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继良 |
释义 | 简介李继良:男,汉族,1937年3月生,河南济源人,196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8月参加工作,高小。 人物生平1954年8月至1956年6月为甘肃玉门油矿1乌二队工人。1956年6月至1960年4月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矿、四川石油管理局张云青钻井队工人。1960年4月至1963年12月为松辽石油勘探局1202钻井队工人、助技员、副队长。1963年12月至1965年3月任黑龙江大庆石油钻井指挥部1205钻井队指导员。1965年3月至1966年5月任黑龙江大庆石油钻井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1966年5月至1970年2月任四川川中石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1970年2月至1975年8月任湖北潜江五七油田、江汉石油局总调度室主任、政治部主任。1975年8月至1983年5月任广东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1983年5月至1997年6月任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思想政治研究会主任(副局级),其间:1988年9月起兼任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小塘基地服务公司经理。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个人其它信息李继良是权监李连英之侄,京剧早期科班的创办人。于清末民初,在北京办京剧、河北梆子两下锅科班, 即“ 三乐社” 与“ 正乐社” 。 “三乐社”是与薛固久、孙佩亭三人联合办的,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社址设在北京宣外,大石桥赶驴市一个倒闭的染坊内。七年满科制,首届生徒,以三字排名,如尚三霞 (小生)、韦三奎(老生)、王三华(武生)、沈三玉(武花)、王三禄(武丑)、尚三锡(尚小云)等。民国元年(1912年),首演于“广和楼”。剧目:尚小云的《芦花河》、苟慧生的《闯山》等。 后来,薛,孙二人退出,由李继良一人继续承办,于民国二年(1913年)更名“正乐社”。社址迁到外茶食胡同内,王老胡同北口路西的一所大房子里。这时芙蓉草(赵桐珊)加入科班,演梆子青衣、花衫,偏重唱工戏;白牡丹(苟慧生)善演玩笑旦;尚小云唱二簧,正工青衣。常演于五广福斜街汾阳会演,有“正乐三杰”的称号。当时,较有名气的青年艺员李洪春、李洪福、王幼卿、方德奎等,也来搭班。与田际云办的“玉成班”;俞振庭办的“双庆社”;杨小楼、王瑶卿主演的“喜庆和”争衡。“正乐社”于民国四年(1915年)秋满科散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