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口起义 |
释义 | 1930年7月20日,中共淮盐行委和泗阳县委在江苏省泗阳县的李口地区组织发动了一次农民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也是淮盐总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淮盐地区的中共党组织创建于1927年秋,经过近3年的艰苦斗争,到1930年上半年,已有较大发展。1930年7月中旬,淮盐区行动委员会(简称淮盐行委)在淮阴成立,万金培任行委书记,下辖淮阴、淮安、涟水、泗阳、盐城、阜宁6个县。接着,淮盐行委在涟水西乡六塘河畔的金庄召开6县负责人会议(也称金庄会议),决定在全区发动武装起义,并确定泗阳李口、涟水金城庵、五港等地为主要起义地区,涟水为起义重点。全区起义日期统一为8月1日。 1930年春,国民党泗阳县政府决定开辟泗阳至新袁的公路,因无偿占用农民土地,并沿路征工而不给报酬,从而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中共泗阳县委抓住这个机会,发动群众游行示威,反对征工筑路。国民党泗阳县政府为了缓和矛盾,决定公路改道,沿废黄河南堤筑路。为此,影响河滩排水,庄稼被淹。县委再次发动农民游行示威。恶霸地主、国民党二区“游击队”队长沈志高和县公安局接报后,蓄谋镇压。加上国民党县政府的苛捐杂税,农民苦不堪言,斗争情绪日益高涨。对此,中共泗阳县委分析了当时形势,并征得中共淮盐行委同意后,决定抓住这一契机提前于7月20日举行起义,以揭开淮盐总起义的序幕。淮盐行委派来了2名干部加强领导。7月19日,连夜作了布置。7月20日晨,王沛、李成英、杨叔贤(县委委员)、杨富田等10多人,带领各地起义群众1000多人,扛着钢枪、土炮,拿着大刀、长矛等武器在翟码头南、川形庄北地点集合,进行动员。王沛、杨叔贤和淮盐行委派来的干部讲了话。会后,起义队伍浩浩荡荡向李口进发,一路高呼口号。 沈志高吓得紧闭圩门,不敢露面。起义队伍将李口围得水泄不通。下午3时左右,沈志高施用诡计,要起义队伍派出代表谈判,以便拖延时间,等待泗阳城援兵。起义领导人未料到沈的缓兵之计,遂派王沛、杨叔贤等5人为代表,前往谈判。当谈判代表从李口出来后,沈志高估计援兵将到,即令区“游击队”向起义队伍进攻。交火不久,国民党县政府派来的步兵、骑兵300余人赶到李口。起义队伍英勇抵抗,战斗到晚上7时,孟继扬带领100多名起义群众从李口南面赶来支援。南北两路队伍会合后,又和敌人恶战一场。因敌强我弱,行委决定将起义队伍中的群众遣散回家,领导成员和暴露身份的党员转移到荒柴地里。 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县政府把第二区划为赤化区,派军警对东河滩进行“围剿”。王沛等7人因暴露身份被迫隐蔽,中共淮盐行委派潘鸿烈任中共泗阳县委书记,继续领导武装斗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