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泉成
释义

李泉成,诗人,书法家。生于1965年。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诗词学会、李太白诗社社长、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楹联学会、中楹联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国碑赋文化工程院院务委员、兴唐诗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21世纪教育论坛文学顾问。

中文名:李泉成

出生地:山东济宁市

出生日期:1965年

职业:诗人、书法家

代表作品:诗作《咏梅》《咏兰》《咏竹》等

人物简介

李泉成, 1965年出生在孔孟之乡的济宁,早年师承胡半农先生,且出身贫寒,几度迁居,历经磨难。而是在成长中长途跋涉才走向艺术生涯的。

人生履迹

人生像自然界里的一棵草,在生长中显然很脆弱,后经风雨地洗礼才劲挺。可是好时光不长,冬天来临之际又枯萎了。所以,大诗人李太白发出了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沉浮不定的是漂泊,短暂无奈地是流光,漫长的是磨难,辛苦的是人生。泉成生于乡间,长于乡间,是玉米也好,是棵草也好,其文字生涯,却是来自乡间的。他钟情文学,写过小说,发表过诗词,还获得许多嘉奖。我俩上小学的时候就很好,他的情况我最了解,家境不太好,又时常为生计奔波,实际是处于半耕半读的生活中。他对生活的现状也知足,其中有一首诗为证“客身栖所对朝阳,”他说;有个插足的地方就好。居室虽聊同蜗角,却能避风挡雨,还时常以壶公,巢夫之举而自娱。一瓢饮,一箪食,回也不改其乐,这种学而向上的志趣,真实反映出人生对艺术价值的升华,在他的身上亦能体会到了。每与他谈起文学兴趣时,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正是强调完善人生艺术的必然结果,从而印证了他步入艺术殿堂,是持有执着的心态。

九十年代末,有一天,我约了几位朋友去曲阜瞻仰孔子。他在大成殿前写了一首五律,诗云:“圣地谒前修,鸿蒙至泗流。崇儒明法纪,挥笔列春秋。重德行三教,高风亮五洲。诗文真乃大,为学问源头。”读后,不难看出,他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充分表现出对儒家思想的崇拜是毋庸置疑的。他说:儒家思想的本源,是依照仁人君子之心,并且付诸行动,才是儒家道德观的精神所在。

人生的迹象,是精神世界的感悟,是青春的焕发,或着说是为了人生的自我完善。人在世界这个圈子里,必须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也是一种使命,不论事业的大与小,他都一直遵守着。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不是说人的业绩怎么样,而是人生对自然的态度如何。唯有上智和下愚达到默契的地步,才是艺术的结晶。至于那些拒人千里之外的东西,是成不了艺术作品的。

梅兰竹菊,虽然呈姿竞妍,四时中各占鳌头。梅以冰肌玉洁,兰若清香溢远,竹如高风亮节,菊乃陶然隐逸,此四君子各领风骚,且不识白菘为何物。泉成独抒心裁,写了一首七绝咏白菜》并于四君子相媲美,诗曰:“不知嘉种荫何年,一颗灵心抱素颜。只有寻常平淡味,长留清气满人间。”妙哉,妙哉,读后令我有养神益脾之感。口味清淡,自然天真,诗贵于清新,而悖当今浮躁之风。此诗与天地之间的灵性相吻合,佛祖说的好,常吃白菜可保身体平安。

书学逸趣

“莫问人生酸楚,最怕青春空度。”美景几何,年华如梦,辗转间人已过了不惑之年。四十年前,我出生在文化源远流长的孔孟之乡,从小就深爱着这方圣土。因为‘仁、义’的结晶是从这里开始的,以孔‘仁’孟‘义的思想理念,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从中感悟到人生美好的向往。虽然我没有经国济世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对科技研究的真才实学,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是毋庸置疑的。在读书练字这方面是下过大功夫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而废寝忘食,练字的规律也基本掌握了。所以什么事情一旦形成了规律,那就好办了。比如我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必须练字先练楷书,次练行书,在练草书,最后练篆书等等,练了三十多年,也习惯了。虽然如此,字总是写得不好。曾经有人说:“练字非得有灵性才能写好,没有天分不行”,我想我可能没有这个天分,甚是气馁。后来,半农先师告诉我,花草树木是经过水土的滋养,天地间的灵气,才长得枝繁叶茂,字光靠练还不够,要多读书,多了解道理,读书明事理才能通往书法的领域。而后他亲自选定了几册文学史、诗、词、赋等书,我一一攻习。他又说:“学书法的心境最重要;心境要保持在平衡之间,才能不燥,不激不厉。平静韵味十足的书体,能使人心境豁达开朗,如殷墟甲骨文、周之金文,秦之小篆,汉之章草,晋之兰亭集序,十七帖等等为正冠。”老师明眼,我取法于此,尽归平整,至于欹侧纵横牵引笔意,乃见丝微之间。的确,我通过临写了不少的碑帖后,感觉到书法的质量应在点画中的变化,结体的构造,章法的起伏,特别是笔力的挺劲,情调的和谐,作品才有生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岁月无情,沧桑中艰辛的度过了一个个春秋,书法的迹象越来越接近生活了。最后老师给我讲了一个秘密,他说:“不要任意狂放的评论他人的书法,要多学他人长处,因为你不是专业批评家。”

儒.艺思絮

二十世纪西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变革,那就是——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及未来主义构成了许多艺术流派从中一一滋生而来,繁衍于世界各地,也冲击了中国这片神圣的领域。中国在东方艺术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因为儒、释、道思想洋溢了艺术家的大脑。中华书法更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闪亮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尽管其直接功用是汉字书写, 却也不乏艺术审美,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品位, 出现了许多不朽地名篇佳作。

中华传统艺术大抵以“克已修身”的理念,涵盖了艺术发展的进程,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晋、唐书法绘画中虽然弥漫着玄学空气,却没脱离形态、人物品藻的题材。南朝画论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记载了六法用笔,一曰气韵生动,就如中庸的《知性》篇,“自诚明,谓知性”,人的本性通过后天的教化,也就明晓道理,熟悉事情,胸有成竹才能生出气韵生动的作品来,这就说明再高的思想境界,也不能脱离它属性的位置。还有骨法用笔,应该理解为,押得住笔,挺得劲腕,然后运斤成章,则如钗股般,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柳诚悬的笔谏,“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这正是中庸里边的《治国》《正心》篇,有骨有气节,中正为上。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是说,把弘扬人世间的大事作为人生的目标,以良好的品格作为做人的最高原则,要依照仁人君子之心,付诸行动。艺术是在人生旅途中的精神焕发,虽然艺术自身的目的并不明确,但艺术在乐道,据德,依仁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

艺术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我完善,正所谓“是为人生而艺术”。因为艺术是为了人生,所以对艺术的要求,就与对人的要求一样,具有内在的纯洁性。“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中和思想,它力求文质彬彬,就是在喜怒哀乐的情感表露下,也要符合常理。情感丰富、心态和谐的艺术,就能登“大雅殿堂”。如此,才是艺术语言的符号,也就符合中华儒家文化的艺术思想。

诗词作品

咏梅

雪傲琼枝初度腊,小园景色近梅家。

香尘满地随风去, 正是人间清骨花。

咏兰

应怜疏蕙徼芳丹, 不向银瓶折翠环。

几案书山幽客静, 爱真樊素共心闲。

咏竹

山高劲节向云宣, 生在江南曲径边。

纵有湘妃千滴泪, 丹心挥洒绝韦编。

咏菊

冷香九日问陶公,篱下孤芳竞未穷。

任是西风吹不折,惜花人在小楼中。

咏白菜

不知嘉种荫何年,一颗灵心抱素颜。

只有寻常平淡味,长留清气满人间。

咏山药

一茎生在野原中,上有斑暇亦不同。

时出犹能骄富贵,尘埃削尽亮高风。

咏石榴

暮云皴树坠霜皮, 只向深秋挂满枝。

月夜团团含露笑, 晶莹剔透籽离离。咏荷

一莛伞盖出泥中,修面不含杨柳风。

未识观音开宝座,凌波仙子曳长空。

清平乐 (应释怀泉方丈游南岳)

衡阳雁断, 细雨空空院。

山里飞花山外见, 恰是蛩声一片。

江楼疏木寒星, 孤蓬过客凉亭。

日月消磨物侯, 风云变幻人生。

诉衷情

青山不老夜沉沉,梦里冷罗衾。

铅华竞逐相伴,无奈是春心。

丝缕断,再穿针,补绡襟。

此情谁共,玉笛声声,笼鸟归林。

如梦令

莫问人生酸楚,最怕青春空度。扶槛上江楼,

回看水流花絮。飞去,飞去,却是烟霞云雾。

水调歌头

大水流无尽,海上绝微尘。祖龙相对,

方丈蓬瀛朝玉真。莫使艨艟飞渡,只唤东

风光顾,镇日发千钧。徐福仙台去,童女

谢强秦。凤歌急,涛声漫,误良辰。此生

何寄,挥罢林间丝葛巾。可望牛山碣石,

妄说沙丘冷月,绕舍弄迷津。借问乘槎客,

我辈岂凡人。

金缕曲·题郑板桥《竹石兰图》

莫言丹青少。墨华浓,文才俊逸,

气冲云表。驱毂振缨风雨里,隋柳维扬晚照。

试平章,官生堪扰。几度寒亭犀管绣,凤池边,

十里龙孙小。红日近,破天晓。

康乾盛世相安好,望河山,烟村鹤渚,

絮飘纱缈。二十四桥明月夜,竹石丛丛劲矫。

穿野径,尘埃飞了。宦旅归来重著笔,俱生来,

款款林间绕。凭画意,写兰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