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玫
释义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历

女,199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戏剧 。

1991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剧学系硕士学位,199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过专著《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等。

专著

《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学史》(合撰),撰写第三卷中的“戏曲史编”和第二卷中的“元明清文学史”部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中华文学通史》(撰写其中古代戏曲的若干章节)华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华文学发展史》(撰写其中古代戏曲的若干章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要论文

《目连戏的两种面貌一一〈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与〈劝善金科〉的比较研究》 北京 《戏剧》1991年第3期。

《目连戏中“恶”与“惩恶”论析》 上海 《戏剧艺术》1992年第3期。

《从目连戏看民间剧作与宫廷剧作艺术上的差异》 武汉 《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面对“商人世界”:热情与冷漠一一明末清初小说戏曲比较之一》 武汉《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略论明末清初苏州作家群剧作中的“戏中戏”》 北京《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关于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的名称和成员》 湖南《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特殊的“家人”和特殊的献身一一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义仆戏”论析》 北京《文学遗产》 1995年第3期。 《清初苏州剧作家考辨三则》 安阳 《殷都学刊》 1995年 第3期。

《尺牍文略论》(与邓绍基合著) 《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24卷。

《百年戏曲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百年来戏曲史著述的发展演变》 南京《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清代宫廷大戏三题》 北京《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朱素臣号“笙庵”抑或“苼庵”?》 《古籍研究》1999年第4期。

《丘园〈虎囊弹〉是否仅存“山门”一出》 包头 《阴山学刊》 2000年第2期。

《解读张问陶》 北京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明代产生及流行的关羽戏的特点》 论文集《关羽、关公和关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出版。

《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 北京 《文艺研究》2002年第1期。

《清代时剧<罗和做梦>正源》 北京 《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清代谐谑小戏与文人传奇关系初探一一以<花鼓>、<扣当>为例》《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学术短文

《汪笑侬和京剧〈党人碑〉》 《文史知识》1998年第6期。

《是否有两个朱素臣?》 《中国文化报》1999年11月4日。

《〈思凡〉与〈僧尼会〉的来龙去脉》 论文集《古代戏曲论坛》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升平宝筏〉在清代宫廷里缘何受青睐》 论文集《古代戏曲论坛》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清代宫廷大戏的产生及特点》 论文集《古代戏曲论坛》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古代戏曲与正统文学、俗文学及民间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 月31日。

《流失英国的三种中国古代戏曲选集孤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1月4日。

《民歌在清代花部小戏中的作用一一从<小放牛>谈起》《文史知识》2006年第9期 《明清小戏艺术表现法则中的变与不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8月10日

古籍编选评注

《寓言典故三百篇》大连出版社1994年出版。 《古文小品三百篇》大连出版社1995年出版。

《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诗词精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与邓绍基合作)

《历代小说精品一一附历代文言小说精品》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千家曲》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尺牍精华》巴蜀书社1998年出版。(合作)

《雷峰塔》 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不怕鬼的故事》(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古今文学名篇》(合作)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唐宋名篇》之“唐宋词卷”和“唐宋文卷” (合作)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中国文史经典讲堂·明清小品选评》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6月出版

随笔

《中国文艺史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1992年5月28日。 《“养心”之妙》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6月27日。

《职业与兴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7月11日。

《 你有爱好吗?》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0月31日。

《也谈“修生养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1月14日。

《人和树一一春天的话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3月29日。

《亲情的位置》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5月17日。

《说说“相见恨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5月24日。

《什么是“个人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8月2日。

《登箭扣长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2年8月8日。

《才华横溢 本色率真一一汤显祖的写戏、做人与为官》 《当代戏剧》2002年第3期。

《情感需要培养?!》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9月27日。

《“想象”的魔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1月10日。

戏剧、小说、影视剧评论

《情感贯穿与“间离效果”一一观评剧〈天桥旧事〉有感》 北京《戏剧评论》1989年第6期。

《对人物的多重审视一一观近年戏曲新剧目断想》 《文论月刊》1990年第6期。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一一从京剧〈盘丝洞〉说起》 《艺术景观》1991年第1期。

《一个女人的精神世界一一评小说〈生为女人〉》 《作品与争鸣》1991年第9 期。

《千古传奇再评说一一从戏曲舞台到电视荧屏的〈杨家将〉》 《杨家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出版。

《耐人寻味的〈回娘家〉》 《文艺报》1993年2月27日。

《有感于包公戏》 《中国教育报》1995年2月5日。

《对精神乐园的寻求一一评美国电视剧〈父亲、儿子和情人〉》 《中国教育报》1995年4月2日。

《挚爱人生一一日本电视剧〈爱〉观后》 《中国教育报》1995年8月6日。

《道义永存一一观第三届BESETO戏剧节有感》 《中国民航报》1996年12月9日。

《孤胆英雄的魅力一一观〈毁灭者〉有感》 《中国电影报》1997年5月1日。

《“官兵”好当“贼”难拿一一观话剧〈官兵拿贼〉有感》《文艺报》1998年7月2日。

书评

《传统文化与戏曲的交融与剥离一一读〈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人民日报》1991年2月23日。 《高悬的心灵世界一一〈北京名匾〉读后记》 《中国民航报》1996年10月7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简介

李玫,女,1960年10月出生,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律学学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2004-2006)。

简历

1986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艺术系古筝演奏专业,师从于已故古筝演奏家姚怡德先生。1996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专业,师从音乐学家、音乐美学家赵宋光教授、音乐美学家、音乐人类学家罗艺峰教授,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师从民族音乐学家王耀华教授,获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乐律学及旋律学及其相关的历史研究。

80年代,主要的艺术活动集中在古筝演奏和艺术评论方面,曾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古筝比赛并获奖,与人合作的古筝独奏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筝独奏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由本人首演于1988年,1991年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制并向50多个国家广播,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此曲是被演奏频率最高的曲目之一,已由多家出版社出版,收入古筝曲集《百花引》、《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下)》等多种古筝曲集,并已列入北京考级曲目第八级和西安的考级曲目第十级。

1986年至1993年在《新疆艺术》任编辑,在此期间,在报纸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艺术评论文章,参预撰写《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辞典》的音乐条目部分。为香港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撰写系列文章数十篇,介绍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历史文化由来及音乐结构。考察新疆各地诸石窟并开始音乐图象学的研究,发表了若干相关研究论文。

1993年重回校园,开始为在长期演奏实践中积累的问题寻找答案,最终形成硕士论文《陕西、潮州、维吾尔族木卡姆音乐中“中立音”现象及人文背景分析》的长文。2000年又在大量田野调查和资料查证的基础上完成了与硕士论文形成姐妹篇的《“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之博士论文,此文先后获得2001年度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中立音”赖以生存的乐器机制》[上、下]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度优秀科研究成果奖论文三等奖。

1996-1997年在西安音乐学院任职一年,教授民歌音乐概论。

2000年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开始了新的专业生涯,作为一名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的工作是参预课题项目及专题的学术研究,并为有关教学单位的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课程。

个人学术研究方面的活动

一、主要研究成果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民间音乐中“中立音”现象的乐、律学研究及人文背景分析》(11万字)

博士学位论文:《“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30万字)

旋律学研究:不对称结构民歌研究(已发表片断,2万字)

博士后项目:《历代燕乐二十八调文献梳理及实证研究》(56万字)

二、参加的课题

1.中国传统音乐音响数据库,在课题组中任研究员,负责设计数据库的检索框架和文案写作,经费来源由蒋经国基金会提供,课题隶属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已完成)

2.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新兴学科卷》中担任“音乐声学”(Acoustics of music,音乐音响学)部分撰稿人(已完成)

3.全国艺术学科“十五”规划国家年度课题《西北高原汉族音乐文化区(色彩区)系统化综合研究及保护规划》,负责人。

4.博士后项目为《有关“燕乐二十八调”的历代文献梳理及实证研究》,负责人(已完成)。

三、教学与讲座

主要涉及有:中国传统乐律学史专题、民歌音乐概论、旋律学分析、琴学、音乐地理学及实地调查等等专题。涉及单位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等等。

1996年-1997年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期间,主要担任作曲系、音乐学系及音乐教育系的民歌概论课程、选修课“维吾尔族音乐概论”。在西安电大教中国音乐史。

2000年-2004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讲“中国乐律学史专题”、民歌概论、音乐地理学概论、实地调查方法等专题。

2001年曾在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为“历代乐志律志校释”课题组讲“中国乐律学史专题”。

2003年,曾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研究生开设“音乐学分析讲座”。

自2005年起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选修课“东西方乐律学方法评述”。

自2005年起在星海音乐学院为研究生开设必修课“音乐学分析”。

2005年10月在武汉音乐学院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音乐学分析”。

2006年10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开设系列讲座,“东西方乐律学概论”、“音乐学分析方法”

就读博士研究生其间,同时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古筝教师

四、个人著作及论文写作、发表目录清单

专著与译著:(按时间顺序)

译著:《歌剧界的趣闻逸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北京第一版,15万字)

专著:《音乐之河――图说中外音乐史》(27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专著:《“中立音”音律现象的研究》(26万字,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合著:《音乐学概论·律学》(第十七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专著:《东西方乐律学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出版。

合著:《国学课堂·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专著:《中国传统律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只列与乐律学相关主题的个人论文:

《“中立音”源流之猜想》(《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3期,2万字)

《中国民间音乐中“中立音”现象的乐、律学研究及人文背景分析》(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4月,11万字)

《民间音乐中特殊音律现象的律学分析》(缩稿,3千字)韩国汉城大学东亚音乐研究所所刊《Tongyang ǔmak》1998年总第20期(英文和韩国文)

《“中立音”调式意义》[上、下](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连载,3万字)

《民间音乐中特殊音律现象的律学分析》[上、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4期连载,2万8千字)

《“中立音”研究综述》(《音乐研究》2000第4期,8千字)

《诸民族、地区、国家民间音乐的测音资料分析》(《音乐文化》2000年度丛书,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出版,1万5千字)

《“中立音”赖以生存的乐器机制》[上、下](《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第2期连载,3万5千字)

《社会人文环境对文人音乐音律观念的影响——从古琴徽间音位的变化谈起》(“新世纪中国音乐研究定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两卷本之上册,2002年3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5千字)

《1997年乐律学研究综述》(《1998年卷中国音乐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6千字)

《1998年乐律学研究综述》(《1999年卷中国音乐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8千字)

《用数理研究的方法解读〈琴书大全〉中的计量方法――蒋克谦所传以徽间徽外寸分厘数配合徽序号描述各弦散声相互关系计量方法的数理研究》(第三届古琴打谱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论文,《音乐艺术》2003年第3期,8千5百字)

《跨越·会通·超越――赵宋光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1万8千字)

《中国民歌中不对称结构分析系列之一》(《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2万字)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还需建立文化结构形态的系统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5千5百字)

《相遇不曾谋面--――比较朱载堉与斯台文破解十二平均律的方法》(《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5千字)

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

陕西西安人,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到西安统计学院任教,现任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文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现代汉语、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语言文化。

北京市乾理律师事务所律师

1978.9—1982.8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1995.9—1998.7 中国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

担任的社会工作

1.海峡两岸法律交流促进会秘书长。2.北京市乾理律师事务所律师。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1. 研究方向:金融法、公司法、技术法2. 学术成果: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裁军与国际法》《当代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及其运作》《信贷法理论与实务》《信贷法律问题研究》《金融监管与反洗钱》,以及发表论文30余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