塾学习。以油画《树荫下》入选第三回台展。女儿李森热脑症死亡,收养女李阿勉

1930年(22岁),再度投考东京美术学校,但因正逢该校废止特别学生制度,竞争更形激烈而落榜。作品《编织少女》获得第四回台展“台日赏”,该奖是由台湾日日新报提供奖金,盼给具有独特表现的画家,相当次等特选。作《台中公园》、《二师范学校》

1931年(23岁),3月长女李美女出生。4月考取东京美术学校五年制西洋画科。10月以四弟李堆锻为模特儿之油画作品《弟之像》入选第五回台展,作品《桌上静物》获第五回台展“特选·台日赏”。作《富士山风景》、《戴头巾的女人》、《花》。挚友陈植棋在台北汐止去世。四弟李堆锻,肠疾亡

1932年(24岁),3月,因在台家人染患热肠病,以及胞兄、胞弟、兄嫂、侄儿相继病故,父亲与妻子的病危,休学束装返台料理家变。待其父与妻病情好转,不顾父亲反对与断绝经济支援的情况下,李石樵仍返回东京继续学业。作品《人物》、《石榴》与《静物》入选第六回台展,分获“无鉴查”。义女李阿勉死亡

1933年(25岁),三年级开始分教授专室上课,经石川先生介绍入冈田三郎助教室。暑假返台画130号巨幅油画《林本源庭园》,10月该作入选第十四回帝展。10月,作品《室内》并获第七回台展特选及由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提供奖金所新设之“朝日赏”。11月长男出生,取名李展年以纪念首次入选帝展。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改名油画科

1934年(26岁),以作品《画室内》入选第十五回帝展。作品《[1]》参加第八回台展又获特选。以作品《编号》参加第二届日本美展。11月10日与陈澄波、廖继春、杨三郎等八人,于台北铁路饭店成立“台阳美术协会”,但因人在日本故未返台参加仪式。杨肇嘉聘请画家族像,画资1000元。作《静物》

1935年(27岁),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毕业,母校台北师范学校聘请返台任教,然以追求艺术为途仍单身留居东京。5月,参加于于台北教育会馆举行的第一届台阳美展(展出56件作品,并发表声明书,提供作家五件参展)。帝展改组,争扰不休,西洋画部退出,自组“第二部会展”。10月,以油画《编物》入选“第二部会展”。作品《桌上果实图》 入选第九届台展西洋画科,作品《闺房》获西洋画科推荐级画家荣誉。作《肖像(巫俊)》

1936年(28岁),2月,《杨肇嘉氏之家族》入选帝展。以《横卧裸女》及《屏风与裸妇》参加第二届台阳展,接受警方查验时,警察以“立姿可以展出,躺着的禁止展览”为理由,取消该作的参展权。6月14日至23日,李石樵作品《裸妇》,参加于东京府美术馆所展出的第四回童林社展览。10月,作品《珍珠首饰》获第十回台展“台展赏”。杨肇嘉一家移居东京。作《红衣》、《玫瑰花》、《阿婆》

1937年(29岁),参展第三届台阳美展。4月24日至26日台中州立图书馆(今址为合作金库银行台中分行)举办个展。5月,作品移至台中、台南公会堂展出。作《帆影》、《叶老师》,叶老师为周来富启蒙老师

1938年(30岁),作品《窗边坐像》入选第二回新文展(1937年帝展改组定案,改称“文部省美术展览”,俗称“新文展”)。应邀参加府展(台展移交总督府主瓣,改称府展),展出作品《家族像》。妻儿迁居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町五丁目24番地(今台中市西区“大舞台”附近)。作《静物》、《庙口》、《祼女》、《风景》

1939年(31岁),作品《女二人》获选第二回府展“特选”,荣膺推荐级画家。次女李美惠出生。作《雾峰风景》、《山景》、《甜心》、《老母》、《九份》

1940年(32岁),4月19日台中州立图书馆举办个展。6月,陈春德于《台湾艺术》介绍杨三郎、李梅树、廖继春、李石樵、陈澄波等五位台阳美协重要画家。10月,作品《温室》入选“纪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术展览会”(配合总动员令,新文展临时改为“纪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术展览会”)。于第三回府展展出油画《柘榴》。12月22日,响应新体制运动,台中文化人士包括李石樵、松本透等人,于教化会馆举行座谈会,拟成立新兴文化翼赞团体。次子李延年出生。作《风景》、《室外静物》。迁居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町五丁目34番地二楼

1941年(33岁),5月22日至6月1日,入选日本创元社第一回展,并受赏。8月20日,台湾文学杂志社举办的洋画小品义卖会,由李梅树、陈澄波、李石樵等人捐作品50件。于第四回府展展出油画《院子里的小孩》。 作《夏日》、《街景》、《室外静物》、《黄牛》、《石榴》、《山胞》、《静物》、《温室》

1942年(34岁),三男李柏年出生。9月5日,参展东京创元会展。于第五回府展展出油画《憩》并获“推荐”。10月,油画《闲日》入选日本第五回新文展。

1943年(35岁),5月7日,由台中北上创作。8月31日,以七次入选日本帝展、新文展之优异表现, 荣获新文展“无鉴查(免审查)”展出资格,为第一位获此特殊之台湾画家。于第六回府展展出油画《坐像》并获“推荐”。11月,新竹市长委托李石樵制作该市府评清水源次郎肖像画。 配合时局,完成作品《合唱》。迁居台中州台中市梅枝町25番地。作《父亲像》、《杨夫人》、《树林》、《老伯》、《闲坐》、《观音山》

1944年(36岁),为避船难,被劝阻返日,留居台中,以画肖像画维生。4月,台阳美协于台北公会堂举行“十周年纪念展览会”,参加展出(之后台阳美术协会因战势日益激烈停止活动)。6月3日至5日,台湾美术推进会第一回展于铁道旅馆展出,展出南风原朝光、桑田喜好、秋永继春、李石樵、鲛岛梓等六人作品。作《静物》、《少女像》、《人像》

1945年(37岁),全家疏散至雾峰

1946年(38岁),9月17日,上午11时起,在台北市中山堂四楼“台湾文化协进会”办事处,出席由“台湾文化协进会”主办之《美术、音乐座谈会》。同席者有林玉山、陈进、林之助、郭雪湖、陈敬祥、蒲添生、陈夏雨、李梅树、陈澄波、陈清汾、颜水龙、廖继春、刘启祥、杨三郎、蓝荫鼎、游弥坚、许乃昌、杨云萍、陈绍馨、王白渊、沈相成、苏新等人。以作品《市场口》参加首届省展并任省展审查员。作《河边洗衣》、《兰花草》、《少女》。四男李鸿年出生

1947年(39岁),由家人担任模特儿,作油画《田家乐》,1989年台北市立美术馆收藏,该作参加第二届省展。四男李鸿年死亡

1948年(40岁),由台中迁至新花费10万元房屋,定居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16巷6号。台湾文化协进会设绘画班于此,开启“李石樵画室”之嗃矢。作200号巨幅油画《建设》。台阳美术协会恢复活动。作《岳母像》、《父亲像》、《少年像》

1949年(41岁),五男李雅年出生。以长女李美女作模特儿《花与女》。作《人物》、《花与少女》

1950年(42岁),四女李美智出生。绘《雅年》一作,开始描写室内之系列作品。作《披头巾的少女》、《淡水河畔》

1951年(43岁),经杨肇家介绍合作金库收购《农家乐》300号巨作品为女儿之嫁妆。长女李美女与吴耀敦结婚。作《久阳池影》、《河口》、《百合花》、《少年像》、《黄白》、《六角盆》、《母亲像》、《茶花》、《秋林》

1952年(44岁),与杨三郎、郭雪湖在马尼拉举行三人展。作《静物》、《春日幕色》、《晴日》、《兰花》、《初夏》、《暮色》、《茶花》、《清游植物园》、《春意》、《静物-石膏像》、《风景》、《植物园》

1953年(45岁),作《垂扬》、《石膏像静物》、《春朝》、《翠绿》、《垂钓》、《春风》、《水柳》、《凉》、《池塘暮色》、《少女》、《玫瑰花》

1954年(46岁),作《集锦》、《春晴》、《夕昭》、《池塘垂钓》、《新绿》、《旧府耶》、《秋色》、《新日暮》、《雨后池塘》、《春》、《待春》、《新竹山林》、《夕》、《画》

1955年(47岁),作《桌上静物》、《云日》、《玫瑰》、《白花》、《高原》、《白百合花》、《玫瑰》、《老父》、《植物园》、《静物-立体分割》、《院子》

1956年(48岁),作《谷关风景》、《坐像》、《新缘》、《垂柳》、《雨前》、《朱桌静物》

1957年(49岁),作《花》、《风景》、《室内》、《冬日》、《碧潭》、《麻竹坑》、《冬日校庭》、《溪流》、《梅花开》、《天冷》

1958年(50岁),6月13日至17日,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个展,展出现代绘画探索成果,作品96幅。作《画室》、《红叶》、《溪底》、《李花开》

1959年(51岁),作《父亲像》、《谷关》、《山崖》、《山路》、《室内》

1960年(52岁),逐渐淡出台阳美展。作《画室》、《少女》、《梅花》、《女》、《老农》、《海边》、《鱼》、《将军》、《结》、《太鲁阁奇岩》、《白菊花》、《白百合花》、《孙中山》

1961年(53岁),以次女李美惠为模特儿,作油画《候车室》。完成《旋律》及《画室》二作。作《静物》、《断崖》、《风景》、《百合花》、《相亲》

1962年(54岁),作《风景》、《王》、《夜》、《作品?》、《旋律》、《山岳》、《花》、《老农》

1963年(55岁),8月,因食指浩繁,家计负担沈重乃应聘台湾省立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12月,作品50号《月夜曲》完成。作《大地》、《火山喷火口》、《眼》、《金瓜石风景》、《婚礼》、《坚强》、《金柑》、《丘山》、《横贯公路》、《卓兰风景》

1964年(56岁),作油画《避难》及《将军》。开始尝试创作具深讨性之构成或抽象像,完成《生命》、《团栾》、《飘》、《作品》、《慕》、《生命的赞美》、《游乐场》、《九份风景》、《内双溪》、《北投》、《乐园》、《观音山》

1965年(57岁),4月28日至5月2日,省立博物馆个展作品75张。作《生命的旋律》、《风景》、《钟声》、《双子树》、《静物》、《采沙场》、《探险》、《钟声》、《天祥》、《船》、《花》、《剑潭》、《双子树》

1966年(58岁),作《室内静物》、《窗》、《静物》、《温泉乡》、《女王的化石》、《同时窗》、《小港》、《大鸟与小狗》、《叠画》、《向隅》、《爱河》。尝试表现国画题材完成《大鸟》一作

1967年(59岁),作《渔港》、《朝妆》、《元宵》、《房屋》、《窗》

1968年(60岁),作《花》、《窗户》、《都市的成长》、《夜思曲》、《形而上的室内》、《山》、《稚》、《城市》、《三信徒》、《田园》、《停》

1969年(61岁),11月于台北市松江路世纪画廊举行个展,着重破坏旧有的绘画观念,排弃非绘画性的冗杂内容,使绘画还原到最单纯的基本因素。11月25日至30日在省立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50幅作品。作《回忆》、《田园》、《月出来时》、《小屋》、《海边之家》、《下午三时》、《深夜》、《河》、《牛》

1970年(62岁),作《约会》、《璋璋的梦》、《璋璋的玩具箱》、《飞翔》、《月娘》、《轨迹》、《拜月》、《捉月》、《月夜》、《湖边》、《母女》、《顽童》、《星系》

1971年(63岁),作《都会之月》、《烈日》、《溪谷》、《雨后》、《风景》、《海边风景》、《旅行的艺人》、《三美图》、《汔球公公》、《太阳》、《纳凉》、《渔夫的家族》

1972年(64岁),3月14日起,省立博物馆个展,展出作品34件。作《九曲洞》、《春》、《魔掌》、《囍》、《十字》、《作品?》、《桌上》、《夏海》、《黄昏的湖边》、《走走》、《清晨》、《欢》、《朝日》、《春》、《金鱼池》

1973年(65岁),作《三美图》、《作品(一)》、《小朋友》、《远足》、《家族》、《游艇上》、《草坪上》、《面具》、《淡水风景》

1974年(66岁),7月自国立师范大学退休,8月担任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及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兼任教授。11月5日,以李石樵等八位为发起人,郑世璠负责处理会务筹画之“芳兰美术会筹备处”,发出“芳兰美术会简章”及入会申请书。作《元宵夜》、《庙会》、《树林》、《蝉声》、《日月潭》、《玫瑰花》、《我俩》、《春游》、《街景》、《瀑布》、《菲尼克斯》、《月》、《垂钓》

1975年(67岁),3月16日,在李石樵画室召开会议,报告“芳兰美术会第一届展览会”会务之进展及有关各项事宜。作《玫瑰瓶花》、《雪景》、《湖边小聚》、《永劫》、《三美图》、《竿》、《后院》、《碧潭》、《费城》

1976年(68岁),5月省立博物馆个展。作《浴女》、《室内》、《渔港》、《母与子》、《城市》

1977年(69岁),12月华南银行将李石樵的《三美图》与廖继春的《风景》、杨三郎的《思慕》印制于火柴盒的小面板上,一套三式,作为宣传之用。作《费城风云》、《费城车站》、《利兰校园》、《公园红叶》、《黄叶溪流》、《百老汇剧场》、《湘边眺望》

1978年(70岁),1月华南银行火柴盒上之《三美图》遭检举为色情之作,而自美返国。由于高雄市警察局接获检举,认为此宣传火柴盒有妨害风化之嫌,台湾省政府与高雄市警察局去函,要求华南银行解释,因而引起“艺术与色情”的热烈讨论,经过画家本人及艺术界的澄清与支持,风波终告平息。作《大树下》、《风微微》、《晒编》、《游贤纪念》、《百今花与少女》

1979年(71岁),8月省立博物馆个展。9月与叶火城等十五位中部美术家,于省立博物馆举行第一届葫芦墩美术研究会作品展。10月16日至11月3日阿波罗画廊个展。作《泉》、《金鱼池》、《母女》、《芝加哥湖边》

1980年(72岁),作《风景》、《碧潭风光》、《溪谷浴女》、《郊游》、《八美图》、《少女》、《祖师庙前》

1981年(73岁),10月阿波罗画廊举办专属画家特展“李石樵个展”。作《碧潭》、《三祼女》、《浴后》、《淡水古巷》、《睡莲》、《北投公园》、《碧潭游潭》、《湖边出浴》

1982年(74岁),原有新生南路住家兼画室,为地主周氏祭祀公业收回拆建,私人授课终止,迁居台北市宁安街。7月辞卸教职,赴美西雅图探视次女李美惠。作《闲日》、《湖边裸女》、《百合花》、《玫瑰花》

1983年(75岁),作《香蕉园》、《赛马场》、《碧潭》、《河边》、《荷塘》、《成长中的都市》、《湖边祼女》

1984年(76岁),9月7日至30日阿波罗画廊个展,展出作品60幅。作《苹果树》、《校园樱花》、《芝加哥公园》、《山路》、《河边》、《温室花园》

1985年(77岁),旅居西雅图与次女李美惠同住。作《玫瑰花园》、《樱花》、《大雪山眺望》、《马》、《大雪山》

1986年(78岁),11月阿波罗画廊举行个展,展出作品62幅。12月2日至7日,参加社教馆举行之芳兰美展第十四届纪念展。作《牛》、《樱花》、《瓶花与果》、《湖边小聚》、《校景樱花》、《静物》、《湖光秋色》

1987年(79岁),东之画廊创立,特辟李石樵专室。作《高山的树林》、《渔船》、《八斗子渔港》、《采草莓》、《马》、《樱花》、《树林》

1988年(80岁),10月8日至12月18日,台北市立美术馆为之办“沉思、领悟与创作——李石樵的绘画世界”回顾展,展出1935年至1987年作品,计140幅,并出版专辑。作《玫瑰花园》、《滨海风光》、《阳明山》、《喷水池》、《草山》、《风景》

1989年(81岁),台北市立美术馆出版白雪兰著《李石樵绘画研究》。作《北海远眺》、《渔港》、《白沙湾》、《浴场'《艳阳》、《基隆港》

1990年(82岁),作《鼻头角》、《百合花》、《玫瑰花园》、《翡翠湾情调》、《喷泉》、《绣球花》、《玫瑰花》、《兰花》

1991年(83岁),任黄明政筹设李石樵美术馆,自资购买美术馆80坪,于忠孝东路四段218之7号3楼。作《北海风情》、《鼻头角风景》、《芝加哥雪景》

1992年(84岁),7月12日于台北市阿波罗画廊楼上一楼层面的“李石樵美术馆”成立,馆藏作品有400件,增购美术馆新馆80坪。受《新新闻周刊》访问。第一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苏富比撤回拍卖仿李石樵《红衣少女》乙案。李石樵之妻周来富过世

1993年(85岁),第二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续扩充美术馆38坪。作《樱花树下》、《玫瑰花园》

1994年(86岁),第三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李石樵美术馆基金会成立,捐400幅作品给基金会。作《桌上静物》、《静物》、《碧潭》、《樱花校园》、

1995年(87岁),第四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台北时间7月7日下午一点三十分,病逝于美国纽约雪城。获总统李登辉颁褒扬令。8月李石樵版画由达利艺术中心代理,并于10月应邀在台北市政府11楼名家艺廊展出三个月,李登辉总统在陈水扁市长陪同下,莅临参观,对其画作证赏有加。9月举行“李石樵遗作展”

1996年,1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展出“李石樵回顾展”12天,前监察院长陈履安与前监委王清峰亦莅临参观。1996年全国文艺季,台北县为纪念李石樵一生在绘画上的成就,推出过尽千帆话新庄活动,3月16日至31日在台北县立文化中心,4月20日至28日在新庄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李石樵回顾纪念展系列活动,借由展览、座谈、专题演讲,来阐述李石樵一生对台湾美术教育的贡献及绘画风貌。

国民党将领李石樵

李石樵(1891—1952)

生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湖北浠水人,原名李高培,以字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

1919年3月军校毕业后派任第17师(师长陈复初)少尉见习官、中尉排长。

1923年8月出任湖南陆军第2师(师长刘硎)第3旅第6团学兵连上尉教官。

1924年4月出任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黄绍竑)上尉参谋。7月升任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李宗仁)少校参谋。11月改任广西全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李宗仁),仍任少校参谋。

1926年3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军长李宗仁)第2旅(旅长俞作柏)第4团(团长李朝芳)少校团附。7月调升第7旅(旅长胡宗铎)中校参谋长。

1927年2月升任第7军第2师(师长胡宗铎)上校参谋长。9月升任第19军(军长胡宗铎)少将参谋长。12月29日调升第18军(军长陶钧)第3师(辖四团)中将师长兼鄂东清乡司令。

1928年3月第3师改称第58师(辖四团),仍任中将师长兼鄂东清乡司令。9月第58师改编为第4集团军暂编第4师(师长陶钧)第12旅(辖四团),降任中将旅长。10月所部改称第17师(师长陶钧)第51旅(辖四团),仍任中将旅长。12月所部改编为第17师第49旅(辖三团),升任中将副师长兼旅长。

1929年4月7日调升第16师(辖两旅)中将师长。5月28日所部被缴械后避居上海。12月出任护党救国军第4路军第17军(辖四旅)中将军长。

1930年1月因反蒋失败避居汉口。

1936年7月9日获颁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勋章。

1937年1月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黄绍竑)行政干部训练所学员总队总队长。12月6日调任湖北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40年3月23日调任湖北省第5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42年7月30日调任湖北省政府(兼主席陈诚)委员兼鄂东行署主任。10月8日兼任湖北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

1946年1月28日辞去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职。6月26日辞去省府委员、行署主任后寓居武汉。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8年7月加入民革。

1952年11月在湖北武汉病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