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家垟村 |
释义 | 中文名称 李家垟村 村委会办公楼 龙港镇陇西路142号 所属地区 浙江温州市龙港镇 现任党支书 李绍远 邮政区码 325802 户籍人口 约5000多人 行政区类 乡村 面 积 约2.5平方公里 李家垟村——属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的一个行政村。村民以李姓最多,占总人口的95%以上,并有钱、陈、董、杨、薛、范、方、金、黄、王、冯、郑、高等10多个姓氏。李家垟村地处龙港老城区西南位置,划分为前岸、后岸、西岸底、塘东、三大屋5个自然村落。东北面为洪宫村,东面为下涝村,南面为水门村,西南面为双桂村和陈良村,西面为下垟郑村,北面为东排村。主要交通道路:李家垟村东西走向的主要道路分别为世纪大道、通港路、陇西路、海港路、站港路;南北走向的主要道路分别为双排街、西一街、站港路,形成了一个“三纵五横”的农村框架。李家垟村经济发达、地广人多,是龙港镇的经济强村,龙港2005-2020年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点培养村。 1950年李家垟分为上垟、下垟两村。1960年分下垟、平桥、三大屋、塘东四个大队。1970年合并为李家垟大队。1984年改称村。李家垟村辖地面积2.5平方公里左右。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李家垟由过去人口不到3000人、工农业总产值不到5万元的小农村,己发展成为现在5000左右户籍人口的大农村。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外来务工人员也是李家垟村面临的一大难题。现李家洋外来暂住人口约为3000人左右,将近占本村户籍人口的一半,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流动性大,管理难。 李家垟村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农民个体企业与集体企业众多,毛毯、布角等则是李家垟村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李家垟村以建设文明与经济强村为目标,紧紧围绕“文明”和“经济”两大主题,深入开展各村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不断的提高村民素质和文化水平,促进了李家垟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由村两委与村民代表共同商讨决定,分发大厦卡指标给每家每户村民,以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龙港自来水厂、龙港实验中学、绵绣名园、新消防队等先后坐落在李家垟村;还有规划在李家垟村的龙港新客运站、城市中心区等即将启动,将进一步提升李家垟村在城市发展中的新面貌。 随着李家垟村在改革中的不断努力与建设,在党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战略下,村民与村干部抢抓机遇,力取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筑农村道路框架,实现了李家垟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更加快了李家垟村的经济发展与村貌建设。 李家垟村早期历史简介由于历史沿变,现社会发展飞速,村貌与地形等改变太大。以下将更全面介绍曾经的李家垟情况: 20世纪80年代,李家垟全村845户,3675人。村民以李姓最多,占总人口的95%以上,并有钱、陈、董、杨、薛、范、方、金、黄、王、冯、郑、高等10多个姓氏。李姓祖先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由福建莆田县白塘乡洋尾村李角地方迁来,是村境内定居最早的村民,村(地)名即据此而定,其余各姓,或自福建,或自附近各地零星迁入。村区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1712亩。 浙南"威尼斯" 境内河道纵横交错。由斋堂基、西后官、咸水岱、狭河、江心寺、新开河、淡河、九亩浃、二房浃、坟后、银打银、三坟、砻担、白昌田、元宵河、东包、西包、章皮岱、黄烂豆、河心官、笔、墨、砚、稻?前、月空印、砚瓦笔、花田五亩、台科、登科、十八亩、大河心、店基、七亩心、插田桥等34个大小不一的河心小岛构成。这些河心小岛,有的为村民聚居的自然村落,有的展布耕田。岛岛之间或小桥相通,或仗舟楫往来。 境内水域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全村800多户人家都有河流绕宅而过,舟楫可通。对外,江南运河绕村经过,可通江南各地。陆路交通,历史上有村西与白沙古道相接的石板路,村南有石板路直达宜山。1986年,龙金公路建成,经过塘东、三大屋、后岸几个自然村,内通鳌江之南四大镇,外接国道线。 清代形成富有特色的内河捕捞业,方式有戽鳝鱼儿、手网、河擂三种,其中戽鳝鱼儿以西岸底自然村最多,有20多对渔船,其余各自然村则零星散见。这项渔业,以长不足5米的小渔船组成一对,由一人在船头择点撒网捕捞。鱼网一下水,两只小船上打桨的姑娘,一手加紧摇桨,一手持手柄水勺戽水,摇桨、戽水的速度越来越快,齐向鱼网逼近,把在河面浮游的鳝鱼儿驱引至网内。捕来的鳝鱼味鲜美,一对船一天可捕获40多斤。手网,以后岸自然村最多,有鱼船40多只,能捕到鲫鱼、鲤鱼、乌鲤等淡水鱼。为了赶鲜,冬春日捕,次日上市;夏秋夜捕,次日早晨上市。以上两项捕鱼业,打桨的都是小姑娘,故有“李家垟,囡儿会划船”的民谚。河擂又称擂网,是较大型的内河捕捞作业,大小鱼虾直至介壳类水产品,均可捕获。故村民把大面积获取的手段,比喻为打擂网。 海洋渔业,全村有打梅鱼、拖梅鱼、夹网、鹰捕、擂网、背对等种类。诸项作业中,以季节性打梅鱼的最多,约有90%以上家庭参加。每年从清明到夏至,村里青壮年几乎全部出动,架着几百只小渔船竞相下海。捕梅鱼必须掌握潮候。为了不误渔时,在江口修建一条专用埭,供本村渔民出海、返航过埭。他村渔民视埭上船只过往情况而定,不能与之挤压碰撞。打梅鱼的船只形小体轻,出没在汪洋大海里,危险很大。但全村渔民团结互助,且技术熟练,渔具较先进,都能满载而归。当时,最高的产量,一船一潮可捕数百斤。 1949年后,由于过度捕捞,以及内河上近海水域受到污染,鱼虾资源锐减,李家垟村的渔业生产日趋衰落。现除海洋捕捞仍保持一定数量外,内河渔业户已基本改行。 武术震四方 自宋代以来,村民素有习武之风,普遍流传的有攻柔(又称刚柔)、五支(也称五龟)两个拳种。 清道光年间,村民李南琴以武术驰名乡里,参加金钱会,任拳棒教师,号称第四条好汉。金钱会起义失败后,李南琴潜回村中,设坛授徒。自此,村中武术益盛。南琴后代,家传武术,累世不衰。其子李守汉,孙李步文等皆名闻乡里,生徒遍布邑内。武术家陈萃桃、陈子雄及现代的朱时钦等,皆出自李氏门下。1986年创建龙馆武术馆的郑维靠,也是南琴五世孙李其榜的门徒。武术馆建立后,至1990年,共办各类武术培训班9期。参加省、市比赛,共获金牌54枚、银牌30枚、铜牌28枚,武术馆学员郑国仰在全国农民武术比赛中,获优秀奖。 从清末至民国期间,全村青少年各自结伙设坛,或请族内行家,或聘外地名师传授拳术。农闲季节,方圆3公里内,夜间行拳吆喝声此起彼落,捉对搬拳者随处可见。鳌江以南民间流传的"老鼠会打拳,囡儿会划船"谚语,是描述李家垟的民风。 村内武术名家辈出。受聘于各地的拳师,除李南琴一家外,还有李步凤、李步领、李洪元、李元本、李守棋、李德云、李经榜、李其星、李经锁、李经练等数百人。 附:李南琴,名宗岱,以字行。李家垟(在今浙江苍南龙港镇)人。约生于清道光初年。以武术驰名于江南。家里颇有积蓄,青年时受到乡邻欺侮,发愤从江西阿创老师习武。3年间,为招待老师卖去10多亩田,杀过一头牛。那日老师不在,师母坐着对他说:“你来,我用老树盘根法,让你尽力推搡,看推得动不?”他使尽全力,却分毫不动,师母一甩手,李南琴踉跄倒地。当晚,师母斥责老师道:“南琴跟你3年,这样殷勤,你怎么还不传他真功夫?”此后,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尽得其武术精髓,还有所创造和发挥。 李南琴在练武中,从未脱离过农活。耕田时,把犁、耙、童、耖一起扛上田头,轮替使用。挑河泥不用扁担,两手各提一桶,在田塍间来往如飞。 咸丰八年(1858),赵起在钱仓组织金钱会起义,李南琴参加义军,和陈成开一起担任拳棒教习,被称为“第四条好汉”。义军在瑞安失败,首领牺牲殆尽,南琴只身逃脱,到飞云江边,在涂滩上找到一只搁浅的“马龙”(小渔船名),推到江面,用手代桨,划到对岸,连夜遁回家乡。乡团练正要缉拿他。族长博斋便为他向团董杨配笛求情,配接素闻南琴名气,要他当面试一路拳看看。南琴解衣使拳,腿起处,地面震动。配筏叹服,就同意给他保释。李南琴的武术,传给子弟乡邻,李家垟从此习武成风。 工商兴村业 1972年9月,村民黄英俊,发起创办龙江工艺厂。12人参股,集资1200元,生产象棋。初因原料质量差,产品不合格,两年发不出工资,退股7人,企业面临困境。黄英俊等百般筹划,开拓幼儿教材、校徽、筹码、塑料红皮、印刷等商品的生产。同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以“发业务信”形式,提高厂的知名度,争取客户,扩大业务。至1975年,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全厂职工50多人,按件计工,最高的月工资达500元,平均月工资300多元。各地业务人员来厂挂户经营的达400多户。村干部误工工资,贫困户补助,全由厂里承担。1978年以后,公社(乡)派员进厂、调换管理人员。由于业务不熟悉,管理不善,经不起市场竞争的倾轧,企业逐渐滑坡,至1991年5月关闭。 龙江工艺厂在村里开拓了村民办工厂,进市场的路。全村先后办起了贝雕厂、编织厂、轧钢厂、塑料厂、泡沫海绵厂、铁窗厂等20来家。办起了家庭工副业,有斩毛机、开花机、拉毛机、纺纱机等数百台。 1992年,隶属龙港镇后,村级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更趋活跃。在村党支部书记李绍同、村长李绍忠等干部的倡导下,投资80万元与下埠村合股创办苍南县交通公交公司,首创了镇级的公交车。投资105万元,创办李家股份合作基金会。投资30万元,创办龙港第四建材市场。是年,全村企业总收入751万元,农民家庭经营收入348万元。村级公积金43万元,集体积累47万元,渔业总收入506万元。粮食总产量1656吨,平均亩产416公斤,人均口粮342公斤,人均收入800元。 村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公益与教育事业。1987年,村委会发动群众,集资修建东接龙港镇,西连湖前镇,全长3公里的水泥路。集资创办菜场。1989年,集资兴学,建成小学教学楼一幢。1990年,将菜市场管理费收益,划归为村老人协会,作为老人文化娱乐开支。同年6月,集资20多万元,修建自来水塔1座。1992年8月,通过新村规划会审。10月集资670万元投入新村建设。投资80万元,批划土地30亩,建筑新型小学校舍1所,至年底,完成土建工程。投资20万元,安装500门程控电话线路。 李家垟村李氏祖先渊源汉族李姓的渊源主要来自三大支:嬴姓、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嬴姓。李氏的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五帝”时代高阳氏颛顼,出自嬴姓。颛顼氏族属于东夷族,最早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后来北迁到帝丘,即今河南濮阳西南。到了唐尧时代,颛顼部落已分为8个氏族,其一为庭坚,其首领皋陶为尧帝的大理官,其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协助大禹治水,获姓嬴。皋陶的子孙一直作大理官,至夏朝时,其子孙以官名为氏,即理氏。商朝末,大臣理征因正直敢言得罪了纣王,被害。其子理利贞出逃,隐于今河南西部嵩县的伊水旁。因靠树上的果子(木子)充饥才得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即李利贞。老子李耳就是李利贞的后裔。 追溯李家垟村李氏渊源,据宗谱记载:源出陇西右族西祖房,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贞,理征之子也。理征:任商纣王理官,以官命氏为理氏,征刚正不阿,直谏纣为纣王所害,遭杀身之祸,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奔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以全生,为避纣王追杀,报木子救命之恩,便改理为李氏! 李利贞第二十六世孙李玑,字伯衡,战国末,拜为秦国太傅,生子三:长子李云,次子李牧,三子李齐。 李牧为赵国相,封武安君,定居赵郡,属今河北赵县,故又称赵郡派。凡是由赵郡迁徙全国各地的李氏后裔,尊玑为鼻祖! 李玑第三十八世孙李必果,字希真,太仆寺少卿,后人尊称为必果公。生于乾符己亥年(879)。原居福建福清县赤岸檀园。为避“五季干戈”之乱,必果公弃官携眷于五代后梁乾化辛末年(911),归农隐居于温州昆阳塘川西山,居西山十世。必果公归农隐居西山十世,凭借山水毓秀,家境优裕和雅,世代崇尚诗书文章,喜学而好文,诗礼相传,隐显不一,载诗谱书,历历可见,名人迭出。如:必果公三世孙李溪,广读诗书,藏书万卷,号称“李书楼”;六世孙李文学,仕常山令;十世孙李浩,习文出仕,官光禄寺丞,发祥起家。必果公第十一世孙李元宇,字至大,官天官大夫,谥忠谏。李元宇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63-1174),承家业举家入迁江南白沙之慕贤乡李家垟地方(今李家垟村,包括洪宫村)定居,子孙发达,世代相传(后裔分居严处、周家车、陈家寺、后垟增、下涝、大渔、陈良、湖前、方岩、山垟、宜山、舥艚、章良、下埠、东排、湖里朱梅岭、新美洲、黄良、江口、二河、括山、中墩,以及平阳、永嘉、乐清、温州、上海等地),至今己有830余年,后裔尊必果公为李家垟李氏始迁祖。 在南宋时期,于端平乙末年(约1234),必果公第十三世孙李绍祖,亲撰家谱“重修族谱图引”,文章字字玑珠,铿锵有声。 必果公第二十五世孙李维川、李维全、李维昌、李维贤、李维伦五兄弟为李家垟李氏支分的主五大房派,自此支分派别,人丁兴旺、子孙彬彬、人才辈出、世泽绵长;衣冠之相接、礼仪之相先,历经沧桑,繁衍同族者数不胜数,成为江南巨族,其间不少李氏后裔,为谋求发展,开拓事业,离乡别土,徙居他地!故李氏合族为敬祖荣宗、团结族裔、世代和睦相处。规定每年春秋二季祭祖并以撮花形式轮流办宴。合族十分重视祭祖活动,春祭为一户一丁全部参加,迁居外地者,一律回乡祭祖,因地大人众,为肃整秩序,分房轮流进行。秋祭由60岁以上老人参加,程序照春祭,但规模小。 李家垟村李氏宗谱在南宋时期,于端平乙末年(约1234),十三世祖李绍祖,亲撰家谱“重修族谱图引”,文章字字玑珠,铿锵有声。 只可惜,在1970年,浙江省文化革命宣传队进驻李家垟,乘文化大革命之声势,将李氏宗谱作为江南宗派斗争的黑材料悉数焚烧。所幸仅留居于外地四房一支派,保留支谱一份。故诸多历代世祖名人无从查考。 水有源,木有本;源深则流浩,本固则叶茂;祖德厚则新秀繁,子孙贤则人昌!后人为追本溯源,缅怀祖德宗功,特成立谱牒理事会,几届理事会成员分别于共和国庚申年(1981)、公元1992年岁次壬申、公元2004年岁次甲申,入繁华之都、赴偏僻之乡、等高山之巅、去海国之滨,长途跋涉、盘车劳顿、不辞艰辛,将族众尽行收罗谱牒,复修李家垟李氏宗谱,以诏后世! 复修李氏宗谱首事名录: 共和国庚申年 总理裔孙:李其佐 李绍琴 李步库 李初墙 助理:李守棉 李经明 李初荣 等 公元一九九二年 总理裔孙:李初哲 李绍彩 李守图 李其春 助理:李经补 李其聪 李友霸 等 公元二00四年 总理裔孙:李昌琴 李初勇 李洪森 李绍柜 李昌茂 李锡均 助理:李守森 李其钵 李其相 等 李家垟村历史行政区划明隆庆至清康熙年间,属西乡十五都。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属慕贤西乡,民国初年属江南镇,1946~1948年,先后属双桂乡、新桂乡、龙江乡。1949年后属龙江乡(人民公社),1992年至今属苍南县龙港镇。 李家垟村李氏祭祖活动社会发展的脚步在飞速地前进,时光在飞速的流逝,而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的优良传统被世代传承着。本关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李家垟李氏每年都会在祠堂举办两次祭祖活动。分春秋二祭,春祭为正月初四、初五两天,秋祭为农历八月十五! 祭祖当天,祠堂正殿上摆放着五张八仙桌,呈“T”字形,上首停放祖宗香炉,下首备有猪头肝等三牲福礼祭品,而当年轮值办宴的“头家”都己早早的把三桌酒席送到祠堂了,根据撮花族规规定,一、撮花族丁各办酒席三桌,每桌白酒二斤,每户只许一丁参宴宗祠祭酒;二、凡是撮花族丁没有按时办到酒席者,其亲族丁点起暂待参宴宗祠祭酒;三、参加宗祠祭酒必须文明入席,不许借酒生风,不许寻事取闹,对不合礼法的事必须通过族内协商合议决定,避免矛盾纠纷;四、族内男女老少青壮须敬老爱幼,不准悔辱老人长辈,不得虐幼;五、凡族内重大事情,均须请教老人长辈,不得各行其是;六、凡违犯上述族规,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按宗法从严处理;七、本族规经族内裔议制订,要求族裔共同遵守不得有违。 9时许,祭祖仪式开始。在几声炮响之后,族人面向祖宗神龛肃立,在司仪的指引下,主祭行三跪九叩之礼,向祖宗神灵上香,敬酒三巡,礼毕后宣读祭文。 祭文内容: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XXXX年,岁次XX,XX月XX日。时值新春佳节、百花吐艳、万物生香。李家垟李氏合族裔孙聚集家祠,隆重举行春祭盛典。谨牲醴荣酒之仪、敬祭我族列祖列宗之神前。曰:中华李姓,颛顼之后,高阳大业,女华大贵。始自皋陶,官仕大理,佐辅帝尧。循人性之常道、创刑律而设教、启原始之文化、勉黎庶以勤劳。以官号为姓,取姓理氏。利贞年幼、李果活命、改理为李,始有木子之姓,子孙敷衍,承祀宗祧。迨于东周,学说风行,聃祖诞生,创《道德经》五千真言,揭无拯原道自然。德昭昭以沫广宇,道灼灼永垂万世。贤哉始祖,玄元太上。 浩浩乎李氏之宗,宗裔昌显;泱泱乎後杰辈出,扬我祖光。帝王将相,定国安邦,布道施德,显我庙堂。大德之後,万物尤昌,繁庶之宗,百代重光。遍九州共建祖基,涉全球振兴中货;四海李裔多人杰,名人巨子遍全球。济济英才,科技巧匠,与日月同辉,共江河流长,壮哉李氏,腾达辉煌。 幸甚至哉,观我祖堂,恩我家乡。吾族始祖讳必果,千百年前避战乱离闽地到昆阳。栖塘川,兴耕读,创基业,瓜瓞绵绵,源远流长。越十世,至浩公,俸官禄,家道扬。十一世忠谏忠慧俩昆仲,光大基来,再辟宝地,乔迁江南慕贤,创万代之基业,流百世之馨香。唉、家族兴旺,世代隆昌,宗功祖德兮,光大发扬。世代裔孙,崇尚耕读、勤俭守信,和善尚义,孰睦宗亲,崇德象贤,恪守伦常,浩浩祖业永固,代代人才辈出,竟成江南望族,名声远场。今逢盛世,国富民强,农工渔商,诸业张扬,莘莘学子,成为栋梁,李氏世族,日益隆昌。远祖德泽兮,儿孙永昌;根枝茂盛兮,源远流长。今当良辰美景,奉金简于庙堂,临盛世之吉昌,献馐馔于神前,求先祖大启先前之兆,保子孙早裕后昆之祥。春日载阳,惠风各畅,丽日生辉,福荫永存,祖德悠远,共沐华光,今陈酒醴,敬拜列族列宗神灵。 伏维 尚飨 祭文毕后,各房长者跪拜祖宗神灵,跪拜后开始宣布次年轮值“头家”名单,“头家”听到后到祖宗神位前领取“状元花”,这一过程叫“领花”。“领花”结束,祭祖仪式也宣布结束,在司仪的唱喏声中,祖宗灵位的香炉复归神龛,收拾祭台,大家各自文明入席开始吃撮花酒,此时的场面谓为壮观,热闹非凡,一片祥和之气。 在酒过三巡之后,大家借此酒劲,争先恐后地敲打祠堂鼓。祠堂鼓:在古时,是做战鼓和招集族人之用。现在,是祭祖活动的道具之一。在祭日打开鼓门,大家都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比试着看谁敲的多,敲的洪亮,在活动当中起到助兴之用。大家在酒足兴致之后,都高兴的相继离去,而整个祭祖活动,就这样在喧闹声中结束。 李家垟村民自治章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本村村民依法实现自治,保证各项村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浙江省实施〈村民组织法〉办法》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 村委会实施村务管理必须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必须体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原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工作,完成当地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 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财务管理制度,预防违规决策、违规管理、违规审批行为的发生,并明确违规行为发生后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 本章程在广泛征集本村村民意见基础上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该章程是村委会实施村务管理的工作规程,也是全体村民的行为规范,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章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 第六条 村民会议是本村最高权力机构,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所做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村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七条 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委会成员,其职务自然消失。 第八条 村民代表由村民小组推选产生。在每户确定一名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户代表中推选产生。 第九条 村民会议除选举、罢免村委会成员以外的下列重大事项,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一)本村建设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二)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 (三)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四)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五)举办学校、道路、水利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 (六)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七)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 (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 (九)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十)土地征用及各项补偿费的使用方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一)村民代表会议认为应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会议负责。 第十条 村民代表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由村委会召集并主持。村委会、上级部门认为有必要,或三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议,可随时决定召开。 第十一条 村民代表会议下设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小组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对村务公开的全程监督。 第十二条 村民代表会议应制定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另附)、村委会议事规则及财务管理制度。 第三章 村干部过错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在选民投票选举前,应当向村民公开作出书面承诺(承诺书另附),明确表示愿意承担由于对村级重大事项违反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或村民自治章程违规决策、违规管理和违规审批给村集体经济造成损失的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当选后的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按照投票前作出的书面承诺内容,以个人身份分别与村委会签订协议书(协议书另附)。 另选他人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也应根据前款规定与村委会签订协议书。 第十五条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及村委会委员违反村民自治章程和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对下列事项违规决策、违规管理,给村集体经济造成损失的,承担民事责任: (1)村集体建设项目的确定和发包; (2)土地规划和宅基地的分配、使用; (3)土地征用及各项补偿费的使用方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集体资产出租和其它收益的管理与使用; (5)建设资金筹集管理与使用。 由上级党委政府作出决定,导致损失的个人不负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及村委会委员因下列行为违反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议事规则和财务管理规定,给村集体经济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返还责任: (1)违反规定报销的; (2)以集体资产为其它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的; (3)超过接待标准又不能说明理由的; (4)挪用集体资金的; (5)公款私存或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 (6)侵占其他集体资产的。 第十七条 违反村民自治章程的规定,超额报销、挪用公款等侵占集体资产行为或在工程承包等村务活动中私自接受财物、受贿索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八条 村委会主任代表村民进行对外事务的交往和诉讼活动;在前届村委会主任或本届村委会副主任及其他委员违反村民自治章程和有关议事规则违规决策、管理给村集体经济造成损失时,由本届村委会主任代表全体村民按照协议,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第十九条 村委会主任或村委会成员集体违规决策、管理、审批给村经济造成损失,且未被改选或罢免的,授权村务监督小组组长作为诉讼代表人;村务监督小组组长不履行或不能履行职责的,由村务监督小组副组长作为诉讼代表人;村务监督小组副组长又不履行或不能履行职责的,由村民代表会议另行推选诉讼代表人。 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全体村民代表与当选后的村委会主任签订协议书。 第二十条 拟定诉讼代表人对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及村委会其它成员的违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前,应充分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 第四章 民主管理 第一节 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管理 第二十一条 逐年增加教育投入,每年从村财政中拨出专款用于发展本村教育事业,办好幼儿园、学校。村财政投入教育的经费,主要用于幼儿园、学校等设施建设、教师补贴、学生奖学金以及减免部分学生学杂费。 第二十二条 办好村卫生室,实行合作医疗,开展医疗保险。 第二十三条 组织村民参加养老保险,保险缴纳以个人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搞好农村五保户统筹供养,供养标准不低于本村一般村民生活水平。 第二十四条 为了确保本村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经费投入,实行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制度,由村民义务出工,用于本村公共建设和公益事业。 村委会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所需费用,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也可以向本村经济组织或者村民筹集。具体集资办法、集资对象和数额,由村委会提出方案,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第二节 集体经济管理 第二十五条 本村集体经济包括村集体(请登陆政法秘书网)企业、村集体种养殖业、第三产业等经济实体和集体资产,属全体村民集体所有,由村委会或村经济合作社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二十六条 村集体企业或者属村所有的鱼塘、果园、山林等实行承包或者承租经营以及公房、资产等出租,村委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采取公开竞标方式确定经营者,竞标过程和竞标结果向村民公开。 承包或承租合同及承包情况应记录备案,由村委会或村经济合作社统一保管并监督执行,年终公布合同执行情况,接受村民监督。 第三节 土地规划(山林、滩涂、矿产)管理 第二十七条 本村区域内所有土地(山林、滩涂、矿产)除依法被征用外,均属村民集体所有,由村委会或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土地承包者和依法使用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第二十八条 耕地承包者经村委会同意,可将耕地转给新的承包者,由新的承包者交纳土地承包费,履行合同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九条 凡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各种设施,要向村委会缴纳承包费或租赁费,使用公用设施的,还要缴纳折旧费。 第三十条 为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村统一编制村镇规划,经村民代表会议双月通过后,报镇政府、县(市、区)政府审批实施。村民需要新建、扩建、改建任何建筑物,铺设道路和管线,都必须向村委会提出建议申请,经村委会同意后报镇政府审批,严格服从规划建设管理。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 第三十一条 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男女双方,应当同时与村委会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第三十二条 对早婚早育,非法B超和连续两次没有参加环检的对象,一律按现行计生政策从严处理。 第三十三条 已婚育龄妇女到外地暂住半年以上,须与村委会签订《外出对象计划生育合同》,并由二人作担保方可办理计划生育证明书。 第三十四条 对符合条件生育二胎并已结扎的女儿户和已领取独生子女证户在安排宅基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第三十五条 对未婚先育、早婚早育、无准生证生育、非法同居或计划外超生子女者的罚款和承担社会抚养费按镇政府有关征收标准及时收缴。对计划外怀孕,经动员教育,均不采措施者,要加重处罚,并取消村集体给予的一切福利待遇(包括宅基地),直至孩子年满18周岁止。本人是党团员、干部的,同时予以党纪处分。 第三十六条 积极协助村、镇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无故刁难、围攻、打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情节轻微的进行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和社会不良影响的,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三十七条 村委会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委员会,成立村联防队,负责本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义务调解队伍,企业厂长、村民小组组长为义务调解员,协助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本村的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预防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 第三十八条 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其他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村民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加强安全防范,大胆检举揭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 第三十九条 协助政法机关做好易燃、易爆、剧毒、枪支、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管理,严禁赌博,发现为赌博提供场所条件的,应予以批评教育,不听劝阻的报司法机关处理,利用封建迷信招摇撞骗者,应予说明,教育、劝阻或报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条 加强对劳改释放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劣迹青少年的管教和帮教工作,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进行监督、教育和帮助。外来人员在本村居留的,应向村治安保卫委员会登记,不得私自留宿不明身份的人员,为外来人员提供违法犯罪或庇护场所的,视情节处罚或报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一条 村委会在管理本村自治事务的同时,应当积极协助镇政府开展工作,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本村的贯彻落实。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十二条 开展尊老爱幼活动,保护老年人、儿童的合法权益。建立村级老年人养老保险基金会,对孤寡老人给予生活补助。 第四十三条 各户要做好公共和家庭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坚决杜绝垃圾乱倒、家禽乱放的现象。 第四十四条 严禁向村内河道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禁止未经批准在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公共胡同堆放物料,占用道路。 第四十五条 持续深入开展法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及“创三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刹三风(请登陆政法秘书网)”(聚众赌博风、封建迷信风、婚丧事大办风)活动。 第四十六条 实行移风易俗,提倡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村民死亡后一律实行火葬并应在一个月内到村委会、辖区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第四十七条 凡本村适龄青年,都要踊跃报名应征入伍,对应征入伍者,村委会给予年优侍金。符合参加民兵条件的青年,必须积极参加民兵组织和训练活动。 第五章 民主监督 第四十八条 本村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离任审核制度。 第四十九条 由村务监督小组,驻村干部、农经员等人员组成村财务清理小组,对离任前的村干部进行财务审核清理。 第五十条 财务清理小组对下列事项进行清理: 1、村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2、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 3、债权、债务; 4、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 5、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6、各项经济目标完成情况; 7、其他需要清理的事项。 第五十一条 在实施清理3日前,清理小组向被清理者送达审核通知书。 第五十二条 清理小组实施审核后,应当向村民代表提交审核报告,同时送交同级党委及镇党委政府。被清理者如对审核报告持有异议,可在接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十三条 对被清理者违反国家和本章程规定的违规决策、违规管理和侵权行为,需依法给予处理的,应按本章程第十五、十六、十七条等有关规定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章程的村民,在本年度内不评先进、双文明户、五好家庭和遵纪守法户。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的各项罚款,由村委会专项存储,用于本村公益事业和奖励基金,不得移作他用。 第五十六条 外来暂住人员参照执行村民自治章程。 第五十七条 本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 本章程自村民会议通过之日起施行。 李家垟村老年人协会理事会选举办法2009年 6月 17 日 依据《浙江省老年人协会章程》(通则),制定本选举办法。 村老年人协会理事会成员由村老年人协会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指定、委派村老年人协会理事会成员。 村老年人协会理事会成员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换届选举。村老年人协会理事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理事会成员的基本条件是: 1、政治素质好,真心拥护并自觉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民主,联系群众,热心办实事,在群众中威信较高; 3、是本村老年人协会的会员; 4、一般年龄不超过75周岁; 5、身体健康、常住本村,能坚持经常性的工作。 村老年人协会理事会成员的候选人在选举大会上经初选产生或由村党支部、村委会提名产生。 老年人协会理事会成员人数为12人,其中会长1人,副会长3人,理事8人。采用等额选举办法。 老年人协会理事会选举日为 2009 年 7 月 8 日,选举地点为李家垟村。凡年满60岁的本村老年人协会会员,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符合理事会成员的基本条件),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具有选民资格的老年人协会会员,在本村进行选民登记和参加选举。选民以1950年12月31日前的公安分局户籍登记在册人员为准。 村党支部、村委会主持选举。选举采用流动票箱、无记名选票的方式进行。 选举大会设计票人2人、监票人1 人。投票后当场计票、当场公布。 选举结果得票超过到会人数半数的当选,当选人数超过下届理事会成员人数的,从高票到低票选取。选举结果未达到应选人数的,在未超过半数的候选人中以得票多数的为二轮候选人,进行二轮选举。 选举产生的下一届村老年人协会理事会由李家垟村两委公布。 本办法经本次村老年人代表会议通过后施行。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