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佳琴 |
释义 | 李佳琴,女,满族,山东泰安市人,生于1964年8月28日,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政工师。1981年7月16日参加工作,曾任银川铁路卫生防疫站医土、团支部书记;银川铁路分局青工教员、银川铁路分局团委委员、团委常委、兼教育团委、机关团总支书记;银川铁路分局机关党委政治教员、机关党风党纪监督员、机关党委党风党纪教育辅导员。 在防疫站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做为卫生宣教工作人员,为了提高部分防疫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从本站的实际出发,并结合本站人员的文化、理论、思想、业务等方面的状况,认真编写了二万多字的有关临床医学、防疫医学方面的讲课笔记,对其进行了三个月的授课学习,讲课中通俗易懂,易于消化,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受到每个学员的好评和站领导称赞。根据疾病的发生、流行等特点,又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编写印发了大量的卫生宣传知识传单、小报、标语、板报及大量有关医药卫生、防疫、饮食、营养、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材料,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此外,还根据需要编写和录制了计划生育宣传材料,磁带并经常跟随宣传车到车间、班组、街道、市区、农村进行计划生育宣传。同时还刻苦钻研摄影技术,拍照了大量反应卫生战线的照片,并在兰铁报、宁夏卫生报上发表。在干好本职业务的同时,把兼管的站团支部工作也搞的有声有色,并撰写了《我们是怎样搞好团支部工作的》经验材料而受到好评。 因表现突出、才华横溢,其摄影、绘画、歌舞、书法、文学创作等作品获奖,特别是演讲比赛夺得铁路局和省级冠军后被调入银川铁路分局担任青工教员。勤勉向上、无私奉献、为人表率、以身示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为青年。 当年,她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牺牲了所有的八小时之外的休息时间。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使其具备更广博的知识,胜任和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号,她参加了区、市举办的有关摄影、书法、文学、外语、绘画等方面的培训班,为了不影响工作又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她常常是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地奔波于几个学校之间去听课和接受培训。为了讲好每一节课,为了使每个学员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达到热爱祖国、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她常常是晨饮甘露、暮染星夕地到各处查找、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写出了三万余字的讲课稿和五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为使每节课讲的生动、有趣、吸引学员,她背记了全部的讲课稿和历史小故事,为此她也常常是通宵达旦、夜不成寐。为了做好班上后进青年的思想工作,她见缝插针、利用少有的空余时间找青年谈心、交心,为彻底转变后进青年的思想工作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共青团岗位上,勇于探索、肯于钻研,创办了团刊《创一流》;精心设计开展了《高举团旗跟党走、诚实劳动建功业》、《争当新长征突出手》、《铁路青年七五立功奖章》、《铁路五四青年卡拉OK大奖赛》、《安全巡检年》、《学雷锋事迹,做时代新人》、《希望在明天》、《美育教育,五星达标》、《立志向、长才干、创三好、做主人》、《五小发明》、《面向新世纪,争做新主人》、《我为路风添光彩》、《举团旗、再创佳绩,跟党走、培育新人》、《共青团青年光荣群体挂牌》、《团支部星级升评》、《信息工作竞赛评比》、《酷暑送甘甜》等一系列新颖、具有铁路特色的活动方案,并积极参与各类各项活动的开展、推广及交流。在团委工作的九年时间里,由她负责的信息、通讯报道、宣传教育、学校团队等工作一直走在全局乃至全路的前列,由她设计的许多活动方案受到路内外同行业的一致赞赏,为铁路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振兴、壮大尽到了一个团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热情、青春、健康与爱心。 在从事机关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期间,注意学习党建方面的文章和书籍,经常对照党员标准检查自己的言行,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省、自强。虽在当青工教员时因过度劳累患上严重肾病,但她总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丝不苟地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从机关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并认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了《转风、服务、提效》;《服务、文明、表率》;《形象设计》;《聚人心、塑形象、创佳绩》;《双争双过硬》;《争做政治上的一面旗、业务上的一把手、安全上的一颗星》;《文明处室评比活动》;《十分钟党课教育》;《我为营销献一计》等适合机关特点的活动。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撰写了大量反映共青团、机关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职工教育、工会等工作的论文、经验材料近百万字,平日为人正直、谦和、宽容、纯朴,工作作风扎实严谨、品德高尚,一直做到:“荣誉面前从不伸手,利益面前从不张口。”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廉洁自律、遵章守纪、助人为乐、实事求是,有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奉献牺牲精神,注重维护机关干部形象和党的利益,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时刻牢记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一切,着眼于大局、主动维护整体利益;做到了:思想上牢筑防线,行为上管住小节。 在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培训、职工教育、党支部建设、计划生育、内勤事务、工会等工作的同时,她还建立健全了机关党委的各种基础资料和台帐,认真起草各种文件、上报各种经验材料、论文近百万字,并注重在文字上下功夫、质量上把好关,由她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不仅均获得优秀组织奖。由她起草的所有文件及上报的各种材料也均受到一致好评,她所建立的各种资料和台帐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称赞并做为样板加以推广,特别是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各种资料更是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从而为银川分局的振兴和机关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机关由她刚来时的城区文明单位称号发展到荣获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称号。 近两年来,她撰写的反映机关理论学习、职工群体达标、机关党风党纪教育等方面的论文和经验材料,已被分别收入到《光辉的历程》、《当代社科文库》、《世纪英才社科》等文集中,1999年她的名字被收录到《中华魂·中国百业英才领导大典》和《跨世纪开拓者风采录》中。今年又被收录到《中国专家学者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和《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 除此之外,她还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其中诗歌《祖国颂歌》刊登在1999年兰铁报‘十一’专刊第四版;记实散文《父子俩的爱国情》获建国50周年纪念征文二等奖,并收入《跨世纪开拓者风采录》中;《给情人节一个说法》在宁夏广播电台2000年2月14日播出;《真爱绵绵无绝期》刊登在《道德生活》杂志2000年第五期;《找了个浪漫男人作老公》刊登在《道德生活》杂志2000年第七期;《相信假东西的你和怀疑真东西的他》刊登在《道德生活》杂志2000年第八期;《当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刊登在《驼铃》杂志2000年第一期;《当国旗升起的时候》刊登在《驼铃》杂志2001年第四期;《今夜无眠》刊登在《驼铃》杂志2002年第四期;《那一缕岁月难忘记》刊登在《驼铃》杂志2004年第三期;《幸福的感觉》刊登在《宁夏日报》2000年9月5日第四版;《无法忘却的回忆》、《她到底做错了什么》、《如此孝顺》均获原银川铁路分局“巾帼文化风采园”征文一等奖。《女人味解密》刊登在《飞天》杂志2004年第六期;《永不抱怨》、《解读爱情》等均在原银川铁路分局举办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奖。2002年著44万字长篇小说《劣根》,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至2004年创作的50万字的小说《欲根》、近200万字的小说《祸根》、《凡根》、《寻根》、《归根》将由中国文化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