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哈村 |
释义 | 李哈村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是远近皆知的贫困村。老百姓的经济来源全靠种植大田玉米,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完成主干道、连户路硬化5公里,修建排水沟渠3000延长米,栽植风景树5000株. 基本信息经济落后使得李哈村环境脏乱差、文化生活匮乏,村里连像样的村部都没有。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村部已经是危房,村里有个大事小情需要开会,只能到村支书或村主任家的炕头上,被群众笑传为“炕头支部”。 三年后的今天,李哈村的大田玉米少了,一座座花卉大棚拔地而起;闲逛打牌的不见了,走南闯北的能人越来越多……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李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李哈村人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当初的“炕头支部”也被占地5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党支部所取代,全村百姓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看着周边的村子都在大张旗鼓地建设新农村,李哈村的“炕头支部”也想改变当地的旧面貌。经过认真研究,“炕头支部”决定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从何处来,又该怎样发展?大家想起了从本村走出去的共产党员赵永久。多年前,到外地创业的赵永久在兴城市东辛庄镇发展花卉种植,如今年收入几十万元。 2005年,李哈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李亚臣代表村民多次前往兴城,请赵永久回家乡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最终赵永久决定投资30多万元,在李哈村建设5栋高标准花卉大棚,种植市场上热销的百合花。第一茬花卉收获后,获利十多万元。在赵永久的带动下,村民高峰、高会祥等也先后加入种植百合花的行列。为了把花卉产业做大做强,“炕头支部”加强了服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们筹资建成一座2万立方米的蓄水方塘,打大口井11眼、小管井30眼,同时配电线路300延长米,保证了花卉种植的水电供应。农民缺资金,村党支部积极帮助协调贷款;农民缺技术,他们请来技术人员为大家讲解科技知识。村党支部还把花卉种植示范户和新种植户结成帮扶对子,确保发展一户成功一户。经过三年的发展,如今李哈村已有花卉大棚300座,花卉主要品种是百合花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凌源等地的花卉市场。全村年产鲜花450万枝,创造产值2000多万元。全村有近120户农民从事花卉种植,花卉生产成为李哈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大力发展花卉种植的同时,李哈村还发展起甜玉米种植、棚菜生产、生猪养殖等产业。尤其在棚菜生产上,该村已发展了40座蔬菜大棚,每棚每年能创效益2万元。他们计划到2010年发展蔬菜大棚400座,占地800亩,形成绿色生态园区。 其他信息村党支部通过标语、宣传栏以及村组会议的形式,加强对群众法制意识的培养和科技知识的学习。仅年初以来,李哈村就邀请市县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五期,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同时他们还在村里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建设文化大院,开展文明户、绿化示范户、科技示范户、五好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提高群众的文明程度。 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富起来的李哈村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务之急,修建、完善村组道路,治理排污管道,修建沼气池,安装有线电视等建设快马加鞭。经过“三清三改”,共清理垃圾堆、土石堆、柴垛等650处,清除路障1100米,使全村的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哈村还逐步实现村容村貌的净、绿、美。 在上级党组织的帮助下,李哈村新建的占地5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党支部也已经竣工。村党支部内既有村干部的办公场所,又有党员活动室和图书室,同时配备了电视、广播等电教设施,彻底解决了“流动村委会”和“炕头党支部”的问题。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李哈村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占地38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和景观方塘,铺设彩砖2200平方米,安装了一批体育健身器材,广大村民在劳动之余也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