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求恩纪念中学 |
释义 | 李求恩纪念中学(Lee Kau Yan Memorial School)是一所位于香港九龙新蒲岗(黄大仙区)的津贴男女基督教中文中学,由香港圣公会东九龙教区于1964年创校,以纪念校祖圣公会港澳教区首位华人会吏长李求恩博士对社会及教会的重大贡献。 学校简介校监为管浩鸣牧师。现任校长为赖炳华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士、香港浸会大学文学硕士、香港大学公共行政学硕士、香港教育学院教师证书、香港教育学院特殊教育教师证书)。副校长为苏庆南先生。 李求恩纪念中学 Lee Kau Yan Memorial School 正心修身 成立 1964年 类型 津贴中学 宗教 基督教 办学团体 香港圣公会东九龙教区 地区 黄大仙区 校监 管浩呜牧师 校长 赖炳华先生 职员人数 68人 学生人数 1090人 地址 九龙新蒲岗太子道东596号 办学宗旨以基督的爱作为中心,引导学生认识基督,建立正确人生观;提供愉快健康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和公民意识,启发学生追求知识和真理,并传递中国优秀文化及道德传统,培养学生自律精神和纪律。培育学生成为具自信、肯承担、中英兼擅、懂科技、能独立思考与学习,且能高瞻远瞩的年青人。 公共交通工具交通路线列表 学校没有铁路可直达。 公共巴士: 九龙新界巴士 1A 中秀茂坪↔ 尖沙咀码头 2A 乐华 ↔ 美孚 2D 东头邨 ↔ 泽安邨 3B 慈云山(中) ↔ 红磡码头 5 富山↔ 尖沙咀东(么地道) 5C 慈云山(中) ↔ 尖沙咀码头 5D 德福花园↺ 黄埔花园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6D 长沙湾(甘泉街) ↔ 牛头角 9 坪石 ↔ 尖沙咀码头 10 彩云 ↺ 大角咀 11B 观塘(翠屏道) ↔ 九龙城码头 11D 乐富↔ 观塘码头 11X 上秀茂坪 ↔ 红磡铁路站 13D 宝达 ↔ 维港湾 17 爱民 ↔ 观塘(裕民坊) 21 彩云 ↔ 红磡铁路站 24 启业 ↔ 旺角 40 丽港城 ↔ 荃湾(如心广场) 61X 屯门铁路站 ↔ 九龙城码头 93K 宝林 ↔ 旺角东铁路站 95 翠林 ↔ 佐敦(汇翔道) 98C 坑口(北) ↔ 美孚 98S 坑口(北) ↔ 美孚(经清水湾半岛) 只限平日繁忙时间服务 203E 彩虹 ↔ 九龙铁路站 296C 尚德↔ 深水埗(东京街) 297 坑口(北) ↔ 红磡码头 796C 将军澳站↔ 南昌站 796X 将军澳站 ↔ 红磡码头 N216 红磡铁路站 ↔ 油塘 通宵服务 N293 旺角东铁路站 ↔ 尚德 通宵服务 N796 将军澳站 ↺ 尖沙咀 通宵服务 过海隧道巴士 101 观塘裕民坊 ↔ 坚尼地城 101R 跑马地马场→ 观塘裕民坊 只限跑马地赛马日服务 106 黄大仙 ↔ 小西湾蓝湾半岛 107 九龙湾↔ 华贵 111 坪石 ↔ 中环港澳码头 116 慈云山中 ↔ 鰂鱼涌 N121 牛头角 ↔ 中环港澳码头 通宵服务 大屿山或机场巴士 A22 机场(地面运输中心) ↔ 蓝田站 E23 机场(地面运输中心) ↔ 慈云山(南) 专线小巴: 九龙专线小巴 20 新蒲岗(康强街) ↔ 慈云山(慈正邨) 20M 新蒲岗(康强街) ↔ 黄大仙站 25M 东头邨 ↔ 九龙塘站 61 小西湾(蓝湾半岛) ↔ 旺角站 通宵服务、过海隧道小巴 学校收费学校收费(2009/10学年) 中一至中三 学费($):免 堂费($):免 中四至中七 学费($):免 堂费($):290 家长教师会会费($): 40 杂费($): 0 学生会会费($): 15 作特定用途认可收费($): 冷气费$200、印刷费$100 学校设施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5个实验室、语言资源中心、多媒体阅读资源中心、多媒体学习中心、2个电脑室、5个特别室、2个篮球场及锦鲤生态池。 学校健康生活增加体能训练性质的课外活动,定期举办健康饮食讲座,设立由学生及家长、老师组成的专责委员会,监察午饭供应商的食品健康,使学生有均衡的饮食及运动 。 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包括灵育类、群育类、学术类、体育类、美育及兴趣类、服务类共30个。 校容校貌办学规模班级结构班级结构(2009/10学年) 中一 至 中四 班数:5 中五 班数 :4 中六、中七 班数:2 开设科目2009/10学年开设科目 中一 至 中三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文、数学、普通电脑、综合科学、综合人文、中国历史、宗教、普通话、音乐、家政、体育、视觉艺术、德育、图书馆技巧、语言艺术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校本课程 :- 中四(新高中课程)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教育、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经济、伦理与宗教、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旅游与款待、物理、化学、生物、综合科学、资讯及通讯科技、视觉艺术、语言艺术、其他学习经历课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 :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中五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文、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经济、宗教、物理、化学、生物、附加数学、电脑与资讯科技、综合人文、经公、视觉艺术、体育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 :- 中六 至 中七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及文化、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经济、伦理及宗教、物理、化学、生物、纯粹数学、通识教育、数学与统计、电脑应用、体育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语运用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 :- 2010/11学年拟开设科目 中一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文、数学、普通电脑、综合科学、综合人文、中国历史、宗教、普通话、音乐、家政、体育、视觉艺术、德育、图书馆技巧、语言艺术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校本课程 :- 中二 至 中三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文、数学、普通电脑、综合科学、综合人文、中国历史、宗教、普通话、音乐、家政、体育、视觉艺术、德育、图书馆技巧、语言艺术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校本课程 :- 中四 至 中五(新高中课程)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教育、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经济、伦理与宗教、旅游与款待、物理、化学、生物、综合科学、资讯及通讯科技、视觉艺术、语言艺术、其他学习经历课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国语文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 :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中六 至 中七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中国语文及文化、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经济、伦理及宗教、物理、化学、生物、纯粹数学、通识教育、数学与统计、电脑应用、体育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英语运用 按班别/组别订定教学语言 :- 备注 : 2010/11学年中一级数学、综合科学、综合人文、音乐有英语延展教学活动。 师资力量(包括校长)核准编制内教学人员人数 :63 核准编制外教学人员人数 :5 学历 占全校教师人数的百份比 (%) 持有认可教育文凭的非学位教师 :5 学士 :49 硕士 :46 博士 :0 年资占全校教师人数的百份比 (%) 0-4 年 :24 5-9 年 :17 10 年或以上 :59 补充资料占全校教师人数 外籍教师 :1 已接受特殊教育培训教师 :0 已接受师资培训教师 :59 历届英才谢天华:香港艺人 吴国敬:著名歌手、作曲人 黄贯中:前Beyond乐队结他手、著名歌手、音乐创作人 廖亚全: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校长 甄颖珊:现时性感女子组合Freeze成员之一 邱立本:香港记者, 亚洲周刊总编辑 黄贯其:Anodize及Sonic Temple的结他手,黄贯中胞弟 发展前景学 校 管 理(1)学校管理架构 : 注重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如设立校董教师谘议会及校政谘询组,加强校政透明度,全面实行校本管理。学校亦设有教务委员会、学生支援委员会、社区联络及外务委员会、学生事务管理委员会,统筹各项工作。 (2)法团校董会/校董会 : 校董会由专业人士组成,充分发挥议事和监管功能。 (3)环保政策 : 本校环保政策的目标,在于加强环保意识;培养支持环保的态度;实践环保生活及推动环保教育。推行“绿化校园计划”,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落实在25.5度或以上才可使用冷气,以减少耗电量及排放温室气体;鼓励教职员及学生参加校外环保活动、比赛和工作坊;选择午膳供应商时,要求采用环保材料的食物盒及餐具。 教 学 规 划(1)全校语文政策 : 本校致力培养学生两文三语的能力,初中设中英数增润课程,强化学生中英文能力;初中推行普教中,其中六班的中文课以普通话教中文,又营造普通话语言环境,配合普教中计画;部份科目渗入英文教学元素,增学生英文语汇,制造英语学习环境,增加学生以英语沟通的机会。 (2)学习和教学策略 :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灵活运用资讯科技教学及专题研习的学习模式;设立“语言艺术课”,致力推广两文三语,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利用小组教学、拔尖保底班、多元化及持续性评估,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推行各项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其他学习经历;组织境外考察团,扩阔学生视野,放眼世界;利用“远程教学”,加强与外界的专业联系,达致全方位学习的目标。 (3)校本课程 : 初中语言艺术课订定校本课程,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中文科第二年参加教育局课程发展处“种籽”计画,编制校本选修课程,通识科编制校本教材。科学科与教育局校本专业支援组合作,设计校本课程,安排具有特色活动配合,设立专责委员会开拓其他学习经历,在课时以外,与各机构合办切合学生的课程, 着重学生持续汲取其他学习经历。 (4)应用学习及其他学习经历 : (5)四个关键项目的发展 : 1. 阅读中学习:为初中设图书馆课,推行“早读课”、“悦读成长计划”,设高中阅读大使,定期与初中生分享阅读策略。优化图书馆及I.T.设备,提升自学策略。 2. 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积极参与远程教学活动,将课程及教学内容移出正规课室之外,令学生意识到远程教学活动是将来新高中的课程的重要元素。提供自学平台,鼓励学生自我学习。 3. 专题研习:本校专题研习组一直强调“学会学习”,透过结合大脑潜能学习(Brain-based Learning)及问题为本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理念,引导学生制作一个有成效的专题研习,训练学生思维。 4. 德育及公民教育:本校素来亦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并将之归纳为正规课程,初中部每班每循环周有80分钟时间,借用坊间社福机构人员的专业,配合老师的分享,旨在让学生建构个人价值观,并由个人成长扩展至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国家的范畴。高中方面,主要是透过具体活动、实地考察,建立学生对社会、国家的认识,以建立家国情怀,使学生成为自律、自信、自强的新一代。 (6)资讯科技教学 : 本校设有多媒体学习中心,所有教室亦装有电脑、液晶体显示投影机和投射屏幕,加上内联网系统,老师和学生可透过多媒体教具,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及使用资讯科技的能力;此外,学校网页内的学与教部份,设有不同科目的研习专区,提供辅助学习资源及互动学习材料。 (7)共通能力 : 各科设专题研习的课业,午间设学生时事论坛,以互动形式表达意见;为学生安排协作式的其他学习经历,增加学生与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协作沟通的机会。 学 生 支 援 (1)全校参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 (2)测考及学习调适措施 (3)升留班政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