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乾山 |
释义 | 李乾山固始县人,号大别山农、可行草堂主人、土丁齐夫等。生于1924年,八岁入私塾,先后受业于清末的几位秀才和举人,习古文诗词书法。 简介17岁就读于固始职业中学,学习期满晋入潢川联师。四六年考入河南大学次年肄业。解放后先后任乡长、学校教导主任等职。五七年错划为右派,还乡躬耕。七八年平反复职,期间近20年,含辛茹苦。诸艺尽废唯独诗书相伴永日。乾山先生幼怀贞敏、天资聪颖。九岁能诗,十二岁能属文,多受师辈嘉许。书法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草见称于世。其篆隶功力深厚,随手写来苍韵古雅。李先生在八四年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先后出版《可行草堂诗书集》、《土丁齐诗词集》等作品。部分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书展”。其作品远播海外,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被多家碑林刻碑上石。李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信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乾山先生工书善诗,**竹。乐与青年为伍,提携青年,奖掖后学。固始县书法之繁荣,实有先生的推举拔攫之功。 历程经历李乾山固始县人,号大别山农、可行草堂主人、土丁斋等。李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有师生之谊,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信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大家。生于1924年,八岁入私塾,先后受业于清末的几位秀才和举人,习古文诗词书法。17岁就读于固始职业中学,学习期满晋入潢川联师。四六年考入河南大学次年毕业。 解放后先后任乡长、学校教导主任等职。五七年错划为右派,还乡躬耕。七八年平反复职,期间近20年,含辛茹苦。诸艺尽废唯独诗书相伴永日。乾山先生幼怀贞敏、天资聪颖。九岁能诗,十二岁能属文,多受师辈嘉许。书法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草见称于世。其篆隶功力深厚,随手写来苍韵古雅。李先生在八四年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作品先后出版《可行草堂诗书集》、《土丁斋诗词集》等作品。部分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书展”。其作品远播海外,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被多家碑林刻碑上石。 成就固始县地处河南东南隅,东接安徽。固始县在河南并不算太知名,而在闽、台乃至东南亚华人圈,固始县却是声名煊赫,这里有许多人祖籍都在固始。皆因唐代先后有两位固始籍的武将在福建做官当皇帝,其时家乡人纷纷迁此,蕃衍生息,于漳闽之开发,功劳卓著。当年的固始籍将军陈元光,被尊为"开漳圣王",至今在台湾、闽南广受祭祀。 不过,近年来固始县在河南的知名度也渐渐高了起来,主要是因为固始经济的飞跃发展,令世人刮目。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那就是固始县书法艺术的发展成就,使这个边陲小县在艺术圈中声名大噪。 固始属楚文化圈,又深受江浙文化的熏染,故历来文风炽盛,有清一代唯一一名河南籍状元即出在这里。书法名家迭出;秦树声、吴其濬 、吴元炳、张玮等在河南近代书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风流被,至于今日。改革开放以来,书法进入复兴期,固始的书法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老一代书家李乾山、雷云霆执其牛耳,至今该县的中国书协会员达23人,其中包括全国著名的书家李强、周斌、杨承伟等,另有省级会员达111人,市级书协会员400余人,书法爱好者达10万人之众。最为典型的是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固始所在的信阳市共入选8人,其中7人都是固始的。去年河南省书协举办的百县书法联展,固始县入展数、获奖数双获第一。成为河南省文联、书协首批命名的"书法之乡",并被纳入"全国书法之乡"的推荐名单。 固始作为书法之乡,首先靠的是一支水平不凡、成就卓著、至今活跃于书坛的书法家队伍。 李乾山是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这位生于1924年的书坛耆宿,至今笔耕不辍。乾山随着书法复兴而声誉鹊起的。1984年在轰动中外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中一举摘得一等奖的桂冠,其后又多次在全国展览中入选、获奖。多年来,乾山是引领固始书坛青年前进的一面旗帜。他不但亲自培养了李家原、周斌、杨承伟、夏冰等全国名家,而且不断求索的精神更是使年轻一代书家备受鼓舞。乾山本来以褚体楷书名世,然其近年又取法张瑞图、王宠、黄道周,所谓"衰年变法",行书写出了刚健劲折的新面目。乾山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