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满柱 |
释义 | 李满住(1390-1467),明代建州女真首领。生于明太祖洪武廿三年(1390),逝于年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原姓古伦,其先辈世居吉林图们江上游一带。其祖父阿哈出,女真著名首领、明成祖朱棣的岳父,因此而被明廷赐名李思诚,自此其后人皆姓李。 家庭背景李满住,其父释加奴,明赐名李显忠,建州卫指挥使,娶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贴木儿之妹为妻,生子李满住。因此,猛哥贴木儿也就是李满住的舅舅。 女真人当时实行一夫多妻制。另外,女真人的婚姻关系完全不忌辈分。一般有,女真人“妻后母,执寡嫂”,交错婚配十分普遍,有的是姊妹或姑姑、侄女都嫁给同一个男人。猛哥帖木儿是李满住之舅,其子阿古、董山与李满住都是姑表兄弟。可是董山(努尔哈赤五世祖)又娶李满住之女为妻,李满住又娶阿古遗霜(表嫂)为妻。凡察之姊是李满住的生母,凡察与李满住是舅甥关系,可是两人同娶李将家女为妻,又是连襟关系。凡察侄童所老加茂又嫁女于李满住之子豆里。 严格地说,满族历史可考证的至今只有四百年左右。有人讲满族先世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从先秦时代的肃慎人,但没有任何证据加以证明。汉代至三国称肃慎人又称挹娄人。南北朝时,称勿吉人。隋唐时期又称靺鞨。至宋辽时期称女真,辽朝又将女真分为“熟女真”和“生女真”,名称极其混乱,按照汉人书史习惯不可能对同一民族喊出如此众多的名称。12世纪初,生女真的完颜部崛起,其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一些部落后,于1115年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12世纪中国北方蒙古族兴起,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元朝,统一了中国。女真人从此置于元朝统治之下。元亡明兴,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就属建州女真。建州女真的名称是满族先民“强则依附,弱则反叛”生存策略之托名,女真族的文字,语言和衣着、习俗与满族完全不同,可说明两族不是同一个民族。在满族占领女真族原有地盘并完全控制东北女真族之后,满族正式抛弃“女真”族名,正式命名为满族,改族名之日被定为“颁金节”,说明了满族先民不是生活在现今中国境内的民族。 参与战事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明置建州卫,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建州女真曾多次助明朝北征蒙古,屡建战功。永乐末年,释家奴死,其子李满住袭建州卫首领。明成祖永乐廿二年(1424),李满住得明廷许可,从辉发河凤州迁居婆猪江(今鸭绿江支流浑江)一带。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袭父职为建州卫都指挥佥事。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移居灶突山东浑河上游的苏子河流域。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建州左卫董山等从朝鲜阿木河迁来与其一处居住。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明从建州左卫中析出建州右卫,形成建州三卫,李满住势力最强,为建州诸卫之首。他合建州三卫之力,势力大增,成为明朝和朝鲜的大患,乘间寇掠无常。明景泰、天顺年间,李满住时而归顺明廷,送还所虏人口,赴京服罪,岁时进贡;时而阴纵抄掠,假称达子,俘虏边民,杀伤官军,蹂躏边境。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明约朝鲜共同出兵,夹击建州卫。九月斩杀李满住及其子,余部逃散,建州女真遭受严重挫折。 后代至努而哈赤起兵时,女真各部被分裂为四十多部。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各部纷争,仇杀无止。因此,统一女真各部不仅仅是女真社会经济发展强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发展的强烈要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开始了民族统一大业,经过父子两代人的努力,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吸收了我国北方其它一些民族,组成了满族共同体,完成了从部落到国家的建设。1616年努尔哈赤肇建金国(史称后金),定都盛京(今沈阳)。1635年皇太极下令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以其祖先李满住的名字谐音命名)。1636年皇太极宣布放弃汗号改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其子福临入主北京,开始了清朝的统治时代。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